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477 页/共 664 页

唐   张説   张説字道济或字説之洛阳人永昌中武后防贤良方正第一授太子校书郎睿宗时累迁黄门侍郎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宗即位为中书令封燕国公赠太师谥曰文贞【唐书本传】   张説字师卫夫人婉美有象【书史会要】   宋璟   宋璟邢州南和人少耿介有大节愽学工于文翰举进士累转凤阁舍人开元初拜刑部尚书迁吏部尚书兼侍中累封广平郡公授开府仪同三司迁尚书右丞相谥曰文贞【唐书本传】   开元初得姚崇宋璟委之为政璟尝手写尚书无逸一篇为图以献宗置之内殿出入观省咸记在心每叹古人至言后代莫及【旧唐书崔植传】   李林甫   李林甫长平王叔良曽孙初为千牛直长开元中迁太子中允歴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卒赠太尉【旧唐书】   开元二十三年十月制加皇子荣王已下官爵令宰相及朝臣工书者就集贤院写告身以进于是宰相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朝士萧太师嵩李尚书暠崔少保琳陈黄门希烈严中书挺之张兵部均韦太常陟禇諌议庭诲等十三人各冩一通装缥进内上大恱【韦述集贤注记】   张九龄   张九龄字子夀韶州曲江人七嵗知属文擢进士科防髙第宗时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谥曰文献开元后天下称曰曲江公而不名【唐书】   九龄善书宋绍兴秘阁续法帖内有其迹【书史会要】   裴耀卿   裴耀卿字焕之绛州稷山人数嵗能属文擢童子举迁相王府典籖开元中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寳初进尚书右仆射谥曰文献【唐书本传】   唐裴耀卿书真迹廿一行【戯鸿堂法帖目】   萧嵩   萧嵩瑀从子貌伟秀开元初擢中书舍人歴兵部尚书朔方节度使封兰陵县子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中书令封徐国公拜太子太师【唐书本传】 后土神祠碑明皇八分碑隂嵩正书【见前】   李暠   李暠淮安王神通孙清河王孝节孙也开元中拜工部尚书东都留守暠风仪秀整朝廷称其有宰相之望累封武都县伯终太子太傅【旧唐书本传】 工书见集贤注记   崔琳   崔琳贝州武城人开元中为中书舍人累迁太子少保【唐书本传】 工书见前集贤注记   陈希烈   陈希烈宋州人精学书无不覧开元中累迁秘书少监专判集贤院事宗凡有譔述必经希烈之手李林甫引为宰相同知政事封颍川郡公【旧唐书本传】工书见前集贤注记   严挺之   严挺之华州华隂人少好学举进士神龙初授义兴尉姚崇为中书令引为左拾遗开元中歴绛郡太守终太子詹事【旧唐书本传】 工书见前集贤注记   张均   张均燕国公说长子开元中为中书舍人与弟垍皆能文説在中书兄弟已掌纶翰之任歴户部侍郎转兵部天寳九载迁刑部尚书【旧唐书本传】 工书见前集贤注记   韦陟   韦陟字殷卿京兆万年人安石子陟甫十嵗授温王府东阁祭酒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楷法一时知名士皆与防开元中袭郇国公累授吏部尚书陟常以五采牋为书记使侍妾主之其裁荅授意而已皆有楷法陟唯署名自谓所书陟字若五朶云时人慕之号郇公五云体【唐书】 工书见集贤注记   禇庭诲   禇庭诲钱塘人左散骑常侍无量之侄正书精熟可慕开元中至谏议大夫【墨池编】 工书见前集贤注记庭诲时人谓之小禇【书史会要】   萧华   萧华嵩子开元二十一年为给事中华谨重方雅绰有家法人士称之乾元二年累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唐书本传】 赠太保郭敬之碑萧华正书   韦斌   韦斌陟弟父为相时授太子通事舍人少修整好文艺容止严峭有大臣体与陟齐名开元中迁秘书丞天寳中为中书舍人兼集贤院学士改太常少卿贬巴陵太守移临汝久之拜银青光禄大夫【唐书本传】斌善书【书小史】 韦斌以行草著名【书史防要】   蘓颋   蘓颋字廷硕雍州武功人瓌子第进士长安中拜中书舍人时父子同在禁筦朝廷荣之宗时袭封许国公进同紫防黄门平章事谥文献颋与张说以文章显时号燕许大手笔   陇右节度使郭知运碑金石録作魏华书墨池编作蘓颋撰并书长文必有所防   蘓诜   蘓诜字廷言瓌之子举贤良方正髙第补汾隂尉累转给事中出为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唐书】   东明观道士周彦云欲为其师立碑谓蘓壊曰成某志者不过烦相君诸子五郎文【颋也】六郎书【诜善八分】七郎致石瓌大笑口不言而心服其公【唐诗纪事】 天竺寺碑蘓诜八分书   张庭珪   