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谱 - 第 4 页/共 5 页

【驼绒】 有二种,有青驼绒色,有红褐色,皆圆密可观。   【番茄】 白地带淡紫丝,相间成朵,如茄花色。有单、千二种,以千叶为上。   【花犵狫】 花片片夹红白色,参差不齐。萼粗疏,多卷边杂出,无一圆净者,望之颇不耐观,真如猺獞著衣,殊欠整理。   【花桃】 如犵狫稍雅,瓣细碎,夹红白,不卷边,入秋能华,亦可观。   【洋桃】 赤梗。花作粉色、白色、淡桃红色三种,各自成朵,聚一本上,如千叶洋桃。又名三合。有四色者,名四色洋桃。【米色】 在白黄绿之间,色最淡雅,不易有子。   【龙脑】 苍白如脑,瓣上有灰点,如药内龙脑状。细萼。颇芳馥。   【各类洒金】 瓣皆有黄点,映日成金色,各品俱有。按:《群芳谱》谢长裾见凤仙花,命侍儿进金膏,以麈尾染膏洒之,折一枝插倒影山侧。明年,此花金色不去。今有斑点大小不同若洒金,名倒影花,当是其遗种也。   【蒲桃锦】 白瓣上多洒细紫点,片片皆匀,细碎如洒红。【蛋青】 色似蛋壳,千层,圆密,亦堪赏目。   【红白分枝】 一枝红一枝白,一朵红一朵白,层层相间而开。久则赭色者,名三才一气。皆七合变种。   【红白平分】 每朵半红半白,千叶,匀圆。一名金镶玉嵌,最为奇品,乃大红翻锦中幻出,不易传种。   【荔壳红】 非赭非紫,色如鲜荔壳,极光润。若土燥力薄,每易枯瘁,全恃人工培养。(以上千叶)   【单花】 红白相间,或紫白相间、红紫相间,皆名。缠色,单片,不入品。(此单叶)△各种五色   【七合】 有粗细二种:粗者花大瓣粗,色不净,细者初开红白,久则银红、浅紫各色俱备,惟无赭色者。此温州种也。出江南地者有赭色。其花合大红、银红、粉红、大白、淡紫、洒红赭色,相错互叠,缀于一本,故名。五色者名五合,六色者名六合。皆有粗细之分。然以视翻锦,未免婢学夫人矣。   【大红五色】 乃大红与白相间花朵上,多寡疏密如绣,故名。久则一枝红白,一朵红白,奇变百出。【桃红五色】 桃红大白合、桃红大红合皆是。萼最鲜妍。   【紫五色】 并蒂双开。蓓蕾繁密独圆,大过他蕊,结聚成簇,多不易开。入秋亦华。   【硃砂五色】 一名缀锦珊瑚。并蒂骈萼,蕊亦繁密,不易开足。入秋则蕊稍疏,然亦力薄,不能并开。纵双蒂并开,亦瓣小色薄。其花虽蕊密,而开却满足,无半含干堕之患。   【银红五色】 红紫相间,蔚然可观。【粉红五色】 较银红稍淡,亦雅称群艳。   【藕合五色】 与大红深紫互间,匀圆细净,颇见媚格。入秋则夹绿层叠,望如绣锦。   【白绣花】 似红丝白而红,更有开出紫纹者,互杂如白地绣花,故名。其青白微红点者,色如苹果绿,香气亦如之,名苹果翻,更为神品,不易传种。五色中惟白色独无,以此补之,庶几全璧。   【五色月华球】 片片如含水,娇嫩异常。花片上多大红、白、水红、银红、桃红,层层起晕,如月之围彩,故名。此亦上品,镇江有之。近杭城亦有其种,然罕结子。其子生枝上,因太嫩弱,多未老先落。欲传其种,须俟其花落时,见其缀结细子,即用丝绵包子于枝上,待其长老收之,犹十不得一二也。   【各种翻锦】 有大红、桃红、硃砂、紫白等名。其紫白者又名剪罗衣,有六色者,更细。或问:翻锦亦五色也,何以别为一种?余曰:五色与翻锦不同。