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骈字类编 - 第 181 页/共 1019 页
石脆【山海经丨丨之山其木多防柟 水经注小赤水即山海经之灌水也水出丨丨之山北迳萧加谷苏轼孔毅夫挽辞君文照今古不比山丨丨】
石排【明一统志丨丨山在金山西相传山上有郭璞墓盛夏有大蛇莫知其数盘结于木隂间】石歩【明一统志丨丨山在饶州府城西北一百四十里有石室如堂殿常有烟霭不可入 又丨丨港在江寜府东北五十里西连竹篠河北达大江】
石闾【汉书武帝纪太初三年修封泰山防丨丨 又郊祀志天子还泰山修五年之礼如前而加禅祠丨丨石闾者在泰山下趾南方方士言僊人闾也故上亲禅焉 明一统志丨丨山在济南府泰安州南四十里庾信齐王宪神道碑方当待彼丨丨部斯玉鼓经纬天地光华日月 李义府在巂州遥叙封禅诗丨丨环】
【藻卫金坛映黼帷】
石阎【水经注东谿水出始兴东江州南康县界丨丨山西流而与连水合】
石流【明一统志丨丨山在黎平府湖耳长官司东三十里飞泉迸出乱丨如丨 丁椿尊经阁赋引领羣岫者山名白鹤底柱丨丨者洲号印】
石涌【明一统志丨丨山在广州府东莞县东四十里水中丨如丨出居民多种香木于其上】石崖【水经河水又东北歴丨丨山西 明一统志丨丨山在镇逺府治北屹然壁立状如列屏郡之镇山也 又丨丨山在广州府阳山县东北二里上有石壁如板宋绍兴初县令张本忠刻祝颂丈于其上 又丨丨在彭亨国周匝﨑岖如栅寨 元结中兴颂丨丨天齐 李颀登首阳山谒夷齐庙诗丨丨向西豁引领望黄河 白居易重过寿泉题店壁诗涌出丨丨下流经山店前 杜荀鹤题宗上人旧院诗啄生鸦忆啼松枿接果猿思啸丨丨 王逢过邱以敬管句吴山别业诗丨丨溜雨藤根白篱落縁云瓠子肥 马祖常题惠崇画诗龙门千尺梧桐树多在丨丨悬絶处】
石谷【韩愈燕喜亭记其丨丨曰谦受之谷瀑曰振鹭之瀑谷言徳瀑言容也】
石峪【名胜志见华峰下】
石岩【水经注瓦亭水又西南出显亲峡丨丨水注之水出北山 明一统志丨丨洞在四川行都指挥司越巂卫城北三十里可容十数人东北崖畔有石版击之有声名琼钟 又丨丨泉在太平府养利州治东源自丨丨出 孟浩然宿立公房诗何如丨丨趣自入户庭间 马戴长安寓居寄赠贾岛诗何如随野鹿栖止丨丨中 胡曽四皓庙诗四皓防机饮碧松丨丨云殿隐髙纵 寒山诗我家本住在寒山丨丨栖息离烦縁】石峰【梁简文帝和湘东王后园诗见山岸下】
石峦【三辅黄图见石阙下】
石巘【李纲诗陆续故城依丨丨葛洪遗灶俯江湄】
石崦【宋无诗古寺龙妃丨丨东】
石屿【刘峻登郁洲山望海诗云锦曜丨丨罗绫文水色严羽梦游庐山謡九河九倒西来丨丨巉絶古道开】
石邱【孟子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丨丨注丨丨地名也疏宋牼将欲徃楚国孟子相逢于丨丨之地丨丨则宋国地也 明一统志丨丨在卫辉府胙城县东北三十里】
石冢【宋史河渠志河北屯田司言欲于丨丨口导永济河水以注縁边塘泊请免所经民田税从之】石阜【苏轼李氏山园潜珍阁赋因丨丨以建宇跨饮江之鼇鼋】
石垒【徐陵陈公九锡文金陵佳气丨丨天严】
石堆【豫章古今记檐石湖江西东北如丨丨湖心遂成小山】
石崤【水经注橐水与安阳溪水合水出丨丨南西迳安阳城南 又见山径下】
石尖【明一统志丨丨峰在太原府城西北界立谷口有石孤立汾水侧髙十余丈】
石堠【明一统志丨丨岭在辽州和顺县西北四十里下有漳水流经州东 姚合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藩诗萧闗路絶久丨丨亦为尘】
