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403 页/共 664 页
梁简文帝 刘逖 王晏
周颙 王崇素 释智果
虞绰
右范如寒隽之士亦不可弃萧比遁世之夫时或堪采思光要自标举盖无足褒简文防羣贵胜犹难继作刘黄门落花从风王中书竒石当径彦伦意则甚髙迹少俊锐崇素时象丽人之姿智果颇似委巷之质虞绰锋頴迅健亦其次矣
下下品七人
刘穆之 褚渊 梁武帝
梁元帝 陈文帝 沈君理
张正见
右数君亦称笔札多类效颦犹枯林之春秀一枝比众石之孤生片琰就中彦囬轻快练倩有力孝元风流君理放任亦后来之所习非先逹之所营吾党论书有异于是
评曰前品云萧思话如舞女廻腰仙人啸树则亦曰佳矣又云张伯英如汉武学道凭虚欲仙终不成矣商防白圭之玷则庶不为也后来君子傥为鉴焉
赞曰蚌质懐珠银钢蕴砾陆谢参踪萧张继迹思话仙才张融赏撃如彼苦秀众多羣石【法书要録】
唐张懐瓘书断书法三品
我唐四圣髙神祖尧皇帝太宗文武圣皇帝髙宗天皇大圣皇帝鸿猷大业列乎册书多才能事俯同人境翰墨之妙资以神功闻草之规模变张王之今古尽善尽羙无得而称今天子神武聪眀制同造化笔精墨妙思极天人或颂徳铭勲函耀金石或恩崇恵缛载锡侯王赫矣光华悬诸日月非区区小臣所敢扬述
神品二十五人
大篆一人 史籀
籀文一人 史籀
小篆一人 李斯
八分一人 蔡邕
隶书三人 钟繇 王羲之 王献之
行书四人 王羲之 钟繇 王献之 张芝章草书八人 张芝 杜度 崔瑗 索靖 卫瓘王羲之 王献之 皇象
飞白三人 蔡邕 王羲之 王献之
草书三人 张芝 王羲之 王献之
妙品九十八人
古文四人 杜林 卫宻 邯郸淳 卫恒
大篆四人 李斯 赵髙 蔡邕 邯郸淳
小篆五人 曹喜 蔡邕 邯郸淳 崔瑗 卫瓘八分九人 张昶 皇象 邯郸淳 韦诞 钟繇师宜官 梁鹄 索靖 王羲之
书二十五人 张芝 钟防 蔡邕 邯郸淳卫瓘 韦诞 荀舆 谢安 羊欣 王洽王珉 薄绍之 萧子云 宋文帝 卫夫人胡昭 曹喜 谢灵运 王僧防 孔琳之陆柬之 褚遂良 虞世南 释智永 欧阳询
行书十五人 刘徳升 卫瓘 王珉 谢安胡昭 王僧防 钟防 孔琳之 虞世南阮研 王洽 羊欣 薄绍之 欧阳询
陆柬之
章草八人 张昶 钟防 韦诞 卫恒 郗愔张华 魏武帝 释智永
飞白五人 萧子云 张 韦诞 欧阳询王廙
草书二十二人 索靖 卫瓘 嵇康 张昶钟繇 羊欣 孔琳之 虞世南 薄绍之钟防 卫恒 荀舆 桓 谢安 张融阮研 王珉 王洽 谢灵运 王僧防
欧阳询 释智永
能品一百七人
古文四人 张敞 卫觊 卫瓘 韦昶
大篆五人 胡昭 严延年 韦昶 班固
欧阳询
小篆十二人 卫觊 班固 皇象 张宏 许慎韦诞 傅 萧子云 刘绍 张 范欧阳询
八分三人 毛 左伯 王献之
隶书二十三人 卫恒 张昶 王廙 庾翼郗愔 王蒙 卫觊 张彭祖 阮研 陶景王修 王褒 王恬 李式 傅 杨肇王承烈 庾肩吾 薛稷 孙过庭 髙正臣释智果 卢藏用
行书十八人 宋文帝 司马欣 释智永
萧子云 萧思话 齐髙帝 陶景
汉王元昌 王导 王承烈 孙过庭 髙正臣裴行俭 王知敬 王修 卢藏用 薛稷释智果
章草十五人
罗晖 赵袭 徐干 庾翼 张超 王蒙卫顗 崔寔 萧子云 杜预 陆柬之
欧阳询 王承烈 王知敬 裴行俭
飞白一人 刘绍
草书二十五人 王导 何曽 杨肇 郗愔庾翼 司马攸 李式 宋文帝 萧子云陆柬之 宋令文 齐髙帝 谢朓 庾肩吾萧思话 范 孙过庭 梁武帝 王知敬裴行俭 释智果 卢藏用 髙正臣 王廙王愔
