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词话-清-沈雄 - 第 11 页/共 21 页
○太平时柳柳枝 贺圣朝
贺方回衍杜牧之“秋尽江南叶未凋”诗,陈子高衍王之涣“李夫人病已经秋”诗,以七字现成句而和以三字为调。花间集,起於张泌、顾,换头句仍押仄韵。六一词犹押平韵,一名添声杨柳枝。
○生杳子(赖卸头)
查谓古槎字,未见有咏博望事者。诸选载牛希济换头云:“语已多,情未了。”咸以已字为衬,及阅“绣工夫,牵心绪”,孙光宪又作三字句。至“谁家绣毂动香尘”,多谁家二字,又岂以谁家二字为衬,列之三体宜也。
《柳塘词话》曰:尊前集中,刘侍读生查子一阕云:“深秋更漏长,滴尽银台烛。独步出幽闺,月晃波澄绿。芰荷风乍触。一对鸳鸯宿。虚掉玉钗惊,惊起还相续。”尧山堂外纪中,欧阳彬生查子一阕云:“竟日画堂欢,入夜重开宴。剪烛蜡烟香,促坐花光颤。待得月华来,满院如铺练。门外簇骅骝,直待闻鸡散。”因思韩生查子词“空楼雁一声,远屏山半灭”,足色悲凉,不言愁而愁自见,何必又赘“眉山正愁绝”耶。觉首篇“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如此结构,方为含情无限。
《古今词话》曰:陆放翁见题驿壁云:“玉阶蟋蟀闹清夜,金井梧桐辞故枝。一枕凄凉眠不得,呼灯起作感秋诗。”询知驿女之作,爰纳为妾。後妻妒又出之,遂赋生查子云:“只知眉上愁,不识愁来路。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晓起理残妆,整顿教愁去。不合画春山,依旧留愁住。”
朱淑真赋元夕生查子,有云:“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後。”词品曰:词则佳矣,岂良人妇所宜道耶。但其元夕诗:“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长任月朦胧。”与词相合,其行可知。
○醉公子(四换头)
双调醉公子,一名四换头,平仄互叶,词意四换。如虞美人、菩萨蛮、减字木兰花之类。五言体云:“昨日春园饮,今朝倒接。谁人扶上马,不省下楼时。”词选氐以顾、尹鹗之所著为正。
怀古录曰:“门外︵吠,知是萧郎至。划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醉则从他醉,还胜独睡时。”此唐人词也。前辈谓读此可悟诗法。或以问韩子苍,子苍曰:只是转折多耳。且如喜其至,划袜下阶,是一转矣。而苦其今夜醉,又是一转。喜其入罗帏,又是一转。不肯脱罗衣,又是一转。後两句是自为开释,又是一转。虽与诸家不同,直是赋醉公子也。柳塘词话曰:体是四换韵者,顾、薛昭蕴可法也。无名氏词为两韵,半平半仄体。尚有尹鹗词,只用两韵者,“暮烟笼藓砌。戟门犹未闭。尽日贪。不管人独。刚到促呼茶。豪憨谁耐他。拥被宁孤睡。醒眼难禁醉。待得酒醒时。天街唱晓鸡。”此为申明无名氏词意,而不嫌其透露。
○点绛唇(沙头雨 南浦月 十八香)
古今词谱曰:本仙吕宫,又入高平调。张仲宗结语云:“遥隔沙头雨。”名沙头雨。又“邀月过南浦”,为南浦月。
词品曰:苏叔党,东坡少子。草堂所录“新月娟娟”,“高柳蝉嘶”两首是也。时禁苏文,故隐其名。若以为汪彦章作则谬矣,汪自有“永夜恹恹,画帘低月山卸斗”,见於浮溪文藻。
诗话总龟曰:林和靖不特工於诗,且工於词。如咏草一首:“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终篇不露一草字。如觉范咏梅一首:“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终篇不露一梅字,同一雅洁。
○浣溪沙(小庭花 满院春 广寒秋 霜菊黄 踏花天)
古今词谱曰:黄钟宫曲。张泌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又名小庭花。
李後主用仄韵,“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固是独唱。
薛昭蕴首句不用韵,“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深浦里,几回愁杀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亦仅见也。
《乐府纪闻》曰:张侍郎爱姬早逝,犹子曙代为浣溪沙云:“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写置几上,朝回见之,一恸曰,此必阿灰所作也。阿灰,曙小字。
竹坡丛话曰:苏东坡云:鲁直作浣溪沙,自以水光山色,替却玉肌花貌,此真得渔父之风者。鲁直过泸,泸帅有宠妓盼盼,命之侑酒。鲁直赠以浣溪沙,有云:“见人无语但回波,奴料有心留宋玉,氏缘无奈楚襄何。”盼盼唱惜春容而帅不知也。
