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牡丹史 - 第 4 页/共 4 页

注释:编著:薛风翔   薛风翔,字公仪,安徽亳州(今亳县)人。生于明万历年间,曾为鸿胪寺少卿。出身名士世家,于亳县城郊建常乐园、南园,广植牡丹,明弘治年间将曹州状元红等名品牡丹移植园中,正德、嘉靖年间,又“偏求他郡善本移亳中,亳有牡丹自此始”。 《亳州牡丹史》花之年 [明]薛凤翔   丘道源《牡丹荣辱志》云:施之以天时,顺之以地利,节之以人事。其栽其接,无竭无灭,其生其成,不缩不盈,余故表其年,使知衰残之期,时至事起,而为之接命焉。牡丹于生者二年曰幼,四年曰弱,六年曰壮,八年曰强、秋接者立春曰弱,谷雨曰壮,三年曰强。生与接俱不能无分,分一年曰弱,二年曰壮,三年曰强,八年曰艾,十二年曰耆;十五年曰老,老则就衰,老则日败。再接再分,就衰日败者,复返本而还元,立春曰弱,一年曰弱矣。此驻颜之道,年表最为吃紧,栽接生成,按候而至,天时地利人事之纪也。   子 一年 二年幼 三年 四年弱 五年 六年壮 七年 八年强    分 —年弱 二年壮 三年强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艾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咾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老   接 秋分 立春弱 谷雨壮 一年 二年 三年强   注释:编著:(明)薛风翔   薛风翔,字公仪,安徽亳州(今亳县)人。生于明万历年间,曾为鸿胪寺少卿。出身名士世家,于亳县城郊建常乐园、南园,广植牡丹,明弘治年间将曹州状元红等名品牡丹移植园中,正德、嘉靖年间,又“偏求他郡善本移植亳中,亳有牡丹自此始”。 《亳州牡丹史》花之品 [明]薛凤翔   昔班孟坚作人表次等有九,锺嵘评诗列品惟四,则物之巨细精粗必有分矣。况于神花变幻百怪,总归巨丽,藉使欣赏失伦,则何以答造化谢花神乎!夫其意远态前,艳生相外,灵襟洒落,神光陆离,如佇如翔,欲惊欲狎,譬巫娥出峡,宓女凌波,故曰神品。至于玉润珠明,光华韶佚,环姿艳质,悸魄销魂意者,汉室之丽娟,吴宫之郑旦矣,故曰名品。亦有诡踪幻迹,异派殊宗,骋色流晖,不·恒一态,岂龙聚乎,抑狐尾也,故曰灵品。若夫品外标妍,局中竞秀,盈盈吴氏之绛仙。嫋嫋霍家之小玉,故曰逸品。又有絳唇玉貌,腻肉丰肌,望灵芸于琼楼,阅丽华于藻井,都自撩人,总堪绝代,故曰能品。抑或媚色。娟如粉香,沃若徐娘老去,毕竟风流;潘妃到来,犹然羞涩;大雅不作,余响尚存,故曰具品。