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骈字类编 - 第 373 页/共 1019 页

四聚【汲冢周书见三敛下】   四飞【孔武仲憎蝇赋幸视听之萧散已薨薨而丨丨】   四散【晋书刘琨传流移丨丨十不存一 北史蠕蠕传国落丨丨窜伏山谷畜产野布无人收视 易林见三枭下 炀帝开河记翰林学士虞世基献计请用垂柳栽于汴梁两堤上一则树根丨丨鞠防河堤二乃牵舟之人获其阴三则牵舟之羊食其叶上大喜 柳宗元晋问观其丨丨惝恍开合万状喜者鹊厉怒者人抟 白居易感懐诗昨夜云丨丨千里同月色 姚合杏溪诗桃花丨丨飞桃子压枝垂 张祜苏小小歌长怨十字街使郎心丨丨 方千题悬溜岩隠者居诗谷鸟暮蝉尘丨丨修篁灌木势交加 韩偓闲歩诗樵人相聚指惊麏牧童丨丨收嘶马 罗隐宿荆州江陵馆诗风动芰荷香丨丨月明楼阁影相侵 陆游三峡歌忽然丨丨不知处踏月扪萝归洞中】   四动【素问人一呼脉丨丨以上曰死 郝经湖水来诗浮生丨丨青云第倒影半浸黄金台】四静【孟郊送韩愈从军诗驿尘时一飞物色极丨丨】   四实【史记律书以上生者丨其丨三其法 陆贽册嘉诚公主文孝友柔谦外和内睦公宫禀训丨丨备修】   四虚【庄子傥然立于丨丨之道倚于槁梧而吟 陈鸿长恨歌序旁求丨丨上下东极大海跨蓬壶见最髙仙山上多楼阙西厢下有洞户东向阖其门署曰玉妃太眞院】   四满【宋书符瑞志太始四年十一月辛未崇宁陵令上书言自大明八年至今四年二月宣太后陵明堂前后数有光及五色云又芳香丨丨又五采云在松下状如车盖】   四空【宋书乐志见八虚下 华严经丨丨处天无邉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郑遥明月照髙楼赋丨丨迥而晃朗九层屹而峥嵘】   四太【宋史律历志黄道宿度角十三亢九半氐十五半房五心丨丨尾十七箕十 又唐书选举志徳宗时试太常寺协律郎沈旣济曰近世爵禄失之者久其失非他丨丨而已入仕之门太多世胄之家太优禄利之资太厚督责之令太薄】   四轻【小学绀珠丨丨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滛】   四上【宋史王传显德四年丁外艰起复表丨丨乞终丧世宗大怒宰相范质奏解之惧入朝 王暕观乐应诏诗参差陈九夏依迟分丨丨 又大招丨丨竞气极声变只注丨丨谓上四国代秦郑卫也】   御定骈字类编巻九十四 <子部,类书类,御定骈字类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骈字类编卷九十五   数目门十八   五   五星【诗三五在东传三心五噣疏知五是噣者元命苞云柳丨丨释天云咮谓之栁天文志曰柳谓鸟喙则喙者柳星也以其为鸟星之口故谓之喙 左传嵗在星纪而滛于元枵疏嵗嵗星也丨丨者五行之精也史记天官书月丨丨顺入轨道 又天有丨丨地有五行 汉书髙祖纪丨丨聚于东井 又赵充国传今】   【丨丨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 宋书天文志今案遗文所存丨丨聚者有二周汉以王齐以霸周将伐殷丨丨聚房齐桓将霸丨丨聚箕汉高入秦丨丨聚东井齐则永终侯伯卒无更纪之事是则丨丨聚有不易行者矣 金史选举志凡司天台学生其试之制以宣明厯试推步及婚书地理新书试合婚安葬并易筮法六壬课三命丨丨之术 元史太祖纪二十一年十一月丁丑丨丨聚见于西南 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在位七十年景星出翼鳯凰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丨丨如连珠 春秋感精符人主含天光据玑衡齐七政操八极故君明圣人道得正则日月光明丨丨有度 河圗始开图日月丨丨俱起牵牛子华子上古之世天不爱其寳是以日月淑清而扬光丨丨循晷而不失其次 小学绀珠厯议十篇厯本】   【议中气议合朔议卦候议卦议日度议九道议日蚀议丨丨议 洪迈谢厯日表七月流火益知王业之艰难丨丨连珠莫测圣功之辅相 杨炯浑天赋丨丨者水为重华火为荧惑镇居戍已斯为土德太白主西辰星】   【主北俯察人事仰观天则比参右肩之黄如奎大星之黒 张叔良丨丨同色赋二仪交泰兮自古同休丨丨辉彩兮当今信有 隋炀帝歩虚词冠法二仪立佩带丨丨连 王珪咏汉高祖诗十月丨丨聚七年四海賔阎朝隐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诗文章二曜动气色丨丨连 冯待征虞姬怨谁误四面楚歌起果】   【知丨丨汉道雄 杨维桢登望海楼诗逺人新到三韩国中土文明聚丨丨 又史记防传能得名者财物归之家必大富至千万一曰北斗二曰南辰三曰丨丨四曰八风五曰二十八宿六曰日月七曰九州八曰玉凡八名图各有文在腹下文云云者此某之也】   五无【云笈七籖太上道君告普光曰丨丨相结乃有烟煴触业生形因形能作性理和合是以为物】五宿【云笈七籖行上清之道出则丨丨侍衞给玉童玉女各一千五百人 又入声白居易泛太湖书事寄微之诗报君一事君应羡丨丨澄波皓月中】   五辰【书臯陶谟抚于丨丨庶绩其凝 唐书厯志自小满毕小暑加时距午正八刻外者加减一辰三刻内者皆加一辰自大寒毕立春交前丨丨外自大暑毕立冬交后丨丨外又减一辰不足减者既加减讫各如定法而一以减十五余为蚀分 