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诗选 - 第 446 页/共 817 页

跋杨中斋诗词集   别中斋杨左丞   ○挽遂初陈尚书   到得咸淳国步艰,几回抗疏动天颜。丈夫那肯死牖下,余子从教活草间。有分朱崖终着去,无心白发望生还。故人目断暮云处,雾雨蒙蒙山外山。   ○书永嘉嘉禾驿 【乙亥。】   老来倦跻攀,悠悠憩山侧。层岚轶穹霓,纡萦困行客。崖倾觉崄巇,径曲盘险迫。石老枕云根,桥横界野色。海峤吞暝晖,松标挂辰极。残烟罩成幄,长波曳如帛。天际鸟知还,溪涧鱼自适。几忘物无我,虑澹意常寂。泛观穹壤间,天亦局于迹。荣华忽雕枯,俯仰遽今昔。倾羲倏再旦,急轨等寄驿。愚公果何为?老且欲移石。   ○古意二首   少年红颜女,敷芬对芳树。盈盈澹艳妆,清歌杂妙舞。凝睇倚高楼,桐丝试一谱。世间知音稀,谁识姱节素。清贞守幽闺,不作凡子妇。容华委西山,良人兮何暮。空床思悠悠,明月正当户。   东篱采秋菊,秋菊清且香。采之欲寄谁,聊以寓感伤。感伤何所思,故人天一方。故人日以远,思君岂能忘。瞻望兮弗及,西山倾夕阳。黄昏人倚楼,一声笛何长。   ○谒申屠御史   云渺梁砀山水深,千年标致杳难寻。祇今来伴东湖月,惟有沙鸥识此心。   ○挽竹芗龚侍郎   一木难支大厦倾,阖门判却赴波鲸。归来止为寻坟陇,隐去不教知姓名。剩有诗篇传不朽,相从野老话生平。翩翩只鹤扶云去,群玉峰头籍大清。   ○挽平轩王府判   犹记琼林锡宴时,平轩折得好花归。而今花与人何在,日暮江东云自飞。   ○夜宿严陵舟中   好风特地送帆开,刺破芦花雪几堆。浪里烟波渔唱歇,岸头更点雁声催。船空载取月同去,篷破偷将天入来。拂早起看鸥睡醒,笑侬抹过子陵台。   ○早起斋檐独坐   轻寒测测雨冥冥,不觉闲中春一庭。老竹似欺窗草绿,落梅微间翠苔青。倏听莺语调新曲,默看蛛丝网碎屏。物意人情两相得,莫容尘俗挠中扃。   ○题何氏山阴道院二首   从来道院江西好,只为涪翁遂得名。见说何家更清甚,院中终日读书声。   山阴偏被道家占,我祖当年曾写经。君向阴中敞吟境,何时相伴鹤来听。   ○和王槐城寄诗韵   惯熟齑盐味,谁云食澹难。旧尝司国子,今又作儒官。有手肯炙热,无毡不怕寒。芹香至今在,常梦到槐安。   ○跋杨中斋诗词集   江西派已远,后来无闻人。许大能诗声,来自浙之滨。奚奴背锦囊,马蹄蹋青春。来派江西诗,风月浩无垠。翩翩佳公子,皆绮纨其身。惟君独不然,每恨无书贫。胸中国子监,所积皆轮囷。把酒读君诗,一字一精神。句里带梅香,不涴半点尘。家本住孤山,和靖与卜邻。吾闻诗之天,不在巧与新。纤秾寄澹泊,清峭寓简淳。古律尤崛奇,可与子建亲。此诗实兼之,体具众美纯。载哦长短篇,音节中韶钧。少游词如诗,二者皆逼真。再拜卷锦还,愿言宝所珍。   ○别中斋杨左丞   孤山久无主,谁伴月昏黄。归兴西湖动,离情南浦伤。官清从马瘦,政暇又诗忙。莫羡和羹事,林逋有暗香。   ◆黄处士公绍(在轩集)   公绍字直翁,邵武人,咸淳进士。尝读胡文定公语「心要在腔子里」,自觉有警,因作小轩,名之曰「在」,友人吴升梅边为之记。宋亡后,隐居樵溪,长斋奉佛。尝谓少时读康节诗,有「车书万里旧山川」之句,尝恨此生不见斯事。今四海一家,而余老矣,惟知北游玄水之上,问道于无为而已。