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诗选 - 第 512 页/共 817 页
曾侍先皇法从臣,故教给札纪华勋。名山久已藏名姓,莫作区区世上文。
去年清问下青云,曾把文章付与君。眼见皇恩绊渔隐,江湖烦报白鸥群。
○海子
渡桥西望似江乡,隔岸楼台罨画妆。十顷玻瓈秋影碧,照人骑马入宫墙。
○南城校文联句 【并序。】
翰林直学士马祖常、左司都事宋本、太常博士谢端丙寅大都乡试贡院作。
天街丽奎文,王都会髦弁。奉璋来峨峨, 【马。】 佩玉坐宴宴。揖庭雁鹜立,干禄虎豹变。 【宋。】 解衣三褫带,束卷一如縳。 【谢。】 蜂房磬折入, 【宋。】 铃索宫悬奠。渖墨翻玄江, 【马。】 炬蜡烧赤电。 【谢。】 冥思嗒移精, 【宋。】 幽探寂凝眄。刻楮非三年, 【马。】 穿杨真一箭。微吟忽首肯, 【谢。】 急写掇意见。字误率一注, 【宋。】 稿属各后先。庙器陈古制, 【马。】 舶香然甲煎。潘陆芜静分, 【宋。】 枚马迟速见。驼疥落毨毛, 【宋。】 牛溲起回漩。趋跄进程书, 【马。】 缄封递誊缮。号分梵夹字, 【谢。】 画裂苍史篆。校读乃上副, 【宋。】 考第或当荐。拣金昼披沙, 【马。】 角麟宵设馔。頞蹙咨碌碌, 【谢。】 眼嵬矜涎涎。去取决一目, 【宋。】 利钝尽三战。仙籍银榜悬, 【马。】 牙门鹄袍袨。数盈辐共毂, 【谢。】 余弃繻过传。得隽九族贺, 【宋。】 败绩十朋唁。工歌劳府主, 【马。】 几授集曹掾。淳母太官具, 【谢。】 臑肩庖丁剸。缾罍杂酒湩, 【宋。】 供张烂彩茜。群哗剧宾兴,众乐醵饮饯。里妪嗔儿痴, 【马。】 室妇詈夫懦。忆昨被请初, 【宋。】 自赧官居贱。鸣驺纷辟易, 【谢。】 曲巷隘回邅。飞盖及泮水, 【宋。】 重钥限别院。逻卒游铎振, 【马。】 周垣围棘栫。摄事四列署, 【谢。】 防嫌两隔面。御史官方峻, 【宋。】 主司目敢眩。持衡亦荣名, 【马。】 束湿奈罔罥。浃旬虽独苦, 【谢。】 得士期众羡。博士曲台秀,翰林金闺彦。叙赋极罗缕,修词妙贯穿。而我典簿领,偶尔共笔砚。补缀褐倒绣,琐碎袜拆线。细书刻他山,奇迹壮赤县。 【宋。】
○滦河吟
滦河上游陿,涓涓仅如带。偏岭下横渡,复遶行都外。颇闻会众潦,既远势滂沛。虽为禹贡道,独与东海会。乃知能自致,天壤无广大。
◆宋学士褧(燕石集)
褧字显夫,正献公本之弟也。擢泰定甲子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安南使者朝贡归,选充馆伴使,改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詹事院立,选为照磨,寻辟御史台掾,辞。转大禧宗禋院照磨,迁翰林修撰。至元初,擢监察御史,遇事敢言。出佥山南廉访司事,改陕西行台都事。月余,召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拜翰林直学士,寻兼经筵讲官。卒年五十有三,赠国子祭酒范阳郡侯,谥曰文清。显夫自少敏悟,出语惊人。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入京师,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东平蔡文渊、王士熙方以文章显于朝,争慰荐之。至治辛酉,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而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朮鲁翀之门,士论荣之。所著有《燕石集》若干卷。欧阳元功谓其诗务去陈言,虽大堤之谣,出塞之曲,时或驰骋乎江文通、刘越石之间。而燕人凌云不羁之气,慷慨赴节之音,一转而为清新秀伟之作,齐鲁老生不能及也。苏伯修亦谓其诗清新飘逸,间出奇古,若卢仝、李贺之流,益喜其词以模拟之。危太朴曰:公之于诗,精深幽丽,而长于讽谕,用成一家之言。显夫之诗,于诸公之评尽之矣。
日出齐化门
雪寒书事廿六韵
送李溉之得请还济南
送张孟功扬州觐省分题得游丝
王君冕关中别墅芳润亭寄题二十韵
题道者山
送朵儿只班监宪淮东分题赋诗得丰乐亭
凉夜吟
朝元宫白牡丹
遗芳蔓
洗车雨
北中寒
荣华乐
宇文子诚出掾河南行省二十韵
欧阳原功由艺文少监谒告归浏阳
太白酒楼
送翰林编修成谊叔驿召鲁子翚学士于邓遂便省觐成由国子生乡举于大都至顺四年登科今始得归乡里
秋弦怨
汉宫怨
拟古辞寡妇叹
流黄引
竹枝歌
竹枝歌
杨柳词四首
辘轳曲
绿水曲
垂杨曲
春城曲和马伯庸
杨花曲
杏蜡辞
同十七弟训南城访友不遇且闻将有金陵之行
马伯庸淮南别业号石田山房指韵求诗仍依次用
卢疏斋赵平远小像
同年小集探策赋诗得天字
勒士昌宅前大树
寄题水木清华亭
游昆山慧聚寺和唐人诗二首
城南道院即事
先兄正献公坟所寒食三首
送王君冕归长安
四月晦日即事
冬雨
枝江县独坐
阌乡道中
至元三年六月八日史局作休从伯京御史公亮太监伯温秘卿伯循待制暂至城西秘卿待制别去伯京归家予遂偕公亮回憩都水监双清亭监掾平伯钦留饮即席赋五言十八韵
都城杂咏四首
明照坊对雨
璧月
上中书张参议
送高子敬归彭城
寒食暂出
通州晚晴即事
江上夜泊遇京使回却寄都下诸公
除夜宿武口驿忆诚夫兄
初冬之先垄即事
登第诗五首
海岸春行
和张仲容杂诗
诚夫兄由兵部员外调选江湘次留别诗韵送之
和赵鲁瞻海岸冬日晚归
秋思书将陵驿
双清亭春日独坐
春暮双清亭小酌怀张孟功
送诚夫大监兄代祀海神
咏御沟
送贾孟善闽浙觐省遂奉父之官淮安
次韵诚夫兄丽正门外晚归
和杜德常万岁山暮春
端午日雨霁暂出齐化门回入城遥面京西诸山及市肆风景追忆延佑六年六月廿有二日侍诚夫尚书兄初自江南还都亦经此路仍值雨晴今十有五年矣感念畴昔因赋此诗
直沽夜兴
东冈崇恩寺晚酌其僧一峰求诗
过余姚寄贾治安同知
予以延佑元年从先兄正献公入汴始识彦辉吴征君是岁故中丞马公伯庸今翰林学士谢公敬德国子博士王君师鲁乡贡河南行省迄今二十五年予再以按行至汴居监察行院去征君所居仅半里犹以公事未毕尚迟于请见时马公亦薨谢王在馆阁感念存殁赋唐律一首先遣持遗征君正之
仲宣楼登眺
武昌近城阻风雨三日不得到城下遣兴一首山南佥宪之行
吏部侍郎杜弘道号西岩野逸
张女挽诗
纪行述怀
冻雨晚晴自成物门归院马上口占
送王彬叔赴西书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