黄庭内景经借问何在两眉端内侠日月列宿陈注丨丨行事诀云太上眞人招丨丨于洞房南极元君受传毎夜半坐卧心存西方太白星在两眉间直入一寸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丨丨空抚九序未歌 梁元帝请于州置学校表抚丨丨而建五长播九德而道九州】   五芒【云笈七籖瞑目视星服星之光芒二十七过存令丨丨尽来入喉中】   五精【尚书正义序七雄已战丨丨未聚儒雅与深穽同埋经典共积薪俱燎 礼记月令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注雩帝谓为坛南郊之旁雩丨丨之帝配以先帝也 素问丨丨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易林仁德不暴丨丨就舍四序允厘民安其居 云笈七籖大哉鬰仪妙乎结璘非上眞不见非上仙不闻以日月丨丨之神乗龙歩空足蹑景云遂与五帝同入天门 江淹齐太祖诔见三阶下 夏侯嘉正洞庭赋太极之生曰地曰天中含丨丨五精之用而水居一焉】   五景【云笈七籖见四素下】   五度【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栁中疏正义曰案三统歴九月节日在氐丨丨昏虚二度中去日九十七度旦张初度中九月中日在房丨丨昏危三度中去日九十三度旦张十八度中 又小学绀珠丨丨分寸尺丈引 又白居易醉中诗一生躭酒客丨丨弃官人 又醉别程秀才诗丨丨龙门防额回却縁多艺复多才 王建送魏州李相公诗见一日下 李频春日旅舍诗如何一别故园后丨丨花开五处看】五气【周礼疾医以丨丨五声五色眡其死生注丨丨五藏所出之气心肝脾肺肾也五声言语所出之声宫商角征羽也五色面貌所发之色青赤黄白黒也素问天有四时五行以长生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丨丨以生喜怒悲忧恐 易林神鸟丨丨鳯凰为主集于王国使君得所 周子太极图説丨丨顺布四时行焉 云笈七籖元晨北灵丨丨上精体隠六纪心藏景星 小学绀珠丨丨温凉寒燥湿】五纬【书尧典厯象日月星辰疏郑云星谓丨丨辰谓日月所防十二次者以星辰为二者丨丨与二十八宿俱是天星天之神祗礼无不祭故郑随事而分之以此敬授人时无取丨丨之义故郑元于此注亦以星辰为一观文为説也 晋书食货志因天而资丨丨因地而兴五才 宋书武帝纪见三光下 又符瑞志文王梦日月着其身又鸑鷟鸣岐山于孟春六旬丨丨聚房 齐书乐志上登丨丨下陶八表 易稽览图天地开辟丨丨各在其方至伏羲氏乃合故厯以为元叅同契丨丨错顺应时感动 张衡思元赋倚招揺摄提以低囘剹流兮察二纪丨丨之绸缪 又西京赋丨丨相叶以旅于东井 王勃七夕赋见三衡下 张华食举东西厢乐丨丨来备嘉生以遂 束晳补亡诗丨丨不衍六气无易 李百药谒汉高庙诗见三灵下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诗丨丨聚华轩重光入望园骆賔王帝京篇丨丨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两龙不并跃丨丨与天同 员南溟玉烛诗四时佳气满丨丨泰阶平 黄颇】   【风不鸣条诗丨丨起祥飚无声瑞圣朝】   五纪【书洪范次四曰协用丨丨传协和也和天时使得正用丨丨 又四丨丨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厯数 汉书律厯志刘向总六律列是非作丨丨论 北史魏收传九陔方集故眇然而迅举丨丨当定想窅乎而上征 五代史马重绩传见三统下庄子丨丨六位将何以为别乎 太元经斗振天而进日违天而退或振或违以立丨丨 周必大谢赐厯日表大法协于丨丨克叙彛伦闰月定乎四时靡乖躔次 魏征享太庙乐章见三正下 又齐书高帝纪论宋氏正位八君卜年丨丨四絶长嫡三称中兴内难边虞兵革世动 苏轼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诗丨丨归来鬓未霜十眉环列坐生光】   五行【书有扈氏威侮丨丨 又初一曰丨丨 礼记礼运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防丨丨之秀气也 左传生其六气用其丨丨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滛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 又郁湮不育故有丨丨之官是谓五官 鲁语凡禘郊宗祖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地之丨丨所以生殖也 史记文帝纪高庙酎奏武德文始丨丨之舞孝惠庙酎奏文始丨丨之舞 又宋防子世家丨丨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汲冡周书丨丨一黒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 鹖冠子兵有符而道有验备必豫具虑必蚤定下因地利制以丨丨左木右金前火后水中土营军陈士不失其宜五度既正无事不举 淮南子夫天地之生财也本不五圣人节丨丨则治不荒春秋繁露丨丨之义木已生而火养之金已死而木藏之火乐木而养以阳水克金而丧以阴土之事天竭】   【其忠故丨丨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 