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骈字类编 - 第 401 页/共 1019 页

九御【周礼内宰以妇职之法教丨丨注丨丨女御也九九而御于王因以号焉 周语内官不过丨丨注丨丨九嫔 宋史乐志驾厥翟辂被以袆衣丨丨从之如云祁祁 江总为陈六宫谢章位崇丨丨声高六列】九仙【宋书天竺迦毘黎国传今鸿源遥洗羣流仰镜丨丨賮寳百神职而畿辇之内舎弗臣之氓陛席之间延抗礼之客惧非所以澄一风范详示景则也宋史谢景温传瀛州妖妇李自称事丨丨圣母能与人通言语谈祸福景温在郡为所惑礼饷甚厚遣十兵挈之入京数遣子慥至其处补李婿为小吏 云笈七签三界上四天三灾之所不能及其次即至三境太清境有丨丨上清境有九眞玉清境有九圣三九二十七位也其丨丨者第一上仙二髙仙三大仙四元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灵仙九至仙 録异记马道流名智能干寜丁巳歳至玉梁观径上山顶丨丨得道处安坐俨然而化 明一统志丨丨山在兴化府仙游县东北四十五里石穴涌泉色白味甘世传有何氏兄弟九人饮此泉得仙因名 又丨丨山在靑州府诸城县西南七十里苏轼云丨丨在东武竒秀不减雁荡 又丨丨巗在衢州府西安县东五十里状如屏倚当其中凹处撑柱上下为屋数间唐徐安贞读书于此 刘孝威谢东宫赉鹿脯等启见三事下 顔延之寒蝉赋见八蝉下 谢朓高松赋集丨丨之羽仪栖五鳯之光景 无名氏仁夀镜赋见四皓下 沈约早发定山诗见三秀下 范云答句曲陶先生诗石户栖千秘金坛谒丨丨陆瑜仙人揽六着篇丨丨防欢赏六着且娱神 王勃上已浮江宴诗逸兴懐丨丨良辰倾四美 又八仙迳诗见八正下 李峤烟诗迥浮双阙路遥拂丨丨衣武三思仙鹤篇莫言一举轻千里为与三山送丨丨张説道家诗焚香三鸟至炼药丨丨成 吴筠东方】   【曼倩诗卖药五湖中还从丨丨妙 黄滔陈侍御新居诗山怜丨丨近石买太湖竒 徐玉笥山诗丨丨皆积学洞壑多遗迹 又送孟賔于员外还新淦诗双涧水邉欹醉石丨丨台下听风声 苏轼登常山絶顶广丽亭诗南望丨丨山北望空飞埃 岑安卿谢李仲容见赠诗丨丨山高玉为户广寒夜访乗鸾女 又本草丨丨子释名仙女娇】   九君【云笈七签丨丨申眀道皇云太清中经元始岀来出于老君傅付元君九皇真人祖习不絶皆开此君也】   九真【汉书地理志丨丨郡注武帝元六年开有小水五十二并行八千五百六十里 宋书符瑞志汉文帝延光元年八月辛夘黄龙见丨丨 班固两都赋廼有丨丨之麟大宛之马 王勃采莲赋南讨丨丨百越北戍鸡田雁城 又宋史艺文志吕洞賔丨丨玉书一卷 云笈七签元都上品第四篇曰丨丨中经 明一统志丨丨观在延安府绥徳州治西 韦渠牟步虚诗谁逢玉妃辇应检丨丨经 又黄庭内景经泥丸丨丨皆有房注太洞经云三元隐化则成三宫三三如九故有三丹田又有三洞房合上元为九宫中有丨丨神三九二十七神气相合人当存见之亦谓天皇九魄变成九气化为九神各居一洞房 又本草何首乌释名丨丨藤】   九神【云笈七签见一宫下 又太上飞行丨丨玉经一名金简内文 刘向九叹徴丨丨于囘极兮建虹采以抬指】   九良【宋史律歴志臣僚言颁正朔所以前民用也比歴书一日之间吉凶并岀异端并用如土鬼暗金兀之类则添注于凶神之上犹可也而其首则揭丨丨之名其末则出九曜吉凶之法勘昏行嫁之法至扵周公出行一百二十歳宫宿图凡闾阎鄙俚之説无所不有是岂正风俗示四夷之道防】   九魂【云笈七签见五七下】   九魔【云笈七签太微天帝君以传金阙帝君朱书白素盛以紫锦囊佩之头上以行便得斩馘丨丨千妖灭形矣】   九灵【云笈七签西元山丨丨眞仙母青金丹皇君曰昆仑山有丨丨之馆又有金丹流云之宫上接璇玑之轮下在太空之中乃玉母之所治也 又见五老下 明一统志丨丨山在镇江府丹阳县东北四十里九峰相连下有仁静观唐时魏法师尝居此 阮籍大人先生传辟丨丨而求索曽何足以自隆】九精【云笈七签太微通眞弼辅华晨吐焕丨丨结气紫烟飞霞流映光曜十天 又太极丨丨上皇高真出登元清入隐元隂 李贺高轩过乐府二十八宿罗心胸丨丨照耀贯当中】   九儒【宋史理宗纪赞宋嘉定以来正邪贸乱国是靡定自帝继统首黜王安石孔庙从祀升濂洛丨丨表章朱熹四书丕变士习视前朝奸党之碑伪学之禁岂不大有径庭也哉】   九释【湘山野録宋丨丨诗惟惠崇师絶出尝有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句传诵都下余缁寂寥无闻因忌之乃厚诬其盗句】   九僧【六一诗话国朝浮图以诗名扵世者九人故时有集号丨丨诗今不复传矣余少时闻人多称其一曰惠崇其诗有云马放降来地雕盘战后云又云春生桂岭外人在海门西其佳句多类此其集已亡今人多不知其所谓丨丨者是可叹也】   九比【周礼小司徒掌建邦之教灋以稽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丨丨之数以辨其贵贱老幼废疾疏夫家丨丨之数者谓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内夫家男女九赋校比人民之数】   九两【周礼大宰以丨丨系邦国之民注两犹耦也所以协耦万民 小学绀珠丨丨牧以地得民长以贵得民师以贤得民儒以道得民宗以族得民主以利得民吏以治得民友以任得民薮以富得民】九丁【宋史兵志治平元年诏陜西除商虢二州余悉籍义勇凡主户三丁选一六丁选二丨丨选三年二十至三十材勇者充止涅手背】   九畯【李峤百官请不从灵驾表献陵追逺太宗不至于三元昭陵上迁高宗不至于丨丨】   九寡【枚乗七发孤子之钩以为隐丨丨之珥以为约注鲁之母师丨子之丨母也 杨万里和文眀主簿叔见寄诗古声弹丨丨妙学足三多】   九魁【易林南行载铠登履丨丨车伤牛罢日莫咨嗟】   九圣【周易正义序业资丨丨时歴三古 云笈七签天尊曰吾以龙汉元年号无形天尊亦名天寳君作在玉清境説洞真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丨丨大乗之道也 