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 第 59 页/共 134 页

玉庆 玉庆,姓杜氏,名堃荣,字蝶云,年十四,吴县人。骨秀神清,穆然意远。一颦一笑,不肯委曲媚人。往往绮筵杂沓,酒骤花驰,而蝶云酬对从容,羣嚣顿息。度《琵琶行》一出,声态双超,感均顽艳。四座无言,青衫有泪,弥望皆白司马也。善画兰,尤爱诵《心经》。或叩之,曰:『兰,洁而香,性所躭也,因写以自怡。我辈托业猥下,以命蹇故。日诵此经,虽未果忏悔,庶几渐离苦趣耳。』吾友李君香宰雅重蝶云,蝶云独倾心事之。壬子秋,香宰下第将还西蜀,蝶云置酒祖行。既悲香宰之不遇,又知其不能留也。持心经属香宰,缮书一通,默求佛力呵护归人,且祝再见云。吾尝谛观蝶云在诸伶中独往独来,洒然出尘,足征夙根之厚。惜香宰驰驱数千里,杖策款关,不得发挥襟抱。盛名之下,坎壈缠身。尘海茫茫,知心寥落。而蝶云独能慰藉于寂寞之中,使香宰舒忧娱悲,不坠元龙豪气。然后知蝶云之用情专一,其为香宰虑者者深而远,岂非伶而任侠者哉!吁,可传已。香宰赠蝶云诗甚多,缠绵悱恻,载其为人。朋好争诵之、慕之。集隘不能备载,为録其前后《梦蝶词》十二首如左。 梦蝶词 银烛光摇彩笔挥,个中心事话依稀。剧怜梦入南园里,荡作琼花一阵飞。 荷花生日前三日,瞥见娉婷出画楼。您得柔肠浑欲断,浔阳江上四纮秋。 珠喉宛转佩丁当,絶世聪明絶世妆。多少红儿私羡汝,一生消受百花香。 春山眉黛蘸秋波,坐久犹疑对素娥。最是个侬心折处,自然风味得天多。 生来艳福与花宜,说着春愁了不知。一种怜才意无限,愿他飞上最高枝。 惯醉花阴酒一尊,暂时分手亦销魂。此情耿耿卿知否?恐有前生未了恩。 续梦蝶词 朅来日下豪华地,亦是天涯沦落人。僮仆揶揄羣小妬,不图得汝慰风尘。 爱汝便同亲骨肉,知予独抱古心肠。青衫黯澹罗衫冷,中有怜才泪万行。 三年误入画楼飞,惜汝临风试舞衣。家在江南身冀北,杏花春雨几时归? 羡君气味最清醇,合与幽兰结近邻。长日卷帘摊画帙,画成先赠素心人。 闭门无事酒孤斟,风雨苍凉百感侵。相忆辄书君姓字,一波一磔见侬心。 亲知睽隔几经年,西望岷峨路七千。不到芳洲寻杜若,祗应愁煞李青莲。 小兰 小兰,姓萧氏,字者香,年十六,扬州人。双瞳秋水,两颊红晕,眉宇间饶俊爽气。其师长庆,色艺冠一时。虽六郎老去,而三庆部犹倚之为重。小兰以俊爽之品出其门下,自是后来之秀。超甫曾赠以诗云:『犹忆高歌宴佩珊,阳关一曲酒初阑。柔情缭绕千丝柳,小字芬芳九畹兰。出水新荷争比艳,过墙修竹喜成竿。叅军别有留情处,记取生绡画里看。』素善上江某生,某生甚眷恋之。其脱籍也,为之醵金。闻以数千计,亦可想见其声价矣。夫以若辈飘零,自拔良难,而卒有大力者,不惜援手,使之得以自立。余尝有句云:『千间广厦庇寒士,万个金铃护落花。』茫茫苦海中,安得尽如痴愿哉! 翠玉 『独倚阑干眼倍明,歌衫舞扇总关情。况经秋水眉梢逗,恰似珍珠掌上擎。絶世笑颦空菊部,万花管领属芳卿。当场莫漫笙箫寂,顿老琵琶喜再生。』『莫笑诗狂与酒颠,大家同约醉花前。听残玉漏欢犹涌,赏到风流我欲仙。应有金兰通臭味,非关弦柱托缠绵。此生此夜如常好,记取肤云鬓影边。』此吾友同甫所作以赠翠玉者也。翠玉,字黛仙,年十四,姓陈氏,安庆人。六七岁时读毛诗,甫成诵。以贫故就商,已而偕其母兄来京师。其兄美玉,旧有声春台部,黛仙遂习其艺。当八音宣播,二三妙伶集于春台。黛仙稍后出,故未见称于时。余尝于登楼之暇,留心物色。一日,见其演《折柳》一出,冶艳絶伦。同甫尤剧赏之。屡招余饮。盖初次登场,卽为识曲者所倾倒如此。黛仙灵心妙悟,善解人意,而藴藉深婉,纯露天机,相对怡情,略无梨园恶习。勉斋语余云:『座无莲芬、黛仙,使人不乐。』岂阿好哉? 桂玉 桂玉,姓张氏,字蟾仙,一字穉兰,年十五,苏州人。闲适修洁,对之令人神爽。雅喜粉本。着墨饶有生趣。其度《藏舟》一曲,音节哀怨,真如闻小女儿泣诉声也。海南吴君古樵为余述梗概,并索定品。