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诗纪事 - 第 321 页/共 324 页

至正中大理童谣   至正中燕京童谣三首   台温处树旗谣   方国珍谣   京师童谣   松江谣   张士信杨完者谣   闽清民歌   武冈民颂   曲沃民歌   福宁州谣   安乡谣   嘲许敬仁   绩溪歌   书楮衾语   元末湖湘中童谣   元末真定童谣   赵烈妇歌   萧彝翁书衣带语   羊儿年谣   黄菜叶谣   ○元初童谣   塔儿红,北人来作主人翁;塔儿白,南人是主北为客。   帝京景物略:白塔寺,元初有童谣云云。世祖时塔色焰赤,及我太祖兵起淮阳,塔白如故。   ○元谶   大元之后有庚申。   西湖志余:或问宋祚于邵子,邵子对以「五更头」,盖谓五庚申也。而元谶亦云云。顺帝庚申生,纔六庚耳。   ○法服歌诀   袜履中单黄带先,裙袍蔽膝绶绅连。方心曲领蓝腰带,玉佩丁当冠笏全。   山居新话:郊祀祭庙,天子御衮冕,百官皆法服,凡披秉须依歌诀次第,则免颠倒。谩识歌诀于左云云。   ○滨州民歌   田野桑麻一倍增,昔无粗麻今纩缯,太守之德如景星。   松雪斋集:公讳彧,姓姜氏。知滨州,课民栽桑,岁余新桑徧野,人呼曰太守桑。且歌云云。   ○马氏铁券谶   至元十五六,狗儿坏我屋。   武林旧事:至元十五年六月,有军厮名狗儿者,因樵采垦土,得一铁券,上有字云「雁门马氏葬于横冲桥」云云。后又有十字云云。   ○信州路谶   水打巷村园,永丰出状元。   江西通志:笃列图字彦诚,蒙古人。父揭南新,祥兴间镇信州路,得一谶云云,遂家于永之进贤坊。生笃列图,登至顺庚午蒙古榜进士第一。   ○嘲洪起畏   家在临安,职守京口,北骑若来,不降则走。   癸辛杂识:洪起畏知京口日,乃北军入境之初。尝大书揭榜四境云:「家在临安,职守京口,北骑若来,有死不走。」其后举郡以降。或为改其末句云云。   ○皇舅墓谣   皇舅墓门闭,运粮向北去;水渰墓门开,运粮却回来。   辍耕录:河间路景州蓨县河浒一土阜,相传为皇舅墓。自国家奄混区夏,即有谣云云。至正辛卯,中原大水,舟行木杪间。及水退,土阜崩圮,墓门显露。继后天下多事,海道不通。   ○井字谜   四十零八个头,一头还对一脚,中间全无肚肠,外面许多棱角。   ○用字谜   三山自三山,山山甘倒悬。一月复一月,月月还相连。左右排双羽,纵横列二川。合家都六口,两口不团圆。   敬斋古今黈:谜固小技俩,然其讽咏比兴,固与诗人同义,而在士大夫事中亦谈笑一助。尝拟作「井」谜云云。此末联亦借前人语。尝闻「用」字谜,既久,止记一二句,今为足成之云云。   案:齐东野语「用」字谜云:「一月复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六口共一室,两口不团圆。」   又云:「重山复重山,重山向下悬。明月复明月,明月两相连。」   ○大明寺水隐语   一人堂堂,两曜垂光。井深尺一,点去冰旁。二人同行,不欠一边。三梁四柱足火然,若有双钩日月全。   湛渊静语:今杭之西大明寺,亦镌隐语于上云云。乃「大明寺水,天下无比」也。   ○颂程雪楼   闽中有雪方为贵,天下无楼如此高。   草木子:程雪楼为闽守,任满归,民有献箭旗者以百数,公于内取其一联云云。   ○无名状   老书生,小书生,二书生坏了中书省。不言不语张左丞,铺眉搧眼董参政,也待学魏征一般俸 【 读「捧」】 请 【 读「倩」】 。   山居新语:桑哥丞相当国擅权之时,同僚张左丞、董参政者,二公皆以书生自称,凡事有不便者,多沮之,桑哥欲去之而未能。是时,都省告状撺箱,乃暗令人作一状投之箱中,至午收状,当日省掾须一一读而分拣之。中有一状,无人名事实,但云云。   ○宁都州民歌   去年雪,今年雨,微计侯,那得此,民既悦,天应喜。   江西通志:计初,浮梁人,授宁都州同知。核板册以定赋,出冤狱以正刑,上下推服。谒假归省,饥民起为乱,当道檄初往谕,盗遂息。州久无雪,民苦瘴疠,复任时大雪。明年旱,一祷辄雨。民歌云云。   案:末二句据吴草庐集增。   ○宣城民哭邑令   公来何其迟,公去何其速。使我宣城民,何以遂生育?   江西通志:尹希善,吉水人。被荐授宣城令,有善政,以病卒于官。民哭之云云。   ○雷州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