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类聚 - 第 30 页/共 154 页
《濑乡记》曰:老聃计其年纪,时已一百馀,聃无老耄之貌也。
《述异记》曰:尹雄年九十,左鬓生角,长寸半。
【诗】魏应璩诗曰: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馀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
又新诗曰:少壮面目泽,长老颜色粗,粗丑人所恶,拔白自洗苏。
魏阮诗曰:白发随栉坠,未寒思厚衣,四支易懈倦,行步益疏迟,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自知百年後,堂上生旅葵,晋张载诗曰:气力渐衰损,鬓发终以皓,昔为春月华,今为秋日草。
晋陆机诗曰:软颜收红蕊,玄鬓吐素华,冉冉逝将老,咄咄奈老何。
梁范泰诗曰:在生竟何豫,未云倏已老,华发飘悴容,苦虑栖怀抱,畴昔少年时,皆以归大造。
梁简文帝诗曰:昔类红莲草,自玩[○原讹阮,据冯校本改。]渌池边,今如白华树,还悲明镜前。
梁孔焘老诗曰:盛年歌吹日,顾步惜容仪,一朝衰朽至,星星白发垂。
【表】梁沈约致仕表曰:徒以桑榆无几,时制行及,不朝之礼,忽在今辰,使反身敝庐,待终穷巷,臣又闻之,悬车散发,其来旧矣,昔广德请骸,义在量力,二疏知止,惧贻後悔,数年以来,稍就尽竭,气力衰耗,不自支持,若蒙天地大恩,造物洪施,拯其隆满之切,救其害盈之灾,譬彼日昃,假荣终朝,踟蹰夕景,少观盛化,宅壤归泉,自无云几,祈仁仰泽,事止寸阴。
梁王僧孺为韦雍州致仕表曰:一旦攀附,遂无涯限,排云矫汉,飞□待翼,陆离蝉组,照灼潘旗,受推毂,执奉酎,变狭室於高门,改小冠於侯服,况复还周纽其六印,归齐列其五鼎,常惧轮轻载积,基薄墉高,器覆危倾,人指鬼瞰,老与年并,疾随衰及,涂遥齿截,漏迫锺鸣,高舂之景一斜,不周之风忽至,菌蟪夕阴,倏驶无几,堇朝采,飘零已及,仰朱阙而掩涕,向谷而自悲,岂复式瞻拱默,仰接锺鼓,傥帷盖未亲,东岳稍驻,击壤鼓腹,其赐犹多。
周王裒为库狄峙致仕表曰:俯音赴曲,操终则外,倾身举重,力殚斯毙,何者,日暮途远,前哲所以告归,漏尽载驰,昔贤以之知退,陈徐陵为王仪同致仕表曰:尺波归海,恒叹不居,爝火为薪,犹悲假续,况复星回日薄,通人有乞老之言,锺鸣漏尽,前史有夜行之诫,五陵鼎族,家传轩冕,四姓乡侯,荣由恩泽,虽虚名靡实,世官非才,年力方︹,虽不能辞退,今三元肇庆,六吕司春,得奉万寿之杯,豫参百辟之礼,便释朝衣,谨遵初服,方同孔光之杖,载游户庭,广德之车,方悬私馆。
【疏】後汉班超上疏曰:蛮夷之俗,畏壮侮老,臣超犬马齿耄,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自以寿终屯部,诚无所恨,但原生入玉门关,不敢望封酒泉郡。
又曰:[○又曰以下,明本无,冯校本云,此一段宋本有之,然辞义实不属,语亦不可解,今按其文义,盖赋名实,疑自他篇窜入者,俟考。]其诚无徵名实,赋以言行,具可扬伦,上方委我朝杰,搜材儒门,若取火于燧,求玉于昆,且知人则哲,永矢不谖,询乎誉则汝察乎德,摭其实则明试以言,夫名,实之宾,实者名立,正先修名以责实,亦徵言而考行,假使贤愚纷纠,是非交竞,用舍不杂於薰莸,妍蚩岂逃乎龟鉴,若畴离祉,驯致其令,则傅说感於殷聪,兜迷於尧圣,原夫未分陶璧,尚混齐竽,议沓人口,声喧路隅,乍好丹以非素,罕恶紫之夺朱,争{亢}容於木,指彻瑕於瑾瑜,及夫举直措枉,削繁省芜,转衡用心,既不畏於狂,取贤□厦,求智又侔於炙果,信垂拱而仰成,亦奚为而不可,懿其恭树桃李,假翼鸾,仰春夏而延阴,面挟而遂转,然後实无所蔽其迹,名无所匿其端,是二物也,坦然可观。
●卷十九 人部三
○言语 讴谣 吟 啸 笑
◇言语
《释名》曰: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述也。
《说文》曰:直言曰言,论议曰语。
《易》曰:君子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
又曰:言行君子之枢机。
《毛诗》曰:哿矣能言,巧言如流。
又曰:无易由言。
又曰: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又曰: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左传》曰:晋叔向郑,篾恶,从收器者立於堂下,一言而善,叔向闻之曰:必明也。
又曰:郑子大叔卒,赵简子为之临,甚哀,曰:黄父之会,夫子语我九言,曰:无始乱,无怙富,无恃宠,无违同,无傲礼,无骄能,无复怒,无谋非德,无犯非义。
