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朝诗集 - 第 583 页/共 1217 页

更无剩地与闲人,纵有红尘何处著。   南亩老翁双鬓斑,笔法颇似高房山。   少年豪宕老疏放,往往醉墨留人间。   平生画癖兼山癖,一见此图三叹息。   愧我不如楼上人,日日开窗看秋碧。   【题画鹰送罗缉熙南归】   大鹰狰狞爪决石,侧目高堂睨秋碧。   小鹰倔伏俯且窥,威而不扬岂其雌。   雌雄起伏各异态,意气相看出尘堨。   独立羞将众羽群,高飞怕有浮云碍。   山寒木落天始风,日色惨淡川原空。   人间狐兔自有地,慎勿反击伤鹓鸿。   画图仿佛是谁作,宛似悬蠙臂间落。   高堂匹练长风生,万里炎荒尽幽朔。   我生奇气空嶙峋,挥毫对此不无神。   送渠羽翼朝天去,亦是云霄得意人。   【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图歌】   何人醉写云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   空明射地日漏影,稍觉树林开扶疏。   平原苍莽不知处,忽有细路通榛芜。   茅堂枕山半阁水,卷幔正对前峰孤。   幽人深居不出户,纵有邻舍无招呼。   低头把卷苦吟讽,语暗不辨楚与吴。   中流棹歌似相答,欲断未断声呜呜。   云多水阔望不见,知是沧洲旧钓徒。   长安六月晴复雨,若非尘土还泥涂。   城中见山如见画,刚可仿佛求形模。   山犹可见水莫涉,尺潦岂足容长舻。   十年旧游忆南国,岁月催人非故吾。   鹦鹉洲前汉阳树,此景此诗今有无?   因君此图意披豁,便欲买棹游江湖。   【题鲁京尹所藏双鹰图】   霜风摵摵空林响,朔气随空入萧爽。   两鹰意气殊绝群,俯视平川如一掌。   玄云著树凝不飞,野日照地寒无辉。   褵身欲下不肯下,似觉深山狐兔稀。   丹青落手翩欲活,蠙上惊看锦绦脱。   江湖浩荡水烟深,万里阳台渺天末。   时维八月炎暑空,两鹰角立如争雄。   周旋九弦隘八极,此意岂在风尘中。   知公有才非搏击,我意亦欲辞樊笼。   只应共逐鹓鸾去,去上丹山十二重。   【题陆宽瘦竹卷】   江南陆郎瘦于竹,种竹城东玉河曲。   未论千尺势能长,刚道两竿轩也足。   耻随桃李斗芳腴,只共松杉伴幽独。   茅茨可奈霜雪冷,韦布不受风尘辱。   平生幽赏底须多,爱此清风不盈掬。   绝胜长安酒肉徒,醺花褷月空迷复。   近从画竹得篆法,坐对凉阴刻寒玉。   终教笔硬可通神,且赏骨多能胜肉。   江左诗翁太瘦生,墨竹篆书皆绝俗。   莫言汝瘦不如渠,好为名家继清躅。   【题画(二首)】   霜枯古树秋飒飒,枝间老猿罢腾踏。   戏将长臂扑游蜂,半似相欺半相狎。   冈峦高下路东西,由来异类不同栖。   应怜野径穿花去,不作空山抱树啼。   君不见场中有果房有蜜,共趁园林好风日。   丁宁慎勿采桃花,留结山中千岁实。   玄猿倦向青林坐,声断长空碧云破。   林间疏网落蜘蛛,正向连蜷掌中堕。   丝轻臂软如不胜,欲掣未掣还腾腾。   极知物性解人意,应向画图观世情。   由来异类有强弱,幸是相逢不相虐。   犹胜虚堂万缕丝,无数飞虫挂檐角。   【画禽】   高栖野雀低飞燕,长在峰头与溪面。   竹鸡啼彻雨初晴,山脚泥深路如线。   崖根老树回余青,树间双鹊闲无声。   只应识得山中乐,无复人间送喜情。   【四禽图】   樛枝老树幽岩里,山鹧双栖掉长尾。   高鸣俯搦势不停,似向春风矜爪嘴。   山头锦鸡金作冠,身披五采成斑斓。   远从红日霁时见,更向碧山深处看。   人言此物真绝特,同是山禽不同格。   休将绿水照毛衣,只恐桃花妒颜色。   空山雨过枇杷树,黄颗累累不知数。   金衣公子正多情,惊堕金丸欲飞去。   海榴花残红子新,沙上凫珣来往频。   每从水浅花深处,遥见隔花临水人。   山禽关关水禽语,脉脉幽期似相许。   莫负天晴日暖时,一春江上多风雨。   碧林红叶惊飞鸟,江上秋风下来早。   雁去鸿辞烟水空,蒹葭落尽芙蓉老。   原头鹡鸰如有知,应怜岁暮得同栖。   枝间戴胜声不住,应忆春园初降时。   山林动物各有托,野雉分明出丛薄。   见说丰年少网罗,低飞不及高飞乐。   江南山深冬日暖,湖冰无澌湖水满。   幽林晚径断人行,落尽梅花春不管。   山茶花发争芳菲,翠翎蜡觜相光辉。   烟生锦屿寒犹恋,雪满银塘夜未归。   疏林落羽纷凌乱,回首青霄各分散。   溪上鸳鸯独有情,春来冬去长为伴。   【题画】   风林不定惊枝袅,上有修翎两山鸟。   溪边独鹭短丝垂,影落晴波秋渺渺。   鸳鸯鸂鶒似争春,锦毛绣翼相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