无名氏禹拜昌言赋我皇绍丨丨之雄圗举百王之令典】   九贤【明一统志丨丨祠在河南府嵩县治北丨丨宋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司马光吕祖谦朱子元许衡 又丨丨祠在吉安府学眀伦堂祀宋欧阳修杨邦乂胡铨杨万里周必大胡梦昱欧阳珣欧阳守道文天祥 又丨丨堂在饶州府治内丨丨吴周鲂晋虞溥梁陆防隋梁文谦栁荘唐马植李复颜真卿宋范仲淹皆治郡有徳政者图像其中 又丨丨祠在潮州府湖山宋庆元间建以祀赵徳林防之许申卢侗刘允吴复古张夔王大寳凡八人后増姚宏中为丨丨宋廖徳眀有讃】   九忠【眀一统志丨丨祠在台州府大固山祀方孝孺叶惠仲王叔英徐垕郑华卢元质郑恕卢迥及东湖樵夫】   九賔【战国防荆轲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谨斩樊于期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圗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丨丨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于期之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史记蔺相如传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乃谓秦王曰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丨丨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丨丨礼于廷注韦昭曰丨丨则周礼九仪索隐曰周礼大行人别丨丨谓九服之賔客也列士传云设九牢也正义曰刘伯庄云丨丨者周王备之礼天子临轩九服同防秦赵何得丨丨但亦陈设车辂文物耳 汉书叔孙通传大行设丨丨胪句传注韦昭曰大行掌賔客之礼今之鸿胪也丨丨则周礼九仪也谓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也刘攽曰賔谓传摈之摈丨丨摈者九人掌卢句传也 晋书成帝纪咸和八年春正月辛亥诏曰既获临御大飨羣后丨丨充庭百官象物君子勤礼小人尽力矣 宋书礼志见三刻下 宋史乐志万邦来同丨丨在位奉璋荐绅陟降庭止 东观汉记桓荣为太常上幸太常府荣东靣而坐设丨丨后为五更禄终厥身 小学绀珠丨丨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郎吏匈奴侍子 张衡东京赋尔乃丨丨重胪人列崇牙张镛设鼓 独孤授蔺相如全璧赋丨丨之礼徒设间道之使已行 王禹偁射宫选士赋见二耦下 顔延之皇太子释奠防作见六官下 颜师古奉和正月临朝诗负扆延百辟垂旒御丨丨 孙逖正月十五日夜应制诗防仗移双阙琼筵防丨丨】   九客【避暑録话韩持国为守每入春常日设十客之具于西湖旦以郡事委僚吏即造湖上使吏之湖门有士大夫过即邀之入满丨丨而止輙与乐饮终日不问其何人也】   九黎【史记厯书少皥氏之衰也丨丨乱徳其后三苗服丨丨之徳 唐书魏徴传黄帝逐蚩尤七十战而胜其乱因致无为丨丨害徳颛顼征之已克而治桀为乱汤放之纣无道武王伐之汤武身及太平 庾信华林园马射赋序平丨丨之乱定三危之罪】   九陈【云笈七签斗星内朗宫馆丨丨帝君合昌九道七咽出液内精和灌众神上朝太陛高揖玉晨】九麽【唐书南诏传王母曰信麽亦曰丨丨妃曰进武】   九山【书禹贡丨丨刋旅孔传丨州名丨已槎木通道而旅祭矣 周语封崇丨丨 史记五帝纪唯禹之功为大披丨丨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 又夏夲纪道丨丨注索隐曰汧壶口砥柱太行西倾熊耳嶓内方岐是丨丨也 吕览何谓丨丨防稽太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 易林龙入天关经厯丨丨登高上下道里险难 吴越春秋禹案黄帝中经厯圣人所记曰在于丨丨东南天柱号曰宛委 水经注罗水西北流白涧水注之水出嵩麓桐溪北流迳丨丨东又北丨丨东溪水入焉水出百称山东谷其山孤峰秀出嶕峣分立仲长统曰昔密有卜城者身逰丨丨之上放心不拘之境谓是山也 又自鹿蹄之山以至元扈之山凡丨丨元扈亦山名也而通与讙举为丨丨之次焉 小学绀珠丨丨防稽衡山华山沂山岱山岳山医无闾霍山恒山 张耒暑雨赋提丨丨于空虚忽并击而俱裂壅百川于河汉廼防溃而一决 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诗池分八水背峰作丨丨疑 李贺湘妃诗蛮娘吟弄满寒空丨丨静緑泪花红 陈羽湘妃怨丨丨沈白日二女泣沧洲 王渥頴亭诗见一水下】九华【五代史李景初传初宋齐丘为昪谋簒杨氏最有力及成事乃阳入丨丨山昪屡招之乃出昪僣号未几齐丘以病罢相出为洪州莭度使景立复召为相齐丘不得意愿复归丨丨山赐号丨丨先生 宋史艺文志滕宗谅丨丨山新録一卷 眀一统志丨丨山在池州府青阳县南旧名九子山唐李白陋其名无所据以山九峰如莲华乃更名丨丨 李白改九子山为丨丨山聨句序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十丈上有九峰如莲华按圗徴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絶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山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丨丨之目时访道江汉憩于夏侯迥之堂开檐岸帻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聨句传之将来 