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诗选 - 第 666 页/共 817 页

坡陁折迭路湾环,到处盐场死水湾。尽日不逢人过往,经年时有马回还。地无木植惟荒草,天产丘陵没大山。五谷不成资奶酪,皮裘毡帐亦开颜。   ○鱼儿泺   北陆初寒自古称,沙陁三月尚凝冰。更寻若士为黄鹄,要识修鲲化大鹏。苏武北迁愁欲死,李陵南望去无凭。我今返学卢敖志,六合穷观最上乘。   ○泺驿路   极目山川无尽头,风烟不断水长流。如何造物开天地,到此令人放马牛。饮血茹毛同上古,峨冠结发异中州。圣贤不得垂文化,历代纵横只自由。   ○雪山   当时悉达悟空晴,发轸初来燕子城。 【抚州是也。】 北至大河三月数, 【即陆局河也,四月尽到,约二千余里。】 西临积雪半年程。 【即北地也,山常有雪,东至陆局河约五千里,七月尽到。】 不能隐地回风坐。 【道法有回风隐地攀斗□天之术。】 却使弥天遂日行。行到水穷山尽处,斜阳依旧向西倾。   ○金山   金山南面大河流,河曲盘桓尝素秋。秋水暮天山月上,清吟独啸夜光球。   ○望阴山   高如云气白如沙,远望那知是眼花。渐见山头堆玉屑,远观日脚射银霞。横空一字长千里,照地连城及万家。从古至今常不坏,吟诗写向直南夸。   ○自金山至阴山纪行   金山东畔阴山西,千岩万壑横深溪。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许通轮蹄。前年军兴二太子,修道架桥彻溪水。 【三太子修金山,二太子修阴山。】 今年吾道欲西行,车马喧阗复经此。银山铁壁千万重,争头竞角夸清雄。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参天松如笔管直,森森动有百余尺。万株相倚郁苍苍,一鸟不鸣空寂寂。羊肠孟门压太行,比斯大略犹寻常。双车上下苦敦,百骑前后多惊惶。天海□在山头上,百里镜空含万象。悬车束马西下山,四十八桥低万丈。河南海北山无穷,千变万化规模同。未若兹山太奇绝,磊落峭拔加神功。我来时当八九月,半山已上皆为雪。山前草木暖如春,山后衣衾冷如铁。   ○至回纥城暇日出诗一篇   二月经行十月终,西临回纥大城墉。塔高不见十三级, 【以砖刻镂玲珑,外无层级,内可通行。】 山厚已过千万重。秋日在郊犹放象,夏云无雨不从龙。嘉蔬麦饭蒲萄酒,饱食安眠养素慵。   ○二月二日司天台判李公辈邀游郭西归作   阴山西下五千里,大石东过二十程。雨霁雪山遥惨淡,春分河府近清明。 【邪米思干大城,大石有国时,名为河中府。】 园林寂寂鸟无语,风日迟迟花有情。同志暂来闲睥睨,高吟归去待升平。   ○复游郭西   深蕃古迹尚横陈,大汉良朋欲徧寻。旧日亭台随处列,向年花卉逐时新。风光甚解流连客,夕照那堪断送人。窃念世间酬短景,何如天外领长春。   ○晚泊古渠   志道既无成,渊冰深有惧。东辞海上来,西望日边去。鸡犬不闻声,马牛更递铺。千山及万水,不知是何处?   ○寄东方道众   当时发轫海边城,海上干戈尚未平。道德欲兴千里外,风尘不惮九夷行。初从西北登高岭, 【即野狐岭。】 渐转东南指上京。 【陆局河东畔东南望上京也。】 迤逦直西南下去, 【西南四千里到阿里朵,又西南二千里到阴山。】 阴山之外不知名。   ○回纥纪事   回纥丘墟万里疆,河中城大最为强。满城铜器如金器,一市戎装似道装。剪镞黄金为货赂,裁缝白作衣裳。灵瓜素椹非凡物,赤县何人构得尝。   ○雪山   东山日夜笔蒙鸿,晓色弥天万丈红。明月夜来飞出海,金光射透碧霄空。   ○秋阳观二绝   秋阳观后碧岩深,万顷烟霞插翠岑。一径飞花春水急,湾环流出洞天心。   群山一带碧嵯峨,上有群仙日夜过。洞府深沈人不到,时闻岩壁洞仙歌。   ○登寿乐山   地土临边塞,城池压古今。虽多坏宫阙,尚有好园林。绿树攒攒密,清风阵阵深。日游仙岛上,高视八纮吟。   按长春子《西游诗》,最多奇句,如《龙阳观度贞》云:「碧落云峰天景致,沧波海市雨生涯。」《望大雪山》云:「南横玉峤连峰峻,北压金沙带野平。」《寒食日春游》云:「岛外更无清绝地,人间惟有广寒天。」惜全首多涉道家语,概不入选。   ◆吴宗师全节(看云集)   全节,字成季,号闲闲,饶州安仁人。世居寿枥山,有醴泉灵芝之瑞。生时丹光满室,七月能言,父梦神告曰:高仙托体尘中,不能留也。年十三,学道龙虎山,元世祖定江南,侍其师张留孙入见,命留禁近,赐号上卿。元贞初,制授冲素崇道法师南岳题点,寻加授玄德法师崇真万寿宫提点。大德末,授玄教嗣师。至治元年,留孙卒,二年,制授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卒年八十二。闲闲历事六朝,出入禁闼,眷渥如一。封其父司徒饶国公,母饶国太夫人,名其乡曰「荣禄」,里曰「具庆」。初在京师,移植江南梅花,护以穹庐,扁曰「漱芳亭」。晚又作环楹堂,布先天图画于壁,自题诗曰:「要知颜子如愚处,正是羲皇未画时。」御书「闲闲看云」四字赐之,因自号「看云道人」。所著旧有《瓢稿》、《代祠稿》,总名曰《看云集》,共二十六卷。吴伯清称其诗如风雷振荡,如云霞绚熳,如精金良玉,如长江大河,字字鸣国家之盛。谐于英茎咸韶之乐,固非寒陋困悴拂郁愤闷者之所可同也。   至大三年代祀茅山宿玉晨观   登大茅峰   三峰二首   崇禧观   牧斋真人华阳道院   鉴止   喜客泉   金清境界   别茅山   延佑元年五月重祀茅山瑞鹤诗二首   重登第一峰   二峰   三峰   重过喜客泉二首   震灵方丈赠玉虚宗师   六月十六日早朝偶成八句寄山中诸友   送原功大监南归   送虞伯生使蜀   获玉印   题饶氏雨楼   题叶氏四爱堂   玄妙观   季境舍人归维扬朝中名公各赠以诗看云八十翁闲闲吴全节作唐律一首以授之   冲佑万年宫   繁禧观   子昂诸贤赋天冠山五言诗二十八首模写已尽矣余遂作唐律一章题卷尾云   江上作   方方壶惠山舟行图   谨题王鹏梅金明池图   题黄子久天池石壁图   题米元晖画云山图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