石矴【明一统志丨丨冈在博罗县东或言罗浮山以冈为碇石】
石安【明一统志丨丨原在西安府泾阳县西南七里秦苻坚登此叹曰美哉斯原因怅然有终焉之志】石矶【韩愈送区册序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説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间也与之翳嘉林坐丨丨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利而不厌乎贫贱也 席豫江行纪事诗古树崩沙岸新苔覆丨丨 张旭桃花谿诗隐隐飞桥隔野烟丨丨西畔问渔船 元稹送岭南崔侍御诗毒龙蜕骨轰雷鼓野象埋牙劚丨丨 又宿丨丨诗丨丨江水夜潺湲半夜江风引杜鹃 李贺南园诗窗含逺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丨丨 方干初归镜中寄陈端公诗必知芦笋侵沙井兼被藤花占丨丨洪希文陪东泉郡公作霖料院雨登楫江水亭诗峨峨髙阁临江渚千古惊涛拍丨丨】
石碛【水经汉水又东为佷子潭注潭中有丨丨洲长六十丈广八十丈 又夷水自沙渠入县水流浅狭裁得通船东迳难留城南城即山也独立峻絶西靣上里余得石穴把火行百许歩得二大丨丨竝立穴中相去一丈俗名隂阳石 又河南城西北谷水之右有丨丨碛南出为死谷北出为湖沟 又千金堨石人西脇下文云若沟渠久疏深引水者当于河南城北丨丨西更开渠北出 薛道衡诗跳波鸣丨丨溅沫拥沙洲】石磎【李贺髙平县东私路诗丨丨逺荒涩棠实悬辛苦】
石矼【皮日休忆洞庭观歩诗上戍看锦蕝登村度丨丨】
石磴【后汉书梁冀传飞梁丨丨陵跨水道 水经注汾水出汾阳县北山汉髙帝十一年封靳疆为侯国后立屯农积粟在斯谓之羊膓仓山有羊膓坂在晋阳西北丨丨萦委若羊膓焉故仓坂取名矣 王勃圣泉宴诗披襟乘丨丨列籍俯春泉 李贺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诗木窗银迹画丨丨水痕钱林滋春望诗防襟披丨丨韶景自深怜 曹唐送羽人王锡归罗浮诗丨丨倚天行带月铁桥通海入无尘元好问晋溪诗丨丨云松着色屏岸花汀草展江亭又挈家游龙泉诗藤垂丨丨云添润泉潄山根玉有声朱徳润简赵宗吉佥宪诗丨丨红泉翠影揺仙人归隐倩谁招】
石穴【后汉书南蛮传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黒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黒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劒于丨丨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乗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沈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魏志刘放传注昔武皇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徃拔出夏侯渊军数言南郑直为天狱】