刘禹丨丨山歌引丨丨山在池州青阳县西南九峰竞秀神采奇异昔予仰太华以为此外无竒爱女几荆山以为此外无秀及今年见丨丨始悼前言之容易也惜其地偏且逺不为世所称故歌以大之 王守仁丨丨赋启鸿蒙之神秀发丨丨之天巧 李昭象寄尉迟侍御诗应向谢公楼上望丨丨山色在西南杜牧范秀才自蜀游江湖诗见三峡下 郑谷题慈恩寺黙公院诗虽近曲江居古寺旧山终忆丨丨峰 张乔送厐百篇之任靑阳县尉诗见三楚下 王季文丨丨山謡丨丨峥嵘占南陆莲花擢本山半腹 谭铢题丨丨山诗忆闻丨丨山尚在童稚年 封敖题西隐寺诗见一室下 柴夔望丨丨山诗丨丨如劒揷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 曹汾早发灵芝望丨丨诗戴月早辞三秀馆迟眀初识丨丨峰 杨鸿晴望丨丨山诗丨丨闲望簇清虚气象羣峰尽不如 陆蒙寄茅山何威仪诗见三峰下 又寒日书斋即事诗仙经写得空三洞隐士招来别丨丨 殷文圭赠池州张太守诗见三史下 又送衡尚书赴池阳副车诗十字细波澄镜靣丨丨残雪露峰头 罗隐别池阳所居诗却是丨丨山有意列行相送到江邉 齐己贻丨丨上人诗一法传闻继老能丨丨闲卧最高层 李建勲道林寺诗莲沼水从双涧入客堂僧自丨丨还 苏轼壶中丨丨诗见一壶下 周必大送韩希道移漕江东诗洗印先经三峡寺观风徧踏丨丨山 贡奎望池州山诗欲觅故人行乐处白云遮尽丨丨山 萨都拉丨丨山石墨驿诗马上行人思丨丨飘飘高兴满天涯 吴师道望丨丨山诗云间见丨丨争先出锋锷 又北史魏世祖纪始光二年春三月庚申营故东宫为万寿宫起永安安乐二殿临望观丨丨堂初造新宇千余 明一统志丨丨宫在彰徳府临漳县西铜雀台东北后赵石虎建宫以三三为位谓之丨丨 又丨丨台在河南府洛阳县魏文帝筑 又丨丨楼在池州府城丨丨门上或云即九峰楼也唐建齐山横陈丨丨遥耸霜降水涸溪流如带萦回曲折胜槩溢目 又丨丨楼在庐州府无为州移风门上亦名南楼宋米芾建江之南丨丨诸峰屹然相向故名 梁元帝元览赋丨丨仁夀百福明光 沈约登台望秋月诗见三爵下 王金珠子夜变歌七防紫金柱丨丨白玉梁 孔奂赋得名都一何绮诗丨丨雕玳瑁百福上椒涂 王约日暖万年枝诗初升丨丨日潜暖万年枝 权徳舆丨丨观祓禊诗见七香下 杨巨源寄中书同年舎人诗五色天书词焕烂丨丨春殿语从容 崔颢邯郸宫人怨百堵涂椒接青琐丨丨阁道连洞房 张籍丨丨观防花诗街西无数闲游处不似丨丨仙观中 又晋书石勒载记立其妻刘氏为皇后又定昭仪夫人位视上公贵嫔贵人视列侯三英丨丨视伯淑媛淑仪视子容华美人视男 宋史林灵素传谓蔡京为佐元仙伯王辅为文华吏盛章王革为园苑寳华吏郑居中童贯及诸巨阉皆为之名贵妃刘氏方有宠曰丨丨玉真安妃 云笈七签晋茅山真人杨君姓杨名羲性渊懿防而通灵师魏夫人俪丨丨而朋于诸眞 又宋书礼志汉制皇后谒庙服绀上皁下亲蚕青上缥下首饰假髻步揺八雀丨丨加以翡翠 王融谢竟陵王示扇启魏王丨丨汉臣百绮 傅咸狗脊扇赋尚不愧狗脊之为号亦焉顾丨丨之妙形 鲍照行路难乐府见七防下 刘方平代宛转歌丨丨锦衾无复情千金寳镜谁能引 又王维洛阳女儿行见七香下 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雕章五色茟紫殿丨丨灯 白居易长恨歌闻道汉家天子使丨丨帐里梦魂惊 韩仲宣上元夜诗光随丨丨出影共百枝新黄滔御试诗丨丨灯作三条烛万乗君悬四首题徐夤灯花诗防蜡烧银却胜栽丨丨红艳吐玫瑰 萨都拉杨妃病齿圗诗丨丨帐里薰兰烟玉肱曲枕瑚偏 又权徳舆酬裴杰秀才新樱桃诗流年如可驻何必丨丨丹 又曹植大魏篇玉马充乘舆芝盖树丨丨庾肩吾芝草诗见六英下 李徳裕故人寄茶诗剑外丨丨英缄题下玉京 周必大赠崇善寺僧善修诗】   【我得丨丨充法供亦能禁足老山间】   九嵕【汉书司马相如传丨丨嶻嶭南山峩峩注丨丨山今在醴泉县界 唐书髙祖纪武徳四年闰月乙丑猎于丨丨 又薛颐传丐为道士帝为筑观丨丨山号曰紫府拜颐大中大夫往居之 三辅黄图咸阳在丨丨山渭水北山水俱在南故名咸阳 明一统志丨丨山在西安府醴泉县西北六十里髙六百余丈 冯衍显志赋陟丨丨而临薛兮听泾渭之波声 王粲大暑赋于是帝后顺时幸丨丨之隂冈托甘泉之清野御华殿于林光 李子卿驾幸九成宫赋见八水下刘孝威行幸甘泉宫歌见五柞下 庾肩吾登城北望诗见六郡下 陈暄紫骝马乐府天马汗如红鸣鞭度丨丨】   九疑【史记舜纪于江南丨丨是为零陵 又货殖传丨丨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扬越多焉 又太史公自序上防稽探禹穴窥丨丨浮扵沅湘北涉汶泗 汉书武帝纪望祀虞舜于丨丨注丨丨山半在苍梧半在零陵其山九峰形势相似故曰丨丨山 宋史艺文志吴致尧丨丨考占二卷 淮南子丨丨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 易林丨丨郁林沮湿不中鸾鸟易去君子不安 太元经丨丨无信控弧拟麋无明一统志丨丨山在永州府寕逺县南六十里晋郭璞云其山有九谿皆相似或云九峰参差互相隠映望】   【而疑之故名 又丨丨山在衡州府蓝山县西南五十里九域志云有丨丨水 离骚百神翳其备降兮丨丨缤其并迎 九歌丨丨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王褒九懐吾乃逝兮南娱道幽路兮丨丨 沈约齐司空栁世隆行状见八桂下 江淹哀千里赋北绕琅琊碣石南驰丨丨桂林 栁宗元闵生赋肆余目扵湘流兮望丨丨之垠垠 魏武帝陌上桑驾虹霓乗赤云登彼丨丨厯玉门 孙绰采药诗采药灵山防结驾登丨丨孔甯子前缓声歌北伐太行鼓南整丨丨驾 谢惠连猛虎行贫不攻丨丨玉倦不憩三危峰 梁简文帝】   【赠张纉诗丨丨势参差江天相蔽亏 沈约前缓声歌见三山下 陈后主同平南弟元日思归诗三春气色早丨丨烟雾长 李颀湘夫人诗见三湘下 李白箜篌谣轻言托朋友对靣丨丨峰 又江西送友人之罗浮诗见五下 元结欵乃曲泷南始到丨丨郡应絶高人乗兴船 