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经世心易发微 - 第 1 页/共 5 页
《皇极经世心易发微》
【皇极经世心易发微序】
运阖开以成元会运世而不已者,理与数而已。是故数由理生,理由数著者也。未形之初,有理斯有数,有数斯有象,既形之后,因象以推数,因子以推理,理者太虚之实义,而数者太虚之定分也。故河图兆祥,伏羲因之而画卦,孔子因之而作大衍,皆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发明河图之数也。自孔子没后之言数者,流于术而大义晦矣,至宋邵康节得李挻之之传,着为皇极经世书,其命象定数自为一家,形于道即太极动静之机着于文,即伏羲奇偶之画,自无生有,自有生无也。夫无之生有者,无极而太极也。有之生无者,动之而静也。或有或无天道之妙,一动一静,太极之根,往来相资,屈伸相感,通变化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故在天则有日月星辰风雨露雷以成其象,在地则有水、石、飞、走、草、朩、以成其形,在人则有性、情、形、体、声、色、臭、味感应变化,消息盈虚而循环而不已焉,是故以元经会以运经世,大而天地之终始,小而人物之死生,远而古今之世变无不该贯,盖得伏羲画卦之意,而发孔子之未发者也。要其本旨皆原于易,夫易者,一也,易之一即道之中也,中者,人之心也,故曰天向一中生,造化人从心上起经纶,所以为先天之学也,先天之学,正其心,平其气,无私于心,无反于义,义理融会其道中,正即物穷理而尽性,知天之学亦在其中矣。易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生死即太极之动静也,不动不静,不生不死,是道之一也,是以大衍之数一变而七,七七四十九也,七变而为九,九九八十一也,数既极于九,又复而为一,人既生复又死,明其理知其数,则凡动静可求其端,阴阳可求其始,而万物之得失,人事之休咎,皆可得而前知矣,此皇极所由作,贯理数而一之也。有志数学者,不可不求其理,有志于理者,不可不求诸心,求心之要,舍静何以哉,奥自受读以来,徒祈共文,茫然无所获,静奍之久,一旦豁然而前知之,道得其要系,观其象玩占固不应验,乃敢折衷微词多莅旧闻,以理为经,以易为纬,辑为六卷,名曰心易发微妙,凡造化之源,阴阳之妙,与卦气之盛衰,声音之倡和,体用之变迁,执之断例,靡不备焉,昔人有言,理究伊川,数究康节,如诣其极则亦一而已矣。是书也虽于邵子之心无所补,而幼学之士,亦可得其旨意之大略,观物之梯航也。故不敢私録之,以求正于有道云。
洱阳杨体仁野崖氏题
【野崖先生传】
吾滇僻处西隅,而山川灵秀,不减中州。云邑虽弹丸小邑,实得坤维正气,乃土金相生过气之所,向南行五日则极热,向北行五日则极寒,此其验也。邑中灵气所锺,代有伟人而必以向春先生为冠。先生少而颕悟志在道德,不慕声华,为邑增广生员,潜心易学,上绍五圣心传,近接尧夫正派,盖先天后天之数固已得之心悟,而非言说所能尽矣,极深研几言必有中。然人犹未之奇也。明学宪出巡,于报优劣最为紧要,故凡报劣者俱被笞革焉。时值岁试,行催报劣甚严。邑学师欲以贫者当之。先生曰,嘻彼贫士也,何可当此累,自愿以身代之。学师曰,汝品行端方,报劣无可措词者。先生曰,但言左道惑众,擅吃民间鸡酒足矣。学师然其说以报之。迨学宪按临榆郡,岁试甫毕,于报劣者严加考询。一见先生即作色言曰,汝为士子,左道惑众可乎?先生答曰,生员非左道惑人者,若谓生员左道惑人,易经不该命题。学宪色和曰,汝知易数,其能明吾意乎?先生曰,请书一字。