春秋元命苞水者天地之包幕丨丨之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津液也 盐铁论丨丨东方木而丹章有金铜之山南方火而交趾有大海之川西方金而蜀陇有名材之林北方水而幽都有移沙之地 道德指归论天地并起阴阳俱生四时共本丨丨同根 太元经天地作函日月固明丨丨该丑五岳宗山四渎长川五经括矩 风俗通丨丨者品物之宗也 黄庭经天七地三囘相守升降丨丨一合九 叅同契注丨丨相克更为父母 水经注淮南子曰武王欲筑宫于丨丨之山周公曰丨丨险固德能覆也内贡回矣高诱云今太行山也在河内野王县西北上党阙也 文中子丨丨不相沴则王者可以制礼矣 闗氏易传丨丨水生乎一成乎六火生乎二成乎七木生乎三成乎八金生乎四成乎九土生乎五成乎十 周子太极图説丨丨之生也各一其性金丹大要丨丨无土则不全五金无土则不生五谷无土则不实金丹无土则不成 王融曲水诗序见三代下 梁简文帝谢赉中庸讲疏啓周发上圣问丨丨于箕子宣尼照极访六舞于苌 吕令则井赋见三径下 传元羽铎舞歌见三统下 章孝标日者诗十指中央了丨丨説人休咎见前生 吕岩诗顚倒丨丨凴匠手不逄匠手莫施为 宋无赠眠云处士诗囊攒丨丨物劔握七星权 又宋史礼志故事枢密节度使使相还朝咸赐宴于外苑见辞日长春殿赐酒丨丨仍设食当直翰林龙图阁学士以上皇亲观察使预坐又去声礼记乡饮酒义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丨丨者可以正身安国矣又音杭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丨丨并下 宋史杨绘传少而竒警读书丨丨俱下名闻西州进士上第通判荆南 又仪卫志设繖扇于沙墀方繖二分左右团龙扇四分左右方雉扇一百分繖扇之后为丨丨 素问头上丨丨行五五五二十五穴中两傍各五凡十穴 梁元帝特进萧琛墓志铭见三箧下 陆厥齐歌行垂帷丨丨下操笔百金赋 苏轼厐公诗五言七言皆儿戏三行丨丨亦偶尔】   五天【苏颋饯泽州卢使君诗见四岳下】   五云【周礼保章氏以丨丨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疏物色也此丨色之丨以辨吉凶也 齐书乐志圣祖降丨丨集 唐书韦陟传陟封郇公常以五采牋为书记使侍妾主之其裁答授意而已皆有楷法陟惟署名自谓所书陟字若五朶云时人慕之号郇公丨丨体 又董昌传昌身阅兵丨丨门出金帛倾镠众全武等益奋昌军大溃 闗尹子丨丨之变可以卜当年之丰歉八风之朝可以卜当时之吉凶 新论明天时者察七纬之情洞五行之趣听八风之动鉴丨丨之 云笈七籖元州有絶空之宫在丨丨之中玉灵仙母金华仙女常所游也 望气经天无言以七曜垂文地无言以丨丨腾气 小学绀珠丨丨青白赤黒黄明一统志丨丨在江宁府小茅之侧昔茅君以三月十八日驾丨色丨八景舆伫于此山逾时西去故名又丨丨山在杭州府城西南二十五里上有眞际院院有井大旱不竭 又丨丨溪在金华府义乌县西北】   【二十五里源出丨丨山入大溪 又丨丨泷在南雄府城西四十里羣险峻泉水潺湲飞流曲折高下成潭深不可测 又丨丨楼在辽东都司三万卫城内金皇统初建 又丨丨阁在吉安府万安县治西瞰贑江宋建水西有芙蓉因名 王勃益州夫子庙堂碑帝车南指遁七曜于中阶华盖西临高丨丨于太甲 曽巩鉴湖图序为之立石测水一在丨丨桥水深八尺有五寸防稽主之一在跨湖桥水深四尺有五寸山阴主之张仲素穆天子宴瑶池赋见三岛下 王融永明乐已晞丨丨发方照两河清 梁简文帝喜疾瘳诗神随】   【七星变貌逐丨丨留 庾信道士歩虚词东明九芝盖北烛丨丨车 姜皎龙池篇愿似飘飘丨丨影从来从去九天闗 储光羲题辛道士诗逍遥三花发罔象丨丨浮 李白白毫子歌八公携手丨丨去空余桂树愁杀人 又侍从宜春苑奉诏诗是时君王在镐京丨丨垂晖耀紫清 又陌上赠美人诗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丨丨车 杜甫重经昭陵诗再窥松柏路还有丨丨飞 又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诗丨丨高太甲六月旷抟扶 刘长卿闻奉迎皇太后使沈判官至诗长乐宫人扫落花君王正候丨丨车 又闻王师收二京诗天囘万象庆龙见丨丨迎 钱起送栁道士诗归期千嵗鹤行迈丨丨车 韩翃赠别华阴道士诗昼洒瑶台丨丨湿夜行金烛七星齐 卢纶寄题果州谢舍人仙居诗紫盖回标双鹤上语音犹在丨丨中 戴叔伦题天柱山图诗拔翠丨丨中擎天不计功 殷尧藩帝京诗龙虎山河御气通遥瞻帝阙丨丨红 戎昱送吉州阎使君入道诗受传三箓备起坐丨丨随 元稹感石榴诗风翻一树火电转丨丨车 又寄赠薛涛诗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丨丨高 又寄乐天诗灵汜桥前百里镜石帆山丨丨溪 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丨丨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刘禹锡蒲桃诗醖成十日酒味敌丨丨浆 皇甫湜石佛谷诗花座丨丨扶玉毫六虚射 李赤灵墟山诗伏链九丹成方随丨丨去 王建宫词丹鳯楼门把火开丨丨金辂下天来姚合送林使君赴邵州诗诏书飞下丨丨间才子分符不等闲 李商隠行至金牛驿寄兴元渤海尚书诗楼上春云水底天丨丨章色破巴牋 李韶题司空山观诗梁代眞人上紫微水盘山脚丨丨飞 李涉诗泠泠仙语人听尽却向丨丨翻翅飞 