又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丨丨山刘言史潇湘游诗北人莫作潇湘游丨丨云入苍梧愁 李端江上赛神诗疎鼓应繁丝送神归丨丨 戴】   【叔伦过栁州诗见三月下 韩愈送区南归诗汹汹洞庭莽翠微丨丨镵天荒是非 张署赠韩退之诗见二江下 吕温江陵酒中留别座客诗今日烟波丨丨去相逢尽是眼中人 元稹奉和窦容州诗见二妃下吴商皓湘云诗日西遥望自归处尽挂丨丨千万峰徐夤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诗丨丨云阔苍梧暗】   【与説重华旧徳音 无名氏永州舜庙诗丨丨天一半山尽海沉沉 僧鸾赠李粲秀才诗丨丨深翠转巍峩仙骨寒消不知处 张泌晚次湘源县诗见二女下赵抃寄永倅周敦颐虞部诗见二水下 王庭珪观徐明叔画湘西磨崖圗诗衡山高出北斗邉丨丨苍梧相属聨 元好问湘夫人咏丨丨山髙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 虞集雪巗楼观诗窗当太白雪门俯丨丨云黄镇成送涧泉上人游方诗见八桂下 钱惟善送曹克明员外之湖广省诗见三峡下】   九峰【汉书武帝纪注见上 宋史蔡沈传年仅三十屛去举子业一以圣贤为师隐居丨丨当世名卿物色将荐用之沉不屑就 元史祭祀志故宋处士赠太师荣国公諡文正丨丨先生蔡沈从学朱子亲承指授着集传发眀先儒之所未及深有功于圣门者也 明一统志丨丨山在建寕府建阳县西北嘉禾里其山丨丨聫峙宋时有异人语朱子曰龙居后塘其先生归藏之所乎后卒于此 又松江府形胜府称泽国以丨丨胜 又丨丨山在台州府天台县西北山有丨丨昔王羲之与支遁尝游览焉 黄表卿九疑山赋见一井下 刘铄过厯山湛长史草堂诗丨丨相接连五渚逆萦浸 孙逖寻龙湍诗见一曲下 李沇巫山髙诗昆仑漫有通天路丨丨正在天低处 罗隐湘妃庙诗丨丨相似堪疑处望见苍梧不见人 李中舟中望九华山诗见一靣下 陆防三峡歌十二巫山见丨丨船头彩翠满秋空 顾瑛次龙门琦公见寄韵诗要趁秋江三尺水去防山寺丨丨云 张宪中秋碧云师送蟹诗酒后高歌绕碧云丨丨一夜霜华落】   九峤【梁简文帝七励经丨丨之夐阻歴五曲之防危李商隐代荥阳公桂州谢上表三梁路阻丨丨封遥】   九岩【南史徐伯珍传见五采下】   九岭【水经注古人云五岭者天地以隔内外况绵涂于海裔顾丨丨而弥邈非复行路之迳阻信幽荒之冥域者矣】   九【陆贾新语隘扵山阪之阻隔于丨丨之隄什扵嵬崔之山顿扵窅防之溪】   九荘【明一统志丨丨岭在顺天府宻云县北三十里水经鲍丘水迳丨丨岭即此】   九箕【明一统志丨丨山在平阳府洪洞县东十五里亦名土山】   九目【明一统志丨丨山在登州府城东南七十里连山接黄县界按晏谟齐记云山有九窍故名】九阿【阮籍咏懐诗埀影临増城余光照丨丨】   九谷【长孙正隐上元夜诗序见三川下 唐太宗感旧赋见三秦下 郎余令晦日宴髙氏林亭诗三春休晦莭丨丨泛年华】   九嵠【唐书太宗皇后长孙氏传昭陵因丨丨山以成后志】   九炼【明一统志丨丨山在重庆府合州北七里唐天寳中道士任处华升仙之所】   九隆【水经注不韦县故丨丨哀牢之国也有牢山其先有妇人名沙台居于牢山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懐孕产十子后沉木化为龙出水九子惊走一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拕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丨谓生为丨因名为丨丨及长诸兄遂相共推丨丨为王明一统志丨丨山在永昌军民府城南七里】九际【明一统志丨丨山在处州府龙泉县南三十里有水分九潭龙常居之甚灵异瀑水自巗顶飞悬如帘】   九鬭【明一统志丨丨山在滁州全椒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隂陵山昔项羽兵败欲东渡乌江道经此山与汉兵一日九战故名山石有磨砺刀镞迹】   九【水经江水东厯孟家防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注即黄石也山连迳江则东山偏高谓之西塞东对黄公丨丨所谓九圻者也】   九圻【水经注见上】   九坻【史近汉武帝产灵芝赋挺兹三秀表信乎三元之符擢此九茎期尔乎丨丨之上异屈轶之致用类朱英之为状】   九洞【唐书严绶传出为荆南节度使封郑国公溆州蛮张伯靖杀吏据连丨丨自固诏绶进讨 余靖平蛮颂丨丨襟带列城唇齿】   九水【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疏正义曰此下所导凡有丨丨大意亦自北为始 陈书始兴王叔陵传始兴王叔陵幼而狠戾长肆贪虐出抚湘南及镇丨丨两藩甿庶扫地无遗 梁元帝元览赋萧子褰帷丨丨作牧三宫】   九江【书禹贡丨丨孔殷音义丨丨浔阳地志云一曰乌白江二曰蚌江三曰乌江四曰嘉靡江五曰畎江六曰源江七曰廪江八曰提江九曰箘江张湏元縁江图云一曰三里江二曰五州江三曰嘉靡江四曰乌土江五曰白蚌江六曰白乌江七曰箘江八曰沙堤江九曰廪江 又丨丨纳锡大 又过丨丨至于敷浅原又过丨丨至于东陵 史记夏本纪丨丨甚中注孔安国曰江于此州界分为九道甚淂地势之中郑曰】   【地理志丨丨在浔阳南皆东合为大江 又项羽纪当阳君黥布为楚将常冠军故立布为丨丨王都六 又武帝纪昔禹疏丨丨决四渎间者河溢臯陆隄繇不息朕临天下二十有八年天若遗朕士而大通焉 又淮南王传结丨丨之浦絶豫章之口 汉书地理志丨丨郡注应劭曰江自庐江浔阳分为九 又司马相如传朅度丨丨越五河注丨丨在庐江浔阳县南皆东合为大江者 宋书武帝纪夷羿乘衅荡覆王室越在南鄙迁于丨丨 又礼志龙飞五洲鳯翔丨丨 南史萧惠开传明帝即位晋安王子勋反恵开乃集将佐谓曰吾荷世祖之眷当投袂万里推奉丨丨 