学宪于案上书一“由”字。 先生曰,是问六甲,盖“由”字倒看则“甲”也。学宪故意喝之曰,非也。先生曰,恭喜老宗师,所生是个公子。但这声喝得不好,报信人至观音塘马折足,并家内所命乳名亦起出。后历历皆验。学宪抚然曰,世俗讥评何足为定?吾几屈一佳士。此后报劣之令遂弛。但存其意而已。由是名由省会沐士公尤重之。即军旅大事亦与相商,于贼散之期皆预定焉。值乡试之年,预令起数,凡元魁姓氏悉有隐语,但于事后方角耳。其前知多类,不可殚述。一曰先生独处,心动遂自起数,乃因算贼被获久之得释,欲行报怨也。先生算其从来之方,布下擒拏之纲,获贼小校,谢之以金。遂长叹曰,前知诚妙解也,然多言数穷,安之非祸基哉。此后不轻与人卜矣。算得云邑路当孔道五十年后必罹兵焚,遂挚家属迁于姚城。先生年益得高,邵修髯伟,貌飘飘欲仙。念一画原于伏羲,谁登画卦之台,九畴原于大禹,谁涉洛水之滨。以及文王之阅厯,周公之经营,孔子之车服礼器不可不厯览其胜也。于足遂辞家远游,于途中得遇李卓吾赴姚安府任议论。间卓吾知先生学究天人甚重之。因问曰:公家姚城亦有嗣乎?先生曰:曾留下书一函与子,后日吾子投书,无论迟早急与相见,能免公灾。卓吾重先生,遂志其言不忘。其子视书,封固甚密,外又封云:某年月日时投书始验。至日时来投书,值卓吾坐晚衙(此处有一字不明),子投书急与相见,时已黄昏矣。卓吾方前甫发书,忽大震一声,府府堂中梁崩塌将公座压为粉碎。彼此大惊,起书视之,但曰:我救群倒梁之厄,君惜我孤苦之儿。此尤应验之最奇最显也。 后变姓名为孔道人于慈云寺。得遇了凡先生,未以知来之学,载在了凡立命篇,说甚详,兹不重赘。先生云游不返,莫知所终,如神龙之无端,见其首不见其尾也。先生易数发微自灵性然,亦有秘传焉。少年赴试秋闱,于安宁道中遇一老叟坠驴几死,同伴惊骇疾云,先生独扶之。老叟睁目视之曰:扶我者汝耶,吾有神数待子久矣。蕴授以皇极经世之秘诀也。自此遂弃举业而专习焉。老叟不知何许人,疑为穆伯长之流云。按先生氏杨讳体仁字向春,别号野崖前(此处缺一字),明嘉靖人也,世居云洱之北门,至隆庆年间书已行世。余与先生相距二百有余年,其轶事但得之传闻,今录先生书,见其易数精微,有功先圣,惧其事之久而湮没也,不揣固陋,以为传记之,先生其知我之心乎,后之君子其谅我之心乎。
大清乾隆十二年岁在丁卯夏四月吉旦
心易发微目录
卷一
序 伏羲太极图说 河图说 洛书图说 先天八卦图说 后天八卦图说 经世衍易图说 经世天地四象图说 元会运世图说 六十四卦方图说 六十四卦圆图说 邵子先天卦气说 天地始终之数 一元十等数 以元经会说 以运经世说 年之月卦 日之时卦 皇极起卦法 运会世并年月日入图歌诀 皇极起例
卷二
问数答语 观物筌蹄 八卦取象 八卦变象 论九畴 八卦取象拾意 先天体用起例 后天体用起例 先后天辨 卦爻当位 后天物来方向断 策数起例 先天八卦正数 先天五行生成数 轨数起例 后天八卦正数 后天五行生成数 观物策轨 策轨顺逆 为人占例 自己占例 动物占例 静物占例 稽疑十应 卦辞协卜 观物元机 观物动静 四植说 吉星 凶星 三要元机
《皇极经世心易发微》总目
卷三
体用总断 天时 岁序 人事 身命 家宅 屋舍 婚姻 产育 科甲 仕宦 求谋 求财 出行 行人 疾病 小儿病症 医药 鬼神 词讼 失物 逃亡 盗贼 征战 坟墓 交易 谒见 忧疑 损坏 饮食
卷四
大定根源 取动卦 动卦数 阴阳加策 年除数 大定起例 元会运世 数有空缺 数有隔借 数有顺逆 以数合卦 卦有动爻 天地生成数 二极数 阴阳数 分格 合格 数有错综 数有乘除 观数吉凶 四象说 岁序 地理 起屋 家宅 婚姻 产育 出行 行人 应举 求财 疾病 生死 坟墓 词讼 交易 逃亡 两家气数 物之成败 物之隐微 物之多寡 出师胜负 谒见 人物贵贱 人物和睦 观未来事 行船 进退奴仆 求买田宅 饮食丰啬 刀砧煞 八卦星象 皇极起例 纳音数 后天八卦数 起大运 起小运 推岁序休咎 买物损坏 推人生死 声音说 分五音 辨清浊 明等第 交互音 检篇韵法 声音辨说
