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录碎事 - 第 196 页/共 252 页

采防歌   榜人奏采防之歌【七命】   遏云   薛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白雪   博物志白雪是天帝使素女鼔五弦琴曲名以其词髙人遂寡和   翘防舞   西京杂记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   独速舞   孟郊诗铜斗饮江酒拍手铜斗歌侬是拍浪儿饮则拜浪婆脚踏小舷头独速舞转莎东坡云齐声争唱浪婆词   折盘   怨西荆之折盘注舞曲名【南都赋】   妍唱   有懐妍唱敬接末曲【雪赋】   顿足舞   顿足起舞抗音髙歌【闲居赋】   啸门   啸十五章   啸有十五章有深溪虎髙栁蝉空林鬼巫峡猿下鸿鹄古木鸢之类峨嵋陈道士善长啸作霹雳声坐客惊栗【封氏见闻记】   蹙口声   毛诗笺曰啸者蹙口而出声也   慨慷   中矫厉而慨慷又乃慨慷而长啸【并啸赋】   羣鸣号   又似鸿雁之将雏羣鸣号乎沙漠【同上】   声驿驿   声驿驿而响连驿驿声连貌   与笳同音   薛访车前年十四能啭喉引声与笳同音笳箫也   舒啸   登东臯而舒啸舒发也缓也【归去来词】   乐人门【百戏附】   藏钩   荆楚岁时记云岁前为藏钩之戏辛氏三秦记云汉昭帝母钩弋夫人手拳而国色今人藏钩亦法此钩亦作抠   悖防儿   明皇宫中有容儿弄鉢头邠娘羯鼓要娘歌悖防儿舞张祐各有诗   长入人   唐黎园长入人许小客求教坊判官注每日在至尊左右曰长入   崖公   今日崖公其蚬斗散乐人呼天子为崖公欢喜为蚬斗   击鞠   鞠音菊古者以毛实皮蹙而不击后世以杖击丸或于驴马之上当言毬不当言鞠也【唐音训】   均工   乐工也河间献王乐语有五均之官   薛校书【见时官称号门】   音监   乐府音监景武注音监监主乐人也   俳儿优子   俳儿优子言辞无度非所以导仁义示雍和也   音声人   唐每岁阅司农户容仪端正者归太乐与前代乐户总名音声人   髙絙伎   梁有髙絙伎盖今之戏绳者也有舞轮伎盖今之戏车轮者也   缘竿伎   梁有缘竿伎又有猕猴缘竿伎   掷到伎   掷到伎到行而舞也   透三峡伎   透三峡伎盖今之透飞梯   跳剑   跳剑伎并出自梁朝   窟子   亦曰魁子作偶人以戏本丧乐汉末用之于嘉防   乞寒   乞寒外蕃之乐裸露形体浇灌衢路鼓跳跃而索食唐张説上言遂罢其戏   泼胡   张説言乞寒泼胡未闻典故裸体跳足盛徳何观挥水投泥失容斯盛   拨头舞   西域胡人为猛兽所噬其子求兽杀之为此舞以象之   都都知【见武部将帅门】   都卢   非都卢之善縁孰能超而究升太康地里制都卢国其人善縁髙   击壌戏   周处风俗记击壤者以木为之前广后鋭长四尺三寸其形如履将戏先侧一壤于三四十歩外以手中壤击之   歌曲名门   绿腰   琵琶録康昆仑弹新翻羽调緑腰注即録要也本自乐工进曲上令録出要者乃以为名言绿腰误也   曲髙寡和   宋玉对楚襄王曰阳菱白露朝日鱼丽含商吐角絶节赴曲国中唱而和之者不过数人盖曲弥髙而和弥寡【襄阳耆旧传】   陌上桑   竹家槽里新声足旧曲新传陌上桑   紫云防   宗尝梦仙子十余辈御卿云而下各执乐器悬奏之曲度清越一仙人曰此神仙紫云廻今传授陛下为正始之音上觉命玉笛习之尽得其曲【明皇杂録】   得寳子【见后妃门】   淩波曲   宗梦淩波池中龙女制淩波曲【上】   雨霖铃   上至斜谷霖雨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悼贵妃焉【同上】   水调   隋炀帝开汴河自造水调【出杜牧扬州诗】   郁轮袍   王维素为岐王所知善琵琶将应举告王为地王曰子旧诗可録数篇乃作一琵琶曲因引维至一贵戚家自弹贵戚问何曲名曰郁轮袍大爱之因出其诗曰此非伶人乃能文之士遂为夤縁是年为举首也   谪仙怨   明皇幸蜀妃子既死一日登髙山望秦川谓髙力士曰吾听张九龄言不至于此遣使祭之吹笛为曲号曰谪仙怨【剧谈録】   菩萨蛮   唐大中初女蛮国贡献其人皆危髻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遂制曲以为名者也【杜阳编】   一斛珠   防夷使至封珍珠一斛赐妃妃不受以诗报上上怅然命乐府度新声号一斛珠   睢阳曲   晋太康地记睢阳方十三里梁孝王筑之鼔倡节杵而后下和之者称睢阳曲今踵以为故今之乐家睢阳曲是其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