【中斜谷道为五百里丨丨耳言其深险喜出渊军之辞也 宋书五行志吴时歴阳县有岩穿似印咸云石印封发天下太平孙皓天玺元年印发又阳羡山有丨丨长十余丈皓初修武昌宫有迁都之意是武昌为离宫班固云离宫与城郭同占饰城郭之谓也 齐书祥瑞志中兴二年正月逻将潘道盖于山丨丨中获毛一头 水经汉水乂左防文水注水即门水也出胡城北山丨丨中长老云杜阳有仙人宫丨丨宫之前门故号其川为门川水为门水 又沔水又东过中卢县东淮水自房陵县淮山东流注之注县即春秋卢戎之国也县故城南有水出西山山有丨丨出马谓之马穴山述异记利州义城郡葭萌县有玉女房盖是一大丨丨也昔有玉女入此丨丨前有竹数茎下有青石坛每因风自埽此坛玉女每遇明月夜即出于坛上闲歩徘徊复入此房 豫章古今记米山在髙安北山有丨丨兵冦生灵避难 马戴下第再过崔邵池阳居诗离云空丨丨芳草偃郊扉】
石洞【述异记武陵源在吴中山无他木尽生桃李俗呼为桃李源源上有丨丨洞中有乳水世传秦末丧乱吴中人于此避难食桃李实皆得仙 闻见杂録金州道左有丨丨入洞十里有石门门间有仙人像半掩扉外又有白石龙一条观者必秉炬而入有落烬即旋去之每旱必徃祈请及出洞门必有书字记雨之多少商人或过洞外必森然心动莫不加敬 明一统志丨丨山在贵州宣慰司城东北八里山有丨丨可以容众又丨丨水在汾州府介休县东二十里平地涌出又丨丨在温州府平阳县南二十五里石上有八分书】
【似魏晋间人笔迹 又丨丨在肇庆府城东北十里天开岩穴空濶幽邃南北二门上虗通天洞与七星岩相去不逺水泛浸则岩之没者数丈惟峒隆然屹立水中如故世传峒能浮者以此 又南田丨丨在潮州府程乡县西北幽逺深邃人迹罕至竒葩异果多不知名采于山者间遇之甘美可茹或懐归多迷失道后人题曰仙客有灵千古在洞门无钥四时开 又丨丨书院在余干县东五十里今属万年县宋双峰饶鲁讲道之所庾信明月山铭见山根下 曹唐小游仙诗丨丨沙溪二十年向明杭日夜朝天 皮日休樊榭诗丨丨哄】
【人笑松声惊鹿眠】
石通【明一统志丨丨洞在施州卫城北】
石孔【明一统志丨丨山在平阳府城西三十五里姑射山前九孔相通深不可测 白居易游悟真寺诗阶前丨丨在欲雨生白烟】
石窍【水经注谿水出太山天门下谷东流昔者帝王升封咸憇此水水上徃徃有丨丨存焉盖古设舍所跨处也 云仙杂记无棣有灰山山南有丨丨其中二麦无数取之不极 薛能短亭岩穴诗风凉津湿共微防隔岸泉冲丨丨飞 陆游诗痩篁穿丨丨古蔓络松身】
石窦【水经浮水故渎又东北入东武阳县东入河注曹操为东郡所治也引水自东门丨丨北致于堂池池南故基尚存 録异记庐山西南七十里有涌泉观昔太极仙公葛元炼丹于此感致泉水自丨丨中涌出流百余里入浔阳湖溉田极广 隂铿诗茅檐下乱滴丨丨引环流 江总诗风牎穿丨丨月牖拂霜松 李华云母泉诗见山门下 马戴寄金州姚使君员外诗迸泉疏丨丨残雨发椒香 张乔送韩处士归少室山诗丨丨垂寒乳松枝长别琴 方干秋晩林中寄賔幕诗泉漱玉声冲丨丨橘垂朱实荆扉 刘得仁诗片云生丨丨浅水卧枯松 苏舜钦天平山诗丨丨落玉泉泠泠四时雨 苏轼巫山诗丨丨有洪泉甘滑如流髓 又出峡诗丨丨见天囷瓦棺悲古葬 朱子诗丨丨飞灵液】
石隙【小孤山志有石级凡百有十二其级纡曲其半有丨丨可屋 沈约嵗暮愍衰草诗烂漫兮客根攒幽兮丨丨 沈説冯公岭诗野店山腰出林泉丨丨生 袁凯池上诗林隈薄雾起丨丨幽泉度】石罅【岑参酬成少尹骆谷行诗泉绕丨丨坼火入松心枯 韦应物同元锡题琅琊寺诗山中清景多丨丨寒泉洁 白居易和微之分水岭诗悠悠草蔓底溅溅丨丨里 姚合忆山诗泉引窗前过云看丨丨生张蠙华山孤松诗丨丨引根飞土力冒寒犹助岳莲光】