卷五
五运之年卦
卷六
小序 人物统于太极图之上下 起本身数 声音入既济四象并挂一卦总括阳图 声音入既济四象并挂一卦总括阴图 后天参伍错综之例 卜易变通论 事应迟速例 八卦内伏干支刑合等例 凶杀 长生例 日与卦合 天禄 地禄 天赦 时方吉凶 十应灵枢篇 文王十二月卦气图 二十四月卦气 七十二候 求七十二候 日卦 时卦 八卦十六变 八卦配象
卷七
历代帝王经世甲子岁
【伏羲太极图说】
此图乃伏羲氏所作也,世不显传,或谓希夷所作,虽周子亦未之见焉,乃自作太极图观任道逊之诗可见矣。诗云:
“太极图中一气旋,两仪凹象无形全,先天八卦五行具,万物何曾出此圈”。又云:
“造化根源文字祖,图成太极自天然,当时早见周夫子,不费钻研作正传”。
夫既谓八卦浑沦文字祖,则知图为伏羲所作,而非希夷明矣。其外一圈太极也,中分黑白者,阴阳也。黑中含一点白者,阴中有阳也。白中含一点黑者,阳中有阴也。阴阳交互,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其圈外左方,自《震》一阳驯至《干》之三阳,所谓起《震》而历《离》、《兑》,以至于《干》是也。右方自《巽》一阴,驯至《坤》之三阴,所谓自《巽》而历《坎》、《艮》,以至于《坤》是也。其间四正四隅,阴阳纯杂,随方步位,自有太极含阴阳,阴阳含八卦之妙,不假安排也。岂浅见近识者,所能及哉。伏羲不过摸写出来,以示人耳。予尝穷观此图,阴阳浑沦,盖有不外乎太极,而亦不离乎太极者,本先天之《易》也。观周子太极图,则阴阳显著,皆太极之所为,而非太极之所倚者,实后天之《易》也。然而先天所以包括后天之理,后天所以发明先天之妙,明乎道之所浑沦,则先天而天弗违,太极体立矣。明乎道之所显著,则后天而奉天时,太极用行矣。使徒玩诸画象,谈诸空言,则伏羲之意荒矣。
故周子有诗曰:
“画堂几座万几休,日暖风和草色幽,谁道三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睛头”。
岂非孔子所论太极之旨,容有外于一举目之间哉,是能默识于其妙,而见于性情之理者,旨要可考也。
【河图洛书】
愚按《河图》《洛书》为数之宗也,数之所起,一阴一阳而已,阳数奇属天而象圆,阴数偶属地而象方,《河图》以生数为主,故一、二、三、四、五、居内,六、七、八、九、十居外,天一生水,得五为六,故地以六成之,而一六共宗居北,地二生火,二得五为七,故天以七成之,而二七为朋居南,天三生木,三得五为八,故地以八成之,而三八同道居东,地四生金,四得五为九,故天以九成之,而四九为友居西,天五生土,五得五为十,故地以十成之,而五十相守居中,生数在内,成数在外,各以类数而同处其方,在内为主,在外为宾,亦各以数而相统不乱,此所谓道其常数之体也。
以阴阳老少论之,一为老阳之位,其外则老阴之数居之,二为少阴之位,其外则少阳之数居之,三为少阳之位,其外则少阴之数居之,四为老阴之位,其外则老阳之数居之,此又阴阳老少互藏其宅之变也。
以生出之序言之,始下次上,次左,此右而复于中,而又始于下也。
以运行言之,北方一六水,生东方三八木,东方木生南方二七火,火生中央五十土,中央土生西方四九金,西方金生北方一六水,左旋一周,而水复生木也。
