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诗 - 第 600 页/共 11672 页

陈宓 潘丈游南寺灵岩天台回遂呈刘学录 不到南山逐胜游,新诗题遍柳公楼。 须驱尘世蚊虻暑,唤起云天雕鹗秋。 盏斝献酬依未荫,笑谈喧寂间川流。 自怜因病成慵懒,一日那无一日休。 陈宓 陪刘学录岩壑之游次韵 常欲从君一夜谭,自惭风骨带尘凡。 今朝款曲陪嘉话,更听松声出翠岩。 陈宓 陪刘学录岩壑之游次韵 山路嵚崎戒足趋,万竿绕迳自萧疏。 世间何事真堪羡,月壑云岩卧读书。 陈宓 陪潘王二丈池上 薰风万盖拥轻红,长是相看六月中。 忽有一花迎白露,定应来伴木芙蓉。 陈宓 陪赵工部三峡白鹿之游有感而赋 昔年相见尚儿童,今日同游鬓欲翁。 佳处山川总如旧,见君如见紫阳公。 陈宓 陪赵工部三峡白鹿之游有感而赋 一涧萦纡与洞深,长年金石孔堂音。 此身无计巢云壑,归去蓬窗只此心。 陈宓 评书 我非识字空有志,乷角已探翰墨场。 于今四十竟何益,聊取上代资平章。 率更清峭骨骼坚,云厌古柏微春阳。 虞君态度绝可爱,皎皎玉女乘鸾翔。 褚君妍姿媚人眼,晚岁亦复兀老苍。 薛君风味宁不好,未免籍湜屡仆僵。 太宗天性好儒翰,右军墨宝三千张。 君臣刻意事摹仿,往往一造夫子堂。 终然却视不可及,长松贞洁白玉刚。 以言其体莫减增,以言其健不屈强。 以言其肌不露骨,以言其媚中含霜。 仙人溷迹在尘世,欲自搑晦终遗光。 岂如今人作潇洒,曼肤平胁施罗裳。 安得刀圭换凡骨,飞上青天原此术。 陈宓 瓶梅 为怕凋零不忍栽,问云何处正初开。 小窗尽日看春至,短帽无人彻夜陪。 光景长如新月上,杖藜懒向小园隈。 最怜飞玉朝来见,不怪狂风急雨催。 陈宓 铅山圣泉 山结深深碧玉龛,神龙保此一泓甘。 我来酒渴如虹饮,料得来生未解贪。 陈宓 清水岩祷晴 作吏风尘头欲白,此身那不自优游。 一心恰似商人妇,苦雨终风便作愁。 陈宓 清水岩祷晴 檐声喧耳历三旬,云气低低过一春。 今日举头逢皎日,也知天道总由人。 陈宓 秋日纳凉 艳艳银河冷欲流,纖纖新月皎于眸。 天街已觉清无暑,时有飞萤点缀秋。 陈宓 秋夜 水清沙浅见鱼鳍,雪净天空数雁飞。 白月无瑕呈佩玦,黄花有露缀珠玑。 西风劝我繙书叶,促织催人送戌衣。 最喜蚊雷中夜静,长檠容得一灯微。 陈宓 秋夜四鼓玩月 露气盘空月堕烟,开轩移榻卧檐前。 近来不虑消磨尽,空洞胸怀但贮天。 陈宓 秋夜四鼓玩月 琅玕衣袂竹方床,热恼肝脾顿得凉。 谁送苕溪来枕畔,轻裘短棹水云乡。 陈宓 秋酌 不饮逾时心已灰,黄花忽破杪秋来。 初无雅兴酬佳节,谩把霜英浸玉醅。 免俗未能聊复尔,清时端可赋康哉。 明年此日知何处,好遣诗筒数往回。 陈宓 泉南道中 乍寒忽暖初冬候,已熟慵收大有年。 社鼓呼人鸣坎坎,山童待月舞跹跹。 旅行可饱鱼虾味,疾步不惊鸡犬眠。 外户夜开今已见,何时斗米直三钱。 陈宓 人日寿外姑方氏 九帙华龄开第一,画堂瑞气蔼葱葱。 彩花宝胜年年好,绿鬓朱颜岁岁同。 五福谁人如寿考,四时何日不春风。 门阑应笑龙钟壻,作吏风尘□两翁。 陈宓 入暮 溪光延夕暝,山色接天青。 独立待霜月,山童已触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