作花品表:   ○神品   天香一品 矫容三变 无上红 赤朱衣(即夺翠) 夺锦 大黄 小黄 金玉交辉’ 黄绒铺锦 银红娇 绣农红 软瓣银红 碧纱笼 新红娇艳 宫锦 花红绣球 银红绣球 花红翠盘 天机圆锦, 银红妃 二种 方家飞燕妆 飞燕红妆 海棠红 新银红球 方家银红 碎瓣无瑕玉 青心无暇玉 梅州红 绿花 万叠雪峰 无名三种 缕金衣 以下拾遗 五陵春 花红无敌 闺艳 金屋娇 娇白无双 雷素 独粹   ○名品   胜娇容 醉玉环 新红绣球 新红奇观 石榴红 榴花红 花红叠翠 秋水妆 老银红球 杨妃深醉 花红神品 海棠魂 花红平头 花红舞青霓 银红舞青霓 花红魁 万花魁 西万花魁 绛纱笼 杜鹃红 杨妃绣球 歹刘黄 大素 小素 素白楼子 五带白 天玲就 碧玉楼 五簪白 鹦鹉白 赛羊绒 白鹤顶 玉板白 绿珠坠玉楼 佛头青 凤尾花红 太真晚妆 忍济红 芹叶无瑕玉 平实红 银红锦绣 朗红 赛幕娇红 梅红剪绒 花红缨络 念奴娇 双宫春 墨葵 油红 墨剪绒 墨绣球 中秋月 琉瓶灌朱 滴丝平头 万卷书 挑红万卷书 乔家西瓜穰 桃红西花穰 进宫袍 娇红楼台 倚新妆 界破玉 花密红 尧英妆 张家飞 燕妆 银红艳妆以下拾遗 白屋公卿 赛玉魁 碧天一色 黄白绣球 艳阳娇 奇色映目 奇色独占魁 银红妙品 连城玉 玉润白 瑶台玉露 冰清白 藕丝霓裳 珊瑚凤头 银红绝唱 三春魁   ○灵品   合欢娇 转枝 妖血 靧面娇   ○逸品   瓜穰黄 非霞 洛妃 肉西 醉西 胜西施 香西施 观音现 白舞青猊 玉蕴红 玉芙蓉 绣芙蓉 添色喜容 玉楼春雪 金精雪浪 银红魁 张家飞燕妆 玉美人 轻罗红 满地娇 无瑕玉 绿边白 白莲花 银红上乘 采霞绡 胭脂界粉   ○能品   珊瑚楼 茜膏红 大火朱 桃红凤头 太真冠 马家飞燕妆 倚栏娇 大娇红 娇红 五云楼 玉楼观音现 乔红 玉兔天香 洁玉 紫玉 睡鹤仙 观音面 桃红舞青猊 醉仙桃 素鸾娇 脱紫留朱 花红宝楼台 玉楼春 醉猩猩 绉叶桃红 大叶桃红 妒娇红 羊脂玉 玉绣球 沈家白 平头白 迟来白 醉杨妃 鹤翎红 一百五 烟粉楼 桃红线 红线 藕丝绣球 波斯头 大添色喜容   ○具品   王家红 状元红 金花状元 洒金桃红 腰金紫 淡藕丝 紫舞青猊 大红舞青猊 粉舞青猊 茄花舞青猊 藕丝舞青猊 藕丝楼子 火齐红 寿春红  莲蕊红 海天霞 羊血红 四面镜 石家红 挑红楼子 老僧帽 陈州红 胭脂红 平头红 金线红 大红绣球 大红宝楼台 彩霞红 七宝冠 朱砂红 细叶寿安红 粗叶寿安红 回回粉面 细瓣红 西天香 殿春芳 殿春魁 庆天香 水晶球 玉天仙 粉红楼子 胜天香 醉春容 粉绣球 粉重楼 腻粉红 胜绯桃 瑞香紫 紫姑仙 徐家紫 紫重楼 茄花紫 烟笼紫 即墨紫 叶底紫 茄色紫 茄皮紫 紫缨络 丁香紫 平头紫 紫绣球 玉重楼 白剪绒 白缨络 玉绣球 玉盘盂 青心白 伏家白 凤尾白 出嘴白 玉碗白 汴城白 莲香白 茄色楼 藕色狮子头。   注释:编著:(明)薛风翔   薛风翔,字公仪,安徽亳州(今亳县)人。生于明万历年间,曾为鸿胪寺少卿。出身名士世家,于亳县城郊建常乐园、南园,广植牡丹,明弘治年间将曹州状元红等名品牡丹移植园中,正德、嘉靖年间,又“偏求他郡善本移植亳中,亳有牡丹自此始”。 《亳州牡丹史》书 [明]薛凤翔   ○种一   种以下子言,故重在收子,喜嫩不喜老,七月望后,八月初旬,以色黄为时,黑则老矣。