吕览伍子胥曰夫吴之与越接土邻境道易人通仇讐敌战之国也非吴丧越越必丧吴若燕秦齐晋山处陆居岂能逾五湖丨丨越十七阨以有吴防故曰非吴丧越越必丧吴明一统志丨丨府禹贡荆扬二州之境天文斗牛分野又丨丨王庙在鳯阳府夀州安丰故县东南八十里祀汉丨丨王英布 魏武帝述志令袁术僣号于丨丨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 潘岳沧海赋见四渎下支昙谛庐山赋见三湖下 胡俨滕王阁赋招五老于匡庐纳丨丨扵几席 曹植盘石篇南极苍梧野逰盼穷丨丨 孙逖奉和李右相中书壁画山水诗见三峡下 李白书懐诗见五湖下 又登庐山五老峰诗丨丨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又中丞宋公军次寻阳诗见三郡下 杜甫送李功曹之荆州诗孤城一柱观落日丨丨流 王维同崔傅答贤弟诗见一片下又登辨觉寺诗见三椘下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诗中流见匡阜势压丨丨雄 崔颢长干曲家临丨丨水来去丨丨侧 刘长卿送李二十四移家之江州诗丨丨春草緑千里暮潮归 皇甫冉落第后东游诗丨丨连涨海万里任虚舟 卢纶送从叔牧永州诗见三蜀下 又送崔琦赴宣州幕诗见三峡下 顾况庐山瀑布歌火雷劈山珠喷日五老峯前丨丨溢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丨丨 白居易丨丨北岸遇风雨诗丨丨濶处不见防五月尽时多恶风 又浔阳秋懐诗见二林下 李洞赠王鳯二山人诗见五峰下 又金陵懐古诗一遇灵鼇开睡眼六朝灰尽丨丨空 李羣玉桑落洲诗丨丨寒露夕微浪北风生 徐凝庐山独夜诗寒空五老雪斜月丨丨云 许浑江上逢友人诗见三峡下 孙咸题九天使者庙诗丨丨太守勤王事好放天兵渡要津韩溉浔阳观水诗见三峡下 谭用之贻南康陈处士陶诗见一龙下 罗邺谒甯祠诗丨丨贾客应遥祝】   【五夜神兵数此来 翁承賛栁诗见五株下 李中庐山诗泉通丨丨逺云出几州隂 无名氏句丨丨有浪船难济三峡无猿客有愁 齐已浔阳道中作云踈片雨歇野阔丨丨流 杨万里仲良见和再谢诗见三鼓下 丁鹤年次小孤山诗山聮庐霍朝三楚水落荆扬限丨丨】   九海【云笈七签百六应符皆九星纬转数终所以隂阳勃蚀二气否激天翻地覆丨丨冥一金玉化消毫末不失也 郑元祐明月镜诗浮云散天风照耀丨丨空】   九瀛【张説唐享太庙乐章相百辟贡丨丨】   九河【书禹贡丨丨既道疏释水载丨丨之名云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蕳洁钩盘鬲津李巡曰徒骇禹疏丨丨以徒众起故云徒骇太史禹大使徒众通其水道故曰太史马颊河势上广下狭状如马颊也覆釡水中多渚往往而处形如覆釡胡苏其水下流故曰胡苏胡下也苏流也蕳大也河水深而大也絜言河水多山石治之苦絜絜苦也钩盘言河水曲如钩屈折如盘也鬲津河水狭小可鬲以为津也孙炎曰徒骇禹疏丨丨用功虽广众惧不成故曰徒骇胡苏水流多防胡苏然其余同李巡郭璞云徒骇今在成平东光县今有胡苏亭覆釡之名同李巡余名皆云其义未详汉书沟洫志成帝时河堤都尉许昌上书曰古记丨丨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光鬲县界中自鬲津以北至徒骇其间相去三百余里是知丨丨所在徒骇最北鬲津最南盖徒骇是河之本道东出分为八枝也 又蔡注尔雅一曰太史二曰徒骇三曰马颊四曰覆釡五曰胡苏六曰蕳洁七曰钩盘八曰鬲津其一则河之经流也先儒不知河之经流遂分蕳洁为二 孟子禹疏丨丨 宋书武帝纪棱威丨丨魏赵底服迥辕崤潼连城冰泮 易林泉起昆仑西出玉门流为丨丨无有忧患吴越春秋疏丨丨扵潜渊开五水扵东北 抱朴子起土山以准嵩霍决渠水以象丨丨 屈原九歌与女】   【游兮丨丨冲风至兮水扬波 江淹为萧领军拜侍中刺史章丨丨式耀三辰载晰 王褒周经蔵愿文丨丨疏迹防蕴灵丘四彻中防书藏羣玉 谢朓和萧中庶直石头诗见三嵏下 梁简文帝仙客诗见五岳下沈约侍宴乐游苑饯吕僧珍应诏诗见二崤下 庾信赠司寇淮南公诗丨丨闻誓众千里见连旂 王维送陆员外诗见七国下 韩愈杂诗慷慨为悲咤泪如丨丨飜 又陆浑山火诗帝赐丨丨湔涕痕又诏巫阳反其防 殷尧藩金陵懐古诗见三蜀下 徐夤酒醒诗望断长安故交逺来书未説丨丨清 苏轼停云诗见三江下 黄庭坚送谢主簿诗落笔尘沙万马奔剧谈风霆丨丨翻 范成大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防丨丨翻百渎交流海靣寛 陆游数日不作诗诗偶尔淂一语快如疏丨丨 又送猷讲主赴李明府姜山之招诗坐想文殊对摩诘髙谈无碍丨丨翻 虞集题衮麈骝圗君不见春雷起蛰龙欠伸雾拥云蒸丨丨水】九洛【荘子天有大极五常帝王顺之则治逆之则凶丨丨之事治成徳备监昭下土天下载之此谓上皇注丨丨洛书九畴也 武后髙宗册文背丨丨而移驭傃八川而从跸 李峤洛诗丨丨韶光媚三川物新】九川【书益稷予决丨丨距四海濬畎浍距川 又禹贡丨丨涤源 周语决汨丨丨 史记夏本纪道丨丨注索隐曰弱黒河瀁江沇淮渭洛为丨丨 又越世家太史公曰禹之功大矣渐丨丨定九州至于今诸夏乂安 陈书周迪传逆贼周迪本出舆台有梁丧乱暴掠山谷我高祖躬率百越师次丨丨濯其泥沙假以毛羽裁解豚佩仍剖虎符卵翼之恩方斯莫喻 庾阐扬都赋见三峡下 虞集王母圗诗窃翻雷电天公怒风雨落花红丨丨】   九泉【晋书皇甫谧传韬光逐薮含章未曜龙潜丨丨防然执高 南史吴苞传见一壶下 北史魏长贤传愿淂锄彼草茅逐兹鸟雀去一恶树一善不违先防以没丨丨 云笈七签九千三百度为大劫之终隂运之极当此之时丨丨涌于洪波水母鼓扵龙门山海冥一六合坦然此隂运之充地气之激也 庾信伤心赋已触目扵万恨更伤心扵丨丨 阮瑀七哀诗冥冥丨丨室漫漫长夜台 骆賔王丹阳刺史挽词短歌三献曲长夜丨丨台 沈佺期答甯处州书诗丨丨开白日六翮起青云 李绅山寺鱼池诗凡庸不识慈悲意自江鱼入丨丨 崔珏哭李商隐诗见三光下 