五色肌理粗俗,无静雅态。翻锦质细色艳,朵圆态静,另具一种气度,如大家子弟,骨相自不同凡俗。且秋来吐华,亦各别。五色秋华不过中吐绿心,色亦粗薄,少肥泽之趣;翻锦入秋中心吐绿如拱璧,淡洁娟雅,尤令人生羡。或将绿幻在四边,或隐含萼中,层错叠发;或幻在左右,皆有情趣。其形匀圆整齐,虽缕彩刺绣,未足方奇妙。又朵朵娴静,如美人相对,其妙处正在娇羞不语中耳。与五色较之,直仙凡之判,岂仅上下床之别哉?在赏鉴家自能分别。(以上千叶)   【五色单瓣】 单叶中亦有五色花,颇疏落,终嫌劣薄,乏情趣,当是俗骨。名之曰仙,直痴肥道士压折鹤背矣。(此单叶)    卷下   △种艺   凤仙下子,除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不可下外,馀九个月皆可下种。二月下子,三十日外出。十月同。三月下子,二十日外出。九月同。四月下子,十日外出。五月、八月下子,五日外出。六、七月下子,三日外出。泥须常湿,日须常晒,则出速而肥,亦易长成。有霜则盆必夜收卧室中,使得人气。然下子总以穀雨前後为正时。   每年须作三次下种,则长开不绝。先以二月下子入盆,五月内可看早花;四月将盆下种,七月看中花;六月初早花已残,将盆下种,九月初看晚花,如此则接续不绝。早花多子,或不能华;中花子少,一开即千;晚花薄小,须多晒、多浇、摘蕊,便力厚花大,不减早花色样。   下子须择粗壮肥大者,用盆入极细土种後,面上再以土薄渗一层盖之。不可入土深,深则难出,多浥烂土内。若畦种,须以石灰水拌过,方免蚁蚓盗食。   下种须匀而稀,不可密。密则苗生繁壅,稍长即黄瘁,纵分栽,亦不易大。   子初出土,止两圆叶,不可分种,且留盆内。泥不可令太湿,须微润,遇雨即收入廊下。久晴土干,不时以水润之。又最忌伤水,致烂根萎黑,不可救活。   初生苗分栽入土,防蚁蚓伤根。见苗无故忽萎者,须随根检视,去其害则已。又有伤湿萎者,近根之茎多青软,入土之茎作青黑色,须易地另种。若栽盆,急易深埋之,令过青黑一段,种後以细竹扶之,亦可活。   性喜高旷。宜置盆于高处,使四面凌空,则茎皆短壮,分枝繁衍,皆有顶带,开花亦细密;若地种,四围狭逼,生枝皆瘦劣脆弱,不特易折,且花多聚顶,寥寥无几,顶叶以下皆不生蕊,片片疏薄,亦无精彩矣。   盆泥贵松,令易行根走水,则花开肥大;若坚硬筑实;不特花少,积水根旁,立见朽萎。凤仙须盆种。盆要大,其式口大底小者为上,竹筒式者次之。   盆泥要肥。种法:择苗粗壮周正者,植盆泥内,须中直勿偏。盆泥勿满贮,只须半盆土,务要细净黑肥。待秧长大,渐渐加土,加至八分而止,留二分以待蓄水,庶三伏中浇水无倒溢之患。且初种时盆泥浅,又易上豆饼。如遇久雨伤湿,水冲露根,又可添泥培护,免致起植之烦。   凤仙枝干不可太细,细则多起牛膝茎,或成竹鞭梗。一至秋来,遇风雨便倒。即无风雨,开花繁密,亦难屹立。故盆土宜求田泥,或隔年先以粪酵过之土。   种时,盆泥先填寸许,安豆饼一小块,或四五块稀排土中,加泥于上,然後栽秧。倘发细苗,待长,必须竹扶之;如发苗粗壮,则不必竹扶。   栽秧排种于地,须间尺许,勿太密。密则长大枝叶相接,便不发旁枝,结蕊亦稀,上有下无,其生旁枝者亦不生蕊,名曰气枝。且土种不稀,便无顶带,形式不圆,故以盆种为上。   立秋前十日,凤仙皆渐华。