○卜算子(百尺楼)
古今词谱曰:歇指调曲,平韵即巫山一段云也。秦湛词:“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又名百尺楼,有八十九字中调。
女红馀志曰:惠州温氏女超超,年及笄不肯字人。东坡至,喜曰:“吾婿也。”日徘徊窗外,听公吟咏,觉则亟去。东坡知之,乃曰:“吾呼王郎与子为姻。”未几,东坡渡海归,超超已卒,葬於沙际。因作词云:“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僧皎然送春词:“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毕竟年年用着来,何似休归去。”高宾王全用之:“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檐外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十二阑干六曲屏,题遍伤春句。”
《柳塘词话》曰:紫竹卜算子云:“绣阁锁重门,携手终非易。墙外凭他花影摇,那得疑郎至。合眼想郎君,别久难相似。昨夜如何绣枕边,梦见分明是。”是有缱绻意而非秽亵语,携手梦见,方乔可谓不孤。
青楼雅述曰:唐仲友守台,命营妓严蕊作红白桃花如梦令,赏以双缣。後朱晦庵为节使,欲摭仲友罪,置蕊於狱。蕊曰:“身为贱妓,不敢妄言以污士大夫也。”岳霖为宪,怜蕊无辜,猝命作词。蕊口占卜算子云:“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忄吴。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还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便是侬归处。”立命出之。
○巫山一段云
乐府解题曰:汉铙歌巫山高为思妇词,一曰状巫峡。按太平广记,王母第二十三女名瑶姬,号云华夫人,居巫山,诗家所谓神女也。峡下有神女祠,过此为无我滩矣。词盛於花间,李、毛文锡诸人。又唐昭宗宫人题於宝鸡驿壁者,换头用六字句,叶仄韵,与柳郎中之咏游仙相类。昭宗宫人云:“青鸟不来愁绝,忍看鸳鸯双结。春风一等少年心,闲情恨不禁。”柳郎中云:“一曲云谣为寿,倒尽玉壶春酒。微醺争撼白榆花,踏研讨会九光霞。”笺体中应备之。
○采桑子(罗敷令 丑奴令)
教坊记曰:采桑子,即古相和歌中采桑曲。
古今词谱曰:大石调曲。
词品曰:花蕊夫人因蜀亡制采桑子,题葭萌驿壁云:“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度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才半阕而为军骑促行。有戏续之云:“三各宫女如花貌,妾最婵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恩爱偏。”此必後人侮之者,岂有随昶行而书此败节之语。
○菩萨蛮(重叠金 子夜歌 女王曲 花间意)
古今词谱曰:调属正平,又中吕四换头曲也。
《古今词话》曰:温庭筠善属词,唐宣宗好歌菩萨蛮,令狐相公假温手修撰以进,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为重叠金。
杜阳杂编曰:唐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当时号为菩萨蛮。优者作女王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丹铅录曰:开元时南诏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因以制曲。杨慎改蛮为,以戒经华被首为据。胡元瑞驳之,非真正妇女入贡,盖皆妇女髻也。
中朝故事曰:乾宁三年,帝次华州,登城楼歌一词,有曰:“何处是英雄。迎侬归故宫。”又曰:明年秋制此词。既为韩建迎归矣,何又作此词,且改为“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绝非昭宗声口。
旧曲有衍古诗而作者,如“牡丹带露真珠颗。佳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檀郎故相恼。只道花枝好。一晌发娇嗔。碎ソ花打人”。宣宗尝爱唱之,戏语左右,似妇人支解其夫者。词品以为远在花间之先也。
张表臣过吴江词云:“垂虹亭下扁舟住。秋风烟雨长桥暮。白蒙听吴歌。佳人双脸波。劝倾金凿落。莫作思家恶。绿鸭与鲈鱼。如何可寄书。”或曰,不闻鸭可寄书。表臣不答。信乎柳州云,作之难,知之又难,雌霓之赏为少也。