大都以熟至九分即当剪摘,勿今日晒,常置风中,使其干燥。中秋以前即当下矣。,地宜向阳,揉土宜细熟,界为畦珍,取子密布上,以一指厚土覆之,旋即痛浇,使满甲之仁咸浸滋润。后此无雨,必五日六日一加浇灌,务令畦中常湿。久雨则又宜疏通之。若极寒极热,亦当遮护。苗既生矣,则又候时三年之后,八月之中,便可移根。使如其法,再二年余,必见异种矣。然子嫩者,一年即芽;微老者二年,极考者三年始芽;于欲嫩者,取其色能变也;种阳地者,取其色能鲜丽也。   ○栽二   牡丹虽有爱阴爱阳不同,大都自亳以南喜阴,不畏霜雪。北地寒气劲烈,阴者多为所伤,以故不可一例言也。又栽花不宜干燥,亦最恶污下。江北风高土硬,平地可栽。江南卑湿,须筑台高二尺许,亦不可太高,高则地气不接。栽法之要,量其根之长短,准凿坑之深浅宽窄。坑中心起一圆堆,以花根置堆上,令诸细根舒展四垂。覆以软肥净土,勿参砖石粪秽之物,筑土宜实不宜虚。立秋至秋分栽者,不可用大水浇灌,止以湿土杵实,恐秋雨连绵,水多根朽。重阳以后栽者,须以大水散土渗实之。布置每去二尺一本,庶根不交互,花自繁茂。   ○分三   凡花丛大者始可分第,宜察其根之文理;以利凿微,引至裲之会,乘其间而折之。每本细根亦须存五六茎。或一株分为二,繁者分为三。最要根干相称,依法栽培,以需其茂者也。但分后花自薄·弱,而颜色尽失其故,盖泄气使然耳。不特根分而花弱色减,即以全根原本移过别土,亦必三年而元气始复,花之丰跌正色始见,况远携者乎。今觅花者不知其故,动疑伪投,鲜不诬矣。花移近处,秋分前后无论。已或二三百里外,又须以土相和成淖,以蘸花根,谓之浆花,花藉兹养,稍久可耐。又以席草之类包裹,不使透风,自无妨生意。一人可负数十本,多则恐致损折。或近冬气寒,必加糠秕入裹中方妙。   ○接四   风土记书接法不祥,亦不甚中肯綮,凡接花须于秋分之后,择其牡丹壮而嫩者为母。如一丛数枝,须割去弱者,取强盛者存二三枝。皆入土二寸许,以细锯截之,用刀劈开。以上品花钗两面削成凿子形。插入母腹,预看母之大小,钗亦如之。至于母口正者,钗固削正;母口斜者曲者,钗亦随其斜曲,务要大小相宜,斜正相当。倘有本大而钗小者,以钗就本之一边。必使两皮凑合,以麻松松缠之,其气庶几互相流通,盖因脉理在皮里骨外之故。后用土封好,每封复以二瓦,以避雨水。候月余启瓦拨土,视母本发有新芽。即割去之,仍密封如旧。明年二月初旬。又启拨看,视如前法。盖一本之气不宣泄于牙蘖,始凝注于接枝,本年花开倍胜原本矣。若不以此归法接修,漫然为之,必无生理。凡接须在秋分之后,早则恐天暖而胎烂也。养花之家,先须以老本分移单栽。候发嫩技为接花母本也。隆庆以来,尚以芍药为本,万历庚辰以后,始知以常品牡丹接奇,花更易活也。故繁衍无既。   ○浇五   初栽花浇足;以后半月一浇,旱则旬日。水不喜多,亦厌其少,多则根烂,少则枯干。久栽之后,如冬不冻,两旬一浇,不浇亦无害。正月二月宜数日一浇;三月花有蓓蕾,或日未出或下春时汲新水,一、二日一浇,夏则亦然。惟秋时不宜浇,浇则芽旺秋发,明年难为花矣。