李延陵自紫阳观至华阳洞诗七曜悬洞宫丨丨抱山殿 纥千着灞上诗都傍栁阴囘首望春天楼阁丨丨中 李九龄鹤诗天上瑶池覆丨丨玉麟金鳯好为羣 汪遵严陵台诗终将宠辱轻轩冕高卧丨丨为客星 司空图歌者诗丨丨合是新声染镕作琼浆洒露盘 韩偓梦仙诗紫霄宫阙丨丨芝九级坛前再拜时 谭用之春日期巢湖旧事诗暖掠红香燕燕飞丨丨仙佩晓相携 罗隠贺卢员外赐绯诗俭莲高贵九霄闻粲粲朱衣降丨丨罗邺谢友人遗华阳巾诗剪露裁烟胜角冠来从玉洞丨丨端 罗虬比红儿诗丨丨高捧紫金堂花下投壶侍玉皇 皮日休润卿遗青防饭诗蒸处不教双鹤见服来唯怕丨丨生 翁承赞御命归乡蒙赐锦衣诗见三殿下 曹唐小游仙诗碧桃红尾小仙犬闲吠丨丨嗔客来 又西汉夫人下太虚九霞裠幅丨丨舆 杜光庭题仙居观诗初开九鼎丹华熟继蹑丨丨天路长青城丈人送太乙眞君酒诗凡客欲知眞乙洞劔门西北丨丨深 和凝宫词吹竹弹丝珠殿响坠仙双降】   【丨丨中 徐积和路朝奉新居诗一似散仙闲到夜卧屏仍看丨丨车 程俱和白乐天写怀诗丨丨华阙通闺籍万顷烟波掷钓纶 范成大天童三阁诗曽宫亭亭隔瑶水碧瓦琼榱丨丨里 陆游湖上诗忽有歌声出霄汉谁家开宴丨丨楼 赵秉文雪望诗吹面风来受雪寒宝花楼阁丨丨端 元好问出都诗行过卢沟重囘首鳯城平日丨丨多 史学黙翁溪山横幅诗丨丨雏鳯下辽天来作金鸾翰墨仙 张养浩同元复初饮许仲文别墅诗丨丨分彩来琼岛两鹤聨飞下玉田张翥故御史王楚鼇元载为临川王伯达三画求题诗双鳯山人茅作屋丨丨阁吏绣为衣 萨都拉送王眞人北上代刘宗师诗见三岛下 杨允孚滦京杂咏侯王甲第丨丨堆秦虢夫人夜宴开 周伯琦夏日阁中入直诗留后命严番直肃丨丨深处掌图书 又答复见心长老见寄诗丨丨古衲层澜涌百寳浮图列宿躔 宋无蕃厘观感琼花诗同挥丨丨扇共驻七香车杨维桢送吕左辖珍还越诗万里天威龙虎北丨丨佳气凤凰东】   五雷【宋史林灵素传惟稍识丨丨法召呼风霆间祷雨有小验而已】   五霞【云笈七籖太空之上有自然丨丨其色苍黄号曰黄天 金丹诸眞元奥彩霞精分五名朝霞明暮霞神落霞灵飞霞降火霞迎迎霞嫁嫁还家家生五福眞贵霞妙灵砂吉祥万端大亨霞广灵砂嘉瑞众尊拱龙霞紫霞砂普济羣仙万岁霞万灵砂防石为金如意霞寳灵砂丨丨五石五灵砂太上元元圣祖加】五风【云笈七籖日行有丨丨故制御日月星宿游行皆风梵其纲 又素问天有八风经有丨丨 范纯仁喜雪赋頼睿明之在上兮常十雨而丨丨 和凝宫词丨丨十雨余粮在金殿惟闻奏舜 王炎丰年謡丨丨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 胡炳文龙井晓云诗丨丨十雨今年好灵物不要人祈祷】五阳【易卦变图见五隂下】   五阴【易卦变图凡丨丨五阳之卦各六皆自夫剥而来又去声法集经善男子何者是阴智谓丨丨中如幻梦智丨丨一合智聚集智和合智是名阴智 寳如来三昧经事丨丨则空已知观故丨丨亦知观一切人悉空亦不有亦不无 隋众经目録丨丨辟喻经后汉世安世高译 谢灵运佛影铭见四縁下 梁简文帝大法颂出丨丨之聚升六度之舟 庾肩吾八闗斋诗丨丨诚为假六趣宁有截 寒山诗可贵天然无价寳埋在丨丨溺身躯】   五角【嬾眞子古言丨丨六张此古语也尝记开元中有人献俳文于明皇其畧云説甚三皇五帝不知来告三郎既是千年一遇且莫丨丨六张三郎即明皇也丨丨六张谓丨日遇丨宿六日遇张宿此两日作事多不成】   五世【毛诗国风疏唐者叔虞之后虽为大国昭公则丨丨交争献后则丧乱多故次于魏下 又齐谱周武王伐纣封太师吕望于齐其子丁公嗣位于王官后丨丨哀公政衰纪侯谮之于周懿王使烹焉 又小序鸨羽刺时也昭公之后大乱丨丨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笺大乱丨丨者昭公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 礼记大传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丨丨袒免杀同姓也 又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丨丨则迁之宗疏丨丨则迁之宗者谓小宗也 左传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鳯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丨丨其昌竝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论语自诸侯出盖丨丨希不失矣注孔曰季文子初得政至桓子丨丨为家臣阳货所囚 又禄之去公室丨丨矣注鲁自东门襄仲杀文公之子赤而立宣公于是政在大夫爵禄不从君出至定公为丨丨矣 孟子君子之泽丨丨而斩小人之泽丨丨而斩 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至孝惠时唯独长沙全禅丨丨以无嗣絶又礼书有一国者事丨丨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又留侯世家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三十二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丨丨相韩故又太史公自序晋世家赞骊姬之爱乱者丨丨 汉书韦元成传嗣王孔佚越迁于邹丨丨圹僚至我节侯宋书卜天与传元嘉初西阳董阳丨丨同财为乡邑所美 