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 - 第 1879 页/共 1883 页
亭分楚寺依依树,水应公台夜夜琴。(《送李仲赴任》)斋
鸲鹆舞酣人自醉,琵琶声缓客初来。
(《与杜陵客同醉□氏庄》)知
高鸟过时秋色动,征帆落处暮烟生。(《齐安晚秋》)古
夜吟孤枕潮声近,晚过千山雪气寒。(《江夜岁暮》)斋
望腊早花缘路见,随岩寒水隔林闻。
(《成名年贺扬严别业圣将擢第》)知
宿处客尘随夜静,坐中烟水向人闲。(《登华严寺》)古
卷901_54 【句】崔澹
九重城里春来早,百尺楼头日落迟。(《古意》)主
卷901_55 【句】贾岛
莫是上天宫里唱,歌声飘下玉梁尘。(《惊雪》)古
卷901_56 【句】温庭筠
沿涧水声喧户外,卷帘山色入窗来。(《山居》)主
自有晚风推楚浪,不劳春色染湘烟。(《次洞庭南》)知
卓氏垆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题池亭》)古
门外白云何处雨,一条清涧绕溪流。(失题)斋
卷901_57 【句】方干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题报恩寺上方》)知
卷901_58 【句】罗隐
庾楼宴罢三更月,宏阁谈时一座风。(《寄主客张员外》)斋
卷901_59 【过友人故居】罗虬
堤草袅空垂露眼,渚蒲穿浪凑烟芽。
晴楼谈罢山横黛,夜局棋酣烛坠花。
卷901_60 【句】罗虬
雪中放马朝寻迹,云外闻鸿夜射声。(《和扶风老人诗》)斋
龙鳞柳弱垂朝露,麈尾松高挥夜风。(《五华宫》)主
猿隔乱云啼暮岭,雁和微雨下寒湖。(《江行》)知
夜渡酒酣千顷月,昼楼棋罢一窗山。(《郊卧》)古
卷901_61 【句】杜荀鹤
千嶂雪消溪影绿,几家梅绽酒波清。(《酬湖州杜员
外春至日见忆》)知
风拂乱灯山磬曙,露沾仙杏石坛春。(《紫极宫上元
斋次呈诸道流》)斋
卷901_62 【句】神颖
手边云起何时雨,笔下波生不待风。(《山水屏》)知
《国学原典 集部 全唐诗(下) 卷九百零二》
卷902_1 【句】惠文太子
渭水桥边春已渡,灞陵原上雨初晴。(《同李士怀长安》)主
清冷池里冰初合,红粉楼中月未圆。(《宴大哥宅》)知
可惜韶年三日暮,风光由绕碧燕觞。(《三月三日》)古
晚日半衔西苑树,晴云直卷上天风。(《洛河山亭初晴》)斋
离筵风日三晡晚,归路云霞一道开。(《送植功还京》)主
卷902_2 【蓬州野望】元兢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卷902_3 【赠日本僧空海离合诗】马总
何乃万里来,可非衒其才。增学助元机,土人如子稀。
卷902_4 【赠释空海歌】胡伯崇
说四句,演毗尼,凡夫听者尽归依。天假吾师多伎术,
就中草圣最狂逸。
卷902_5 【因使日本愿谒鉴真和尚既灭度不觐尊颜嗟而述怀】高鹤林
上方传佛灯,名僧号鉴真。怀藏通邻国,真如转付民。
早嫌居五浊,寂灭离嚣尘。禅院从今古,青松绕塔新。
斯法留千载,名记万年春。
卷902_6 【句】朱千乘
锦缆扁舟花岸静,玉壶春酒管弦清。(《新移镜中别业》)古
卷902_7 【句】清观
睿山新月冷,台峤古风清。(《赠圆珍和尚》)主
卷902_8 【罢官后却归旧居】陈闰
不归江畔久,旧业已凋残。露草虫丝湿,湖泥鸟迹干。
买山开客舍,选竹作渔竿。何必劳州县,驱驰效一官。
卷902_9 【句】李堪
此心复何已,新月清江长。(失题)知
云归石壁尽,月照霜林清。(失题)古
卷902_10 【兖州留献李员外】崔致远
芙蓉零落秋池雨,杨柳萧疏晓岸风。
神思只劳书卷上,年光任过酒杯中。
卷902_11 【句】崔致远
画角声中朝暮浪,青山影里古今人。(《登慈和山》。
《东人诗话》云:崔文昌、侯致远入唐登第,以文章著名。
题润州慈和寺,有画角云云之句。后鸡林贾客入唐购诗,
有以此句书示者)知
烟低紫陌千行柳,日暮朱楼一曲歌。(《长安柳》)古
洛水波声新草树,嵩山云影旧楼台。(《留赠洛中友人》)斋
云布长天龙势逸,风高秋月雁行齐。(《送舍弟严府》)主
风递莺声喧座上,日移花影倒林中。(《春日》)知
芳园醉散花盈袖,幽径吟归月在帷。(《成名后酬进
士田仁义见赠》)斋
极目远山烟外暮,伤心归棹月边迟。(《江上春怀》)主
卷902_12 【句】金立之
烟破树头惊宿鸟,露凝苔上暗流萤。(《秋夜望月》)古
山人见月宁思寝,更掬寒泉满手霜。(《峡山寺玩月》)斋
绀殿雨晴松色冷,禅林风起竹声馀。(《赠青龙寺僧》)主
风过古殿香烟散,月到前林竹露清。(《宿丰德寺》)知
更有闲宵清净境,曲江澄月对心虚。(《赠僧》)古
寒露已催鸿北去,火云渐散月西流。(《秋夕》)斋
园梅坼甲迎春笑,庭草抽心待节芳。(《早春》)主
卷902_13 【句】金可纪
波冲乱石长如雨,风激疏松镇似秋。(《题游仙寺》)古
卷902_14 【寻幽居不遇】庄翱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卷902_15 【句】庄翱
天外夜深风渐远,高松长似水流声。(《宿松门》)古
焚香暮入翻花殿,净手秋开贝叶经。(《赠惠雅上人》)斋
野性本怜松下月,幽情唯爱洞中春。(《欲归山》)主
殷勤笑喻人间事,遥指庭花对夕阳。(《谒雷禅和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