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清书史 - 第 43 页/共 122 页

巴   巴慰祖字予藉一字子安号隽堂一号晋堂亦号莲舫歙人候补中书   工篆隶得之者珍为墨宝 【歙县志】   少好刻印务穷其学旁及钟鼎款识秦汉石刻遂工隶书劲险飞动有建宁延熹遗意 【注中述学】   工篆隶摹印 【黄钺画友录】   工隶书 【金石学录】   巴慰祖分书能品下行书逸品下 【国朝书品】   巴树谷字艺之一字孟嘉慰祖子候选训导   黄钺曰工篆隶   皇清书史卷十三   ●皇清书史卷十四   义州李放太弥纂录   下平(四)   七阳(一)   ○【下平】 七阳 【杨 扬 光 良 章 方 羊】   杨   扬   光   良   章   方   羊   杨   杨春华字友声更名越字安城山阴人明诸生国初坐事徙宁古塔余懋杞曰年六十八灯下能作小楷 【东武山房集】   杨宾曰幼时见故乡能书者有朱敬身祁止祥陆子和董叔迪钱去病鲁仲集释月华诸君然无临圣教者惟先府君临之最熟然书名不出朱祁之右以近晋故也又曰余家高曾以来多有书姿而皆不学惟先府君学曹娥圣教而圣教尤熟虽造次颠沛不失规模 【大瓢偶笔】   杨乔岳字季平龙溪人明诸生侨居杭州善楷法 【福建通志】   杨廷鉴字冰如号静山武进人明崇祯十六年第一人及第官修撰顺治间官江宁府教授工书法予藏有所书格言绫本卷子 【木叶厱法书记】   杨麟武字公振江陵人国初为化州知州民叛死之本朝死节之臣自麟武始少有异姿九岁仿十三行有子敬风骨 【韩程愈撰传】   杨思圣字犹龙号且亭别号雪樵子巨鹿人顺治三年进士官四川布政使   魏裔介撰墓志云擅晋人书法世祖方留心翰墨召词臣能书者面给笔札公与陈宫詹爌所书缣素独称旨   擅书法 【王晫今世说】   予藏方伯小楷书文赋卷子笔致秀润直摩华亭之垒方伯于明季尝避兵南宫辛壬之际放奉亲徙居此邑时拟以此卷句摹上石寘之学宫后竟不果 【木叶厱法书记】   杨大鲲字九抟号陶云又号秋屏廷鉴子顺治六年进士官至山东按察使   工诗赋书法 【江西通志】   杨雍建字自西号以斋海宁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书偕褚薛 【暴书亭集】   按初字同玄   杨二溥字希之武进人以岁贡授宁国训导善书与薛奕白铭唐宇昭齐名有薛白杨唐之号是为前四家圣祖尝见所书佛经诏诣京先一月卒 【武阳合志】   李兆洛曰邑中书人国初则有薛耳白瑀杨二溥为薛白杨唐四大家   杨允大余姚人得力大令而善书千文 【大瓢偶笔】   杨僊枝字简人宁山人康熙六年进士官检讨   张英曰工草书 【笃素堂集】   杨瑄字玉符 【按号楷庵】   华亭人康熙十五年进士官内阁学士坐事遣戍工书法行楷俱入妙 【松江府志】   又按一号玉斧见戴梓耕烟草堂诗   杨大鹤字九皋号芝田大鲲弟康熙十八年进士官谕德   工书与薛搢白铭唐宇肩称薛白杨唐是为后四家 【李兆洛养一斋文集】   杨还吉字六谦即墨贡生康熙十八年举鸿博未遇能书 【山东通志】   杨乔年武进人工书与薛搢白铭唐宇肩齐名号称后四家 【武阳合志】   杨佩玉武进人工书 【江苏诗征】   杨子水字西池昆山诸生善草书得邱龙门之传 【苏州府志】   杨玉辉字文叔长汀贡生善草书得东海笔法尤工摹印自李斯以下能分别流派而自成一家 【福建通志】   