李昌符咏鐡马鞭诗湏为圣代无双物肯逐将军卧丨丨孔武仲石诗昂头突出翠涛中跪足横蹯丨丨脉苏轼双桧诗根到丨丨无曲防世间惟有蛰龙知】   【又宋书序传绍又遣长史领军将军姚伯子寕朔将军安鸾防军姚黙骡平逺将军河东太守唐小方率众三万屯据丨丨慿河固险以絶粮援】   九渊【史记贾谊传吊屈原赋袭丨丨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注荘子曰千金之珠必在丨重之丨而骊龙颔下故云丨丨之神龙也 汉书贾谊传注丨丨九旋之川言至深也 列子鲵旋之潘为渊止水之潘为渊流水之潘为渊滥水之潘为渊沃水之潘为渊沈水之潘为渊雍水之潘为渊汧水之潘为渊肥水之潘为渊是谓丨丨焉 魏文帝王朗等三公诏栖备髙山沈权丨丨割除摈弃投之画外 曹植七啓落翳云之翔鸟援丨丨之灵 元吉补乐歌序丨丨少昊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少昊之徳渊然深逺 刘歆遂初赋激流澌之漻泪兮窥丨丨之潜淋 林同生四灵赋丨丨之龙乍腾高冈之鳯时翥 颜延之赠王太常诗聆龙际丨丨闻鳯窥丹穴 陆游赠刘改之秀才诗胸中丨丨蛟龙蟠笔底六月氷雹寒 朱橰寄徳粲并简内观诸友诗丨丨亭上二三子见説年来事事新 栁贯僧传古踊雾出波龙图歌丨丨唤起赤鯶公永奠鼇极开鸿蒙】   九潭【皇甫冉无锡惠山寺流泉歌见三井下 白居易宿龙潭寺诗夜上丨丨谁是伴云随飞盖月随杯】九泷【苏轼江西诗舟行十里磨丨丨篙声荦确相舂撞】   九谿【晋书张恊传范公之鳞出自丨丨赪尾丹顋紫翼青鬐 明一统志丨丨在杭州府城西南十二里众山泉水所出自徐村入大江 又丨丨在泉州府南安县源发栢峰山逶折而东 又丨丨河在安顺州城东南四十里溪流九曲 郑良士游九鲤湖诗丨丨瀑影飞花外万树春深细雨中 徐夤春入鲤湖诗到来峭壁白云齐载酒春逰渡丨丨】   九泽【书禹贡丨丨既陂 周语陂障丨丨 水经注地理志曰丨丨在北并州薮也吕氏春秋谓之大理又名之曰温夷之泽俗谓之邬城 小学绀珠丨丨具区云梦圃田孟诸大野蒲貕飬扬纡昭余祈 王初送叶秀才诗层冰春近蟠龙起丨丨云闲独鹤飞 王若嵒试越裳贡白雉诗歳月三年逺山川丨丨长 元好问巨然松吟万壑圗诗胸中刺鲠无丨丨画里风烟才一沤】   九井【汉书司马相如传注见五门下 晋书桓石秀传居寻阳性放旷常弋钓林泽不以荣爵婴心善骑射发则命中尝从冲猎登丨丨山徒旅甚盛观者倾坐石秀未尝属目止啸咏而已 宋史周美传天圣初徳明部落冦平凉方渠美以军候戍邉与州将追战破之于丨丨源乌仑河 水经注漻水北出大义山南至厉乡西赐水入焉水北有丨丨子书所谓神农既诞丨丨自穿谓斯水也 又昆仑之墟方八百里髙万仞上有嘉禾靣有丨丨以玉为槛 又濄水又南东屈迳苦县故城又北迳老子庙东庙东院中有丨丨焉 述异记汉水西山有丨丨井中常出五色烟髙数丈 尚书故实舒州灊山下有丨丨其实九眼泉也旱即杀一犬投其中大雨必降犬亦流出 明一统志丨丨在台州府仙居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蔡经井 又丨丨在顺庆府南岷山下曰磨剑洗鉢清心蘸月饮虎石鸡濯印浴丹潄玉 又丨丨山在太平府城南十里山有丨丨世传晋桓温所凿元和志殷仲文九月九日尝从温登丨丨赋诗 又丨丨镇在庐州府舒城县北二十五里沈炯林屋馆碑见八仙下 薛道衡老氏碑丨丨生祠双碑碎石 梁元帝元览赋见六服下 庾信至老子庙应诏诗见三门下】   九沟【杨侃皇畿赋见二池下】   九洫【诗十千维耦疏南北者丨丨东西者九浍其四畔则川周之】   九浍【诗疏见上】   九津【吕览禹东至搏木之地日出丨丨青之野攅树之所防天之山鸟谷青丘之乡黑齿之国】九濵【刘向九叹见六龙下】   九洪【明一统志丨丨桥在淮安府海州石湫镇东北桥有丨丨】   九源【北史文苑传序见一致下 黄庭经昆仑之性不迷误丨丨之山何亭亭】   九冰【范成大丰都观诗晖景下堕铄丨丨塞絶苦道升无形】   九渡【宋史河渠志流出复潴曰哈刺海东出曰赤賔河合忽阑也里术二河东北流为丨丨河其水犹清骑可涉也 元史河源附録又一二日岐为八九股名也孙斡论译言丨丨 水经注义阳郡以南阳属县为名有丨丨水注之水出鸡翅山磎磵潆委沿遡丨丨又澧水又东丨丨水注之水南出丨丨山山下有溪又以丨丨为名山兽咸饮此水而迳越他津皆不饮之】   九派【齐书陈显逹传见三川下 陈书蔡景厯传见五岭下 南史梁武帝纪天武既发帝谓谘议参军张防曰今日天武坐収天下矣荆州得天武至必囘遑无计若不见同取之如拾地芥耳断三峡据巴蜀分兵定湘中便全有上流以此威声临丨丨防彭蠡传檄江南风之靡草不足比也 説苑禹凿江以通扵丨丨洒五湖而定东海民劳而不怨利归于民也 王勃上明员外啓情源丨丨士流欣满腹之期徳宇千门词人有庇身之望 张説洛州张司马集序増繁荣叶桂林之一枝弥广源流荆江之丨丨 李商隐谢河东公和诗启彼若言太华三峰此必曰浔阳丨丨 鲍照登大雷岸与妺书见五洲下 郭璞江赋源二分于崌崃流丨丨乎浔阳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见三江下 梁昭明太子示云麾弟诗山万仞兮多髙峰流丨丨兮饶江渚 骆賔王在江南赠宋之问诗井络双源濬浔阳丨丨长 王维汉江临泛诗见三湘下 皇甫冉送李録事赴饶州诗山从建业千峰逺江至浔阳丨丨分卢纶送寕国夏侯丞诗见五湖下 权徳舆送孔江州诗丨丨浔阳郡分眀是画图 杨巨源送沈赞府归浔阳觐叔父诗浔阳阮咸宅丨丨竹林前 白居易东南行丨丨吞青草孤城覆緑芜 郑送客之江西诗丨丨春潮满孤帆暮雨低 郑谷舟行诗丨丨迢迢九月残舟人相语且相寛 罗隐上江州陈员外诗寒江丨丨转城楼东下钟陵第一州 黄镇成送涧泉上人游方诗千寻瀑布云霞冷丨丨江流日月浮】   九滩【宋无鲸背吟水程诗九日滩头不可移丨丨一日尚嫌迟】   九壥【韩愈郓州谿堂诗帝奠丨丨有叶有年】   九间【宋史舆服志垂拱崇政二殿两朶殿各二间东西廊各二十间南廊丨丨】   九穴【明一统志丨丨泊在莱州府髙密县西北泊有九沟故名】   九眼【明一统志丨丨泉在鳯翔府寳鸡县南八里泉出丨丨】   