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培诗说 - 第 3 页/共 7 页
16.5《白驹》、贤者将隐去,王者留之而作是诗,赋也。
16.6《常棣》、天子燕兄弟之歌,首章兴也,二章赋也,三章至末皆赋也。
16.7《頍弁》、此燕王族之诗,赋中有比也。
16.8《嘉鱼》、此前二章皆赋也,后二章先比而后赋也。
16.9《鱼丽》、此诗全篇皆赋也。
16.10《瓠叶》、全篇皆赋也。
16.11《南山有薹》、大臣颂美天子之诗,兴也。
16.12《天保》、大臣祝颂天子之诗,赋也。
16.13《煌华》、天子遣使于四方,歌此饯之,首章兴也,下四章皆赋也。
16.14《四牡》、天子劳使臣之诗,首二章皆赋也,三章、四章皆兴也,末章赋也。
16.15《杕杜》、劳还戍之诗,前三章皆兴也,末章赋也。
16.16《邠风》、周公陈农政之诗,赋也。
16.17《南山》、王者劝农而祷祀之诗,赋也。
16.18《楚茨》、农事既成,乃祭宗庙、燕及王族之诗,赋也。
16.19《甫田》、农事既成,祀田祖而并犒农夫之诗,赋也。
16.20《大田》、农夫报上之诗,赋也。
16.21《斯干》、王者落其新宫,史佚美之,赋也。
16.22《鸿鴈》、王者柔怀远人,流民喜之而作是诗,比而赋也。
16.23《蓼萧》、诸侯来朝,天子燕之而歌此诗,兴也。
16.24《常常者华》、天子美诸侯之诗,前三章兴也,末章赋也。
16.25《湛露》、天子燕同姓诸侯之诗,兴也。
16.26《彤弓》、诸侯敌忾献功,天子赐弓矢,燕之而奏乐歌,赋也。
16.27《桑》、天子燕方伯之诗,前二章皆兴也,二章皆赋也。
16.28《采》、诸侯免丧入朝,天子锡赉之诗,前二章皆兴也,中一章赋也,末章皆兴也。
16.29《瞻彼洛矣》、天子会武于洛邑,诸侯美之,赋也。
16.30《鸳鸯》、诸侯祝天子之诗,兴也。
16.31《鱼藻》、亦诸侯美天子之诗,兴也。
17 小雅续
17.1《六月》、尹吉甫帅师征猃狁,史籀美之,赋也。
17.2《出车》、宣王再命南仲伐猃狁,遂平西戎,劳其还师,史籀美之,赋也。
17.3《采薇》、宣王之世既驱猃狁,劳其还(帅)〔师〕之诗,前四章皆兴也,下二章皆赋也。
17.4《采芑》、宣王命方叔征荆,荆人来归,史籀美之,前三章皆兴也,末章赋也。
17.5《黍苗》、宣王命召穆公往城谢以迁申伯,史籀美之,此章兴也,下四章皆赋也。
17.6《车工》、宣王大阅于东都,诸侯毕会,史籀美之,赋也。
17.7《吉日》、宣王畋猎复古,史籀美之,赋也。
17.8《庭燎》、宣王勤政,史籀美之,赋也。
17.9《沔水》、宣王即位,乞言于群后而作是诗,皆兴也。
17.10《无羊》、宣王考牧,史籀美之,赋也。
17.11《车舝》、宣王中兴,士得亲迎,其友贺之而作此诗,首章赋也,次章兴也,三章赋也,四章兴也。
18 小雅传
18.1《鼓钟》、昭王南游,宴乐于淮水之上,君子忧伤而作是诗,赋也。
18.2《圻招》、穆王西征,七萃之士咸怨,祭公谋父作此诗以讽谏,赋也。
18.3《北山》、大夫行役,不得以养其父母而作是诗,赋也。
18.4《蛮》、大夫失位,远适它国,其过宾之主人闵之而作是诗,兴也。
18.5《青蝇》、厉王之世谗言繁兴,君子忧之而作,兴也。
18.6《小东》、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大夫作此以告病,首章赋中有比也,次章赋也,三章兴也,后四章皆赋也。
18.7《菀柳》、厉王暴虐,诸侯相戒而作,兴也。
18.8《小明》、厉王流于彘,大夫之从行者历时既久,悲伤而作,皆赋也。
18.9《小弁》、尹伯奇为后母所谮而出,其邻大夫作此诗以讽其父吉甫,首章至第五章皆兴也,六章兴也,七章赋中有兴也,八章兴也。
18.10《巷伯》、幽王之时,孟子遭谗而被宫刑,为寺人而作此诗,前六章皆赋也,末章先比而后赋也。
18.11《巧言》、周幽王时大夫伤于谗而作是诗,前三章皆赋也,四章兴而比也,五章兴也,下章皆赋也。
18.12《小旻》、大夫以王惑于邪谋不能断,以从善而作此诗,赋也。
18.13《鸣鸠》、此大夫遭周之乱,而兄弟相戒以免祸之诗,首章兴也,二章赋也,此下三章皆兴也。
18.14《白华》、幽王宠褒姒,废姜后,后归申而作此诗,兴也。