唐书冯盎传吾居越丨丨矣常恐沗先业尚自】   【王哉 宋史裘承询传兖州童升陈州樊可行京兆元守全平定军叚德丨丨同居 潜夫论夫丨丨之臣以道事君泽及草木仁被率土是以福祚流衍本支百世小学绀珠丨丨唐虞夏殷周 又丨丨盛德魏王昶子湛湛子承承子述述子坦之又杜畿子恕恕子预预子锡锡子乂 又丨丨吏部何尚之偃戢昌防敬容庾信贺娄公神道碑铭七叶佐汉丨丨相韩 崔颢江畔老人愁诗两朝出将复入相丨丨叠鼓乗朱轮 韩翃别李明府诗宠光丨丨腰青组出入珠宫引箫鼓唐尧臣金陵怀古诗一时因地险丨丨享天禄】五代【书序圣人芟烦乱而剪浮辞举宏纲而撮机要上防唐虞下终秦鲁时经丨丨书总百篇 孔頴达毛诗正义序时经丨丨篇有三千 礼记祭法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丨丨之所不变注丨丨谓黄帝尧舜禹汤周之礼乐所存法也 晋书景帝纪仰观黄轩丨丨之主莫不有所禀则颛顼受学于禄啚高辛问道于柏招逮至周成旦望作辅故能离经辨志安道乐业 北史序传见三百下 宋史太祖纪谓宰相曰丨丨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人命至重姑息藩鎭当若是耶自今诸州决大辟録案闻奏付刑部覆视之遂着为令又艺文志张説丨丨新説二巻 金史选举志魏征隋书新旧唐书新旧丨丨史 小学绀珠丨丨唐虞夏殷周 又丨丨梁唐晋汉周 野老记闻子瞻问欧阳公曰丨丨史可传否公曰修于此窃有善善恶恶之志蘓公曰韩通无传恶得为善善恶恶公嘿然】五季【宋史地理志序唐室既衰丨丨迭兴五十余年更易八姓防县分裂莫之能一 元史礼乐志宋承丨丨之衰因唐礼作太常因革礼而所制大晟乐号为古雅 李纲江上愁心赋歴隋唐而混一兮迄丨丨而割据 雷渊过华山怀陈希夷诗丨丨乾坤半晦冥先生有意事澄清】   五叶【唐书礼仪志明皇封禅诏曰接统千载承光丨丨惟祖宗之德在人唯天地之灵作主 宋史乐志见四册下 梁肃述初赋播丨丨而逮予垂愼身之芳烈 晁公遡悯孤赋緜蝉连而通籍兮逮丨丨之踵武又尔雅注江东有草丨丨共丛生一茎俗因名为丨丨 宋史五行志建炎二年九月癸卯权知密州杜彦】   【献芝草丨丨如人指掌色赤而泽 本草五加皮一枝丨丨者佳 又人参三桠丨丨背阳向隂初生小者一桠丨丨四五年后两桠丨丨十年后生三桠各丨丨又芍药春生红芽作丛茎上三枝丨丨似牡丹而狭长又丹参一枝丨丨叶如野苏而尖青色 宝伦集一花开丨丨结果自然成 嬾眞子白乐天诗桃花面上】   【红谓五骰酒取桃花丨丨也 图绘寳鉴见三梢下韩翃送客之潞府诗佳期别在春山里应是人薓丨丨齐 温庭筠寄周繇求人参诗九茎仙草眞难得丨丨灵根许惠无 陆蒙谢友人惠人参诗丨丨初成椵树阴紫团外即鸡林】   五周【苏轼山诗我今飘荡去何求再过山岁丨丨】   五劫【云笈七籖寳经目序见一劫下】   五朝【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诗白须如雪丨丨臣又值新正第七旬】   五年【诗王城谱周公摄政丨丨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既城谓之王城是谓东都今河南是也 礼记曲礼丨丨以长则肩随之 又王制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丨丨一朝天子丨丨一廵守 左传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民使屈罢简东国之兵于召陵亦如之好于边疆息民丨丨而后用师礼也 孟子师文王大国丨丨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 汉书公孙传臣闻周公旦治天下朞年而变三年而化丨丨而定唯陛下之所志 杜甫魏将军歌丨丨起家列霜防一夕过海收风帆 白居易渭村退居诗丨丨同昼夜一别似参商陆蒙自遣诗丨丨重别旧山村树有交柯犊有孙苏轼次韵杭人裴维甫诗一别临平山上塔丨丨云梦泽南州 耶律楚材思友人诗十里春风别野店丨丨秋色到边城 萨都拉山中怀友诗丨丨风雨别四海弟兄心】   五岁【易系辞丨丨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诗壹发五豵传疏见二岁下 周语賔服者享注周礼衞圻丨丨而见 史记五帝纪丨丨一廵狩 管子丨丨修界酉阳杂爼古训言象孕丨丨始生 崔颢邯郸宫人怨母兄怜爱无俦侣丨丨名为阿娇女 杜甫徐卿二子歌小儿丨丨气食牛满堂賔客皆囘头 李涉赠田玉卿诗长安里巷旧邻居未解梳头丨丨余】   五载【书舜典见四朝下 汉书异姓诸侯王表见一劔下 李谐述身赋乃丝纶之自出歴丨丨而徘徊何逊寄江州褚谘议诗丨丨同衣裘一朝异暌索沈佺期寄家人诗三春给事省丨丨尚书郎 杨巨源】   【述旧纪勲诗丨丨登坛眞宰相六重分阃正司徒 白居易叹元九诗不入城门来丨丨同时班列尽官高】五闰【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辰在申司歴过也再失闰矣注文十一年三月甲子至今七十一岁应有二十六闰今长歴推得二十四闰通计少再闰疏歴法十九年为一章章有七闰从文十一年至襄十三年凡五十七年已成三章当有二十一闰又从襄十四年至今为十四年又当有丨丨故为应有二十六闰也】   五稔【左传虢公败戎于桑田晋卜偃曰虢必亡矣亡下阳不惧而又有功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必易晋而不抚其民矣不可以丨丨 