余应之曰:『洁』。闻者疑为过情。余曰:『旧院有歌妓,字贞美。人诮之云:「美则有之,贞则未也。」贞美谢曰:「儿之不贞,命也。」言已泫然。今穉兰以髫龄穉齿,堕刼沙数,积威约之,不得不腼颜向人,为其主作肥生活计。其洁,命也;其不洁,亦命也。』独念菊部诸伶,染结习,多嚣且尘上者。穉兰寡言笑,慎举止,秾纤修短,虽与服称,自不可多得。使爱穉兰者,发须菩提愿,而与之以洁,是则穉兰之幸也夫。 巧福 巧福,姓金氏,字畹香,年十五,苏州人。善吹箫笛,兼工琵琶。婉娈闲默,无城阙佻达之习。吴君超甫赠以诗,所云『未免有情偏缱绻,不妨无语得风流』者也。貌与某伶相似。每当诸伶环集戏谑时,闻独于某伶前则词气和婉,雅相爱敬。询诸所素契者,某伶乃其胞兄弟也。总角时先后入京师,初不相识,久与洽。始知以未脱藉,不敢认故,犹从人姓云。吾友舒君子秋。闻余道畹香事,因折柬招之,若恨见畹香晚,酒阑赋絶句四章。其一云:『春灯无语正缠绵,颦笑依人絶可怜。谩说风怀删老衲,情根欲证四禅天。』其二云:『香温翠暖座生光,莲漏沉沉月转廊。欲向花前问消息,同根原有不言芳。』其三云:『倩界乌丝写洛神,娇憨一例见天真。郑兰谢草难重觅,争似珠儿最可人。』其四云:『紫箫吹彻又琵琶,飘玉霏烟醉碧霞。十二阑干无定所,层城何处是侬家?』嗟乎!天性之爱,不分流品,而特以未遑脱籍,莫遂联床。悲异地之埙篪,怅深宵之风雨。金赎无人,珠还何日?窃为畹香慨也。 《昙波》终 ●《昙波》跋 京师为人才荟萃之区,笙歌之美,甲于天下。干嘉以来,此风尤盛。间尝访故老之传闻,览私家之纪载,风流佳话播于南北。盖其时海内殷富,士大夫吟风弄月,亦不以是相诟病。而一二妙伶尚知风雅,故艳而传之也。递至今日,余韵稍衰。然以物色所及,如所称莲芬、燕仙诸伶,清资妙质,倘受镕冶,又岂出徐紫云、李桂官下哉?吾友四不头陀冷眼看花,婆心护法,寄怀高旷,移情绵缈。于是写曼衍之戏,作狡狯之珠。悟色相于菩提,征因缘于现在。而各伶之性情色艺,与夫二三同志流连赠答之作,毕着于篇。假再阅数十年,名花已老,春梦重寻。则此一编也,又将感慨系之矣。南国生谨跋。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法婴秘籍》 (清)双影庵生 辑 ●目录 《法婴秘籍》序 法婴秘笈 ●《法婴秘籍》序 向之为燕台花谱者,凭臆妍媸,任情增减。壬癸之年以后,甲乙之籍更多。岂知云台烟阁,论功犹有未平;雪岭墨池,逞笔何尝足据?况乎月旦半类风闻,或尊嫫母而黜仍妃,或出刘蕡而入李合。殊嫌蛇足之加,无当于事;倘召蛾眉之妒,转取其愆。仆乃别出心裁,定为齿録。百花皆采,莫笑蜂狂;一字不加,何嫌蠡测。序羣芳之月令,不妨矾弟梅兄;集大地之春光,岂有姚王魏后?更为详其籍贯,隶以堂名。石州粉黛,匪逊南都;溪水胭脂,无惭北国。轻烟淡月,是十二之名楼;员峤方壶,尽三千之福地。小名有録,大会无遮。其或臣瓒所未知,则亦自郐之以下。至于品列名流,年过弱冠。流莺啼倦,或志遂以还乡;雏凤声清,早情同于退院。舞衫歌扇已属前尘,酒国诗坛渐疏故侣。凡斯之类,不列于篇。虽联星之珠光耀釆,韫山之玉树临风,概不搜罗。转防漏罣,亦以善其体例,非敢削其精华。普愿阅是编者,石佩苕华,香熏迷迭。苟按图而索骏,益增价于登龙。从此桂宫姓氏,织云锦以为文;何时蓬岛因缘,集霓裳而同咏。 时咸丰乙卯秋七月双影庵生识。 ●法婴秘笈 徐馥森,字琴香,苏州人,年二十岁。 清馥堂 萧小兰,字者香,扬州人,年二十岁。 畹清堂 陈小琴,字桐初,苏州人,年二十岁。 吟秀堂 沈添喜,字燕仙,扬州人,年二十岁。 宜春堂 罗巧福,字笑仙,顺天人,年二十岁。 醇和堂 朱延禧,字莲芬,苏州人,年十九岁。 景春堂 周翠琴,字稚云,苏州人,年十九岁。 春晖堂 单小翠,字黛仙,苏州人,年十九岁。 安义堂 鲁翠云,字霓仙,安徽人,年十九岁。 余庆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