九陂【易林西上丨丨徃来防连心湏时日灵与有徳】   九薮【周语丰殖丨丨 吕览何谓丨丨吴之具区楚之云梦秦之阳华晋之大陆梁之圃田宋之孟诸齐之海隅赵之钜鹿燕之大昭 梁简文帝大法颂序坤轴倾斜积冰发坼乃纬丨丨而正之】   九隩【国语宅居丨丨合通四海 宋书武帝纪禹迹齐轨丨丨同文司勲抗防普天増伫】   九防【史记李斯传禹凿龙门通大夏疏九河曲丨丨决渟水致之海】   九臯【诗鹤鸣于丨丨声闻于野笺臯泽中水溢出所为坎自外数至九喻深逺也疏郑以一鸟不鸣九泽而云丨丨者然则明深九坎也 又鹤鸣于丨丨声闻于天 晋书赵至传迥风狂厉白日寝光徙倚交错陵隰相望徘徊丨丨之内慷慨重阜之顚进无所由退无所据涉泽求蹊披榛觅路 宋书文帝纪见四聪下易林播木折枝与母别离丨丨难和絶不相知 録异记见八公下 明一统志丨丨山在汝州伊阳县西北二十五里昔有鹤鸣于上故名 刘桢处士国文甫铭懿贤先生天授徳度外清内白如玉之素逍遥丨丨方囘是慕 高允徴士颂发响丨丨翰飞紫冥 李峤洛州昭觉寺碑冀因十善之力遂迥丨丨之聼 刘向九叹麒麟奔于丨丨兮熊罴羣而逸囿 张衡思赋遇丨丨之介鸟兮怨素意之不呈 孙绰兰亭集诗流风拂枉渚停云防丨丨 武三思仙鹤篇见五里下 杜甫哀李邕诗见四十下 裴度窦中丞见示初至夏口献元戎诗輙戏和之诗湏为丨丨鹤莫上五湖船 殷尧藩游王羽士山房诗山横万古色鹤带丨丨声 李逺失鹤诗秋风吹却丨丨禽一片闲云万里心 翁洮上寿昌宰诗百里江山聊展骥丨丨云月怪驱鸡 无名氏鹤鸣诗胎化呈仙质长鸣在丨丨 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诗诗失意各千里哀鸣闻丨丨 戴复古饮中诗蝇随骥尾宜千里鹤在鸡羣亦丨丨】   九桥【揭傒斯题桃源圗诗危龛三井秘絶涧丨丨通】   九曲【晋书刘元海载记王弥从洛阳东归元海饯弥于丨丨之濵慷慨歔欷纵酒长啸声调亮然坐者为之流涕 又北史栁桧传周文问桧曰卿昔在鄯州忠勇显著今西境肃然无劳经略丨丨国之东鄙当劳君守之遂令桧镇丨丨 唐书中宗纪景龙四年三月以河源丨丨予吐蕃 又王难得传从哥舒翰击吐蕃至积石虏吐谷浑王子悉弄参及悉颊藏而还复收五桥拔树惇城进白水军使收丨丨 又朱泚传始张光晟以精兵壁丨丨距东渭桥十里密约降于晟 又杜亚传方春南民为竞渡戏亚欲轻驶乃髤船底使篙人衣油防衣没水不濡观沼华邃费皆千万陇西李衡在坐曰使桀纣为之不是过也既泛丨丨池曳绣为颿诧曰要当称是林沼衡曰未有锦缆云何亚大慙 又吐蕃传吐蕃外虽和而隂衔怒即厚饷矩请河西丨丨为公主汤沐矩表与其地丨丨者水甘草良宜蓄牧近与唐接自是虏益张雄易入寇 五代史梁太祖纪天祐二年二月遣蒋元晖杀王徳裕等九王于丨丨池 河图河水丨丨长九千里入于渤海 述异记项王失路于泽中周囘丨丨后人因以为泽名 明一统志丨丨池在九江府湖口县南三十里晋陶潜宰彭泽时所濬暇日与陆修静周续之流觞而饮 又丨丨溪在建宁府武夷山中溪流丨丨缭绕贯于羣岫之间出石鼓渡合于建溪 又丨丨沟在江宁府句容县治东南其沟丨丨为邑人游赏之所 刘咸黄河赋见三渎下 李祁黄河赋折丨丨之迂回泻千里于一快 王循晨风行雾开丨丨渎风起千金堤 李白送长沙陈太守诗见五峰下 杜甫哀赠司空王公思礼诗丨丨非外蕃其王转深壁 羊士谔巴郡东山精舎诗石座双峰古云泉丨丨深 蒋洌经埋轮地诗如何一落地又作丨丨泉 张继秋日道中诗见三山下 卢纶送郭判官赴振武诗黄河丨丨流缭绕古邉州 刘禹浪淘沙词丨丨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吴融汴上观河氷诗丨丨河氷半叚来严霜结出劲风裁 周朴塞上曲见三春下 花蕊夫人诗龙池丨丨逺相通杨栁丝牵两岸风 无名氏冬诗云拥三峰岳色低氷坚丨丨河声断 和凝宫词内中知是黄河様丨丨今年彻底清 王禹偁扬州寒食诗三春景欲尽丨丨波始平王安石泛舟青溪诗十围但见诸营栁丨丨难寻故国溪 又越絶书胥门外有丨丨路阖庐造以游姑苏之台以望太湖中窥百姓 水经注洛水东迳丨丨其地十里有丨陂之丨 沈炯答张种书若乃三江五湖洞庭巨丽写长洲之荗苑登丨丨之层台山髙水深云蒸雾吐其中之秀异者实虎丘之灵焉 又祭梁吴郡袁府君文见五湖下 张正见从永阳王游虎丘山诗重岩标虎据丨丨峻羊肠 顾瑛浣华馆诗地形丨丨转峰影千丈插 又明一统志丨丨山在保宁府昭化县西九十里山势盘迥丨丨 朱子武夷图序武夷君之名著自汉世祀以干鱼不知何神也今建宁府崇安县南二十余里有山名武夷相传即神所宅峰峦巗壑秀拔竒伟清溪丨丨流出其间两崖絶壁人迹所不到防徃徃有枯查插石罅间以庋舟船棺柩之属柩中遗骸外列陶器尚皆未壊颇疑前世道阻未通川壅未决时夷落所居而汉祀者即其君长盖亦避世之士生为众所臣服殁而传以为仙也 倪瓉送张链师游七闽诗武夷丨丨最清絶落日采苹闻櫂歌 又苏轼游武昌寒溪西山寺诗西上丨丨亭众山皆培塿 又吕岩诗丨丨江邉坐卧防一条长路入天端 又青鸟子三横四直官职弥崇丨丨委蛇凖拟沙堤 王褒九懐径岱土兮魏阙歴丨丨兮牵牛 阮籍诗逍遥丨丨间徘徊欲何之 谢朓治宅诗结宇夕隂街荒幽横丨丨 陆游夜坐诗丨丨烟云新散吏百年铅椠老诸生 李俊民九里谷诗丨丨羊肠路千层剑防山 又説苑有得丨丨寳珠穿之不得孔子教以涂脂于线使蚁通之王奉珪明珠赋见一丸下 陆游游淳化寺诗螘穿珠丨丨蜂醸蜜千房 又抱朴子朱草芝有丨丨每曲有三叶三实 又清异録以螺为杯惟薮穴极弯曲则可以藏酒有一螺能贮三盏许者号丨丨螺杯 又云笈七签见七色下 又萨都拉织女图诗柔肠丨丨细于丝万缕春愁正如织 又宋史乐志应钟调丨丨清】   九盘【明一统志丨丨山在台州府城东南七十五里以其路萦回九转故名絶顶可眺大海 又丨丨闗在四川行都指挥司宁番衞城东一百八十里 沈约白马篇见三折下 白敏中贺收复秦原诸州诗河水丨丨收数曲天山千里锁诸闗 范成大丨丨坡布水诗莫惜萦回上丨丨洗心双瀑雪花寒】   九坊【唐书韦彤传见六坊下】   九村【冯延登郾城道中诗十村丨丨鸡犬静髙田下田狐兔驯】   九苑【竹书纪年帝不降六年伐丨丨梁元帝归来寺碑见三昧下】   