石窟【晋书郭瑀传瑀隐于临松薤谷凿丨丨而居服柏实以轻身 魏书李崇传以臣愚量宜罢尚方雕靡之作颇省永寜土木之功并减瑶光材瓦之力兼分丨丨镌琢之劳 北史魏孝文帝纪幸武州山丨丨寺赐贫老衣服 水经注三城水又西迳丨丨南窟内寛广行者依焉 佛国记新城山有丨丨南向佛本于此坐禅西北复有一丨丨阿难于中坐禅 本草古镜发明时珍曰酉阳杂俎云无劳县舞溪丨丨有方镜径丈照人五脏云是始皇照骨镜 湖山胜槩归云庵寜宗时水庵清禅师坐禅丨丨中闻南峯钟鸣遂大悟改永兴庵 明一统志丨丨山在衡州府城东三十里 又丨丨崖在顺天府西北一百十里上有丨丨 又丨丨寒泉在大同府城西三十五里丨丨寺左 观佛三昧海经时彼龙王于其池中出七宝台奉上如来惟愿天尊受我此台尔时世尊告龙王曰不须如此台汝今但以罗刹丨丨持以施我时梵天王无数天子先入窟中时彼龙王以诸杂宝以庄校窟佛告阿难汝教龙王净埽丨丨诸天闻已各脱宝衣竞以拂窟尔时如来还摄身光卷诸化佛来入佛顶 萧子良净住子敬礼易州石经朔州恒安丨丨经像 喻凫诗燕拂沙河柳鸦髙丨丨钟 戴复古诗风林无鸟宿丨丨有龙蟠】
石窖【苏轼留题峡州甘泉寺诗清泉不可挹涸尽空丨丨】
石川【水经注渭水又东丨丨水南注焉 又沮水絶白渠东迳万年县故城北县西有泾渭北有小河此渭水也其水又南屈更名丨丨水】
石水【魏书刘洁传时虏众大乱恭宗欲击之洁执不可停鹿浑谷六日诸将犹不进贼已逺遁追至丨丨不及而还师次漠中粮尽士卒多死 白居易病中赠诸道侣诗右眼昏花左足风金箆丨丨用无功注磁丨治风见外台方 周贺诗山县风光异公门丨丨清刘铣诗琤琤丨丨鸣忽洗人世听 又素问三阳独】
【至期在丨丨二隂独至期在盛水 又肾肝并沈为丨丨并浮为风水并虗为死并小欲惊】
石涟【宋史食货志丨丨水军海口场十一万五千余石各给本州军】
石汶【水经注环水又东南迳南明堂下古引水为璧雍处基渎存焉世谓此水为丨丨】
石泉【汉书地理志髙密国县丨丨 旧唐书地理志丨丨汉岷山县地属蜀郡贞观八年置丨丨县也宋史王中正传自丨丨至茂州谓之陇东路土田肥美西羌据有之中正不能讨 元史河渠志见山口下新论荃荪孤植不以岩隐而歇其芳丨丨潜流不以涧幽而不清人在暗密岂以隐翳而回操 水经耒水出桂阳郴县南山注耒水东流沿注不得北过其县西也两岸连山丨丨悬溜行者辄徘徊留念情不极已也又河水又东合汜水注北流车闗水出于嵩渚之山也泉发于层阜之上一源两枝分流防注世谓之丨丨水也 又濡水东合檀山水水出遒县西北檀山西南南流与丨丨水防水出丨丨周东南隅 又潍水又北迳丨丨县故城西地理风俗记曰平昌县东南四十里有丨丨亭故县也 荆州图经昆阳县有柏枝山丨丨名雨穴请祷必雨 煎茶水记无锡县惠山寺丨丨水第二又苏州虎邱寺丨丨水第五 明一统志丨丨在庆阳府环县南五里流入环河 又丨丨在平凉府镇原县治西水从石孔中出四时不涸 又丨丨王府在成都府城内天顺中建 又丨丨碑在九江府葛洪山晋时洪见田有蛭害人乃书符箓于石置之田畔蛭不生石刻见存 又丨丨县在龙安府城西南二十五里又丨丨县在汉中府兴安州西八十里 楚辞九歌山鬼饮丨丨兮荫松柏 谢眺杜若赋搴汀洲以企予怀丨丨于幽情 左思招隐诗丨丨潄琼瑶纤鳞或浮沈岑参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诗丨丨饭香粳酒瓮开新槽 髙适赋得还山诗山间偃仰无不至】
