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诗选 - 第 284 页/共 817 页

公孙年少尚轻肥,回首谁知世事非。万里荒烟迷故道,半江斜日照渔矶。帆开雨后南风正,家指天边北斗归。我亦乘桴浮海去,沙头白鸟故飞飞。 【按丁亥岁为至正七年。是冬沿江兵起,八年遂有方国珍之乱。彦章又有《和王从素感时》一诗,可见其素志矣。其诗云:「十载中原未解兵,生民逃难散如萍。移家楚峡嫌山浅,饮马淮河厌水腥。壮士守边头尽白,老夫忧国泪交零。何时四海还归一,使我王心喜再宁。」】   ○和江亭纳凉   晚来避暑水边亭,短发萧萧凉思清。笑摘藕花娇欲语,细看鸥鸟淡忘情。月依檐转窥人近,风逐潮来拂面轻。适意不知身坐久,渔村渐见一灯明。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   短棹乘风湖上游,湖光一鉴湛于秋。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鸳浦藕花初过雨,渔家灯影半临流。酒阑兴尽归来后,依旧青山绕客楼。   ○和松石舍人秋夜不寐   抛书欲卧意迟迟,坐听秋声思惨凄。萤火独飞侵幔小,星河斜落压城低。牙筹历历随更转,磷鬼啾啾隔水啼。更为挑灯移近榻,与僧相对话曹溪。   ○过高钱探子章及禅寂咏心源不值   载酒东湖岁已阑,拟同朋旧醉开颜。长须吟客近入郭,多病老禅纔出山。霞屿寺连寒水远,月波楼锁暮云闲。停舟自对梅花酌,雪压孤篷夜未还。   ○鄞之青山乃衣冠文物之地潜斋刘公实居是焉仆往岁与象山樊公天民长灯卓公宜之皆尝读书于斯暇日潜斋与吾二三子徜徉山水闲以诗酒自娱如此者十有余年后仆回里诸公亦渐散处近云此地为郁攸所废良可叹也兹闻潜斋宅甬东去仆书舍不远因述旧怀寄之   弹铗归来感旧游,天涯何处话离愁。青山有分长为客,白发无情忽上头。冠盖尽随云影散,楼台近逐电光收。闻君近卜江边宅,仍许闲情共白鸥。   ○借韵咏城南书舍呈倚云楼公   晓倚吟窗曙色开,江头野趣亦佳哉。平芜宿鸟冲烟起,远浦春帆带雨来。闲种石田供鹤料,旋开园沼买鱼栽。读书自古城南好,择地多惭吏部才。   ○寄小溪周复礼   书阁闲吟祇自凭,短帘风峭酒微醒。向阳溪岸梅先白,得雨山田麦渐青。老衲倚筇林下寺,野翁待渡水边亭。寄言归隐濂溪客,新岁还来了旧经。   ○九日后有感   满城风雨重阳后,客况凄然叹薄游。白酒黄花非旧日,乌巾素发是今秋。时艰开口难成笑,事往惊心转觉愁。无复山东有兄弟,雁声莫遣过南楼。   ○谢樊天民先生朱以仁先生谢德清见访并述怀   诗思蹉跎四十余,未穷经业鬓先疏。归来自愧穷途客,枉顾多劳长者车。荷叶池塘疏雨歇,榴花庭院晚晴初。吟怀浩荡凭谁遣,几向东家借蹇驴。   ○游东湖醉中歌   青山偃蹇不可呼,我行青山如画图。荡舟春波并山去,青山尽处横陂湖。周湖一百二十里,湖波极处山孤起。下临沧海上青天,南有浮屠抱山址。事幽兴集天风来,乘风便欲归蓬莱。忧长未释天地隘,眼阔稍觉心颜开。酒酣重踏孤舟发,此兴平生浩难遏。横山西去复清沟,屠苏巧构林岩幽。园翁剪花春在手,蟠回石磴穷雕锼。兴尽归来月犹在,盘礴解装春叆叆。呼童置酒复徘徊,明月清风如有待。临水轩窗次第开,玉山自倒非人推。吁嗟劳生快意少,故园茅屋今苍苔。明朝阴晴未可必,携手重游定何日。借我仙人九节筇,直欲拄上太白峰头立。   ○题寒江独钓图   堪笑江湖几钓徒,朝来相唤暮相呼。祇今风雪蒙头处,回首烟波一个无。   ○题水西轩和府推何德孚韵   积雨荒池水欲平,轩窗长夏有余清。吟余一枕沧浪梦,卧听风荷受雨声。   ○上陈达卿架阁   金猊香透小窗纱,莲幕归来日未斜。掩却竹扉清昼静,呼童汲水更浇花。   ○雨中遣怀   云压低檐雨未收,隔林犹听叫钩辀。诗翁惯作天涯客,滴碎空阶不解愁。   ○夏日山居   疏帘拂拂扬南熏,睡起茶舂隔岸闻。蚕老已收松上雪,麦黄初涨陇头云。   ○甲子七月廿二日忽坐后闻弹鹤   鹤立高枝暂尔安,无情荡子弹金丸。老来还有冲霄志,莫作投林倦翮看。   ○暮雨   山北寒云去复还,黄昏院落雨珊珊。数声捎入芭蕉上,不道愁人独倚阑。   ○孤梅   玉骨冰肌迥不群,罗浮山下几黄昏。应时桃李知谁在,月冷霜清欲断魂。   ○水仙   醉阑月落金杯侧,舞倦风翻翠袖长。相对了无尘俗态,麻姑曾约过浔阳。   ◆张沟南端(沟南存稿)   端字希尹,江阴人。博学好修,以荐授绍兴路和靖书院山长。历官海盐州判官、江浙行枢密院都事。人称为沟南先生。所著有《沟南漫存稿》。子宣,洪武初与修《元史》,擢翰林编修。   和传可除夕   和秦仲对雨   次韵酬马国瑞都司二首   穹窿寺次倪云林韵   城南游次秦仲韵   和杨孟载对花五咏   澄江诗社赋得斩白蛇剑   大雨   秋怀   答大方厓禅老   捣衣   答秦仲感秋   宾鸿吟   送徐仲盟还松江   白苎词送孟季成崇明同知   白头母次徐孟岳韵   和姜将仪寒食韵   酬秦仲纳凉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