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185 页/共 664 页
建炎三年提举两浙路市舶司鲁撰【海盐县图经】
张孝子祠记
嘉定十四年著作郎张处撰【寳庆四明志】
重修善政侯祠堂记
咸平四年苏为撰【延祐四明志】
李陆二公祠堂记
治平元年闗杞撰【至正四明续志】
重修刘忠显公祠堂记
乾道丁丑七月史浩述【治绍兴府志】
州学六贤祠堂记 吴子良撰【赤城集】
四先生祠堂记 刘爚撰【赤城集】
谢上蔡祠堂记 叶适撰【陈耆卿赤城志】
白鹤山灵康庙记 唐仲友撰【陈耆卿赤城志】
陈忠肃公祠堂记 陈振孙撰【宋林逢吉赤城集】
韦溪先生祠堂记 郑公鲤撰
临海县城隍庙记 王子舆撰
董将军庙记 林师防撰
苍山庙记 鄊贡进士广平宋諴记
镇安新建景福阁记 姜容撰
黄岩县学三贤祠记 陈耆卿撰
后梁宣帝祠记 王艺撰
三台祠记 陈贵谦撰
重修仙居县城隍庙记 俞建撰
石藤石棱二夫人庙记 林师龢撰【已上俱赤城集】
顔鲁公祠堂记 宛陵太守王遂记在句容【金陵古金石攷下同】明道先生祠记 知府事刘珙立晦庵先生记之明道先生祠记 安抚司干官游九言记
明道先生祠记 真徳秀撰
留守刘忠肃公祠堂记 李处全撰在蒋山东
范忠宣祠堂记 袁爕撰嘉定八年知府事刘榘立真西山祠堂记 王遂真撰
南轩先生祠堂记 知建康府杜杲记
吴大资祠堂记 曹庭褒撰吴渊潜之兄也官至资政殿大学士乃吴柔胜之子溧水人
野亭先生祠堂记 祀主管江东运司文字马之纯者倪垕撰文之纯亷平公正有金陵百咏诗后五十余年孙光祖三任建康祖孙有祠亦盛事也
马观文生祠记 赵与种孙益大撰祀马光祖
惠烈庙记 曹熙撰在蒋庙
晋元帝庙记 知建康府叶适撰庙在石城西从祀三十六人
忠烈庙记 一胡铨撰 一知建康府姚希得撰卞忠贞庙记 左丞叶梦得撰
康乐公庙记 孙之翰撰
秣陵东岳庙记 知县徐龟年撰嘉定四年
三圣庙记 吴葴撰嘉定十年
江渎庙记 知建康府黄度撰
惠泽王庙记 政和元年知府薛昂建庙刻石
忠防杨公褒忠庙记 知府叶梦得撰
忠防杨公祠记 魏了翁撰
忠节王公庙记 刘岑撰王珙死于金难祠在半山寺相近岑吴兴人迁居溧阳号杼山居士
旌忠庙记 叶梦得撰庙祀统制姚兴
显忠庙记 洪迈撰【已上俱金陵古金石考】
六艺之一録卷九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巻九十六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七十二
宋碑【诗刻】
石延年筹笔驿诗
予家藏石曼卿大书筹笔驿诗宛类顔鲁公心画今友人曽无疑又示其行草二十字絶似栁诚悬范文正公云曼卿之笔顔筋栁骨谅哉【平园集】
右驿在蜀中绵州石曼卿为诸葛武侯赋也寳元二年大书以遗朱复之后二年朱为四明节度推官遂刻石于防事中更兵火碑仆于榛莽间凡百余年刘伟至出而函置南堂壁间且以名其堂阙一角失十五字绍熙元年守林采得曼卿集而补之且举范文正公诔石学士书于后云曼卿之诗气雄而竒大爱杜甫酷能似之曼卿之笔顔筋栁骨防落人间实为神物今观此诗此字则所谓实为神物非虚器也青萍剑名杜诗秦州见勅目除薛毕有谁定握青萍之句【芦浦笔记】
霍山中镇庙宋陈纲诗
留题霍山应圣公庙 太常博士知晋州陈纲峻极巍峩势望雄层峦叠嶂翠重重为神有感兴唐祚作镇无疆福晋封材产十州资构厦泉分数邑润耕农幽岩旧搨高人隠絶顶遗坟古帝踪欲雨片云生峭壁未明先日照危峰断崖当午晴雷震深壑经秋积霭浓樵去每逢游洞鹿僧禅时见戏潭龙名光祀典传千载御祝牲牢致享恭
大中祥符五年六月二十二日岢岚军判官郑世卿书 栗再兴刻字【求古録】
灵岩寺宋李廸诗
大丞相文定公游灵岩诗
灵岩山势异金地景难穷塔影遮层汉钟声落半空千峯罗雉堞【山如城壁之状】万仭耸屏风飞鹤来清窦【有双鹤泉】刳鱼挂古桐名曽参四絶峰合亚三公势澈河濡逺行差岳镇雄僊闾邻峻极月观伴穹崇邃洞连蓬岛重峦凿梵宫【山面有证明功徳防】望应销俗虑登喜出尘笼献寿嵩衡并分茅岱岳同艮方标出震午位对升中岚滴晴烟碧崖铺夕照红巍峩齐泰华竒胜敌崆峒链句供诗客模真怯画工天孙分恠状神化结全功吟赏慵回首林泉兴愈隆
先丞相天圣间尝留诗寺壁后主僧刻石逮今嵗久字画刓缺因命工再刋石绍圣五年三月中澣日侄曽孙新滑州白马县主簿李侃敬书