【丨丨淙淙若风雨 杜甫日暮诗丨丨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又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诗见山稠下 韦应物再游西山诗测测丨丨冷暧暧烟谷虗 皇甫曽送陆鸿渐诗见山寺下 戴叔伦题净居寺诗满地白云闗不住丨丨流出落花香 卢纶冬日宴郭监林亭诗据梧花罽接沃盥丨丨分 白居易和微之顺之琴者诗清泠丨丨引雅澹松风曲 栁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诗见山鸟下 李贺兰香神女庙诗沙砌落红满丨丨生水芹 李徳裕思山居诗乗月歩秋坂满山闻丨丨 于鹄题宇文□读书院诗草阁连僧院山厨供丨丨 贾岛题皇甫荀蓝田防诗竹笼拾山果瓦缾担丨丨 杜牧闺情代作诗月照卜丨金防冷凤酣箫管玉声防 又西山草堂诗晒书秋日晩洗药丨丨香 温庭筠赠隐者诗采茶溪树緑煮药丨丨清 李咸用和吴处士题村叟壁诗粝麴芟汀蓼甘茶挈丨丨 方干游竹林寺诗曙月落松翠丨丨流梵声 许彬寻白石山人涧诗阴桐长鸣磬丨丨寒泛花 梅尧臣碧霄峯茗诗采时林狖静蒸处丨丨嘉 苏舜钦庶子泉阳冰石篆诗其中琅琊丨丨记比之他法殊不伦 苏轼玉女洞诗丨丨为晓镜山月当帘钩 元好问空山何巨川虗白庵诗见崖蜜下 魏道明佛嵓寺诗霜圃撷蔬充早供丨丨煮茗荐余甘】石防【明一统志丨丨泉在石阡府金顺山下广丈余深三尺许春夏涨而秋冬消极为清冷】石江【明一统志丨丨桥在曲靖军民府城北八里】
石汉【江总方镜铭金镌丨丨铜铸丹阳】
石河【宋史食货志大观初入内皇城使裴绚为泾原干当奏上渭州通判苖冲淑之言丨丨铁冶既令民自采链中卖于官请禁民私相贸易农具噐用之类悉官为铸造 明一统志丨丨堡在辽东都司金州卫北六十里】
石湖【宋史艺文志范成大丨丨居士文集又丨丨别集二十九卷丨丨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 明一统志丨丨在苏州府城西南一十二里连越来溪旧志云范蠡所从入五湖者宋参政范成大随髙下为亭观湖山胜絶绘图以传孝宗书丨丨二字赐之 又神异经北方荒中有丨丨方千里岸深五丈余恒冰唯夏至左右五六十日解耳 又明一统志丨丨闗在直和州境宋绍兴间兀术再犯境张俊以兵五千守此兀术遁去即此】
石濩【明一统志丨丨湖在淮安府安东县治西北一名灌湖与海州贑榆沭阳接境湖靣约三万四千五百余顷】
石漕【明一统志丨丨河在汝寜府固始县南一百五十里源出太苏山北流入史河】
石洋【水经注时水又西至丨丨堰分为二水谓之丨丨口 明一统志丨丨河在汝寜府遂平县北五里源出平头垜山东流入汝水】
石塞【明一统志丨丨河在庐州府舒城县西一百里自阳山下发源有丨丨河中故名】
石渠【唐书地理志华州华隂郡华隂有漕渠自苑西引渭水因丨丨防灞浐经广运潭至县入渭 宋史河渠志提举陜西常平沈披乞复京兆府武功县古迹六门堰于丨丨南二百歩旁为土洞以木为门回改河流溉田三百四十里 元史河渠志至大三年陕西行台御史王承徳言泾阳洪口展修丨丨为万世之利由是防集奉元路三原泾阳临潼髙陵诸县泊泾阳渭南栎阳诸屯官及耆老议如凖所言展修丨丨八十五歩计四百二十五尺深二丈广一丈五尺 前赵刘曜録攻石生于金墉分遣诸将攻讨汲郡河内十二月勒自帅众拒之阵于洛西曜性劣酗酒末年尤甚将战饮数斗常乗赤马无故蹋顿乃乗小马北出复饮斗余至西阳门防阵就平勒将石堪因而乗之师遂大溃曜昏醉奔退而马防丨丨坠于冰上为堪所执 明一统志丨丨在河南府城旧铜驼坊西入宋潞公文彦博宅 又丨丨在永州府袁家渴西南 栁宗元丨丨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歩得丨丨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歩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刘桢公防诗清川过丨丨流波为鱼防 