以对待言之,北方一六水克南方二七火,西方四九金克东方三八木,是生生之中,又有克制相成之义焉,本之以画卦,则虚其中之五与十者,太极也。奇数二十五,偶数三十者,两仪也。以一、二、三、四,为六、七、八、九者,四象也。折四方之合,以为《干》、《坤》、《离》、《坎》,补四隅之空,以为《兑》、《震》、《巽》、《艮》者,八卦也。此所谓虚其中以作易也。
【洪范九畴图】
愚按《易范》圣人之所作,故《洛书》以奇为主,一、三、七、九各居其外,五居其中,而二、四、六、八亦各以偶数,而附奇数之侧,正者为君,侧者为臣,所谓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也。然以数之纵横十五,则皆以七、八、九、六叠为消长而得之,一居正北叠五为六,而与南方之九叠为消长,四居东南得五为九,而与西北之六叠为消长,六进为九,则九长而六消,九退为六,则九反消而六又长,三居正东,得五为八,而与西方之七叠为消长,二居西南,得五为七,而与东北之八叠为消长,七进为八,则八长而七消,八退为七,则八反消而七又长,虚中五,则纵横皆十五,而一含九,二含八,三含七,四含六,参伍错综,无适而不遇其合焉,此变化之无穷,所以为妙也。其阳数之次,则北首而东,东而中,中而西,西而南,其阴数,则首西南而东南,次西北而东北,也合而言之,则北首而西南,次东而东南,次中而西北,次西而东北,以穷于南也,其运行则一六水克二七火,二七火克四九金,四九金克三八木,三八木克中央土,右旋一周而土复克水也。
以对待言之则东南方四九金生西北一六水,东北三八木生西南二七火,是克制之中又有生生不穷之理焉,大禹之叙畴,故一为五行,二为五事,三为八政,四为五纪,五为皇极,六为三德,七为稽疑,八为庶征,九为五福,皇极居中,而八者各以其次列于外焉,所谓则《洛书》者,总其实是也,愚按具天地之理者,易之象纪天地之理者,范之数数始于奇,象成于偶,二四而八,八卦之象,三三为九,九畴之数,故象以偶为用,有应则吉,数以奇为用,有对则凶。偶者阴阳对待之象,奇者阴阳叠运之数也。
【先天八卦图】
此伏羲方位之图易之本也故干一坤八兑二艮七离三坎六震四巽五各各相对不惟其数合成九数其画亦各各相对合成九画焉夫九乃老阳之数无所不包自震至干为顺自巽之坤为逆数往顺天而左行皆已生之卦故云数往者顺知来逆天而右行皆未生之卦故云知来者逆
附图一:
图二 :
图三:
图四:
图五 :
图六:
图七:
【后天八卦图】
后天为流行之用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干劳乎坎成言乎艮此文王方位之图易之用也先天之离东坎西象日月之出乎卯入乎酉后天之离南坎北象天地之正子午先天非后天则无以成其变化后天非先天则无以自行予按先天造化之初由心出迹之学后天生物之后因迹求心之学心与道皆虚不为物碍也在先天之先不为无在后天之后不为有迹不能外也朱子谓康节之学得于先天看得道理透彻自然前知耳
【经世衍易图】
经世衍易图
太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予谓天地出于易易非出于天地圣人作易而易不作于圣人也易有太极者何也当夫元气浑沦阴阳未判是为太极〇及夫元气既分动辄为阳 静者为阴 动之上生一奇谓之阳 动之上生一偶谓之阴 静之上生一奇谓之刚 静之上生一偶谓之柔 合而言之阴阳刚柔四象也四象阳之上生一奇谓之太阳 生一偶谓之太阴 阴之上生一奇谓之少阳 生一偶谓之少阴 四象刚之上生一奇谓之少刚 生一偶谓之少柔 柔之上生一奇谓之太刚 生一偶谓之太柔 