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418 页/共 664 页
第二卷 书法下
叙笔法
学书之初执笔为最葢明位置防画便于墨道也湏其良师口授天性自悟纵横落纸笔无虚发即能专成其势大约虚掌实指平腕竪锋意在笔前锋后画内心想字形轻重斜正各得其趣切湏襟懐沉静自然思过半矣待其功成即转势【缺】殊不可搨横冩様轻自取拙若稿行杂体掇笔往来悬管自在但取体势雄壮不可拘其小节若畏惧生疑否臧不决运用迷于笔前振动惑于手下师心固乎独见弟子执其寡闻耻请问于智人忌艺能之胜已若欲造未之有也禁经云有攻无性神彩不生有性无攻神彩不变兼此二事然后得齐古人之景气又云第二识势第三裹束三者兼备然后为书茍守一途即为未得张懐瓘云揖让礼乐献不及羲风神散逸羲不及献证之于书籍其神彩也李嗣真云今之驰鹜去圣逾逺徒识方圆而迷防画犹庄生之叹盲者易象之谈日中终不见矣唐太宗与汉王元昌禇遂良等皆受之于史陵然禇首师虞后又师史乃谓陵曰此法更不可以教人是其妙处也陆柬之受之于虞世南世南受之于智永皆有体法今人皆不闻师范又自无鉴局虽古迹昭然永不觉悟而执燕珉以为宝玩楚凤而称珍不亦谬哉禇河南云良师不遇嵗月徒往今之能者时见一班忽不晤者终身瞑目葢书非口传手授而云能知者未之见也今取诸家笔法删除丛脞共得二十篇分为二卷学者师之
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
已见二百七十五卷
永字八法
已见二百七十五卷
永字八法详説
已见二百七十五卷
唐张懐瓘论用笔十法
已见前翰林密论末缺后一叚补録于后凡书通则变者则王变白云体欧变右军体柳变欧阳体至于永禅师禇遂良顔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是书中得仙手皆得法后自变其体以传后世故俱得其名也皆执法不变纵能入石三分亦被号为奴书终非自立之体是书家之大要又笔意云书学之难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便到古人以斯而言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遗情书不忘想要在求之不得考之即彰也
翰墨林禁经九生法
已见二百七十五卷
唐欧阳询八法
已见二百七十五卷
第三卷 书势 书状 书体 书防
晋卫恒着四体书传并书势
已见二百六十七卷
索靖叙草书势
已见一百七十三卷
晋中书令王珉行书状
已见一百七十三卷
梁武帝草书状
已见一百七十三卷
韦续纂 五十六种书并序
已见二百六十七卷书体内序云文字生焉下落数句今补録于后 所谓体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依谓之字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以代结绳之政也故字有六文一曰象形日月是也二曰指事上下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考老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下接又曰字有五易】
晋成公绥书体
已见一百七十二卷
唐虞世南书防述
已见二百七十二卷
第四卷 书品
梁庾肩吾书品
已见二百八十二卷
唐李嗣真书后品
已见二百八十二卷
第五卷 书评 书议 书估
梁武帝评书
已见二百八十三卷
梁袁昻古今书评
已见二百八十三卷
唐人书评
已见二百八十三卷
唐吕总续书评
已见二百八十三卷
唐张懐瓘书议
已见二百八十四卷
唐张懐瓘书估
已见二百八十四卷
第六卷 书断
唐张懐瓘十体书断
已见书体及二百八十二卷
第七卷 书録
唐张懐瓘二王法书録
详见三百七十五卷
唐张懐瓘古贤能书録
已见前
唐韦述叙书録
详见二百七十五卷
唐卢元卿法书録
详见二百七十五卷
第八卷 书谱 书名
唐孙过庭书谱
已见一百七十三卷
古来能书人名【齐王僧虔録宋羊欣所撰者】
已见二百八十三卷
传授笔法人名
已见二百七十五卷
第九卷 书赋
唐窦臮述书赋上 已见二百八十五卷
第十卷
唐窦臮述书赋下 已见二百八十五卷
第十一卷 书论上
后汉赵壹非草书
已见二百七十一卷
晋王右军自论书
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躭之若此未必谢之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絶伦其余为是小佳不足在意去此二贤仆书次之须得书意转深防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平南李式论君不谢【平南即右军叔平南将军王廙也李式晋侍中】
南齐王僧虔论书
已见二百七十一卷
梁庾元威论书
已见二百七十二卷
唐徐浩论书
已见二百七十二卷
唐张怀瓘文字论 已见二百七十三卷
第十二卷 书论下
唐张懐瓘六体书论
见前一百七十三卷
唐蔡希综法书论
自余家歴世【至】自数百载来未之逮也【云云】见前二百七十二卷后篇歴引前贤书説亦自有错综议论集録者见相同者多遂尔删去大失蔡氏之防矣今补録于后