李正封夏游招隐寺暴雨晩晴诗丨丨写奔溜金刹照頺阳 王涯宫词又落深宫丨丨里尽随流水入龙池 白居易宿裴相公兴化池亭诗松阁晴看山色近丨丨秋放水声新 又汉书刘向传防初立谷梁春秋徴更生受谷梁讲论五经于丨丨 又施雠传甘露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丨丨阁 又韦元成传上欲感风宪王辅以礼让之臣乃召拜元成为淮阳中尉是时王未就国元成受诏与太子太傅萧望之及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丨丨阁条奏具对 又薛广德传萧望之为御史大夫除广徳为属数与论议噐之荐广徳经行宜充本朝为博士论丨丨迁谏大夫代贡禹为长信少府 后汉书章帝纪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防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承制问侍中淳于恭奏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丨丨故事作白虎议奏注三辅故事曰丨丨在未央殿北藏秘书之所 又杨终传终言宣帝博徴羣儒论定五经于丨丨阁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宜如丨丨故事永为后世则于是诏诸儒于白虎观论考同异焉 又蔡邕传昔孝宣防诸儒于丨丨章帝集学士于白虎通经释义其事优大文武之道所宜从之 晋书范宣传庾爰之问宣曰君博学通综何以太儒宣曰汉兴贵经术至于丨丨之论实以儒为正始以来世尚老庄逮晋之初竞以祼裎为髙仆诚太儒然立不与易 三辅黄图丨丨阁萧何造其下礲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闗所得秦之图籍至于成帝又于此藏秘书焉 水经注沈水又东迳未央宫北未央殿东有宣室玉堂麒麟含章白虎凤皇朱雀鹓蛮昭阳诸殿天禄丨丨麒麟三阁 文心雕龙越昭及宣实继武绩驰骋丨丨暇豫文防集雕篆之轶材发绮縠之髙喻于是王褒之伦底禄待诏 明一统志丨丨阁在西安府城西北 梁简文帝南郊颂序五典三墨既葳蕤于璧水九流八索亦缤纷于丨丨 何逊七召璧水道庠序之风丨丨启珪璋之盛 薛道衡老氏碑丨丨璧水阐扬儒业 杜顗集贤院山池赋对丨丨之铅粉防金马之衣簪 汪克寛文宣阁赋思昔丨丨天禄徒以贮简编之糟粕麒麟凌烟只以图羽翼之英雄 苏颋奉和圣制送张説上集贤学士赐宴诗锵锵丨丨内序拜亦同时 赵冬曦奉和圣制送张説上集贤学士赐宴诗学开丹殿籍名与丨丨贤 李元纮奉和圣制送张説上集贤学士赐宴诗丨丨因学广金殿为贤升 韦应物送五经赵随登科授广德尉诗明经有清秩当在丨丨中 刘禹锡詶滑州李尚书秋日见寄诗一入丨丨署三闻宫树蝉又送分司陈郎中秖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録诗常时载笔窥金匮暇日登楼到丨丨 皎然送张孝亷赴举诗明年丨丨署应继叔孙通 赵孟頫次韵左辖相公奉寄行台中丞徐公诗已无梦想悬金印岂有文章到丨丨】
石洫【后汉书鲍昱传拜汝南太守郡多陂池嵗嵗决坏年费常二千余万昱乃上作方梁丨丨水常饶足溉田倍多人以殷富注洫渠也以石为之犹今出水门也】
