宋诗钞 - 第 658 页/共 796 页

永固登小阁   老僧乞食城郭去,小阁无人独自登。急雨忽来添暝色,诸峰领略露寒层。   次韵春风   吹鬓风俱小雨来,残红扫尽露苍苔。稻畦绿锦无边幅,更欲烦君为剪裁。   次韵西楼   万古湘江绕故城,水光斜照动檐楹。行人仰看春风软,吹落凭栏笑语声。   又登邓氏平远楼纵望见小庐山作   倚栏天际数归帆,春在沧洲数笔间。我与小楼俱是画,雨中犹复见庐山。   次韵惠梅禅师见寄秋日   饱霜毛颖泛松煤,窗底鱼笺自在开。琢得小诗清似玉,步筇时绕紫莓苔。   与超然至谷山寻崇禅师遗踪   行尽湘西十里松,到门却立数诸峰。崇公事迹无寻处,庭下春泥见虎踪。   送道林   楞伽本在海中央,钵具悬知挂旧房。不泛木杯惊俗眼,一蓑烟雨渡潇湘。   题清芬轩   隔屋江梅欲堕飘,幽香细细故相撩。披衣春晓无人见,小立微闻意已消。   次韵曾机宜游山湘江晚望   贪看江草间江花,不觉移舟著浅沙。数笔潇湘春自晓,橘丛离落露人家。   道中   蒲柳冥冥花已残,水田南北是青山。晚村归路闻啼鸟,家住寒云缥缈间。 竹斋集钞   裘万顷   出门   出门复入门,吾行竟安之。携书北窗下,翻阅聊自怡。有怀千载人,掩卷还软欷。采采首阳薇,恋恋商山芝。一裘或终身,欣然钓江湄。斯人不可作,斯道日湮微。目前稻梁谋,凫雁方齐飞。青田寂无音,岁晚将畴依。慎勿出门去,尘埃染人衣。   菖蒲   康庐入吾怀,十载驰梦魂。踵门者何人,遗余以芳荪。欢然得其趣,如对五老言。幽姿出岩谷,常带冰雪痕。尘容为一洗,两目不复昏。忽思三峡流,褰衣涉潺湲。因仍一寸石,浸润九节根。人言可扶老,岁月须其蕃。兹理谅不诬,吾将从绮圆。   从人觅墨梅   熏炉束诗魂,茗碗驱睡思。掩关寂无营,翰墨自娱戏。山寒溪正清,月淡雪初霁。横斜两三枝,见说可人意。天机如胸中,出手特馀事。何时翦冰丝,来对病居士。   题余仲祥松斋   芳妍桃李场,纷趋欻成蹊。长松坐偃蹇,遂尔不见知。平生异时人,不舆俗转移。萧然尘埃中,擅此丘壑奇。窗虚境逾清,四壁风来吹。抱琴揖苍髯,喜气掀两眉。臭味既与同,相亲不相违。直期阅岁寒,□可但忘饥。   行役   宿雾锁山椒,落月挂林侧。崎岖历冈峦,彷佛辨阡陌。秋高风露寒,道远时序迫。安得归故园,篝灯理书册。   罗溪桥   我来从西昌,日日困尘上。谁知罗溪桥,净若初过雨。长松列左右,清风奏宫羽。薄暮舍篮舆,扁舟渡溪去。   次伯仁善利阁小室韵   山林吾所庐,夜月恒对影。焉知江上人,一日过万境。褰裳步崇台,有室妍且静。徘徊不能去,坐见四山暝。   见雪   兀冥当语谁,饷我一檐雪。吾庐本来静,得此更清绝。遥怜北海上,往往已盈尺。啮毡人在否?毋凌汉臣节。   雨后   秋事雨已毕,秋容晴为妍。新书浮桠摆,馀润溢潺湲。机杼蛩声里,犁锄鹭影边。吾生一何幸,田里又丰年。   用郑浮梁韵简园师   杖屦山蹊窄,钟鱼佛界深。寒梅残屋角,春荠老墙阴。一水元无恙,扁舟尚可寻。烦师掬清溜,为我洗尘心。   次胡伯仁韵   山长飞鸟急,江阔去帆微。唱晚几渔笛,凭高一钓矶。从君濯冰雪,满袖得珠玑。三叹不能已,归来吟夕晖。   送胡仲立入京   昔对延英日,诸公叹弗如。敢言天下事,不负案头书。此去朝双阙,悬知有异除。荣途方驷牡,未用曳长裾。   次施真人韵   素鞸方多难,丹砂倘一逢。勿疑蕉覆鹿,会见竹成龙。涧水远仍洁,岩花幽更浓。行行望仙宇,知在最高峰。   厌原山中晓行   碧鸡夜半声啁哳,唤起幽人步林樾。秋高风露着林木,无数寒花泣明月。松篁一径宛如画,石溜涓涓更清绝。山巅便好结茅庐,莫待他年鬓成雪。   夜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