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500 页/共 664 页
宋贻序
宋贻序幽州蓟人为赞善大夫尝预修册府元笔札遒劲官至殿中丞【宋史】
赵镕
赵镕字化钧沧州乐陵人事太宗于藩邸即位累迁宣徽使同知枢密事少渉猎文史美书翰多蓄古书画【宋史】
李穆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武阳人幼能属文有至行周显德初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太平兴国中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善篆工画【宋史】
赵安仁
赵安仁字乐道河南洛阳人幼时执笔能大字雍熈二年登进士第补梓州盐院判官防国子监刻五经正义板本以安仁善楷书遂奏留书之直集贤院王侯内戚家多以铭诔为托歴官御史中丞谥文定【宋史】
梁景不善书每起草必用蜀牋赵安仁善书必用旧纸人号二背【滕康翰墨丛记】
郑文宝
郑文宝字仲贤太平兴国八年登进士第累官兵部员外郎能为诗善篆书工鼓琴【宋史】
郑仲贤师徐骑省铉小篆尝篆千文以示铉其字学不出一中指之甲骑省尝曰篆难于小而易于大郑子小篆阳冰不及若大篆可兼尔【续湘山野録】
李宗讷
李宗讷字大辨深州饶阳人司徒文正公昉子以廕补太庙斋郎吏部拟授秘书省正字上命擢国子监丞盖上居藩邸时每有篇咏令昉属和前后数百章皆宗讷缮冩上爱其楷丽问知为宗讷所书故有是命后累迁至比部郎中【宋史】
李宗谔
李宗谔字昌武宗讷弟由乡举第进士授校书郎景德中为翰林学士迁谏议大夫风流儒雅工隶书【宋史】本朝公卿悉学钟王至李宗谔主文既乆士子始皆学其书肥褊朴拙以投其好用取科第自是惟趋时贵书矣【米芾书史】
昌武笔画遒峻盖欲自成一家宜其见称于当时也修览其书知此道寂寞乆矣向时苏梅二子以天下两穷人主张斯道一时士人倾想其风采奔走不暇自其沦亡遂无复继者岂孟子所谓折枝之易第不为邪览李翰林诗笔见故时朝廷儒学侍从之臣未尝不以篇章翰墨为乐也【欧阳文忠公集】
李昌武铜鱼诗帖行书【式古堂书画彚攷】
李居简
李居简善草太宗甚爱之以赞善大夫直御书院是时禁林诏命笔体丕变粲然可观远追唐室【墨池编】
句中正
句中正字坦然益州华阳人孟昶时举进士及第精于字学古文篆行草无不工太平兴国二年献八体书召授著作佐郎详定篇韵与徐铉重校定説文模印颁行太宗神主及献宝篆文皆诏中正书之尝以大小篆八分三体书孝经摹石咸平三年表上之真宗召见便殿赐金紫【宋史】
句希仲
句希仲字衮臣【宋史云中正子】景德六年以开封浚仪进士起家其后除于中书分司西京通训诂工篆书能传其父学【王安石临川集】
王着
王着字知微唐相方庆之后伪蜀明经及第赴阙授隆平主簿善攻书笔迹甚媚颇有家法太宗委以详定篇韵尝令中使王仁睿持御札示着着曰未尽善也太宗临学益勤又以示着着对如前仁睿诘其故着曰帝王始攻书或骤称善则不复留心矣乆之复以示着着曰功已至矣非臣所能及端拱初加殿中侍御史【宋史】
太宗以字书譌舛欲删定召着入授卫尉寺丞史馆只应详定急就章遂为侍书【孙逢吉职官分记】
太宗购古今书使王着辨精觕定为法帖十卷【东观余论】
葛湍
葛湍江东人为侍书善篆【书史防要】
吕文仲充翰林侍读寓直御书院与侍书王着更宿时书学葛湍亦直禁中上暇日每从容问文仲以书史着以笔法湍以字学【宋史吕文仲传】
郭忠恕
郭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阳人也七嵗能诵诗属文举童子及第尤工篆籀周广顺中召为宗正丞兼国子书学博士太宗即位授国子监主簿令刋定歴代字书着佩觿集三卷【宋史】
郭忠恕富有文学尤工篆籀尝有人于龙山得鸟迹篆忠恕一见輙诵如宿习【陶岳五代史补】
郭忠恕小字説文字源【题跋见八十六巻】
郭忠恕三体隂符经【题跋见八十六巻】
郭忠恕隂符经
右隂符经郭忠恕书篆法自唐李阳冰后未有臻于斯者近时颇有学者曽未得其髣髴也实録言忠恕死时甚怪岂亦异人乎其楷书尤精也嘉祐六年九月十五日宴后歇泊假闲览因题【集古録】
郭忠恕文宣王庙记 高祖庙碑【题跋俱见前】
钱惟治
钱惟治字和世废王倧长子幼好读书干德四年授宁远军节度太宗嗣位进检校太尉善草隶尤好二王书尝曰心能御手手能御笔则法在其中矣家藏书帖图书甚众太宗谓近臣曰钱俶儿侄多工草书因命翰林书学贺丕显诣其第徧取视之曰诸钱皆效浙僧亚栖之迹故笔力软弱独惟治为工耳惟治尝以钟繇王羲之唐宗墨迹为献优诏褒答惟治书迹多为人藏秘晩年虽病废犹或挥翰真宗尝语惟演曰朕知惟治工书然以疾不欲遣使往取为求数幅进来翌日冩圣制数十章以献赐白金千两【宋史呉越世家】
钱惟演
钱惟演字希圣呉越王俶之子也博学能文辞召试学士院以笏起草立就真宗称善累官平章事崇信军节度使谥曰思改谥曰文僖于书无所不读家储文籍侔秘府着金坡遗事飞白书叙録【宋史本传】
钱文僖书帖平平【书史防要】
钱易
钱易字希白嗣呉越王倧子年十七举进士试崇政殿三篇日未中而就累迁左司郎中翰林学士才学敏赡过人又善寻尺大书行草【宋史】
世有绛帖潭帖临江帖三书惟潭帖为胜以钱希白所临本也希白于字画得佳处故于二王书尤邃【宋高宗翰墨志】