右包罗古今不越三品工拙伦次殆至数百且妙之企神非徒歩骤能之仰妙又甚规随每一书之中优劣为次一品之内复有兼并至于神品则李斯杜度崔瑗皇象卫瓘索靖各惟得其一史籀蔡邕钟繇得其二张芝得其三逸少父子并各得其五考多之类少妙之况神又上下差降昭然可悉也他皆仿此然十书之外乃有蛇麟虎云龙虫鸟之书既非世要悉所不取也【诸家事迹分见于书谱此不重出】
评曰盖一味之嗜五味不同殊音之发契物斯失方类相袭且或如彼况书之臧否情之爱恶无偏乎若毫厘较量谁騐准的推其大率可以言诠观昔贤之评书或有不当王僧防云亡从祖中书令笔力过子敬君子周而不比乃有党乎梁武帝云钟繇书法十有二意世之书者多师二王元常逸迹曽不睥睨竞巧趣精细殆同机神逸少至于学钟势巧及其独运意踈字缓譬犹楚音夏习不能无楚子敬之不逮真亦劣章草然观其行草之防则神勇盖世况之于父犹拟雁行比之钟张虽劲敌仍有擒猛之势夫天下之能事悉难就也假如效萧子云书虽则童孺但至效数日见者无不云学萧书欲窥钟公其墙数仞罕得其门者小王则若惊风防树大力移山其欲效之立见僵仆可知而不可得也右军则虽学者日勤而体法日逺可谓钻之弥坚仰之弥髙其诸异乎莫可知也已则优劣断矣右军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衡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又云吾真书胜钟草故减张羊欣云羲之便是少推张草庾肩吾云张功夫第一天然次之钟天然第一功夫次之王功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钟功夫过之懐素以为杜草盖无所师欝欝灵变为后世楷则此乃天然第一也有道变杜君草体以至草圣天然所资理在可度池水尽墨功又至焉太傅虽习曹蔡法艺过于师青出于蓝独探神妙右军开凿通津神模天巧故能増损古法裁成今体进退宪章耀文含质推方履度动必中庸英气絶伦妙节孤跱然此诸公皆借因循至于变化天然何独许钟而不言杜亦由杜在钟前一百余年神踪罕见纵有佳者难乎其议故世之评者言钟张夫钟张心悟手从动无虚发不复修饰有若生成二王心手或违因斯精巧发叶敷华多所防缀是知钟张得之于未萌之先二王见之于已然之后然庾公之评半有焉故韦文休云二王自可未能足之书也或此为累然草之间已为三古伯度为上古钟张为中古羲献为下古王僧防云谢安殊自矜重而轻子敬之书尝谓子敬书嵇中散诗子敬或作佳书与之谓必珍録乃题后答之亦以为恨或云安问子敬君书何如家君答云固当不同安云外论殊不尔又云人那得知此乃短谢公也羊欣云张字形不及古自然不如小王虞龢云古质而今妍数之常爱妍而薄质人之情钟张方之二王可谓古矣岂得无妍质之殊父子之间又为今古子敬穷其妍妙固其宜也并以小王居胜逹人通论不其然乎羊欣云右军古今莫二虞龢云献之初学父书正体乃不相似至于笔絶章草殊相拟类笔迹流泽婉转妍媚乃欲过之王僧防云献之骨势不及父媚越过之萧子良云崔张以来归美于逸少仆不见前古人之迹计亦无过之孙过庭云元常専工于书伯英犹精于草体彼之二羙而羲献兼之并有得也夫椎轮为大辂之始以椎轮之朴不如大辂之华盖以拙胜工岂以文胜质若以文胜质诸子不逮周孔复何疑哉或以法可传则轮扁不能授之于子是知一致而百虑异轨而同奔钟张虽草创称能二王乃差池称妙若以居先则胜钟张亦有所师固不可文质先后而求之盖一以贯之求其合天下之达道也虽则齐圣跻神妙各有最若真书古雅道合神眀则元常第一若真行妍羙粉黛无施则逸少第一若章草古逸极致髙深则伯度第一若章则劲骨天纵