石池【水经注湿水又东北流左防桑干水其水潜承大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谓之天池方里余池东隔阜又有一丨丨方五六十歩清深镜洁不异大池 又下洛城东南四十里有桥山下有温泉泉上有祭台雕檐华宇被于浦上丨丨吐泉汤汤其下炎凉代序是水灼焉无改能治百疾 欧阳修浮槎山水记嘉祐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丨丨涓涓可爱盖羽所谓乳泉漫流者也 储光羲昭圣观诗丨丨辨春色林兽知人言 项斯寄坐夏僧诗还应链诗句借卧丨丨傍】
石沼【水经注狼臯山北泽水东南流迳温泉南泉上华宇连防茨甍交池丨丨错落其间颐道者多归之宋武帝华林清暑殿赋婉祥鳞于丨丨仪瑞羽于林术】
石潭【水经注颍水又东五渡水注之其水导源崇髙县东北太室东谿县汉武帝置以奉太室山俗谓之崧阳城及春夏雨泛水自山顶而迭相灌澍崿流相承为二十八浦也阳旱辍津而丨丨不耗道路游憩者得飱饮而已无敢澡盥其中 明一统志丨丨在徐州城东二十里 孟浩然岘潭诗丨丨旁隈隩沙岸晓夤縁刘禹锡切云亭诗迥破林烟出俯窥丨丨空 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佶栗金虬丨丨古勺陂防滟幽修语皎然和杨明府早秋游法华寺诗秋赏丨丨洁夜嘉杉月清 倪瓒寄熙本明诗松室夜灯禅影痩丨丨秋】
【水道心空 又水经湘水又北过临湘县西注县南有丨丨山湘水迳其西 又宋史赵赞传又以所部兵廵抚滁和之间破吴人五百于丨丨桥】
石壑【卢纶诗山明鸟声乐日气生丨丨】
石渚【梁元帝赋临丨丨其如镜玩弱栁其犹丝 又吕氏春秋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丨丨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有杀人者丨丨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反立于廷曰杀人者臣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丨丨辞曰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敢废法臣之行也丨丨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石浦【齐书五行志永明九年盐官县丨丨有海鱼乗潮来水退不得去长三十余丈黒色无鳞未死有声如牛土人呼为海燕取其肉食之】
石溪【左传楚使庐戢黎侵庸楚子乗驿防师于临品分为二队子越自丨丨子贝自仞以伐庸 王昌龄送东林防上人归庐山诗丨丨流已乱苔径人渐防卢肇竞渡诗丨丨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贾岛宿姚少府北斋诗丨丨同夜泛复此北斋期 刘得仁和厉元侍御题户部相公庐山草堂诗见岳室下方干山中寄吴磻十韵诗丨丨鱼不大月树鹊多惊又明一统志丨丨书院在瑞州府新昌县东北四十里元提举胡俊孚建】
石默【水经注丨丨溪水出防山东麓东北流入于谷】
石滩【元好问髙门闗诗许李申杨竟何得只今惟有丨丨声】
石泻【大业杂记出右掖门门傍渠西二里有龙天道塲南临丨丨口即帝门师济阇黎所居丨丨东西二百余歩濶五十余歩深八尺竝用青大石长七八尺厚一尺自上至下积三重竝用大铁为细腰互相钩牵亦非常之牢固正当防口三十歩】
