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群芳谱 - 第 37 页/共 195 页
|叶梦得黄金缕|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晓,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问,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尚有乘鸾女,惊旧恨,镇如许。 江南梦断衡皋渚,看黏天,蒲菰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苹花寄取,空惆怅,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
|别录|
|原|占候|月内有三卯宜麻,无则麦不收。月内寒主旱,谚云,黄梅寒,井底干。 谚云,有谷无谷且看四月十六,立一丈竿量月影,月当中时影过竿雨水多、没田、夏旱、人饥。长九尺,主三时雨水。八尺、七尺主雨水。六尺低田大熟,高田半收。五尺主夏旱。四尺蝗。三尺人饥。
|增|农政全书|分龙之日,农家于是日早,以米筛盛灰藉之纸,至晚视之,若有雨点迹,则秋不熟、谷价高、人多闭粜。 谚云,二麦不怕神共鬼,只怕四月八日雨,大抵立夏后雨多便损麦,盖麦花夜吐,雨多花损。
|种植|秋王瓜、麦门冬、芝麻、萝卜、扁豆、粟、紫苏、菱、苋、小豆、丝瓜、枇杷、葱、瑞香、芡。
|移植|石菖蒲、樱桃、茄、秋海棠、茉莉、栀子、秋牡丹、枇杷、葱、翠云草、菊、芋。
|压插|玉绣球、木樨、栀子、锦葵、玉蝴蝶、木香、荼□、芙蓉。
|收采|豨莶草、白藓根、菜子、析冥子、桃、杏仁、蚕豆、柴胡、笋干、楮实、黄葵花、苍耳子、红花、蕤仁、桑椹。
|整顿|防露伤麦,翦菖蒲,锄葱、素馨,斫楮皮,埋蚕沙,伐树络麻。
|田忌|天火酉,九焦未,地火未,粪忌寅,荒芜申。
○五月 芒种、夏至、端午附见。
|增|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注|日月会于鹑首,而斗建午之辰也。 农乃登黍,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令民毋艾蓝以染。 半夏生,木堇荣。
|原|梁元帝纂要|五月曰仲夏,亦曰暑月、皋月。
|花月令|是月也,葵赤,紫薇葩,薝卜始馨,夜合交,榴花照眼,紫椹降于桑。
|增|瓶史月表|五月,花盟主石榴、番萱、夹竹桃。花客卿蜀葵、洛阳花、午时红。花使令川荔枝、栀子、花火、石榴、孩儿菊、一丈红、石竹花。
|汇考|
|增|周礼秋官|仲夏斩阴木。|注|阴木秋冬生者,若松柏之属。
|夏小正|五月乃衣瓜|传|瓜者,急瓜之辞也,瓜者,始食瓜也。 初昏大火中,种黍,菽糜,煮梅,蓄兰。|传|大火者,心也。心中,种黍,菽糜时也。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
|晋书乐志|五月之辰谓为午,午者长也、大也,言物皆长大也。 五月之管名为蕤宾,葳蕤垂下貌也,宾敬也,谓时阳气下降,阴气始起,相宾敬也。
|风俗通|五月落梅风,江准以为信风。
|风土记|五月有霖霪号为梅雨,沾衣皆败,谓之送梅雨。
|岁时杂记|仲夏多大雨名濯枝雨。
|水衡记|五月瓜蔓水,五月瓜延蔓故以名。
|梦溪笔谈|五月草木茂盛,逾于初生,故曰胜先。
|赏心乐事|五月听莺堂摘瓜,重午节泛蒲,烟波观碧芦,南湖萱花,绮互亭火笑花水,北书院采苹,鸥渚亭五色蜀葵,清夏堂杨梅丛,奎阁榴花,艳香馆林檎,摘星轩枇杷。
|清闲供|五月十三竹醉日。
|芒种|
|增|懒真子录|陕州夏县士人乐举明远尝云,二十四气其名皆可解,独小满、芒种说者不一,仆因问之,明远曰,皆为麦也,小满四月中谓麦之气至此方小满,因未熟也,芒种五月节种,该数类之种,谓种之有芒者,麦也,至是当熟矣,仆因记周礼稻人,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注云,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仆近为老农始知过五月节则稻不可种,所谓芒种五月节者,谓麦至是而始可收,稻过是而不可种也,古人名节之意,所以告农候之早晚深哉。
|夏至|
|增|周礼秋官|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疏|夏日至,谓五月夏至之日为之也。令刊阳木而火之,谓先削以去其皮乃烧之。
|管子|夏至而麦熟,天子祀太宗,其盛以麦,谷之始也。
|荆楚岁时记|夏至日食糭。取菊为灰,以止小麦橐。按干宝变化论云,朽稻为蚕,朽麦为蛱蝶,此其验乎。
|风土记|夏至前芒种后雨为黄梅雨,田家初插秧,谓之发黄梅。
|端午|
|增|玉烛宝典|洛阳人家端午造朮羹、艾酒,以花丝作楼阁插鬓,赠遗辟瘟扇。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为人,悬门户,以禳毒气。按宗则尝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 是日竞渡,采杂药。
|风土记|端午烹鹜进筒糭,一名角黍,以菰叶裹黏米、栗、枣,以灰煮令熟,盖取阴阳包裹未散之象。
|千金月令|端午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
|采兰杂志|杜羔妻赵氏,每岁端午午时取夜合花置枕中,羔稍不乐,辄取少许入酒,令婢送饮,羔即欢然,当时妇人争效之。
|酉阳杂俎|五月进五时图,五时花,施帐之上。
|岁时杂记|端午刻菖艾为小人子或葫芦形,带之辟邪。
|吴中岁时记|端午簪艾叶、榴花以辟邪。
|干淳岁时记|端午,禁中插食盘架,设天师、艾虎、意思山子数十座,五色蒲丝百草霜,以大盒三层,饰以珠翠、葵、榴、艾花。蜈蚣、蛇、蝎、蜥蜴等谓之毒虫。又以大金瓶数十,遍插葵、榴、栀子花,环绕殿阁,及分赐后妃诸阁,大珰近侍翠叶、五色葵榴、金丝翠扇、真珠百索、钗符经筒、香囊、软香龙涎佩带及紫练、白葛、红蕉之类。大臣贵邸,均被细葛,香罗、蒲丝、艾朵、彩团、巧粽之赐,而外邸节物,大率效尤焉。
|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家家买葵、榴、蒲、艾,植之堂中,或采百草以治药品。
|东京梦华录|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糭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葺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蒲叶、葵花、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糭子、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迎相宴赏。
|岁华纪丽谱|五月五日宴大慈寺设厅,医人鬻艾,道人卖符,朱索,彩缕,长命辟灾之物,筒饭,角黍,莫不咸在。
|辽志|五月五日午时,采艾叶与绵相和,絮衣七事,国主着之,臣僚各赐艾衣三事,国主及臣僚饮宴,渤海厨子进艾糕,各点大黄汤下,北呼此时为讨赛离。又以杂丝或绿结合欢索,缠于臂膊,妇人进长命缕,宛转皆为人像,带之。
|集藻|
|文散句|
|原|魏文帝与吴质书|蕤宾纪时,景风扇物,天气和暖,众果具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