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钞 - 第 506 页/共 796 页

旷野平中天四垂,冻云隙里日平西。水村人远看来近,茅屋檐长反作低。最爱河堤能底巧,截他山脚不胜齐。喜闻借得姑苏馆,百尺高台入杖藜。     辛亥元日送张德茂自建康移帅江陵   西湖一别忽三年,白首相从岂偶然。到得我来恰君去,正当腊后与春前。醉馀犯雪追征帽,送了凭栏望去船。待把衣冠挂神武,看渠勋业上凌烟。     金陵宫舍后圃散策   江梅未落杏花繁,萱草都齐柳半匀。却是浅寒花较耐,东风未要十分温。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绝句   长干桥外即乌衣,今著屠沽卖菜儿。晋殿吴宫犹碧草,王亭谢馆尽黄鹂。     游人不是上坟回,便是清湍禊事来。最苦相逢无处避,天禧寺及雨花台。     女唱儿歌去踏青,阿婆笑语伴渠行。只亏郎罢优轻杀,擂子双担挈酒瓶。     纷搜孩儿活逼真,象生果子更时新。输赢一掷浑闲事,空手入城羞杀人。     除却钟山与石城,六朝遗迹问难真。里名只道新名好,不道新名误后人。     切记寻春预作谋,教君行乐定成愁。老夫乘兴翩然出,不遣风知雨觉休。     海棠二首   小园不到负今晨,晚唤娇红伴老身。落日争明那肯暮,艳妆一出更无春。树间露坐看摇影,酒底花光并入唇。银烛不烧渠不睡,梢头恰恰挂冰轮。     竞艳争娇最是它,教人嫌少不嫌多。初酣晓日红千滴,晚笑东风淡一涡。自是花中无国色,非关格外占春窠。开时慳与渠侬醉,却恨飘零可若何。     红锦带花   天女风梭织露机,碧丝地上茜栾枝。何曾系住春归脚,只解萦长客恨眉。节节生花花点点,茸茸晒日日迟迟。后园初夏无题目,小树微芳也得诗。     送刘觉之归蜀   余少时师事清纯先生雩都知县朝奉刘世臣,世臣令其子三人从余学,其季则觉之也。觉之流落大宁监,后二十九年复相见於金陵,为留十日而别。赠之长句。     大江东西湖南北,鹄袍学子森如竹。何人开口不伊川,阿谁初导此水源?清纯先生刘夫子,冷笑俗儒钻故纸。梦中亲见大小程,为渠刺船入洙泗。嗟我结发从先生,日日看子趋鲤庭。先生命子却从我,小窗短檠共灯火。陋巷柴扉共寒饿,安知头上天几大。子今行李寄大宁,翩然束书游帝城。袖中一卷经济策,天关九虎叫不应。朝来忽见毛生刺,看来看去更且喜。风花聚散三十年,何许飞堕老眼前。相逢几日又相别,珍重两字不忍说。我有故山江之西,应遣思归不遣归。赠行聊借退之诗,石头城下一杯酒,便是此生长别离。     游定林寺即荆公读书处   钟山已在万山深,更过钟山入定林。穿尽松杉行尽石,一庵犹隔白云岑。     一个青童一蹇驴,九年来往定林居。经纶枉被周公误,相罢归来始读书。     半破僧庵半补篱,旧题无复壁间诗。只馀手植双桐在,此外仍兼洗砚池。     踏月敲门访病夫,问来还是雪堂苏。不知把烛高谈许,曾举乌台诗帐无。     初夏即事   今日风光定自佳,不寒不热恰清和。百年人世行乐耳,一岁春归奈老何!芍药晚花终是小,戎葵新菡许来多。俸钱自笑浑无用,只合文江买钓蓑。     谢余处恭送七夕酒果蜜食化生儿   踉蹡儿孙忽满庭,折荷骑竹臂春莺。巧楼后夜迎牛女,留钥今朝送化生。节物催人教老去,壶觞拜赐喜先倾。醉眠管得银河鹊,天上归来打六更。【自注:予庚戌考试殿庐,夜漏杀五更之后,复打一更。问之鸡人,云宫漏有六更。】     新酿秦淮鸭绿坳,旋熬粔敉蜜蜂巢。来禽浓抹日半脸,水藕初凝雪一梢。岂有天孙千度嫁,枉同河鼓两相嘲。渠侬有巧真堪乞,不倩蛛丝罥果肴。     中元前贺余处恭尚书祷雨沛然霑足   数点飘声供晚清,二更倾泻到天明。雷驱云气如旋磨,雨遍山村却入城。簟面顿无秋后暑,檐牙最爱梦中声。尚书幸有为霖手,偏洒江东作麽生。     中元日午   雨馀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阴不肯移。蜂出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於初伏时。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     道旁槿篱   夹路疏篱锦作堆,朝开暮落复朝开。抽心粔敉轻拖糁,近蒂燕脂酽抹腮。占破半年犹道少,何曾一日不芳来。花中却是渠长命,换旧添新底用催。     方虚日斜再行宿乌山   多稼村村过,垂杨店店迎。偶然逢客子,问得好山名。投宿忻犹早,斜阳落更明。仆人休进扇,得似晚风清。     圩丁词十解   江东水乡,堤河两岸而田其中,谓之圩。农家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门,每门疏港以溉田,故有丰年而无水患。余自溧水县南一舍所,登蒲塘河,小舟至孔镇,水行十二里,备见水之曲折。上自池阳,下至当涂,圩河皆通大江,而蒲塘河之下十里,所有湖曰石臼,广八十里。河入湖,湖入江。乡有圩长,岁晏水落,则集圩丁,日具土石楗枝以修圩。余因作词,以拟刘梦得《竹枝》、《柳枝》之声,以授圩丁之修圩者歌之,以相其劳云。     圩田元是一平湖,凭仗儿郎筑作圩。万雉长城倩谁守,两堤杨柳当防夫。     何代何人作此圩,石顽土腻铁难如。年年二月桃花水,如律流归石臼湖。     上通建德下当涂,千里江湖缭一圩。本是阳侯水精国,天公敕赐上农夫。     南望双峰抹绿明,一峰起立一峰横。不知圩里田多少,直到峰根不见塍。     两岸沿堤有水门,万波随吐复随吞。君看红蓼花边脚,补去修来无水痕。     年年圩长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     儿郎辛苦莫呼天,一日修圩一岁眠。六七月头无点雨,试登高处望圩田。     岸头石板紫纵横,不是修圩是筑城。传语赫连莫蒸土,霸图未必赛春耕。     河水还高港水低,千枝万派曲穿畦。斗门一闭君休笑,要看水从人指挥。     圩上人牵水上航,从头点检万农桑。即非使者秋行部,乃是圩翁晓按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