南唐卢绛,衡山人,为蜀主昶刺史,夜梦白衣妇人歌菩萨蛮词以侑酒,即“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酲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清梦圆”也。绛默记之,询之,曰:“妾乃玉真也,他日富贵,相见於固子坡头。”後入宋临刑,有白衣妇人同事。问其名则耿玉真,其地则固子坡也。
○谒金门(花自落 垂杨碧 空相忆 春早湖山)
古今词谱曰:双调曲,教坊记有儒士谒金门。
花庵词客曰:张宗瑞词:“睡起愁怀无处着。无风花自落。”为花自落。又“楼外垂杨如此碧。问春来几日”,为垂杨碧。皆以篇末之语而立新名者。
《古今词话》曰:李嗣主谓冯延巳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曰:“未若陛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也。”
韦庄以才名寓蜀,蜀主建夺其姬之善词翰者入宫。庄作谒金门云:“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春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清平乐(忆萝月)
词品曰:李白应制清平乐见吕鹏遏云集,共四首。自禁庭春昼,禁闱秋夜之词,脍炙人口。黄玉林以後二首无清逸气,赝作也,逸之。杨慎补作二首,人以为远不忘谏,填词中风雅也。胡元瑞又混以清平调驳之,良误。
古今词谱曰:李白换头一句仄粘,一句平粘,下句称是,两首一体。惟孙光宪“等闭无语,愁肠欲断”效之。温庭筠俱用仄粘,韦庄之“春愁南陌全”,效之。要知换头第一、第二、第四俱用平粘,而第三用仄粘,大概如是。
○忆秦娥(秦楼月 双荷叶 碧云深)
唐词纪曰:商调曲也,凤楼春即其遗意。李白之箫声咽,用仄韵。孙夫人之花深深,用平韵。张宗瑞为立新名曰碧云深,至谢逸止二十三字作调。
《乐府纪闻》曰:相传文宗宫妓沈翘翘舞何满子词。文宗曰:“浮云蔽白日,此文选中,念君臣值奸邪所蔽,正是今日。”乃赐金玉环。翘翘泣曰:“妾本吴元济女,投入掖庭。”本艺方响,因奏梁州,音节殊妙。文宗选金吾秦诚之出宫,诚後使日本。翘翘制曲曰忆秦郎,即忆秦娥也。
○荆州亭江亭怨
乐府杂录曰:荆州亭四十六字,花庵收为清平乐令。因检山谷词,鲁直登荆州亭柱间,见词云:“帘卷曲阑独倚。江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数点雪花乱委。扑洒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鲁直凄然曰:“以为余发也。”夜有女子见梦曰:“我家豫章,附客舟堕水死,有感而作,不意公能识之。”鲁直觉而叹曰:“此必吴城小龙女也。”
○喜迁莺(鹤冲天 万年枝)
古今乐录曰:黄钟宫曲,多赋登第,赋宫词。
古今词谱曰:正宫曲,韦庄词:“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和凝词:“严妆拢罢啭黄鹂。飞上万年枝。”故名鹤冲天、万年枝。前後和凝、薛昭蕴为一韵者,韦庄、欧阳修为两韵者,至毛文锡换头,一概和仄韵。
薛昭蕴词云:“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花色融,人竞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流连。归路草和烟。”
毛文锡词云:“芳春景,暧晴烟。乔木见莺迁。传枝偎叶语关关。飞过绮丛间。锦翼鲜,金毳软。百啭千娇相唤。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欧阳修词云:“梅谢粉,柳拖金。香满旧园林。养花天气半晴阴。花好却愁深。花无数。愁无数。花好却愁春去。戴花持酒祝东风。千万莫匆匆。”
花庵词客曰:夏竦於庆历朝为一不肖,然喜迁莺词必以之为冠冕。如“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梁州”,此景德中水殿按舞时应制之作。
○阮郎归(醉桃源 碧桃春)
花庵词客曰:宋仁宗见新燕掠水,曾觌应制作阮郎归词云:“柳阴庭馆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萍散漫,絮飘扬。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卸将归画梁。”仁宗极赏叹其末二句。
古今词谱曰:大石调曲也。黄山谷多作独木桥体,咏茶一首,全用山字。