卫夫人笔阵图云夫三端之妙莫先用笔昔李斯见周穆玉书七日兴叹哂其无骨蔡尚书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羣近代已来多不师古而縁情弃道才记姓名夫书匪独贵调端周正先借其笔力始其作也湏急回疾下鹰视鹏逝信之自然犹鳞之得水羽之乘风高下恣情流转无碍蔡中郎云欲书先适意任情然后书之若廹于事虽中山之毫不能佳也次湏正坐静虑随意所拟言不出口气不再息则无不善矣凡欲结搆未可虚发皆湏象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木若山若树若云若雾纵横有托运用合度可谓之书昔钟繇与胡昭俱能为行狎书繇初师刘徳升后传蔡邕笔法由是学之致妙临终于囊中出授子防曰吾精思三十余载行坐未甞忘此常读他书未能终尽惟学其字每见万数悉书象之若止息一处则画其地周广数歩若在寝息则画其被皆为之穿其用功如此右军云夫书之为取类非一故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砚者城池也本领者将帅也心意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畧也飏笔之次吉凶兆之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若欲书先干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筭子便不是书但得其防画耳昔宋翼常作此书翼繇外甥也叱之翼遂三年不敢见繇潜心改迹每画一波常三过折每作一防常隠锋为之由此而成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公墓遂获此法审此而行用笔之理明矣右军云若作防必湏悬手而为之若作波折而伤曳忽一防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股可谓难矣每字皆湏骨气雄强爽爽然有飞动之态曲折之状如钢铁为钩牵掣之踪若劲针直下主客胜负皆湏姑息先作者主也后为者客也既搆筋力然后装束必湏举措合则起发相承轻浓似云雾往来卷舒如林花开吐每书一纸或有重字亦湏字字意殊故何延之云右军书兰亭每字皆搆别体葢其理也时议多之右军每叹曰夫书者妙之伎自非达人君子不可与谈斯道右军之迹流行于代众矣就中兰亭序黄庭经太师箴乐毅论大雅吟东方先生画賛文咸遇得其精妙故陶隠居云右军此数帖皆笔力鲜媚纸墨精新不可复得右军亦自讶焉或他日更书无复似者乃叹而言曰此神助耳何吾力能致又云吾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过江逰诸名山见李斯曹喜书之许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见蔡邕石经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于是遂改本师学于众碑焉是知学成非一师之能致非好竒博艺之士不能存知予顷甞为一体书赋亦畧陈梗槩今复论之用臻其理夫始下笔湏藏锋转腕前缓后急字体形势状如虫蛇相钩连意莫令断仍湏简畧为尚不贵繁冗至如棱侧起伏随势所立大抵笔意圆规最妙其有误发不可再摹恐失其笔势若字有防处湏空中遥掷其势犹高峯坠石又下笔意如放箭箭不欲迟迟则中物不实然则施于草迹亦湏时时象其篆势八分章草古等体要相合杂发人意思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于牋毫张伯英偏工于章草代莫过之每与人书下笔必为楷则云忽忽不暇草书何者若不以静思闲雅发于中虑则失其妙用矣以此言之草法尤难仲将每见伯英书称为草圣卫瓘索靖俱效于张亦各得其妙议者以为卫得伯英之筋索得伯英之肉汉魏以来章法弥盛晋世右军特出不羣能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创立制度谓之新草今传十七帖是也子敬已来学者虽各擅其美故亦抑之逺矣迩来率府长史张旭卓然孤立声被寰中意象之竒仍不能不全其古制就王之内弥更减省或有百字五十字字所未形雄逸气象是为天纵又乗兴之后方肆笔或施于壁或札于屏则羣象自形有若飞动议者以为张公亦小王之再出也旭常云或问书之妙何得齐古人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湏口传手授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变通适懐纵合规矩其次纸笔精佳五者备矣然后能齐古人仆甞闻禇河南用笔如印印泥思所以久不悟后因阅江岛间平沙细地令人欲书复偶一利锋便取书之崄劲明丽天然媚好方悟前志此葢草正用笔悉欲令笔锋透过纸背用笔如画沙印泥则成功极致自然其迹可得齐于古人又崔长史云其为书也推意结字以断天下之疑埀萌示象以絶天下之惑山川草木反覆于寸纸之间日月星辰廻环于尺牍之上汉光武以中兴之主急在安人乃至去山林池御之官废驰骋田猎之事其以赐万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也灵帝时中郎伯喈硕学多闻经籍去圣既久俗学多讹求正定六经灵帝许之遂令伯喈丹书于碑使工镌刻于时晚儒后学咸取正焉观视摹冩车乗填陌岂惟一台推妙十部称贤而已哉古之君子夙夜强学不宝尺璧而重寸隂或缉柳编蒲或聚萤映雪寝食靡暇冀其业广匪直禄取一朝故亦誉流十祀勉旃为之
唐张懐瓘评书药石论
已见一百七十三卷
第十三卷 书记
唐何延之兰亭记
已见一百四十七卷
禇河南榻本乐毅记
已见一百六十一卷
唐武平一徐氏法书记
已见三百七十五卷
唐徐浩古迹记
已见三百七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