吾乡颜氏于花盛开时,花下以土封池,满池注水,花可多延数日。浇用塘中久积水尤佳于新水,以其水暖而壮故也。浇水须如种菜法,成沟畦以水灌之,最省人力。不然力不敷而花涸。二月以后,浇如不足,花单而色减也。   ○养六   新栽芽花,遇冬月或以豆叶柳叶围其根,嫩枝不寒,庶无损伤;洛阳花记云,以棘数枝置花丛上.,棘气暖可以辟霜,亦一法也。久栽伏土,根干苍老者不必尔。牡丹好丛生,久自繁冗当择其枯老者去之,嫩者止留二三枝,一枝止留一芽、二芽。亦喜削尽傍枝,独本成树。至正月下旬,根下有抽白芽者,即令削去,花必巨丽,谓之打剥。根下宿草亦时芸之,勿令芜茂,分夺地力,花将开前五六日,须用布幔席薄遮盖,不但增色,自是延久,若一经日晒,神彩顿失。秋后,树上枯叶不可打落,叶落则有秋发之思。或自落太早,看胎将有发动,须预以薄绢将胎缚严,始免其病,不然则明春花损矣。   ○医七   花或自远路携归,或初分老本,视其根黑,必是朽烂,即以大盆盛水刷洗极净,必至白骨然后已,仍以酒润之,本本易活。谚曰:“牡丹洗脚”,正谓此也。间有土蚕能蚀花根,蝼蛄能啮根皮。大概白花根甘多虫。舞青猊与大黄更甚。凡花叶渐黄或开花渐小,即知为蠹所损。旧方以白蔹、砒霜、芫花为末,撤其根下,近只以生柏油入土寸许,虫即死。粪壤太过亦有虫病,或病即连根掘出,有黑烂粗皮,如前洗净,另易佳土,过一年方盛。此医花之要。   ○忌八   栽花忌本老。老则开花极小。惟宜尺许嫩枝新笋。忌久雨。溽暑蒸薰,根渐朽坏。忌生粪咸水灌溉,生粪则黄,咸水则败。忌盐灰土地,花不能活。忌生粪烂草之所,多能生虫。忌植树—下,树根穿花不旺。忌春时连土动移,即有活者花必薄弱。忌花开折长,恐损明岁花眼。《牡丹记》云,乌贼鱼骨入花,树肤辄死。此皆花忌也。   注释:编著:薛风翔   薛风翔,字公仪,安徽亳州(今亳县)人。生于明万历年间,曾为鸿胪寺少卿。出身名士世家,于亳县城郊建常乐园、南园,广植牡丹,明弘治年间将曹州状元红等名品牡丹移植园中,正德、嘉靖年间,又“偏求他郡善本移植亳中,亳有牡丹自此始”。 《亳州牡丹史》外传 [明]薛凤翔   花之气   牡丹分、栽、接、种俱在秋,乃以秋为春也。胎则坐于初夏,长于秋,养于冬,实于春,胚胎凡经十有二月。钟四时之气,乃杰于谷雨数日耳。所开之早晚,是各花稟性异也。   花之种   花房不同者有六等:有平头,有楼子,有绣球,有大叶,有托瓣,有结绣。平头者欲充实,楼者欲高耸。绣球者欲圆满,大叶者欲笼蓯,托瓣者欲紧簇,结绣者欲活泼。所此为六病。   花之鍳   花佳处亦有十等:曰精神、曰天然、曰娇媚、曰丰伟、曰温润、曰轻妙、曰香艳、曰飘逸、曰变态、曰耐残,各有攸当。   注释:编著:薛风翔   薛风翔,字公仪,安徽亳州(今亳县)人。生于明万历年间,曾为鸿胪寺少卿。出身名士世家,于亳县城郊建常乐园、南园,广植牡丹,明弘治年间将曹州状元红等名品牡丹移植园中,正德、嘉靖年间,又“偏求他郡善本移植亳中,亳有牡丹自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