《礼记》曰:事君,大言入则望大利,小言入则望小利,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
又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
又曰:言不危行,行不危言。
又曰:五方之人,言语不通。
《大戴礼》曰:黄帝弱而能言,[事具帝王部。]
《孝经》曰: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论语》曰:定公问,一言可以兴邦,有诸,子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一言可以丧邦,有诸,子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又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又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绎之为贵。
《邓析书》曰: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不急,驷马不能及,故恶言不出口,苛声不入耳。
《尸子》曰: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
《申子》曰:一言正,天下定,一言倚,天下靡。
《庄子》曰: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忘言之人,与之言哉。
又曰: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冠子》曰:赵武灵王问庞暖曰:寡人闻飞语流传曰: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淮南子》曰:得万人之兵,不若闻一言之当。
《汉书》曰:汉王与项羽临广武间而语。
又曰:太尉周勃迎代王,请间,宋昌曰:所言公,公之,所言私,王者无私。
又曰:韩信当斩,视滕公曰:不欲就天下乎,而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弗斩,与语大悦之。
《孙卿子》曰:赠人以言,重於珠玉,伤人以言,甚於剑戟。
《吴志》曰:张尚,孙皓时为侍郎,以言语辩捷见知,括地图曰:太极山采华之草,服之通万里之语。
卫别传曰:太尉王君,见阮千里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异,[○《太平御览》三百九十异上有同字。]阮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辟之为掾,世号阮瞻三语掾,王君见而嘲之曰:一言可以辟,何假於三,阮曰:苟是天下民望,亦可无言而辟,复何假於一。
《神仙传》曰:老子生而能言。
【诗】梁昭明太子大言诗曰:观修鲲其若辙鲋,视沧海之如滥觞,经二仪而,跨六合以翱翔。
又细言诗曰:坐卧邻空尘,凭附螟翼,越咫尺而三秋,度毫而九息。
梁殷钧大言应令诗曰:噫气为风,挥汗成雨,聊灼戴山龟,欲持探遂古。
又细言应令诗曰:舟毛滴海,为政蜗牛国,逍遥轻尘上,指辰问南北。
梁王规大言应令诗曰:俯身望日入,下视见星罗,嘘八风而为气,吹四海而扬波。
又细言应令诗曰:针锋於焉止息,发杪可以翱翔,蚊眉深而易阻,蚁目旷而难航。
梁王锡大言应令诗曰:欲游五岳,迫不得申,杖千里之木,横海之鳞。
又细言应令诗曰:冥冥蔼蔼,离朱不辩其实,步蜗角而三伏,经针孔而千日。
梁张缵大言应令诗曰:河流既渴,日月俱腾,罗微物,动落云鹏。
又细言应令诗曰:遨游蚁目辩轻尘,蚊睫成宇虱如轮。
梁沈约大言应令诗曰:隘此大庭,方知九陔局,穷天岂弥指,尽地不容足。
又细言应令诗曰:开馆尺捶馀,筑榭微尘裹,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赋】楚宋玉大言赋曰: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游於阳云之台,王曰: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王因称曰:操是太阿戮一世,流血冲天,车不可以厉,至唐勒曰:壮士难兮绝天维,北斗戾兮太山夷,至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外,王曰:未可也,玉曰:并吞四夷,饮枯河海,越九州,无所容止。又小言赋曰:楚襄王既登阳云之观,命诸大夫景差唐勒宋玉等,并进大言赋,赋卒而宋玉受赏。
又曰:有能为小言赋者,赐之云梦之田,景差曰:戴氛埃兮垂漂尘,体轻蚊翼,形微蚤鳞,经由针孔,出入罗巾,唐勒曰:折飞糠以为舆,剖秕糟以为舟,凭两眦以顾盼,附蠛蠓而遐游。