九府【史记管晏传论吾读管氏牧民山髙乗马轻重丨丨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注刘向别録曰丨丨书民间无有 又货殖传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丨丨则桓公以霸 汉书食货志太公为周立丨丨圜法注师古曰周官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丨丨 晋书应詹传见三台下 又温峤传见三省下 南史钟嵘传齐明帝躬亲细务纲目亦密于是郡县及六署丨丨常行职事莫不争自启闻取决 水经注张华叙东方朔神异经曰昆仑有铜柱焉其髙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负如削下有囘屋仙人丨丨治 唐六典道者官三元丨丨百二十言一切诸神咸所统摄 小学绀珠丨丨医无闾之珣玗琪防稽之竹箭梁山之犀象华山之金石霍山之多珠玉昆仑虚之璆琳琅玕幽都之筋角斥山之文皮岱岳之五谷鱼盐 沈约郊居赋其竹则东南独秀丨丨擅竒不迁植于淇水岂分根于乐池李峤钱诗汉日五铢建姬年丨丨流 李颀送刘四赴夏县诗见五辟下 又唐书郭子仪传贼将阿史那从礼以同罗仆骨骑五千诱河曲丨丨六胡州部落数万迫行在 五代史史建瑭传晋王为雁门节度使其父敬思为丨丨都督从晋王入关破黄巢复京师 又云笈七签见六胃下】   九寺【晋书荀朂传见三府下 宋史职官志丨丨大晟府崇宁三年増置 又选举志见五省下 六帖官尊丨丨位重三章 小学绀珠丨丨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 姚合同诸公防太府韩卿宅诗丨丨名卿才思雄邀欢笔下与杯中】   九庙【元史祭祀志见二庙下 水经注霸水北迳王莽丨丨南王莽地皇元年传征天下工匠壊撤西苑建章诸宫馆十余所取材瓦以起丨丨笇及吏民以义入钱谷助成丨丨庙殿皆重屋穷极百工之巧禠髙増下功费数百巨万卒死者万数 杨维祯黄金台赋寳鼎丨丨兮金城四壁 张説唐享太庙乐章肇禋丨丨四海来尊 杜甫哀李光弼诗见二宫下】   九室【周礼考工记内有丨丨九嫔居之外有丨丨九卿朝焉 汉书平帝纪明堂注明堂八窗法八风四达法四时丨丨法九州 北史牛传见四户下 张説唐享太庙乐章肃肃丨丨谐八音 又宋史艺文志陈抟丨丨指元篇一卷 又陈抟传唐长庆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自言尝遇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者髙尚之人也语抟曰武当山丨丨岩可以隠居抟往栖焉 李渤南溪诗序见二洞下 范成大青城山防庆建福宫诗祥开圣代千秋节响动仙都丨丨天 又黄庭内景经丨丨正虚神眀舎注丨丨谓头中九宫之室及人之九窍使上宫荣华九窍真正则众神之所止舎也】   九门【礼记月令是月也命国难丨丨磔攘以毕春气注此难难隂气也隂寒至此不止害将及人命方相氏帅百索室殴疫以逐之又磔牲以攘于四方之神所以毕止其灾也 又季春之月田猎罝罘罗网毕翳餧兽之药毋出丨丨注天子丨丨者路门也应门也雉门也库门也臯门也城门也近郊门也逺郊门也闗门也 史记赵世家蔺相如伐齐至平邑罢城北丨丨大城 陈书武帝纪双阙低昂丨丨寥豁 唐书髙宗纪永徽五年十月癸卯筑京师罗郭起观于丨丨 宋史乐志仰止皇居丨丨载辟丽日重光非烟五色 又双角九鳯楼灯丨丨开落梅香春氷拆万年安催花发降真香迎新春望蓬岛 水经注祁夷水东北流迳代城西卢植言初筑此城板干一夜自移此故代西南五十里大泽中营城自防结苇为丨丨于是就以为治城周匝而不方周四十七里开丨丨更名其故城曰东城嵗华纪丽见五库下 萧子范家园三日赋时将磔于丨丨节方郊于百里 韩休驾幸华清宫赋雨师洒路兮丨丨洞启千旗火生兮万乗雷奔 李庾西都赋见三殿下 韦元旦早朝诗佩玉朝三陛鸣珂度丨丨苏颋奉和圣制过晋阳宫应制诗见三教下 李白梁甫吟阊阖丨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 钱起长安落第诗花繁桞暗丨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 杨巨源圣寿无疆词见一家下 白居易懐禁中清景诗皓气分眀双阙牓清光深到丨丨闗 不约长安夜游诗鳯城连夜丨丨通帝女皇妃出汉宫 窦常花发上林诗色浮双阙近春入丨丨深 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诗丨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欧阳修三日赴宴诗丨丨寒食多游骑三月春隂正养花 苏轼上元侍燕端门诗月上丨丨开星河绕露台 又史记赵世家王出丨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 汉书地理志常山郡县丨丨 唐书安禄山传防李光弼出土门救常山思义降博陵亦拔唯藁城丨丨二县为贼守 五代史李嗣昭传是时晋遣阎寳攻张文礼于镇州寳为镇人所败乃以嗣昭代之镇兵出掠丨丨嗣昭以竒兵击之镇兵且尽 明一统志丨丨城在真定府藁城县西北二十五里本战国时赵邑汉置丨丨县北齐省隋唐复置宋省入藁城 王恽镇州懐古诗赵武雄图不可寻风烟东接丨丨深】   九闺【鲍照代淮南王诗朱城九门门丨丨愿逐明月入君懐】   九屋【北史牛传请依古制修立眀堂上议曰后魏代都所造出自李冲三三相重合为丨丨檐不覆基房间通街穿凿处多迄无可取】   九厢【长编宋天禧五年增置丨丨】   九奥【陆云故常侍陆府君诔天降纯嘏诞育俊乂才雄丨丨徳重三懿】   九居【谢灵运佛影铭七识迭用丨丨屡迁】   九楼【姚载后画品序见四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