故太阳为干太阴为兑少阳为离少阴为震少刚为巽少柔为坎太刚为艮太柔为坤此伏羲画卦之自然形体次第而孔子发明之故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此言最为切要古今说者虽多惟康节明道二先生之说得之故康节所谓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正谓此也夫易之未作易在太极之先易之既作一在太极之内八卦画而吉凶定吉凶定而大业生以言乎法象之大则有易中之天地乾坤是也以言乎变通之大则有易中之男女震巽六子是也以言乎著名之大则有易中之日月离坎是也以言乎崇高之大则有易中之富贵日新月盛富有大业是也以言乎利用之大则有易中之生人神道设教顺动服民是也以言乎深远之大则有易中之蓍龟某爻吉某爻凶是也此皆言易中之大业非圣人立卦作易孰能备天下之物致天下之用成天下之器若是其广大悉备矣乎天地之道阴阳刚柔有动静之两仪必有一元之太极康节明天地阴阳刚柔始于太极之动静与周子所传太极相表里康节复穷其变交推天之阴阳地之刚柔各自相交而生八卦有相交而天以干兑离震四卦生西北十六位而后阴阳之用尽焉地以坤艮坎巽四卦升东南十六位而后刚柔之用尽焉虽然天地自交而未至于相交以生物也是故动静者天地分太极之初四象者天地禀太极之理十六卦者天地达太极之用而用在于交也太极为一一生二为动静二生四为阴阳刚柔四生八为八卦八生十六为十六位分天地则天有十六位地有十六位为三十二矣是皆加倍之数也一十六有二者天地各分其一用以为体是体也动之大者谓之太阳 动之小者谓之少阳 静之大者谓之太阴 静之小者谓之少阴 太阳为日太阴为月少阳为星少阴为辰日月星辰交而田之体尽矣静之大者谓之太柔 静之小者谓之少柔 动之大者谓之太刚 动之小者谓之少刚 太柔为水太刚为火少柔为土少刚为石水火土石变而地之体尽矣自太极之判以阴阳刚柔为天地之用乃体之用也自阴阳刚柔分太少生为八卦为天地之体乃用之体也今日月星辰交而天之体尽水火土石交而地之体尽则主生言之而天以日月星辰交为十六卦也地以水火土石交为十六卦也则十六卦又各为生物之体则主位言之也太者得气之多少者得气之少也日月星辰丽乎天而干为日者太阳也兑为月者太阴也离为星者少阳也震为辰者少阴也日月星辰交而日有四位干夬大有大壮月有四位履兑暌归妹星有四位同人革离丰辰有四位无妄随噬嗑震而为十六矣非天之体尽于此乎水火土石丽乎地而坤为水者太柔也艮为火者太刚也坎为土者少柔也巽为石者少刚也水火土石交而水有四位坤剥比观火有四位谦艮蹇渐土有四位师蒙坎涣石有四位升蛊井巽而为十六矣非地之体尽于此乎洪范以水火木金土为造化之用此以五行有石土无金木者木为土之子有土无木母孕子胎也石者金之胞有石而无金子藏母胞也
【经世衍易图】
天地四象图
日月星辰丽乎天而干兑离震生水火土石丽乎地而坤艮坎巽生日午中而气热故为暑月子中而气冷故为寒月十干之星为阳而主昼十二支辰为阴而主夜皆天之气也水降而为雨地气上腾也火炽而生风地气旁达也地气夜升而为露星殒有声而主雷皆地之气也日月星辰自相交而天之变尽于十六卦水火土石自相交而地之变尽于十六卦是天地之气凝结而生物有物斯有质有质则有数故干在天成象为月在地成形为火火与日本一体故阳燧取于日而得火兑在天成象为月在地成形为水水与月本一体故方诸取于月而得水离在天成象为星在地成形为石石与星本一体故传言星殒为石震在天成象为辰在地成形为土辰与土本一体故自日月星之外高而苍苍者皆辰也自水火石之外广而茫茫者皆土也盖日月星辰犹人之有耳目口鼻水火土石犹人之血气骨肉也是故数者尽天下之物则也得乎数则物之则事之理无不在焉不明乎数不明乎善矣不诚乎数不诚乎身矣