所著有《韵会举要》行世。   端午竞渡棹歌十首   ○端午竞渡棹歌十首   望湖天,望湖天,绿杨深处鼓鼘鼘。好是年年三二月,湖边日日看划船。   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教看得几吴舠。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贺灵鼍,贺灵鼍,几多翠舞与珠歌。看到日斜犹未足,涌金门外涌金波。   马如龙,马如龙,飞过苏堤健斗风。柳下系船青作缆,湖边荐酒碧为筒。   绣周张,绣周张,楼台帘幕絮高扬。谁赋珠宫并贝阙,怀王去后去沉湘。   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   建云斿,建云斿,土风到处总相犹。朝了霍山朝岳帝,十分打扮是杭州。   蹋青青,蹋青青,西泠桥畔草连汀。扑得龙船儿一对,画阑倚遍看游人。   月明中,月明中,满湖春水望难穷。欲学楚歌歌不得,一场离恨两眉峰。 ●元诗选二集 乙集   姚文献公枢(雪斋集)   张元帅弘范(淮阳集)   张平章珪   杨廉访奂(还山遗稿)   王内翰盘(鹿庵集)   杨总管果(西庵集)   徐按察世隆(威卿集)   李御史思衍(两山稿)   郭宣慰昂(野斋集)   姚承旨燧(牧庵集)   参政孛朮鲁翀(菊潭集)   李平章孟(秋谷集)   ◆姚文献公枢(雪斋集)   枢字公茂,号雪斋,营州柳城人。后迁洛阳。少笃于学,自期甚高。宋内翰九嘉识其有王佐略。岁壬辰,杨中书惟中与偕觐元太宗,为燕京行台郎中,未几辞去。岁庚戌,元世祖召居潜邸。中统元年,拜东平宣抚使。明年,召拜太子太师,辞不受,改大司农。四年,拜中书左丞。至元五年,出佥河南行省。十年,拜昭文馆大学士,详定礼仪事。十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十七年薨,年七十八。元贞二年,赠荣禄大夫、少师。至大三年,追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封鲁国公,谥文献。初,雪斋与惟中从太子阔出南征,军中得名儒赵复,始得程朱之书。后弃官携家来辉,中堂龛孔子容,旁垂周、两程、张、邵、司马六君子像,读书其间。自板诸经,散之四方。时河内许衡平仲、广平窦默汉卿并在卫。雪斋时过汉卿茅斋,而平仲亦特造苏门,尽室相依以居,三人互相讲习,而北方之学者始闻进学之序焉。许参政有壬曰:皇元启运,道复隆古,倡而鸣者为雪斋姚公。盖宋、金之际,兵燹频仍,版帙散亡殆尽,独首唱经学,阐明斯道,厥后名儒接踵而出,气运昌隆,文章尔雅,推回澜障川之功,论者谓文献公不在禹下云。   聪仲晦古意廿一首爱而和之仍次其韵   题虢国夫人夜游图   被顾问题张萱画明皇击敔按乐图   赋龙池水   济渎庙祷雨感应   ○聪仲晦古意廿一首爱而和之仍次其韵   圣圣继天极,授受惟一中。宣尼集大成,玉振条理终。尽性无思勉,中道何从容。乾坤有全德,尚资参赞功。   韦编日三绝,孳孳何所嗜。人道合天心,天人本无二。盈虚消息几,进退存亡事。何当拟虚玄,百世老辅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