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诗选 - 第 518 页/共 817 页

○冬日杂诗二首   暗尘驽马夕阳酣,冻路凌兢思不堪。从似徒行知快捷方式,踏冰时过象坊南。 【时予右臂疾未愈。】   金水桥西沙路低,东来翠幰与桥齐。不知夫婿何官职,后拥前驱过曲堤。   ○送赵伯常淮西宪副二首   十年前是紫薇郎,伴我书声隔粉墙。今日绣衣持斧去,冲冠毛发半秋霜。 【至治三年,赵为中书掾,予为桐子师其邻。】   天北天南赋远游,合肥城下理松楸。多应梦见还家乐,无复眉攒去国愁。 【赵先为南台御史,巡历海南,召为左司都事,分司上都,今以清贫求出,故有是命,父母皆葬庐州。】   ○姑苏即事二首   南北东西画舫通,卖鱼输稻不愁风。邻人使北归来说,车马京尘十丈红。   娃儿十五瘦腰肢,眼角红妆浅淡施。闻道阿娘将典却,揭帘催唤买燕支。   ○长安驿道中观芙蓉寄嘲伯循   玉溪桥畔淡朝霞,照景红妆泫露华。说似分司才御史,水边花胜驿中花。   ○寒食拜扫盘桓南城亲友家书所闻见俚歌十首 【录 【五】 【四】 】   北城繁华拨不开,南城尽是废池台。看花君子颇解事,不笑南城似冷灰。   南城宦家有孤儿,华裾宝马日游嬉。群奴豪酗卖丘木,身在醉乡犹未知。 【招贤乡刘氏事。】   街头老父发垂肩,拄杖支颐话可怜。粔籹不甜寒具小,风光那似十年前。   故都空有废残城,天历人家学避兵。今日街衢却依旧,栅门全毁堑填平。 【天历戊辰冬,北兵迫卢沟河南城,民家常树栅决堑以自卫。】   晓携儿侄拜先陇,常恐重来径路迷。马上举鞭频指示,石牌东畔绿杨西。 【时兄子彍将补外。】   此题又一诗云:「贵人池沼多鱼鳖,好佛经年不杀生。恶少家奴苦相负,时时钩擉恣煎烹。」太禧院使秃坚帖木儿别宅在丰宜门内街东,宅有池可十数亩,予常屡至。篇中事得之于其家人。又集中载有揭曼硕小仆邹福,颇能作诗,诸名胜皆有所赠,因作诗云:「福也事人甚不切,学诗习字欲自别。不似南邻守舍儿,轻裘肥马通关节。」观此则当时豪横之风亦概可见矣!   ○闰十二月二十七日喜雪二首 【前二日,平章彻里帖木儿窜南安。】   积祸丘山重莫蠲,君恩如海听南迁。品流悬绝昌黎叟,一样蓝关马不前。   姓名何事到金瓯,沧海横流浩莫收。鹄立白袍三百个,有谁回首望崖州。   彻里帖木儿为江浙平章,会科举,驿请试官,供张甚盛,心颇不平。及复入中书,首议罢科举。及论学校庄田租可给宿卫士衣粮。至元元年,科举罢。其明年,彻里以罪徙。六年十二月,乃诏复行科举。   ○雨中马上口号   十二官街底许宽,寻常尘土昼漫漫。晚来一雨春多少,惟有垂杨最好看。   ○无题   秋千架底过清明,贵婿除官促远行。收拾春衣单骑去,落花风里暮砧鸣。   ○江浙省照磨段吉甫于予为同年友至顺癸酉会于吴门今春书来寄近诗十余首遂和其次韵张伯雨新居四绝句以答时同年吕仲实佥浙西宪并以简之 【录二。】   流水阊门画舸横,姑苏台上暮云平。五年一觉吴宫梦,珍重归鸿肯寄声。   葛岭跻攀屐齿苔,旧游山鸟不相猜。绣衣使者虽同调,不许联镳共往来。   ○又次韵述怀见答四首 【录二。】   居庸一带雨余青,历鹿车声久厌听。梦到江南旧游处,钓鱼矶畔柳风停。   菟裘无地可田园,犹似栖栖择木猿。昨夜洛阳风雪甚,袁安依旧卧衡门。   ○檀州之平谷道中口号 【赈饥东道。】   村垣儿女可怜生,满髻花枝弄晚晴。放下秋千争见笑,雨中骑马过清明。   ○三月晦日偶成   十里平原晚色低,粉飘红坠绿凄迷。客中无限伤春句,却为乘骢不敢题。   ○山行值雨   山雨随云往返飞,行时沾湿避时稀。须臾驰过前冈去,满马斜阳就晒衣。   ○宿牛首市陆叟所居 【再录囚襄阳。】   尘染綀衣雨汗流,停骖借得半窗秋。自怜不及居停主,坐看青山到白头。   ○墨梅 【为李华远作。】   风香月影雪饥肤,朔客晴窗看画图。江北江南数千里,梦魂何处觅西湖。   ○诈马宴 【上京作。】   宝马珠衣乐事深,只宜晴景不宜阴。西僧解禁连朝雨,清晓传宣趣赐金。   ◆王中丞士熙(江亭集)   士熙,字继学,东平人。翰林学士承旨构子,以文学世其家。尝师事蜀郡邓文原,博学工文,声名日振。累升中书省参知政事,官南台御史中丞卒。继学为诗,长于乐府歌行,与袁伯长、马伯庸、虞伯生、揭曼硕、宋诚夫辈唱和馆阁,雕章丽句,脍炙人口。如杜、王、岑、贾之在唐,杨、刘、钱、李之在宋,论者以为有元盛世之音也。   云山辞   江上竹   青青河畔草   送郭子昭淮东经历   题兰亭定武本   送和林苏郎中   白苎   送华山隐归西湖   赠广东宪使张汉英之南台掾   君莫舞   行路难二首   古意   玉环引送伯庸北上   早朝行   题郭忠恕九成图   题玩芳亭五首   题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