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绮楼评词 - 第 2 页/共 2 页

西江月夜半河痕依约 此不爱而恨,非恨玉人也,所谓“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乃讥当时君相,然非词之正。 ◎词选续编 ○冯延巳 谒金门风乍起 言情之始,故其来无端。 ○宋祁 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 押韵之始。 ○苏轼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此则逸思,非文人所宜。 ○晁冲之 传言玉女一夜东风 此逢旧识娼女也,然词语绮丽,自有情韵。 ○柳永 望海潮东南形胜 此则宜於红氍上扮演,非文人声口。 此时凤池可望江潮。 ○蒋捷 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 此是小曲。情亦作凭,较胜。词选本编 ○张孝祥 念奴娇洞庭青草 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有尘心。 ○范成大 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 自然移情,不可言说,绮语中仙语也,考上上。 ○陆淞 瑞鹤仙脸霞红印枕 小说造为咏歌姬睡起之词,不顾文理,本事之附会,大要如此。 ○韩元吉 好事近凝碧旧池头 旧作声断,重上声字。(改作流断) ○辛弃疾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是张俊、秦桧一班人。 亡国之音,不为讽刺。 ○卢祖皋 清平乐锦屏开晓 亦恰到好处,未免有意。 ○徐照 清平乐绿围红绕 眼前景当如此写法。 ○姜夔 暗香旧时月色 如此起法,即不是咏梅矣。此二词最有名,然语高品下,以其贪用典故也。 疏影苔枝缀玉 似当是是。 琵琶仙双桨来时 此又以作态为妍。 淡黄柳空城晓角 亦以眼前语妙。 ○史达祖 喜迁莺月波疑滴 富贵语无脂粉,诸家皆赏下二句,不知现寒乞相,正是此等处。 结有调侃,非方回见妓辄跪也。余己丑至天津,正是此意。但非书办所知,所谓借他酒杯。 ○张辑 疏帘淡月酲桐雨细 轻重得宜,再莽不得。 ○周晋 点绛唇午梦初回 真景清供。 ○赵汝{艹光} 恋绣衾柳丝空有万千条 初见杏花,情思入妙。 ○赵闻礼 风入松曲尘风雨乱春晴 篾片语,亦自佳。茎本作痕,以出韵改。 ○周密 醉落魄馀寒正怯 此亦偶然得句,而清艳天然,几於化工,亦考上上。附录 ○窗杂记 湘绮楼词选三卷,湘潭王壬秋[运]纂。於古人词多所窜改。如欧阳永叔之“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改“窥”作“归”,谓“垂帘矣,何得始窥”,不知垂帘燕子正不得归,必著一“窥”字,簟纹双枕,皆从“窥”字写出,故妙。改作“归”则涉呆相矣。周美成之“纤指破新橙”,谓“作指则全身不现”,改作“手”。破橙以“指”,“手”字不及“指”字妍细。[康与之满庭芳词,“玉笋破橙橘香浓”,亦言指也。]苏子瞻之“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谓“与下二有字犯”,改“有”作“惹”,不及“有恨”浑成。韩无咎之“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鸣咽”,因复“声”字,改“声”作“流”。流断二字生凑,且“流”音浊,亦未叶也。[吹剑录:“东坡大江东去词,三江、三人、二国、二生、二故、二如、二千字,以东坡则可,他人固不可。然语意到处,他字不可代,虽重无害也。今人看人文字,未论其大体如何,先且指点重字。”此论极是。容斋随笔:“黄鲁直手书东坡念奴娇词,浪淘尽为浪声沉。”词综谓:“他本浪声沉作浪淘尽,与调未协。”张宗肃词林纪事:“考谱浪淘尽三字,平仄未尝不协,觉浪声沉更沉着。”张琦续词选仍作浪淘尽。两存其说,以质世之知音者。] 余藏便面二叶:一为北通州白季生观察[让卿]书词,合卺之夕,乡举报捷。一为番愚黄蓉石荆部,[玉阶]为汉军徐铁孙[荣]书词,贺其纳姬日捷南宫。二者皆一时美谈。 余刊陈东塾先生忆江南馆词时,忆及先生有“寻呼鸾道故址不得”一词,而稿中无存。偶过冷摊,於故纸堆中,得先生手书此词原稿,为之狂喜。又在珠江上襟江阁,见壁悬为郑纪常书扇,龙溪书院望罗溪山词,亦稿中未载,亟录之而归。翌日阁毁於火矣。当将二阕,补刊作集外词。文字有灵,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