张庭珪河南济源人少以文学知名弱冠应制举长安中累迁监察御史开元中歴迁太子詹事封范阳县男谥曰贞穆廷珪素与李邕亲善邕所撰碑碣之文必请庭珪八分书之庭珪既善楷甚为时人所重【旧唐书本传】 兖州刺史韦府君遗爱颂廷珪正书狄梁公生祠记廷珪八分书   张庭珪夫子庙碑【题防见前】   张嘉贞   张嘉贞字嘉贞蒲州猗氏人以五经举补平乡尉长安中拜监察御史宗时为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终工部尚书定州刺史封河东侯谥曰恭【唐书本传】   开元中嘉贞为定州刺史至州于恒岳庙中立颂自为文书于石其碑用白石为之素质黒文甚为竒丽【旧唐书本传】   张彦逺云髙祖河东公书迹俊异尤能大书本传云不因师法而天姿雄劲定州北岳碑为好事所传【法书要録序】   吕向   吕向字子回泾州人少隐陆浑山工草能一笔环冩百字若萦髪然世号连绵体宗开元十年召入翰林兼集贤院校理累迁工部侍郎【唐书本传】 法现禅师碑吕向正书   窦臮述书赋评见前   吕向述圣颂碑【题防见前】   裴漼   裴漼绛州闻喜人擢明经开元中累迁吏部尚书改太子賔客谥曰懿【唐书本传】   裴漼少林寺碑【题防见前】   万简   万简小楷圆实李邕见而竒之【书史防要】   崔宗之   崔宗之滑州灵昌人日用子袭封齐国公好学寛愽有风检与李白杜甫以文相知【唐书本传】 太原尹王氷墓志崔宗之行书   卢鸿一   卢鸿一字浩然本范阳人徙家洛阳少有学业颇善篆籀楷隐于嵩山开元初再徴不至六年赴徴至东都谒见不拜诏授諌议大夫鸿一固辞放还山赐隐居之服并其草堂一所恩礼甚厚【旧唐书本传】 普寂禅师碑卢鸿撰并八分书   唐卢鸿草堂十志图【文嘉严氏书画记】   萧頴士   萧頴士字茂挺梁鄱阳王恢七世孙通籀学开元二十三年举进士对防第一补秘书正字终山南书记门人共谥曰文元先生【唐书本传】   頴士通书籀尝教授濮阳号萧夫子【公武读书志】   梁升卿   梁升卿为奉天尉渉学工书于八分尤工歴广州都督书东封朝觐碑为时絶笔【唐书韦抗传】   梁升卿御史防精舍记【题防见前】   赵冬曦   赵冬曦定州鼓城人进士擢第开元初累迁中书舍人内供奉国子祭酒【唐书本传】 胜业寺双弥勒像碑赵冬曦正书   徐安贞   徐安贞本名楚璧应制举三登甲科开元时为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帝属文多令视草终中书侍郎东海县子【唐书本传】   安贞以李林甫用事逃隐衡岳为掇蔬行者病哑不言数年后因修建佛殿僧中选善书者题其梁已二三人矣徐行者跨梁而过掌事人怒杖其背徐以手画地曰昔年曽学大书愿试书及题数行羣僧皆悦服因遣尽书之后李邕过寺见其题防大惊召之同载而归【唐诗纪事】   陆坚   陆坚河内洛阳人初为汝州参军迁给事中兼学士善书宗时终秘书监谥曰懿【唐书】 大将军赵元礼碑陆坚八分书   韩择木   韩择木昌黎人也官至工部尚书散骑常侍工隷兼作八分书学之妙唯蔡邕一人而已择木乃能追其遗法风流闲媚世谓蔡邕中兴焉择木书法传于时者为多如以书天台桐柏观记后世为得其笔意信不虚矣又观杜甫赠李潮八分歌云尚书韩择木骑曺蔡有邻开元以来数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甫固不妄许可则知择木亦于八分学复为世之所称可知今御府所藏四 隶书 桐柏观记张载剑阁铭 八分书 曹子建表 心经【宣和书谱】窦臮述书赋评见前   韩愈云愈叔父【云卿】当大歴世文辞独行中朝天下之欲铭述其先人功行取信来世者咸归韩氏于时李监阳氷独能篆书而同姓叔父择木善八分不问可知其人不如是者不称三服【昌黎集】   韩择木桐柏观碑【题防已见】   韩择木昭告华岳碑【题防已见】   韩择木荥阳王妃墓志【题防已见】   蔡有邻   蔡有邻济阳人汉左中郎将邕十八代孙官至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工八分【书史防要】   有邻善八分至天寳之间遂精妙相卫中多其迹【述书赋注】   窦臮述书赋评见前   蔡希综曰从叔父有邻继于八体之迹【法书论】   蔡有邻张嘉正碑【题跋见前】   蔡有邻卢舍那珉像碑【题跋见前】   蔡有邻兴唐寺石经藏讃【题跋见前】   蔡有邻崔潭诗【题跋见前】   蔡有邻植柏颂【题跋见前】   蔡有邻尉迟廻碑【题跋见前】   蔡有邻章仇素碑【题跋见前】   顾诫奢   顾诫奢太子文学翰林待诏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云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顾侯运鑪锤笔力破余地昔在开元中韩蔡同赑屃宗妙其书是以数子至御札早流传揄扬非造次三人并入直恩泽各不二顾于韩蔡内辨眼工小字分日示诸王钩深法更秘【杜工部集】   顾诫奢吕諲表【题跋俱见前】   萧诚   萧诚兰陵人梁之后起家奉礼郎开元初时尚禇薛诚为之最拜右司员外郎【述书赋注】   窦臮述书赋评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