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诗 - 第 739 页/共 11672 页

素怀邈已劳,孤泛此方逞。 刺沙出林荒,度浅动苹荇。 渐尽行渐远,湾转势弥迥。 疑非地可载,直与天作镜。 青空四垂幙,乱山不能屏。 淼茫白鸟行,浩漾好云影。 逻呼十桨急,羈横九帆并。 霁中波有光,风后浪犹猛。 澎湃闻乍怄,抛磕内还省。 我量觉蹄涔,此身实萍梗。 渊神慄寒肌,浸气飘素领。 观澜念往术,濯缨悼前眚。 未能追高谢,且以卒流景。 吟非夸独清,济乃仗中静。 寄谢洞庭君,终来老鱼艇。 陈舜俞 传神悦躬上人 倦辔曾投林下宿,短篷重见越江边。 人归河岳仪型在,事隔桑溟特色传。 弟子共谈庭际柏,公卿多识社中莲。 高风自出空王侣,驰誉丹青是可怜。 陈舜俞 次韵酬白天觉 人生自致真非策,岁晚无成可复论。 钝驾谩思追骥跃,病巢何敢慕鸿骞。 傲如中散人多疾,辩付南华尽不言。 聊谢高情白夫子,为摅骚兴慰王孙。 陈舜俞 次韵酬郏郎中 直道焉不黜,士生常苦贫。 此语闻则旧,今见贤丈人。 三十取科第,初走州县尘。 清不受一毫,义或重万钧。 四十虽宦达,五十已邅屯。 有如车脱辐,挽之又埋轮。 南栖穷山中,茅屋无比邻。 瘦田两三棱,过半生荆榛。 年丰苦不饱,况复水旱频。 予常访其居,会合欢无垠。 念此太幽独,欲去弥伤神。 劝君胡不归,清霅多交亲。 旋闻理艅艎,送之彭蠡滨。 今来复相过,三见汀洲春。 虽云故乡乐,还似枯池鳞。 僧坊避风雨,所赖太守仁。 随衣度伏腊,计俸纾晡晨。 无妻眠抱影,失子泪沾巾。 穹苍杳难知,善人独不振。 公怀自旷达,陶然乐天钧。 作诗拟渊明,委形任屈伸。 所喜樽有酒,且乐圃有筠。 我思得高义,列鼎铺重茵。 馆之华堂上,岁与禾百囷。 使无寒饥顾,便可谢簪绅。 世俗念已薄,此邦非等伦。 陈舜俞 次韵酬余彦翔 我惭希世就穷儒,甚矣谋身子更迂。 不共枭狐倚城社,合随鱼鸟乐江湖。 古来只有风猷重,事去情知气味殊。 髀肉纵消吾舌在,任从儿女暗揶揄。 陈舜俞 次韵六安魏明府三首 故人方信落江东,开解愁颜与病悰。 自笑漫生湖海上,略无豪气似元龙。 陈舜俞 次韵六安魏明府三首 少年心志欲摩空,渐老卑飞悔满悰。 早悟割鸡堪饱腹,不须辛苦学屠龙。 陈舜俞 次韵六安魏明府三首 几慕功名逐转蓬,既无成就苦为悰。 不如归听华亭鹤,耆旧於今忆二龙。 陈舜俞 次韵吴少卿致政自咏 挂冠归故里,寻壑具巾车。 兰蕙庭阶茂,交游世路疏。 一壶新漏箭,千姓旧囊书。 寄问从公客,家金有几馀。 陈舜俞 东庵 已怜门巷林中出,况复轩窗水畔开。 冷淡山光明枕簟,动摇波影上樽罍。 坐看天际孤舟失,惯见桑阴五马来。 长恨夕阳吟不足,阑干留共月徘徊。 陈舜俞 东林寺 白发老僧安住处,青衫司马爱閒来。 松嫌天近株株短,花待春归款款开。 堪信壶中藏日月,谁知云外有楼台。 官卑合是寻山客,不见芳菲意懒回。 陈舜俞 东台 筑台俯园木,亦既覆华宇。 主翁达生者,作诗傍门户。 谓台乃主人,吾身同逆旅。 台远谓公言,无易浪称与。 天地犹大块,况此一抔土。 我昔未为台,蚁垤动欲雨。 翁欲事畚筑,金鎚莫论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