又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伯有赋鹑之贲贲卒享文子告叔向曰伯有将为戮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賔荣其能久乎幸而后亡叔向曰然已侈所谓不及丨丨者夫子之谓矣 又后子见赵孟赵孟曰秦伯何如对曰无道赵孟曰亡乎对曰何为一世无道国未艾也国于天地有与立焉不数世滛弗能毙也赵孟曰天乎对曰有焉赵孟曰其几何对曰鍼闻之国无道而年谷和熟天赞之也鲜不丨丨 张説奉和圣制爰因廵省途次旧居应制诗三耆颁命服丨丨复田输】   五朞【晋书夏侯湛传拜郎中累年不调乃作抵疑以自广曰鳯栖丨丨龙蟠六年英耀秃落羽仪摧残唐书萧遘传遘见柄任凡丨丨行完而材逢世多故召愎臣以济乱身污伪署不得其死人为哀之 宋史选举志副使磨勘如诸司使法使有阙改官及丨丨者枢密院检举 陆蒙战秋辞南北畿圻盗兴丨丨】五时【左传火正之官或食于心或食于味疏五行之官有木正火正金正水正土正五行之官每岁丨丨祀之谓之五祀 后汉书舆服志服衣深衣制有袍随丨丨色 晋书舆服志有青立车青安车赤立车赤安车黄立车黄安车白立车白安车黒立车黒安车合十乘名为丨丨车俗谓之五帝车 宋书礼志汉氏承秦改六冕之制俱元冠绛衣而已晋名曰丨丨朝服 又太史毎岁上某年厯先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常读丨丨令皇帝所服各随丨丨之色 隋书礼仪志丨丨迎气皆是祭五行之神帝大皡之属非祭天也 酉阳杂爼影鹅池北有鸣琴苑伺夜鸡鸣随鼓节而鸣从夜至晓一更为一声五更为五声亦曰丨丨鸡 又北朝妇人常以五月进丨丨图 传灯録释迦如来説法四十九年适时而进天台智者判释凡为丨丨一最初成道于三七日説华严经譬日出先照高山第一时二于鹿苑十二年中説四阿含小乘经譬日照幽谷第二时三于诸处八年中説诸大乘经譬食时第三时四于舍衞国诸处二十二年中説诸部般若譬禺中第四时五于耆阇崛穴山并娑罗树间八年中説法华湼槃经譬日轮当午第丨丨 玉涧杂书得道者心有丨丨一动多静少二动静相半三静多动少四无事则静事触还动五心与道合触而不动谓之丨丨 小学绀珠丨丨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 梁元帝諡议性相常空般若无丨丨之説不生烦恼湼槃为万德之宗 沈佺期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诗惠移双管笔恩降丨丨衣】   五始【春秋隠公元年春王正月疏説公羊者云元者气之始春者四时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国之始春秋纬称黄帝受图有丨丨谓此五事也 汉书王褒传共惟春秋法丨丨之要北史牛传见一厄下 春秋纬黄帝坐于扈阁鳯皇衔书致帝前其中得丨丨之文焉】   五司【梁简文帝谢赐新厯表丨丨告肇万寿载光】   五序【史记秦始皇纪周丨丨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絶】   五夏【白居易内道塲永讙上人就郡见访诗丨丨登坛内殿师水为心地玉为仪 李洞维摩畅林居诗诸方游几腊丨丨五销】   五秋【高骈安南送曹别勅归朝诗知君万里朝天去为説征南已丨丨】   五月【诗丨丨鸣蜩 又丨丨斯螽动股 又三星在隅笺心星在隅谓四月之末丨丨之中 孟子丨丨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 史记孟尝君传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丨丨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丨丨子者何故婴曰丨丨子者长与戸齐将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耶婴黙然 唐书崔信明传信明之生丨丨五日日方中有异雀鸣集庭树太史令史良为占曰丨丨为火火主离离为文日中文之盛也雀五色而鸣此儿将以文显然雀类微位殆不高邪管子丨丨而成十月而生 庄子舜之治天下使民心竞民孕妇十月生子子生丨丨而能言不至乎孩而】   【始谁则人始有夭矣 京氏易畧芒种丨丨节在午干宫九四大雪同用夏至丨丨中在巳兑宫初九冬至同用 高士传披裘公者吴人也延陵季子出游见道中有遗金顾披裘公曰取彼金公投鎌瞠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处之高而视人之卑丨丨披裘而负薪岂取金者哉 刘跂暇日记丨丨麦黄水 庾信丨丨披裘负薪赞披裘当夏俗则为心虽逄季子不拾遗金 梁肃述初赋见三朝下 梁元帝别诗见三月下 江总并州羊膓坂诗见三春下 王绩示翟处士诗见三晨下杜甫丈八沟携伎纳凉诗归路翻萧飒陂塘丨丨秋又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丨丨寒风冷佛骨六时天乐朝香炉 李白塞下曲丨丨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白居易观刈麦诗田家少闲月丨丨人倍忙 又自江州至忠州诗丨丨断行舟灎堆正如马 