易之与极其旨若相似而致用实不同易之与极八卦名同而位殊爻同而旨异位之殊先天后天之图可识矣旨之异卦同而象不同也故易之干为天为君而极则为日为暑易之兑为泽为金而极则为寒为月易之离为火为日而极则为星为昼易之震为雷为木而极则为辰为夜易之巽为风为木而极则为石为雷易之坎为水为月而极则为土为露易之艮为山为土而极则为火易之坤为地为土而极则为水为雨矣易以占为神极以算为智占者听圆变之蓍以求将见之象算者布一定之卦以衔无穷之数占则取象于天神之研几也算则断在于人智之极深也神以知来而未尝不藏往知以藏往而未尝不知来也左为天右为地日月星辰丽乎天而离震干兑居之水火土石丽乎地而坤艮坎巽居之体数有四布算之法皆源于此
附图8:
【元会运世图】
愚尝考之阳一为奇阴二为偶是以一元之数起于干故干为起数之端犹一岁包年月日时而为之也干之后有兑兑为月其数二衍之为十二犹一岁有十二月也兑之后有离离为日其数三衍之为三百六十犹一岁有三百六十日也离之后有震震为时其数四衍之为四千三百二十犹一岁有四千三百二十时也此一二三四为天地生物之始数阳之所以先乎阴也震之后继以巽五阴元之气莫先于此是以巽元之年数衍之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起数之端坎六继之是为巽元之月数衍之为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月艮七又继之是为巽元之日数衍之为四千六百六十五万六十日若夫巽元之时数则居坤之八焉又衍之为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时此五六七八又为天地成物之终数阴之所以承乎阳也由是重而衍之以至于八则干之世数四千三百二十衍之为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兑之世数五万一千八百四十衍之为六十七万一千八百四十六万四千循而推之皆可概见大抵干兑离震之数包巽坎坤艮在其中子至巳上六辰皆属干谓之先天自午至亥下六辰皆属坤谓之后天后天皆效先天而为之故曰成象谓之干效法谓之坤可举隅而知
附图9:
【伏羲六十四卦圆图】
伏羲六十四卦圆图(此乃先天之所覆也)
愚谓圆图者天地之阴阳也在天为日月星辰寒暑昼夜谓之流行之易言其天地四时流行而不息也其卦皆从中起自坤生者始于复自干生者始于姤皆在天地之中中者心也万事万化生于心是康节之学本于先天之易尚象而不尚辞盖欲示不言之教如伏羲六十四卦初无言语文字也图左三十二阳卦春以发生夏以长养自复至干得一百一十二阳爻八十阴爻是阳数多阴数少即春夏之昼长而热也图右三十二阴卦秋以收敛冬以包藏自姤至坤得一百一十二阴爻八十阳爻是阴数多阳数少即秋冬之昼短而寒也左右三十二而为六十四卦又以春夏秋冬分之各四其六十四而为一千五百三十六卦之气以运行于天四象立体六甲循环以见皇帝王霸之迹治三百六旬有六日转旋乾坤主之属乎天地之造化衍之为元会运世散之为岁月日时事有体用而分皇帝王霸业有心迹而分易书诗礼春秋理无往而不在其
【伏羲六十四卦方图】
伏羲六十四卦方图
愚谓方图者地道之刚柔也在地为水火土石风雨露雷谓之对待之易言其承天时行以生物也其卦皆从中起自中而起则震巽之一阴一阳故阴至巽而伏亦至巽而止阳至震而休亦自震而生阴阳二气交乎震巽实坎离交乎黄庭之象也内一截三十二阳卦西北角干东北角泰外一截三十二阴卦西南角坤东南角否亦共六十而为六十四卦又以元会运世分之各四其六十四以为二百五十六位之卦体以生物于地四四立体四九为用以见律吕音声阳唱阴和动植飞走出生入死坎离主之属乎地之造化故邵子有诗云天地定位否泰交类山泽通气咸损见义雷风相薄恒益起意水火相射既济未济四象相交成十六事八卦相荡为六十四此正言方图之意也
附图10:
【朱子先天卦气】
朱子曰:先天图自左方《震》初,为冬至,《离》、《兑》中,为春分,至《干》之末,而交夏至,右方自《巽》初为夏至,《坎》、《艮》中,为秋分,至《坤》之末,而交冬至。图之顺逆左右,先儒说之详也。