又曰:馆于蝇须,宴于毫端,亨虱脑,切虮肝,会九族而同哜,犹委馀而不殚,宋玉曰:无内之中,微物潜生,比之无象,言之无名,蒙蒙景灭,昧昧遗形,纤於毳末之微篾,陋於茸毛之方生,视之则眇眇,望之则冥冥,离朱为之叹闷,神明不能察其情,二子之言,磊磊皆不小,何如此之为精,王曰善,赐云梦之田。
晋傅咸小语赋曰:楚襄王登阳云之台,景差唐勒宋玉侍,王曰:能为小语者处上位,景差曰:么蔑之子,形难为象,晨登蚁埃,薄暮不上,朝炊半粒,昼复得酿,亨一小虱,饱於乡党,唐勒曰:攀蚊髯,附蚋翼,我自谓重彼不极,邂逅有急相切逼,窜於针孔以自匿,宋玉曰:折薜足以为擢,舫粒糠而为舟,将远游以遐览,越蝉溺以横浮,若涉海之无涯,惧湮没於洪流,弥数旬而汔济,陟虮蚁之崇丘,未升半而九息,何时达乎杪头。
魏陈暄应诏语赋曰:生民之要技,实言语以为前,枢机诚为急务,笔札乃是次焉,拟金人於右阶,称石人於左边,郑侨戎服而无愧,张仪舌存而理痊,唯诺唯辩,何者是与,故知于时言言,于时语语,若乃辽城峻,齐阵交加,燕将恐惧,汉帝咄嗟,鲁连才吐数句,郦子直御单车,息十重之萦带,贤百万之喧哗,至於兰台静秘,华烛高明,徐斟桂醑,缓奏秦声,二三朋好,数四才英,既说前言之往行,重睹生死之交情,扼腕抵掌,攘袂盱衡,当斯时也,何者为荣,欲同吃如邓士载,欲作辩似娄君卿,为守为相并如此,少意少事不成名。
【赞】魏王粲反金人赞曰:君子亮直,不柔辟,友贱不耻,诲焉是益,我能发踪,彼用远迹,一言之赐,过乎璧,末世不敦,义与兹易,而言匪忠,退有其谪。
【箴】晋苏彦语箴曰:孔子曰:余欲无言。
又曰:天何言哉,赫胥之世,大庭之治,玄风陶鼓,率直放志,熙熙群动,无欲无事,逮于三季,奔竞兹彰,雷动风骇,飞辩云翔,战国纷扰,争霸称︹,尔乃游说纵横,骋技时王,衔刃怀毒,吐膏示芳,利动春露,害重冬霜,四纪若驰,七都翦亡,爰兹末俗,扇风簸,先意承旨,原情察乡,摈尔笾豆,和乐且康。
【铭】周太庙金人铭曰:孔子观周,入后稷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无多事,多言多败,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弗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晋孙楚反金人铭曰:晋太庙有石人焉,大张其口,而书其胸曰:我古之多言人也,无少言,无少事,少言少事,则後生何述焉,夫唯立言,名乃长久,胡为块然,生钳其口,凡夫贪财,烈士殉名,盗跖为浊,夷柳为清,鲍肆为臭,兰圃为馨,莫贵澄清,莫贱滓秽,二者言异,归於一会,尧悬谏鼓,舜立谤木,听采风谣,惟日不足,道润群生,化隆比屋,末叶陵迟,礼教弥衰,承旨则顺,忤意则违,时好细腰,宫中皆饥,时悦广额,下作细眉,逆龙之鳞,必陷斯机,括囊无咎,乃免诛夷,颠覆厥德,可为伤悲,斯可用戒,无妄之时,假说周庙,於言为蚩,是以君子,追而正之。
【论】晋欧阳建言尽意论曰:有雷同君子,问於违众先生曰: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至乎通才达识,咸以为然,若夫蒋公之论眸子,锺傅之言才性,莫不引此为谈证,而先生以为不然,何哉,先生曰:夫天不言,而四时行焉,圣人不言,而鉴识存焉,形不待名,而方圆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以彰,然则名之於物无施者也,言之於理无为者也,而古今务於正名,圣贤不能去言,其故何也,诚以理得於心,非言不畅,物定於彼,非言不辩,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辩物,则鉴识不显,鉴识显而名品殊,言称接而情志畅,原其所以,本其所由,非物有自然之名,理有必定之称也,欲辩其实,则殊其名,欲宣其志,则立其称,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苟其不二,则无不尽,吾故以为尽矣。
◇讴谣
《尔雅》曰:徒歌谓之谣。
《毛诗》曰: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左传》曰: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旱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家语》曰:孔子相鲁,齐人归女乐,鲁君淫荒,孔子遂行,师乙[○太平御览四百六十五作已。]送孔子曰:吾欲歌,可乎,歌曰:彼妇人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人之谒可以死败,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列子》曰:尧微服游康衢,童儿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事具杂文部诗篇。]