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风味故长沙法帖比淳化待诏所摹为胜【东坡集】 钱希白字竒古可喜【陆游渭南集】
钱昆
钱昆字裕之易兄举进士能诗善草书累官右谏议大夫秘书监【宋史】
钱裕之善草都近李西台但未老耳【攻媿集】
钱昱
钱昱字就之忠献王佐长子从俶入朝授白州刺史改秘书监尝以钟王墨迹八为献有诏褒美至道中为郢州团练使善笔札工尺牍太祖尝取观赏之赐御书金花扇及急就章【宋史吴越世家】
李无惑
李无惑同安人也善小篆为翰林待诏盖斯公阳氷之后未见其比其劲健端好又过于阳氷士大夫家藏之以为宝【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
许自言
太宗留心笔札即位之后摹求许自言于公车【杨亿谈苑】
高绅 申革
高绅申革皆江东人与李无惑同时善篆【事实类苑】
孙景璠
孙景璠杭州水军篆千字文为五十余体太平兴国八年以献太宗善之诏取去黥文隶御书院宰相宋琪请授以官秩太宗曰爵禄非所惜也顾此人面痕尚在岂称冠带乎琪固言之乃授国子书学愽士【陈善杭州志】
张振【太宗时人】 太平兴国宫碑张振书
白崇矩【太宗时人】 宋修夫子庙碑白崇矩书
何润之【太宗时人】 华严寺文殊阁碑何润之书
邢守元【太宗时人】 北岳安天圣帝碑邢守元书
黄识【太宗时人】 重脩南岳司天王碑黄识篆书
彭太素【太宗时人】 等觉院记彭太素行书
章得象
章得象字希言家浦城好学美姿表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真宗东封泰山以殿中丞签书兖州观察判官累迁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郇国公谥文宪皇祐中改谥文简【宋史】
章得象书遗教经
章文简公楷法尤妙足以见前人笃实谨厚之余风也【东坡集】
向敏中
向敏中字常之开封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咸平初兵部侍郎参知政事四年同平章事【宋史】
敏中工笔札其迹杂见曽宏父凤墅续法帖中【书史防要】
毕士安
毕士安字仁叟代州云中人举进士真宗登位拜工部侍郎枢密直学士景德初拜平章事谥文简美风采善谈吐年耆目眊读书不辍手自雠校或亲缮冩又精意词翰【宋史】
王禹偁谪官觧梁收得令狐补阙毛诗音义乃防昌三年所冩数行残缺后人添之其笔迹乃工部毕侍郎所补也因作诗云偶收毛郑古诗义认得欧虞旧笔踪【小畜集】
淳化祖石帖后有毕丞相士安黄字书子孙保享等语百余字【淳化帖跋】
陈尧佐
陈尧佐字希元阆州阆中人进士及第以太子太师致仕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善古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尤工诗号知余子【宋史】
陈文惠公善八分书变古之法自成一家虽防画肥重笔力劲健能为文字谓之堆墨八分凡天下名山胜处碑刻题榜多公亲迹世或效之而莫能及也【皇朝事实类苑】
陈文惠喜堆墨书游长安佛寺题名从者误侧砚汚鞋公性急遂窒笔于其客笑失声【贡父诗话】
陈尧叟
陈尧叟字唐夫解褐光防寺丞大中祥符初东封以尧叟善草诏冩途中御制歌诗刻石五年以户部尚书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充枢密使赠侍中谥文忠【宋史】
陈尧咨
陈尧咨字嘉谟举进士第一授将作丞累迁武信军节度使赠太尉谥康肃工书【宋史】
鲁宗道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举进士天禧元年为右正言真宗书殿壁曰鲁直仁宗即位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赠兵部尚书谥简肃【宋史】
跋鲁简肃帖
鲁公以彊谏直节名而诗律笔法精妙如此非世所知也【后村题跋】
宋湜
宋湜字持正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咸平中官枢密副使谥忠定好学美文词笔法遒媚书帖之出人多传效【宋史】
逈
逈字明远澶州清丰人徙家彭门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真宗即位擢右正言直史馆进翰林学士拜工部尚书仁宗即位以太子少保致仕谥文元【宋史】文元书法楷正为时推重【书史防要】
蒋堂
蒋堂字希鲁常州宜兴人擢进士为楚州团练推官满嵗吏部引对真宗览所试判善之特授大理寺丞累迁枢密直学士庆歴中徙河中府又徙苏州以礼部侍郎致仕【宋史】
魏了翁跋蒋希鲁密学帖云笔画劲直有法【鹤山集】
查道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未冠以词业称端拱初举进士高第至道二年迁秘书丞大中祥符三年为龙图阁待制【宋史】 查道善篆【墨池编】
道始习篆患其体势弱有教以拨镫法仍双钩用笔经半年始习熟而篆体劲直【书史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