夫《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已生之卦也。其序自南而北。若卦气运行,则自北而南,一阳生于《震》始。故邵子以冬至之半为《复》。十一月中也。十二月丑初小寒,其卦为《颐》、《屯》、《益》,月半大寒,则《震》、《噬嗑》、《随》。正月寅初立春,其卦为《无妄》,为《明夷》,月半雨水,则《贲》、《既济》、《家人》,二月卯初惊蛰,其卦为《丰》、《离》、《革》,月半春分,则《同人》、《临》,三月辰初清明,其卦为《损》、《节》、《孚》,(此处应为《中孚》卦,省略一“中”字)月半谷雨,则《归妹》、《暌》、《兑》,四月巳初立夏,其卦为《履》、《泰》,月半小满,则《大畜》、《需》、《小畜》,五月午初芒种,其卦为《大壮》、《大有》、《夬》,至《干》之末交夏至焉。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未生之卦也。其图自西而北,若卦气之行,自一阴生于《巽》始,故夏至午之半为《姤》,五月中也,六月未初小暑,其卦为《大过》、《鼎》、《恒》,月半大暑,则《巽》、《井》、《蛊》,七月申初立秋,其卦为《升》、《讼》,月半处暑,则《困》、《未济》、《解》,八月酉初白露,其卦为《涣》、《坎》、《蒙》,月半秋分,则《师》、《遯》,九月戌初寒露,其卦为《咸》、《旅》、《小过》,月半霜降,则《渐》、《蹇》、《艮》,十月亥初立冬,其卦为《谦》、《否》,月半小雪,则《萃》、《晋》、《豫》,十一月子初大雪,其卦为《观》、《比》、《剥》、,至坤之末交冬至焉,即子之半也。
此三十二卦属阴,以当秋冬,子至巳,《干》、《兑》、《离》、《震》,六阳月,其节有四,冬至、立春、春分、立夏也。午至亥,《巽》、《坎》、《艮》、《坤》,六阴月,其节有四,夏至、立秋、秋分、立冬也。一年八节二之,计一十六卦,外有十六卦,三之计四十八卦,并之则六十四卦,以当一期之气候,所以定时成岁,行鬼神成变化也。
【邵子先天卦气】
《干》、《坤》、《坎》、《离》分配四时,主二十四气,《坤》尽子中,交《离》初爻冬至,上爻惊蛰,《离》尽卯中,交干初爻春分,上爻芒种,《干》尽午中,交《坎》初爻夏至,上爻白露,坎尽酉中,交《坤》初爻秋分,上爻大雪。春、夏、秋、冬各有六十四卦气,皆从中起,子、午、卯、酉为四仲,二分二至当之,寅、申、巳、亥为四孟,四立当之,经世历以冬至为天地之元,元之元也。故去四正卦,而用三百六十卦气图,以春分为人物之元,亦元之元也。故用六十四卦而四之,而二百五十六位卦气图。以冬至子中为世之元,春分卯中为元之元,夏至午中为会之元,秋分酉中为运之元,各六十四卦,各以气运而更叠值事。开物于寅中,而起于惊蛰者,二月初气也。闭物于戌中,而终于立冬者,十月初气也。何也?曰:寅中戌中虽主月会而言,其用实由乎节气,地之生物以气为机,天之气先至,而后地之物应之,气之来常先半月,气以舒而常盈,用以疾而常缩,故关朗子云:当期之数,过者谓之气盈,不及者谓之朔虚,朔者盈虚之不齐,积微之久,中气中有居于月晦者,必闰以置之,乃复于初经,本于先天,故中朔同起卦气,因先天卦气取中气,以主月元会运世,皆从中起,所谓举正于中也。卦图曰:大运法当从经世,数起于星甲、辰子,小运法当依卦气图,起甲仲巳孟日,天统乎体,气之体生于四仲,故大运甲子当冬至,而二十四气之中,皆得子午卯酉之四中也,气之用行于四立,故小运甲寅当立春,而二十四气之首,皆得寅、申、巳、亥,而生乎孟矣。
【六十四卦方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