或单花变千,或转千为球,或起楼子,或吐绿心、全绿,皆名曰华,犹月之舒彩也。华则瓣细而艳,匀而净蕊萼既多攒簇枝上,几无罅隙,必须每日摘去残花败蕊及内中无用小蕊,使不拔力,花开自大,且无僵黑之患。   苏州花局种凤仙皆掐种。其法:待分桠後,摘其头埋土中,勿令见日,频浇水,则自生根。   将来长大,能令花瓣大而密,结蕊亦多,而不生子,其本亦高大。盖凤仙最忌枝稀本长,惟用此法,则短壮可观。   压凤仙法:凡凤仙,皆粗枝大叶,易长而高,非掐种难入盆玩。又有盘压之法:待长三寸,即捺倒于地,用小石压其根,令头起;又长至三寸,外再压之。如此数次,周回盘转,不拘方圆式,总以合盆为妙。久则如盘龙舞鹤,有垂爪展翼之势。   其压枝逢节生根,爬土自紧,枝旁更发小枝,参差历落,颇有可观。花时更层次玲珑,满盆娇艳。   作球子凤仙法:用细竹篓,入土于中,种苗于土。待长,用两条布巾束篓面,使其土不得出,惟露出枝茎,倒悬过夜。其枝皆欲吸露,自能倒曲向上,过十日後,又长出篓面。解布束,正悬之。枝入夜复又曲仰而上。如此反覆四五次,则凤仙枝梗将篓面团圞围转,枝叶遍覆,不见篓形。以绳穿挂之,不可著地,开花则周回上下六面皆有花,竟成花球。夜则竹竿悬之受露,日则挂檐下受日,如彩灯球子。亦奇观也。   《格物须知》:“下凤仙子,欲其高,置手中高撒,则枝干高。”不知凤仙正不欲其高为贵。鲁交是云:“欲其不长,以妇人头带油骨簪刺其根上茎,贯一孔,令两头通,然後以泥壅之,则自不长。”   种凤仙成树法:用大坛一只,要有三石水盛者,埋地中,令坛口与土平,坛中置河水,令其满。再买湘中豆饼一张,中开一大孔,将饼盖坛上。用极大盆一个,盆底中孔要大,以瓦覆孔上,令不漏泥。然後加土,种凤仙苗于盆,将盆底孔对准饼孔,置盆在饼上,周围以土筑之,掩盖坛口左右,勿令泄气,使不见坛形,照常浇灌,勿失水。待苗长大,根须自能由孔生下,浸于坛水中,呼吸上下,又得豆饼之气,日见肥大,高与树等,可以楼上观看,且花多朵大,颜色更艳。   花局种凤仙不用盆,将大瓦四张,以篾中箍之如盆式,下承以砖一块作底。肥土实贮,植苗于中,又走水易长。俟其行根放蕊时,然後移入瓦盆内。其卸下砖瓦,收藏至来岁又可用。   种菊有谣,曰:“未种菊,先插竹。”言菊本细弱,须竹扶之也。凤仙亦有诀,曰:“欲种凤仙花,须备树桠杈。”此花盛时满枝密放,一遇风雨,顶尽垂下,须以细树叉随其长短架起,待晴再去,又不损花,且无曲屈之患。盖佳种中亦有细长者,遇雨,若尽摘去其花,未免可惜;盆多品夥,又不胜移避之劳;若听其下垂,晴日自起,每每枝本不正,中曲上垂,顶偏叶反,皆由此成,故不如暂为枝架之妙也。   △灌溉   凤仙喜水而却不受久渍,故土宜松,松则走水无伤根之患;灌水宜频,频润之毋令土燥,则花细密又易华。   伏日断不可缺水。每日清晨浇一次,日午傍晚各浇一次。水不可多,亦毋令土燥,则花大自能变幻种种,皆伏日用水之功也。凡花值三伏,受日晒,土热如火,不可浇水。惟凤仙正赖伏日下热土暵烈时。新汲井水浇透,令土冷再晒,使相激而变为异也。故炎日正热,须不时看视,见其叶稍垂下,即以水沃之。盖垂叶乃受日逼。亦不可拘定三次水。但不可用缸中存贮受热之水灌之,致有青点受蒸黄叶滪脑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