李後主阮郎归云:“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苏东坡“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此定体也。独王山樵阮郎归第二句便失平粘,云:“风中柳絮水中萍。聚散两无情。”不知何意。且眼媚起句:“霏霏疏影转征鸿。人语暗香中。”朝中措起句:“平册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太常引起句:“君王着意履声间。合押紫宸班。”少年游起句:“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月宫春起句:“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是皆犯之矣。
○眼儿媚(秋波媚)
花庵词客曰:宋齐愈为固陵如对,曰:卿文章新奇,可作梅词进呈。词云:“霏霏疏影转征鸿。人语暗香中。小桥斜渡,曲屏深院,水月。人间不是藏春处,玉笛晓霜空。江南处处,黄垂密雨,绿涨薰风。”盖眼媚也。立进此。天语称喜,又谕近臣曰:齐愈词非惟不经人道,自花开至结子黄熟,并天色言之尽矣。
王荆公子多病,因令其妻楼居而独处。荆公别嫁之。念之,为作秋波媚词云:“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柳塘词话》曰:起是平粘仄粘俱通,故阮阅一首“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是也。又卓田一首平粘起者,“丈夫只手把吴钩。欲断万人头。因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君看项籍并刘季,一怒使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都休。”
○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雪浪斋日记曰:王荆公问黄山谷曰,李後主词何处最佳。山谷以“一江春水向东流”对。荆公曰:“未若山花子“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也。按“手卷真珠”、“菡萏香消”二首皆元宗作,荆公误属後主。
古今词谱曰:黄钟宫曲,曾钟宫曲,曾几南唐轶事,元宗手写此二词,以赐金陵妓人王感化。
明林章词云:“燕子楼中觅梦魂。杜鹃枝底认啼痕。惟有远山江上出,翠氤氲。风送杨花三月雪,水莲芳草一天云。又是去年时候也。尽黄昏。”近代王士礻真寄京口程昆仑云:“黄鹤山前黄鹤鸣。杜鹃楼上杜鹃声。记得戴招隐地,共经行。北固云山春望远,南徐风雨暮潮生。一片澄江如练影,接芜城。”同一情致。
○柳梢青(早春怨 云淡秋空)
古今词谱曰:中吕宫曲,有平仄二调,谢逸、贺铸俱仄韵。
词品无名氏词云:“晓星明灭。白露点、秋风落叶。故址颓垣,冷烟荒草,前朝宫厥。长安道上行客。依旧是、名深利切。改变容颜,销磨今古,陇头残月。”此五代新说载鬼仙词,非太白、长吉之流不能及此。按之以柳梢青曲,第二句皆遗失一字耳。
谢逸词云:“香肩轻拍,尊前忍听,一声将息。昨夜浓欢,今朝别酒,明朝行客。後回来则须来,便去也如何去得。无限离情,无穷江水,无连山色。”此以仄韵证之也。
淳熙中,张材甫应制词云:“柳色初浓,馀寒寒如水,秋雨如尘。”复命曾海野和词云:“桃靥红匀,梨腮粉薄,鸳径无尘。”词品曰:句句叶而起句不叶,则亦未知词者矣。夫柳梢青起句,不用韵者间有。既在应制联赓之作,是亦可通融者,极言其未知词也,过矣。
○周峰碧
宋无名氏眉峰碧词云:“蹙损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便忍使鸳鸯只。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声,分明叶上心头滴。”宋徽宗手书此词以问曹组,组亦未详。微宗曰,朕粘於屏以悟作法。真州柳永少读书时,遂以此词题壁,後悟作词章法。一妓向人道之,永曰:某亦愿变化多方也。然遂成屯田蹊径。
○贺圣朝
旧本叶清臣落句,俱作四字三句云:“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知他来岁,牡丹时候,相逢何处。”虽犯旁宫,如秋波媚、洞天春、柳梢青、诉衷情等曲,未尝不稳贴清圆也。以原调考之,应改作两句云:“三分春色二分愁,间一分风雨。知他来岁牡丹时候,相逢何处。”是上作七字句,下作五字句,又五字句作空头句,更妙在间字、候字。若间字改更字,候字改再字,便属粗浅。今证以马庄父春游词云:“游人拾翠不知远,被子规呼转。红楼倒影背斜阳,坠几声弦管。荼コ香透,海棠红浅,恰平分春半。花前一笑不须悭,待花飞休怨。”
○朝中措
艺苑雌黄曰:欧阳公送刘贡父守扬州,为朝中措词云:“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锺。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平山堂望江左诸山甚近,或以公短视故云。东坡笑之,因赋快哉亭水调歌头以道其事,有云:“尝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取醉翁语,山色有无中。”盖指烟雨而然也。