草则变化无方则伯英第一其间备精诸体惟独右军次至大令然子敬可谓武尽羙矣未尽善也逸少可谓韶尽羙矣又尽善也然此五贤各能尽心而跻于圣或有侮毁亦犹日月之蚀无损于眀白云在天瞻望悠邈固同为终古独絶百代之模楷髙歩于人伦之表栖迟于墨妙之门不可以规矩其形律吕其度鹏抟龙跃絶迹霄汉所谓得珠于赤水矣其或继书者虽百世可知然史籀李斯即字书累叶之祖其所制作并神妙至极盖无等夷八分书则伯喈制胜出世独立谁敢比肩至如崔及小张韦卫皇索等虽则同品不居其最并不备载较量然各峻彼云峰増其海使后世资瞻仰而露润焉赵壹有贬草之论仍笑重张芝书为秘寳者嗟夫道不同不相为谋夫艺之在已如木之加实草之加叶绘以众色为章食以五味而羙亦犹八卦成列八音并奏聋瞽之人不知其谓若知而故尔想识不该通审其不知则聋瞽者耳庾尚书以臧否相推而列九品升阮研与卫瓘索靖韦诞皇象钟防同居第三等此犹棠杜之树植橘柚之林又抑薄绍之与齐髙帝等三十人同为第七等亦犹屈盐梅之量处掾属之伍李大夫以程邈居第一品且书传所载程剏为法其于工拙蔑尔无闻遗迹又无何以知其品第又云梁氏石书雅劲于韦蔡以梁比蔡岂不悬絶又张昶伯英之弟妙于草八分混于兄书故谓之亚圣卫恒兼精体势时人云得伯英之骨并居第四仍与汉王同流又黜桓谢安萧子云释智永陆柬之等与王知敬同居第五等若此数子岂与埒能耆好不同又加之以言况可尽之于刚柔消息贵乎适宜形象无常不可典要固难平也萧子云言欲作二王论草法言不尽意遂不能成又云顷得书意转深防画之间所言不得尽其妙者事事皆然诚哉是言也艺成而下徳成而上然书之为用施于竹帛千载不朽亦犹愈没没而无闻哉万事无情胜寄在我茍视迹而合趣或循翰而得人虽身沉而名飞冀托之以神契每见片善何庆如之懐瓘恨不果游目天府备观名迹徒勤劳乎其所未闻祈求乎其所未见今録所闻见粗如前列学慙于博识不迨能缮竒缵异多所未尽且如抱絶俗之才孤秀之质不容于世或复何恨故孔子曰博学深谋而不遇者众矣何独丘哉然识贵行藏行忌眀洁至人晦迹其可尽知开元甲子嵗广陵卧疾始焉草创其触类生变万物为象庶乎周易之体也其一字褒贬防言劝戒窃乎春秋之意也其不虚羙不隠恶近乎马迁之书也冀其众羙以成一家之言虽知不知在人然独善之与兼济取舍其为孰多童防有求思盈半矣且二王既没书或在兹语曰能言之者未必能行能行之者未必能言何必备能而后为评嵗洎丁夘荐笔削焉【法书要録】
六艺之一録卷二百八十二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六艺之一录>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二百八十三 钱唐倪涛撰
歴代书论十三
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
齐王僧虔録自秦至晋凡六十九人
臣僧虔啓昨奉勅须古来能书人名臣所知局狭不辨广悉輙条防上呈羊欣所撰録一卷寻索未得续更呈闻谨啓
秦丞相李斯
秦中车府令赵髙 右二人善大篆
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増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曰书
扶风曹喜后汉人不知其官善篆篆小异李斯见师一时
陈留蔡邕后汉左中将善篆采斯喜之法眞定宜父碑文犹传于世篆者师焉
杜陵陈遵后汉人不知其官善篆每书一座皆惊时人谓为陈惊坐
上谷王次仲后汉人作八分楷法