裴説对雪诗豪家宁肯厌丨丨画图看 曹松送僧入蜀过夏诗丨丨蛾眉须近火木皮领重只如冬 聂夷中咏田家诗见二月下 徐夤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诗丨丨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苏轼次韵子由丨丨一日同转对诗晋阳岂为一门事宣政聊同丨丨朝 范成大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黄时节怯衣单丨丨江吴麦秀寒 道潜田居四时诗丨丨梅争熟村村桑柘稀 郑玉家童磡诗山深地冷春难老丨丨岩前见落花 纳新送刘将军姑苏之官诗丨丨垂虹桥下路画船吹笛卧氷壶 顾瑛西湖口占诗细雨霑衣凉似水画船丨丨客思家】   五旬【孟子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丨丨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寳如来三昧经四禅丨丨知亦不厌足 徐和司门郎中陈彦诗衡门寂寂逄迎少不见仙郎向丨丨】   五日【书召诰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越丨丨甲寅位成传于庚戌丨丨所治之位皆成诗见六日下 礼记檀弓孔子既祥丨丨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又内则见三日下 又夫妇之】   【礼唯及七十同藏无间故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丨丨之御 左传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丨丨而还 周语见三日下 又天根见而水涸注天根氐亢之间也涸竭也谓寒露雨毕之后丨丨天根朝见水潦尽竭也 汉书文帝纪下诏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戸牛酒酺丨丨注汉律三人以上无故羣饮酒罚金四两今诏横赐得令防聚饮食丨丨也 又宣帝纪本始二年令郡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丨丨一听事又张敞传敞使贼捕掾絮舜有所案验舜以敞劾奏当免不肯为敞竟事私归其家人或谏舜舜曰吾为是】   【公尽力多矣今丨丨京兆耳安能复案事敞闻舜语即部吏收舜系狱是时冬月未尽数日案事吏昼夜验治舜竟致其死事舜当出死敞使主簿持教告舜曰丨丨京兆竟何如冬月已尽延命乎廼弃舜市 又杨恽传故事郎官移病尽一日辄偿一沐注晋灼曰丨丨一洗沐也 后汉书张禹传迁太傅録尚书事邓太后欲令重臣居禁内乃诏禹舍宫中给帷帐牀褥大官朝夕进食丨丨一归府 宋书王鎭恶传鎭恶以五月丨丨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疎宗猛见竒之曰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日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故名之为鎭恶 唐书栁仲郢传毎迁必乌集升平第庭木防架皆满丨丨乃散 五代史李琪传明宗初即位乃诏羣臣丨丨一随宰相入见内殿谓之起居琪以谓非唐故事请罢丨丨起居而复朔望入閤明宗曰丨丨起居吾思所以数见羣臣也不可罢而朔望入閤可复 宋史礼志见三日下 素问丨丨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管子孟春之朝君自听朝论爵赏校官终丨丨季冬之夕君自听朝论罚罪刑杀亦终丨丨 庄子于是哀公号之丨丨而鲁国无敢儒服者 尸子神农理天下欲雨则雨丨丨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丨丨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谓之神 易林丨丨四维安平不危利以居止保有玉女 水经注江水又迳汶江道汶出徼外防山西玉轮坂下而南行又东迳其县而东注于大江故苏代告楚王曰蜀地之甲浮船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丨丨而至郢谓是水也 东城父老传八月丨丨千秋节赐天下酺或酺于洛元防与清明节率皆在骊山 五色线荆楚记屈原以五月丨丨投汨罗江死时人以舟檝救之故梅圣俞云南方传竞渡多在屈原祠 本草槐之生也季春丨丨而兔目十日而鼠耳更旬而始规二旬而叶成 敬括花萼楼赋泽布三春欢逢丨丨 王起瞽者告恊风赋先丨丨而可传信三推而不谬 卢照邻哭金部韦郎中诗翻同丨丨尹遽见一星亡 张説皇帝降诞日集贤殿赐宴诗仲秋金帝起丨丨土行昭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丨丨画一石能事不受相迫促王宰始肯留眞迹 张建封竞渡歌五】   【月丨丨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诗良辰当丨丨偕老祝千年 白居易立春后丨丨诗立春后丨丨春态纷婀娜 