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录碎事 - 第 136 页/共 252 页
偃革为轩
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载干戈示不复用言偃武备而治礼乐也【张良传】
曰行上道
袁充奏隋兴以来日景渐长京房云太平日行上道升平行次道霸世行下道
重熈累盛
至于帝皇遂重熈而累盛东都赋云至于永平之际遂重熈而累洽也【景福殿赋】
兴王之轨
兴王之轨既接泰阶之平可升【赭白马赋】
天骥呈才
汉道兴而天骥呈才魏徳懋而泽马效质【同上】
九区率顺
暨明命之初基罄九区而率顺【同上】
同文共规
削平天下同文共规【恨赋】
五纬不愆
五纬不愆六气无易【补亡诗】
文化内辑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悠逺也【同上】
九区克咸
九区克咸咸和也【陆士龙诗】
函夏无尘
函夏无尘海外有谧【同上】
吹万
在宥天下理吹万羣方悦
偃闭武术
偃闭武术阐文令术道也【顔延年诗】
击壤歌
论衡尧时百姓无事有五十之民击壤于涂观者曰大哉尧之徳也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力于我也
济须臾
厐眉耆耉之老咸爱惜朝夕愿济须臾观大化之淳流【四子讲徳论】
旌旗仆
旌旗仆甲士寝【同上】
人识亷隅
人识亷隅家知礼让【陆佐公石阙铭】
日渐长
开皇十九年十一月有司言元年以来日渐长
鱼竖让陆
耕父推畔鱼竖让陆【七命】
六合时邕
六合时邕和也【七命】
开泰
迟覩人神开泰之路
九野清泰
九野清泰八方中央也【孙子荆书】
晷纬
晷纬昭应山渎效灵【顔延年诗序】
赪茎素毳
赪茎素毳并柯共穗之瑞史不絶书栈山航海逾沙轶汉之贡府无虚月【同前】
五戎不距
五戎不距四方无拂【王元长诗序】
偃革辞轩
偃革辞轩销金罢刃辞轩者去兵车也【同前】
紫脱华
紫脱华朱英秀注礼斗威仪曰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而远方之神献其朱英紫脱宋均注曰紫脱北方之物
云润星辉
云润星辉风扬月至
月至风
含文嘉曰朋友有旧内外有差则箕为之直月至风月至者不失度也
践八九
践八九之遐迹迈三五而不追注七十二君为八九【已上并王元长诗序】
协气横流
协气横流武节猋逝【封禅文】
余粮栖畆
余粮栖畆牛马被野【晋纪总论】
外闾
外闾不闭【同上】
帝学门
读书左右
梁元帝性爱书籍既患目多不自执卷置读书左右番次上直昼夜为常夜中五人各伺一更常至达晓
夜分乃寐
光武性嗜书每观书至夜分乃寐
何苦穿凿
唐文宗读施士匄春秋曰学者读书如浚井得美水足矣何苦穿凿
乙夜观书
唐文皇帝每视朝后即阅羣书尝曰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也
皇览
魏文帝使诸儒撰经传随类相从千余篇号皇览
七耀
苏味道应制圣酒千钟满神章七耀悬
天藻
苏味道侍宴厚眷防天藻深慈解御衣
七夕诗
梁武诏任昉曰聊为七夕诗五韵殊不近咏歌卿虽讷于言而辨于才可即制付使者【任彦升启】
汉四世
汉在四世魏称三祖言皆有文章也【同前】
恭俭门
衣三浣
唐肃宗性节俭尝出袖示近臣曰此衣三浣矣
翡翠不裂
翡翠不裂瑇瑁不蔟音蔟谓不毁裂其羽不义簇其体也【东京赋】
土事不饰
土事不饰木功不雕言尚节俭也【羽猎赋】
斵雕为朴
光武中兴斵雕为朴【范蔚宗皇后纪论】
一冠三载
梁武帝日止一食惟豆羮粝饭而已身衣布衣木绵皂帐一冠三载一被二年
日止一食【见上】
瓦器蜯盘
陈武帝性尚素俭私飨曲宴皆瓦器蜯盘
用人门【畧细过不用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