○人月圆青衫湿
宋王诜词云:“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圆时。”名之曰人月圆。古今词谱曰:大石调曲,北剧多收为引子。
金源乐府曰:吴激赴金人张总家集,出侍侑觞,故宋宫姬也。时宇文叔通赋念奴娇将成,见激作人月圆云:“南朝千古伤心事,还唱後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鬓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叔通遂阁笔,退而语人曰:“吴郎近以乐府高天下。”
○醉乡春醉乡广
醉乡春者,秦少游谪岭南时所作也。藤州地志云,秦少游醉饮於海棠桥野老家,度一曲以题于柱间云:“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瘴雨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社瓮酿成微笑。半缺椰酎共舀。觉颠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闻修志者不识舀字,改之,怪甚。
○惜分飞
《乐府纪闻》曰:东坡守杭,毛滂为法曹掾,与一妓善。秩满当辞,流连惜别。明日,东坡宴客,妓即歌惜分飞以侑酒云:“泪湿阑干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断云残雨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东坡问是谁作,妓愀然以毛法曹对。东坡语坐客曰:“郡寮有词人而不及知,某之罪也。”折柬追还,为之延誉,滂以此得名。
○西江月壶天晓 白香 醉高歌
古今词谱曰:调始於欧阳炯中吕宫曲,以隔韵叶者。後则渐滥而无纪极矣,惟东坡重阳词近之。欧阳词云“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浅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几丛芦苇。扁舟倒影寒潭里。烟光远罩轻波。笛声何处响渔歌。两岸香暗起。”此又以七字句为换头者。东坡词云:“点点楼前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莫恨黄花未喷嚏一,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恐又是平仄一韵,然已合调耳。
花庵词客曰:“照野イイ浅浪,横空暧暧微霄”,东坡用陶语“山涤馀霭,宇暧微霄”也。公以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醉饮,乘月一至溪桥,曲肱少寐。及觉已晓,乱山葱茏,不谓人世也。黄九疑公有突兀之句,故小叙及之。
《柳塘词话》曰:宋赵与仁西江月,又作一体云:“夜半河痕依约,雨馀天气冥。起行微月遍池东。水影浮花,花影动帘栊。量减难辞醉白,恨长莫尽题红。雁声能到画楼中。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风。”见草窗词选。
○杜华明
梁溪轶事曰;关注子东,避地梁溪。梦至广寒宫,夹两池,水无纤尘,地无纤草,门钥不启。或告之曰,呼月姊则开矣。子东如其言,见二仙子,霞彩焕发,非复人间。引者曰,月姊也。子东再拜。因问往日梁溪之会,令歌太平乐犹记及否。子东歌之,复作桂华明云:“缥缈神仙开洞府。遇广寒宫女。问我双鬟梁溪舞。犹记得,当时否。碧玉词章教仙女。为按歌宫羽。皓月满窗人何处。声永断,瑶池路。”
○少年游
古今词谱曰:黄钟宫曲,林君复、苏东坡俱有之,亦不一体,其更变俱在换头也。东坡词换头云:“卷帘对酒邀明月。”非对酒卷帘也,刻误。落句云:“恰似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异矣。耆卿换头云:“薄情慢有归消息,鸳鸯被,半香消。”异矣。小山换头云:“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则又异矣。馀则俱同,当以美成词为正。
《乐府纪闻》曰:美成在汴日,主角妓李师师家。道君幸之,美成避匿其左右。遂赋少年游云:“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归去,直自少人行。”直写其事,流传於外。道君怒,以课吏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