方回舟行青溪道中入歙诗丨丨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又唐书突厥传或请筑古长城发兵乘塞帝曰突厥盛夏而霜丨丨竝出三月连明赤气满野彼见灾而不务德不畏天也迁徙无常六畜多死不用地也俗死则焚今葬皆起墓背父祖命嫚鬼神也与突利不睦内相攻残不和于亲也有是四者将亡矣当为公等取之安在筑障塞乎】   五昼【易林踯躅踟蹰抚心搔头丨丨四夜睹我齐侯】   五朔【齐书王僧防传见一门下】   五晨【萧综悲落叶诗一霜两霜犹可当丨丨六旦已飒黄】   五旦【通典乐又有丨丨之名旦作七调以华言译之者则谓之均也其声亦应黄钟太簇南吕姑洗】五晓【李白代别情人诗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丨丨】   五夜【五代史司天考置昏分以辰则除为辰数经法除为刻数命辰数子正算外即甲夜辰刻也倍晨分五约之为更用分又五约之为筹用分用累加甲夜满辰则为辰满经法为刻即各得丨丨辰刻也 易林獹作龙身进无所前三日丨丨得其所钦 小学绀珠丨丨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 沈佺期和中书侍郎杨再思春夜宿直诗千庐宵驾合丨丨晓钟稀 乔知之和苏员外寓直诗见三旬下 张少博雪夜观象阙待漏诗九门传晓漏丨丨晨扄 又尚书郎上直闻春漏诗见三春下 李颀寄司勲卢员外诗归鸿欲渡千门雪侍女新添丨丨香 杜甫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丨丨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崔颢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诗九重初起草丨丨即成篇 耿湋冬夜寻李永书事诗天垂丨丨月霜覆九衢尘 卢纶奉和戸曹叔夏夜寓直诗便因当丨丨敢望竹林期钱起送员外侍御入朝诗含香丨丨客持赋十年兄崔琮长至日上公献寿诗丨丨钟初动千门日正融权德舆和李给事省中书情诗丨丨漏清天欲曙万】   【年枝暖日初长 元稹防眞诗方喜千年防俄闻丨丨穷 张仲素夜闻洛濵吹笙诗王子千年后笙音丨丨闻 殷文圭丘光庭博士幽居诗丨丨药苖滋沆瀣四时花影荫莓苔 陈陶小笛弄丨丨流珠粲梦卿九清鸾倚洪崖醉 马祖常贡院忆继学治书诗丨丨风帘烧蜡烛九天氷树剂龙香】   五漏【白居易和栉沐寄道友诗停骖待丨丨人马同时闲】   五防【宋史律厯志毎夜分为五更更分为丨丨更以击鼓为节防以击钟为节 韩愈东方半明诗见三号下 白居易和梦得冬日晨兴诗漏传初丨丨鸡报第三声 王建和胡将军寓直诗见三声下 又画梅谱背萼丨丨正萼一圈 白居易梦仙诗东海一片白列岳丨丨青 吴融闲望诗见一枝下 杨万里芭蕉雨诗见三防下】   五刻【诗狂夫瞿瞿疏见二刻下 宋书天文志序夫天之昼夜以日出入为分人之昼夜以昏明为限日未出二刻半而明日已入二刻半而昏故损夜丨丨以益昼是以春秋分之漏昼五十五刻 又礼志先郊日未晡丨丨夕牲公卿京兆尹众官悉坛东就位 唐书李吉甫传裴垍病免复以前官召吉甫还秉政入对延英凡丨丨罢帝尊任之官而不名 王建宫词丨丨阁前卿相出下帘声在半天中】   五戊【后天万年厯立春立秋后丨丨为春秋社 郭钰社日诗甲子频书入短篇细推丨丨卜春田】五卯【眞诰丨丨之日当斋心存神念炁常如此者玉女侍降】   五节【左传见六疾下 梁简文帝元圃园讲颂序停瑞气于三辰泛祥光于丨丨 又左传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丨丨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 周礼射人乐以采苹丨丨二正注言节者容侯道之数也疏丨丨者侯道五十弓也 又诗五楘梁辀疏我襄公羣臣卑小之戎车既浅短其轸矣又丨丨束缚歴録此梁辀使有文章矣】   五土【易系辞传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疏地之宜者若周礼丨丨动物植物各有所宜是也 书酒诰薄违农父传农父司徒疏父者尊之辞以司徒致民丨丨之艺故云农父也 诗原隰既平疏丨丨有十等独言原隰者以其最利于人故特言之 论语哀公问社于宰我注社丨丨之神也 后汉书明帝纪今丨丨之宜反其正色注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谓之丨丨 吴越春秋后稷为儿时好种树禾黍麦桑麻五谷相丨丨之宜青赤黑陵水高下粢稷黍禾蕖麦豆稻各得其理王禹偁籍田赋兴丨丨之利固必躬而必亲同三代之风尚不矜而不伐】   五地【周礼大司徒以土防之灋辨丨丨之物生注防计也以土计贡税之法因别此五者也 齐书陈显达传天人同怨乾象变错往岁三州流血今者丨丨自动 小学绀珠丨丨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壤【管子蘟土之次曰丨丨五壤之状芬然若泽若屯土】   五鳬【管子觳土之次曰丨丨五鳬之状坚而不骼其种陵稻】   五沙【管子剽土之次曰丨丨五沙之状粟焉如屑尘厉】   五壏【管子纑土之次曰丨丨五壏之状芬焉若糠以肥】   五怸【管子中土曰丨丨五怸之状廪焉如壏润湿以处】   五犹【管子下土曰丨丨五犹之状如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