18.15《角弓》、王不亲九族而好谗佞,宗族相怨之诗,首章兴也,下三章皆赋也,五章比也,下三章皆先比而后赋也。
18.16《十月之交》、幽王之时天变见于上,地变动于下,而奸臣乱政于外,嬖妾败德于内,大夫忧乱亡之将至,故作是诗,赋也。
18.17《正月》、周室丧乱,大夫伤之而作是诗,前三章皆赋也,四、五章赋也,六章兴也,七章赋中有比也,八章、九章皆比也,十章先比而后赋也,十章、十一章皆赋也。
18.18《宾之初筵》、卫武公自警之诗,赋也。
18.19《懿戒》、卫武公自警兼训国人,首四章皆赋也,五章赋中有兴也,六、七章皆赋也,八章赋中有比也,九章兴也,至末三章皆赋也。
18.20《四月》、大夫遭谗,流离南国而作是诗,前三章皆赋也,中三章兴也,七章赋也,末章亦兴也。
18.21《蓼莪》、王室昏乱,谗邪肆行,其大夫士有没而不得其所者,孝子痛伤而作是诗,前三章皆先比而后赋也,四章赋也,五章、六章皆兴也。
18.22《雨无其极》、东迁之初,大夫有不忠于王室者,()〔〕御之臣闵之而作,赋也。
18.23《节》、桓王之时任用非人,诸侯咸叛,兵败民残,家父忧之,作此以谏王焉,首二章兴也,下六章皆赋也。
18.24《谷风》、朋友相怨之诗,兴也。
18.25《都人士》、尹伯封作,(问)〔周〕既东迁,见西周风俗之美而伤今之不古若,赋也。
19 大雅
19.1《文王》、周公追述文王之德,明周家所以受命而代商者,作诗歌奏于清庙,受厘陈戒之时以训嗣王,赋也。
19.2《生民》、周公制礼作乐,尊后稷以配天,故作此诗以推本其始,命之祥明,其受命于天者,其原如此,赋也。
19.3《公刘》、周报公刘,召公述其事以训嗣王,使知民事之诗,赋也。
19.4《》、周报太王,周公述其事以训嗣王之诗,首章起句为比,下五句皆直赋之也,下七章皆赋也。
19.5《棫朴》、周公咏歌文王之德以训嗣王,首章兴也,二章赋也,三章兴也,四章、五章皆先比而后赋也。
19.6《旱麓》、咏叹文王之德,前三章皆兴也,第四章赋也,五章、末章皆有义之兴也。
19.7《思齐》、歌文王之德,而推本言之,赋也。
19.8《皇矣》、诗叙太王、太伯、王季之德,以及文王伐密伐崇之事,赋也。
19.9《灵台》、文王迁都于丰,作《灵台》,以齐七政,奏辟雝,周公述之以训嗣王,赋也。
19.10《大明》、周公述文、武受命之功以训嗣王,八章皆赋也。
19.11《文王有声》、周公述文、武迁都丰、镐以训嗣王,前七章皆赋也,末章兴也。
19.12《行苇》、天子祭毕而燕父兄、耆老之诗,首章兴也,下三章皆赋也。
19.13《既醉》、王族与燕畣《行苇》之诗,赋也。
19.14《凫鹥》、祭之明日,绎公尸之乐歌,兴也。
19.15《嘉乐》、公尸美王者之诗,赋也。
19.16《泂酌》、召康公戒成王之诗,兴也。
19.17《卷阿》、召康公从成王游,歌于卷阿之上,因王之歌,作此以进戒。首章总叙以发端也,二章以下凡五章,皆召公陈其歌咏之辞,皆赋体,七、八章皆兴也,九章即其所见,赋之以寓进戒之意,第十章承上凤皇之鸣而赋之以兴,下章之义,高冈卷阿之脊,末章赋也。
19.18《大武》、康王大禘,报祀成王,奏《大武》,六成既毕,受厘陈戒之诗,赋也。
20 大雅续
20.1《云汉》、宣王忧旱,史籀美之,赋也。
20.2《崧高》、宣王之舅申伯出封于谢,尹吉甫诗以送之,赋也。
20.3《烝民》、宣王命樊侯筑城于齐,尹吉甫诗以送之,赋也。
20.4《韩奕》、韩侯来朝受命,将归,显父饯之,赠以是诗,六章皆赋也。
20.5《江汉》、召穆公帅师征淮南之夷,史籀美之而作是诗,赋也。
20.6《常武》、宣王亲征淮北之夷,既服而归,召穆公美之,赋也。
21 大雅传
21.1《荡》、厉王无道,召穆公赋谏之,赋也。
21.2《桑柔》、芮良夫伤厉王之失国而作是诗,首章先比而后赋也,二、三、四章皆赋也,五章赋中有比也,六、七、八章皆赋也,九章兴也,十章赋也,十一章兴也,十二章、十三章皆兴也,末三章皆赋也。
21.3《民劳》、厉王之时,公卿忧乱,同列相戒而作此诗,赋也。
21.4《板》、厉王用事之臣多怀不忠,以致祸败,公卿赋此以责之,赋也。
21.5《瞻仰》、幽王嬖褒姒、任奄人,尹伯奇忧乱而作此诗,前三章皆赋也,第四章赋中有兴也,五章、六章皆赋也,末章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