杨陛字幼清娄人工金石刻书宗二王沈文恪荃见其书徒步往访纵论书法日晡不去 【松江府志】   杨锡观字禺若瑄侄诸生尤精篆隶成金石辨通等凡八种 【同上】   杨组字又綦宣城诸生书法苍劲有故致 【宛雅】   杨中讷字端木号晚研雍建子康熙三十年进士官右中允书橅晋唐于纵横中具有法度 【查傎行撰墓志】   晚研工书所至楮墨堆案 【查慎行敬业堂诗集】   工草书 【大瓢偶笔】   俞宝华曰晚研学书于范骧 【两浙輶轩续录】   书学米南宫 【名人尺牍小传】   杨化元字善长内江人康熙四十一年举人官刑部郎中善草隶书 【四川通志】   杨绪字冑远号朗溪武陵人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官编修   字写争坐位 【随园诗话】   杨士徽大鲲子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官编修书法有晋唐人风 【武阳合志】   按字若猷号藕塘   杨湝字汇南江都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官检讨备四体书法 【甘泉县志】   按号掌亭   杨维宁字紫澜别号管社山人喜作擘窠书 【无锡县志】   杨珽字搢珽益都人章草纯质古雅得皇索遗意 【张贞撰墓志】   杨颉遐字玉持嘉定人能书 【练音初集】   杨匡字又衡号渔山苏州洞庭东山人工篆书其铁笔奄有顾云美之长后游京师汪退谷徐畏垒诸名士皆乐与之饮酒意稍不惬拂衣竟去而金石犀象之章非瞿端叔手制纽不屑下笔 【七十二峰足征集】   杨宾字可师号大瓢一号耕夫又号小铁眷华子寓苏州   善书法八岁能作擘窠书 【苏州府志】   书法不染宋元习气 【国朝诗别裁集】   大瓢自晋至明无不涉猎其得力者楷则黄庭行则圣教专用二帖之笔意仿各家之形势工勤力足而无懈笔不知者谓自成一家实则专攻二帖者也能悬肘撮管排荡不羁蝇头小楷与寻丈大字一例挥洒 【朱象贤闻见录】   杨宾得执笔法学右军长公圆润自然亦弱 【梁巘评书帖】   任兆麟曰大瓢山人家于吴下求书者日踵于门自谓得晋贤三昧祝枝山王雅多一外不足多也 【江苏诗征】   宾自云予书与时流较气概不如宋射陵父子间架不如冯补之纵横不如褚研云姿态不如陈子文缠绵不如黄自先儒雅不如姜西溟跳脱不如金赤莲秀润不如汪文升灵活不如查声山严整不如何屺瞻古奥不如八大山人厚重不如汪文漪而瘦劲淳古则余亦不敢多让不知当世以为何如也 【大瓢偶笔】   杨希曾工楷法献诗行在蒙录用供奉武英殿 【无锡县志】   杨锡绂字方来号兰畹清江人雍正五年进士官漕运总督谥勤悫工书法没后人刻以行世 【湖海诗传】   按乾隆二十三年卒年六十八   杨二酉字学山号西园一号恕堂太原人雍正十一年进士官兵科给事中诗文书法俱负重名 【三邕翠墨簃题跋】   放藏给谏自书巡视台湾诗册已摘录于随笔中行草亦妙 【木叶厱法书记】   杨法字孝父 【一作甫】 号已军上元人   工草隶 【江宁府志】   工篆籀 【扬州画舫录】   工草篆 【江苏诗征】   己军如左手持螯睥睨食肉人 【国朝隶品】   杨廷果字令贻无锡 【按一作金匮】   人善书学宋人微乏风骨 【无锡县志】   工书喜购名人墨迹苏黄米蔡暨赵祝文董无不备 【梁溪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