《韩子》曰: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管仲曰:公不雪之以政,公曰:善,因发仓,赐贫穷,三日而民歌之曰:公胡不复遗其冠乎。
《吕氏春秋》曰:魏襄王使史起为邺令,引漳水灌田,民大得利,相与歌曰:邺有圣令为史公,决漳水,灌邺旁,终古斥卤生稻粱。
《史记》曰:曹参为汉相国,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又曰:卫子夫为皇后,弟青贵震天下,天下歌之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汉书》曰:赵中大夫白公奏川渠引泾水,民得其饶,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後,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事具产业部田篇。]
又曰:冯立为西河上郡,在职公廉,与野王相代,治行相似而多恩,吏民乃歌曰: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圣智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均,周公康叔犹二君。
《东观汉记》曰:张湛为渔阳太守,开田八千馀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欺,[事具职官部刺史篇。]
又曰:廉范,字叔度,为蜀郡太守,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范乃毁削先令,但严储水而已,百姓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堵,昔无一襦,今有五,[事具职官部刺史篇。]
《新序》曰:延陵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徐人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旧故,脱千金之剑,以带丘墓,[事具怀旧篇。]
谢承後汉书曰:岑至迁魏郡大守,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狗犬不惊,足下生,含哺鼓腹,焉知凶灾,我嘉我生,独丁斯时,美哉岑君,於戏在兹。
又曰:皇甫嵩,请冀州一年田租,以赡饥民,百姓歌曰:天下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妻失夫,赖得皇甫复汝居,[事具职官部刺史篇。]
又曰:刘余除阳长,以病免,吏民思而歌之曰:悒然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事具职官部县令篇。]
又曰:郭贺,字乔卿,为荆州刺史,到官有殊政,百姓歌曰:厥德仁明郭乔卿,忠正朝廷上下平,[事具职官部刺史篇。]
续《汉书》曰:张霸为会稽郡,越贼归附,童谣曰:弃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
又曰:李燮拜京兆,诏发西园钱,君上封事,遂上[○《太平御览》四百六十五作止。]不发,吏民爱敬,乃谣曰:我府君,道教举,恩如春,威如虎,刚不吐,弱不茹,爱如母,训如父。
《吴志》曰:周瑜少精意於音乐,三爵之後,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时人谣曰:曲复误,周郎顾。
《吴录》曰:王谭,字世容,为成武令,民服德化,宿恶奔迸,父老歌曰:王世容,治无双,省徭役,盗贼空。
王隐《晋书》曰:王祥为本州别驾,时人歌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又曰:裴秀年十岁馀,时人谣曰:後进领袖有裴秀。
又曰:诸葛恢,字道明,荀,字道明,蔡谟,字道明,有名誉,号曰中兴三明,时人歌之曰:京师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
续安帝纪曰:司马休之兄尚,为桓玄所败,休之奔淮泗,颇得彼之人心,从者为之歌曰:可怜司马公,作性甚温良,忆昔水边戏,使我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