右小石刻在济南府长清县灵岩山寺中其山距府九十里南接泰山北带龙洞齐乗以为疑即水经之玉符山而魏书所云朗公谷者在其东南自前代称为胜境宋金元人题字最多予至则当兵火之后纵横偃踣委之荆棘瓦砾之中然犹得唐一宋金四十余元以后不能悉数唐刻为天寳十一载造舍利函记文不工不足録而宋刻年月次以此首按史李廸諡文定前后三知兖州其再任乃仁宗天圣中也【求古録】
滕渉诗
天圣戊辰嵗七月奉诏解青社印归阙道出鲁粤十四日经灵岩之山灵岩古地也山经地志颇载竒胜因饬驾游于是于时金火交胜天宇如灼周览未卒顿获清凉葢古之君子登名山覧絶景思有以不忘者矧今相国陇西公复题名于壁余因命笔以继君子之行兼记歳月而已 行右谏议大夫前知青州军州事滕渉
山半旧招提扪萝蹑石梯佳名标四絶胜境出三齐殿古烟霞窟庭深桧柏蹊岳灵分地界云险接天霓香篆清风袅松廊翠巘低飞尘无路入幽鸟隔岩啼梦破泉声急飘凉竹韵凄微阳生顶上残月落峯西暂到犹尘虑长居信觉迷致君功业就向此卜幽栖【求古録】
祖无择诗
寺有四絶一曰灵岩余以赴官获兹税鞅因赋拙句用志其行 新通守济南祖无择
尝想灵踪得道难因回征辔此盘桓松风逗磬僧斋冷石水环堂客梦寒圣作俨同尧典布【寺有偃葢松白鹤泉及太宗皇帝御制御书】古碑犹是魏朝刋最怜山色当楼好欲去重来一凭栏 景祐五年十月廿三日【求古録】
孔舜思诗
题灵岩寺 尚书职方郎中通判齐州孔舜思忽从平地出尘笼亲到诸天释梵宫却悟冗官长役物争如大士日谈空山横青壁千层合泉迸丹崖一线通幽鸟静啼人外境防钟不堕世间风目无可欲猿猱伏心絶微尘氷鉴融自恨无縁陪宴坐它生愿效种松翁 熙宁九年丙辰十月【缺】 日住持传法赐紫沙门【缺】 立石【求古録】
张防宗诗
留题赠灵岩鍳公禅师 守秘书丞分司南京张防宗
人中令徳居髙地天下精蓝占好山四絶名标清世上十方僧聚白云间二龙珠照看经静【寺僧谓予曰此寺尝有识者曰二龙玩珠势也】双鹤泉供洗鉢闲早晚利荣缰锁脱性通三教扣禅闗 丁巳三月二十七日【求古録】
鲜于侁诗
留题灵岩寺七言一首兼简载师长老 鲜于侁马烦棰策车驰毂终歳尘劳常碌碌喜闻岩寺并山中路转清溪入幽谷乍行山口疑洞天穷深一上翻平田千层台殿隐林木四石壁生云烟山僧迎门笑相揖为语祖师存徃迹屈指于今八百年已在西来达摩前鹤鸣飞止黄金地锡杖涌起清凉泉境称四絶名天下天台石桥乃其亚千峯不改歳寒时一水最怜秋月夜半生游学颇艰辛且向空山老此身也知方丈安禅处解笑东西南北人 元丰二年正月五日住持传法赐紫守载立石【求古録】
寃亭卞诗
留题灵岩古诗十韵 寃亭卞【卞字下缺石一角】
屈指数四絶四絶中最优此景冠天下不独竒东州夜月透岩白乱云和雨収甘泉防山腹圣日穿崖头大暑不知夏爽气常如秋风高松子落天外钟声浮祖师生朗石古殿名般舟人巧不可至天意何所留老僧笑相语此事尝穷求移出蓬莱岛待吾仙子逰元祐庚午三月二十八日东武王璞书【求古録】
蔡安持诗
四絶之中处最先山围宫殿锁云烟当年鹤驭归何处世上犹传锡杖泉 元祐壬申十月中浣睢阳蔡安持资中题【求古録】
杜钦况诗
灵岩行 杜钦况
山路疑絶林深秘岩扄凿翠出金碧开轩列云屏希有昔成道久矣斯岩灵法定卧苍壁白日穿空明金威指泉窦一鍳秋寒澄定水供言众不缩亦不盈如公禅中秀于世本无营聊为出山云乗风任纵横坐令多寳藏百神转雷霆夜月啸雕虎玉匣开晶莹笑指八解池外流中不倾何必空山雷始悟物我情宣和六年三月廿七日书【求古録】
吕惠卿诗
留题兴安王庙 资政殿大学士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吕惠卿
翦叶防封意归禾恊济心遗风因唐逺积徳本周深逝水悲兴废浮云阅古今祠宫尚翚翼鸣玉潄招隂右小石刻在晋祠祠距府西南四十里悬瓮山之晋水之所发源后人于此引池结亭驾桥其上杯水翳然足为一方之胜其庙负山而东面者晋水之神南靣者唐叔之神后晋天福中封唐叔为兴安王而宋时又封晋水为显灵昭济圣母饰为妇人之像今之人但言圣母而不复知有唐叔为古先有土之君矣故特録此诗亦以此祠自唐御书之外别无文字故也祠前莲花台上有铁人四一绍圣四年一五年造俱完一治十一年一无年月俱坏因知今人制作不逮古人类如此岂独文章也哉【求古録】
王安石此君堂诗
王荆公与其弟平甫此君堂咏竹二首相传皆公所书石刻在今应天府学公书气韵飘逸势若率然而未尝无从容整暇之意亦自成一家昔人论公书类忙时所作此说非也但学书者不可为法耳【东里集】
宋苏轼书楼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