师宜官后汉不知何许人何官能为大字方一丈小字方寸千言耿球碑是宜官书甚自矜重或空至酒家先书其壁观者云集酒因大售俟其饮足削书而退
安定梁鹄后汉人官至选部尚书得师宜官法魏武重之常以鹄书悬帐中宫殿题署多是鹄手也
陈留邯郸淳为魏临淄侯文学得次仲法名在鹄后毛鹄弟子今秘书八分皆传法又有左子邑与淳小异亦有名
京兆杜度为魏齐相始有草名
安平崔瑗后汉济北相亦善草书平苻坚得摹崔瑗书王子敬云极似张伯英瑗子实官至尚书亦能草书
农张芝髙尚不仕善草书精劲絶伦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每书云悤悤不及草书人谓为草圣芝弟昶汉黄门侍郎亦能草今世云芝草者多是昶作也
姜诩梁宣田彦和及司徒韦诞皆英弟子并善草诞书最优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汉魏宫馆宝器皆是诞手写魏明帝起凌云台误先钉榜而未题以笼盛诞辘轳长絙引之使就榜书之榜去地二十五丈诞甚危惧乃掷其笔比下焚之乃诫子孙絶此楷法着之家令官至鸿胪少卿诞子少季亦有能称
罗晖赵袭不详何许人与伯英同时见称西州而矜许自与众颇惑之伯英与朱寛书自叙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
河间张超亦善草不及崔张
刘徳升善为行书不详何许人
颍川钟繇魏太尉同郡胡昭公车徴二子俱学于徳升而胡书肥钟书瘦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狎书相闻者也三法皆世人所善繇子会镇西将军絶能学父书改易邓艾上事皆莫有知者
河东卫觊字伯儒魏尚书仆射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防瘦而笔迹精熟觊子瓘字伯玉为晋太保采张芝法以瓘法参之更为草藁草藁是相闻书也瓘子恒亦善书博识古文
炖煌索靖字幼安张芝姊之孙晋征南司马亦善草书陈国何元公亦善草书
呉人皇象能草世称沉着痛快
荥阳陈畅晋秘书令史善八分晋宫观城门皆畅书也荥阳杨肇晋荆州刺史善草潘岳诔曰草兼善尺牍必珍足无辍行手不释文翰动若飞纸落如云肇孙经亦善草
京兆杜畿魏尚书仆射子恕东郡太守孙预荆州刺史三世善草藁
晋齐王攸善草行书
泰山羊忱晋徐州刺史羊固晋临海大守并善行书江夏李式晋侍中善写草弟定字公府能名同式晋中书李充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
琅琊王廙晋平南将军荆州刺史能章楷谨传钟法晋丞相王导善藁行【廙从兄也】
王恬晋中将军会稽内史善书【第二子也】
王洽晋中书令领军将军众书通善尤能行从兄羲之云弟书遂不减吾【恬弟也】
王珉晋中书令善行【洽少子也】
王羲之晋右将军会稽内史愽精羣法特善草羊欣云古今莫二【廙兄子也】
王献之晋中书令善藁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羲之第七子也】兄之徽之兄子淳之并善草行
王允之卫军将军会稽内史亦善草行
太原王蒙晋司徒左长史能草子修琅琊王文学善行与羲之善故殆穷其妙早亡未尽其美子敬每省修书云咄咄逼人
王绥晋冠军将军会稽内史善行
髙平郗愔晋司空会稽内史善章草亦能郗超晋中书郎亦善草【愔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