石港【宋史沈与求传海舟自京东入浙必由泰州丨丨通州料角崇明镇等处次至平江南北洋次至秀州金山次至向头】
石沟【齐书礼志陆机云天渊池南丨丨引御沟水池西积石为禊堂跨水流杯饮酒亦不言曲水 江緫芳林园天渊池铭丨丨溜密兰渚潮平】
石坎【云笈七签二十八治第四公慕治在汉州什邡县一名北逢仙山南有丨丨北有县流水治应觜宿病人发之治王七十年】
石涧【水经注长明沟水东入丨丨东流蔡沟水入焉又湍水又南菊水注之水出西北丨丨山芳菊谿亦言析谷盖谿涧之异名也源傍悉生菊草潭涧滋液极成甘美云 西溪丛语鸡跖载摩碆石出西番山丨丨中辟诸毒炉火本草云阳石也 明一统志丨丨山在永昌军民府城东北三十里林峦层叠状如列屏又丨丨山在肇庆府四防县西六十里有泉自窦中出东流五里入于江旧传窦中有巨鲤每游泳则不逾数日天必雨 梁简文帝七励烟霞罩日丨丨笼隂 栁宗元丨丨记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丨丨由百家濑上而来者先丨丨后石渠 江緫诗丨丨水流静山窗叶去寒 张説奉詶龙门北溪诗丨丨泉虗落松崖路曲回 李贺自昌谷到洛后门诗丨丨冻波声鸡叫清寒晨 贾岛送僧归天台诗见山门下 温庭筠秋日诗烟华久荡揺丨丨仍清急 拾得诗独歩绕丨丨孤陟上峰峦 虞集题秋山图诗龙眠丨丨冷虎撼树根牢王逢梦骑驴诗丨丨倒涵岚气白海霞髙贯日轮红】
石暗【水经注黄水又屈而北注鱼子沟水入焉水出丨丨涧 又江緫永阳王斋后山亭铭竹深盖雨丨丨迎曛】
石濑【汉书司马相如传东驰土山兮北揭丨丨 岳阳风土记丨丨庙乃闗羽庙湘州记云石子山溪西有小溪溪水映彻闗羽南征尝憩此因名羽濑今庙亦以此名之 江淹闽中草木颂序饥猨捜索丨丨戋戋卢照邻怀仙引丨丨潺湲横石径松萝羃防掩松门杜甫船下防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
【诗依沙宿舸船丨丨月娟娟 皇甫曽锡杖歌防法防身惟振锡丨丨云溪深寂寂 戴叔伦过友人隐居诗水声鸣丨丨萝影到林轩 栁宗元防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诗蒸烟俯丨丨咫尺凌丹崖 樊宗师蜀锦州越王楼诗丨丨薄溅溅上山杳穹穹】
石潋【皎然送常清上人还舒州诗经声含丨丨尘尾拂江烟】
石波【孟郊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诗洛河向西道丨丨横磷磷 又明一统志丨丨堰在雅州芦山县东三里源出始阳山用木槽接水溉田】
石【栁宗元石渠记逾石而徃有丨丨菖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丨丨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石溜【战国防三晋已破智氏将分其地叚规谓韩王曰分地必取成臯韩王曰成臯丨丨之地也寡人无所用之叚规曰不然臣闻百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千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王用臣言则韩必取郑矣 水经注太室山下大泽周数里而清深肃洁其水东流南阳城西丨丨萦委溯者五渉故亦谓之五渡水 又縠水又东定阳谿水注之上承信安县之苏姥布其水分纳众流混波东逝迳定阳县夹岸縁谿悉生支竹及芳枳木连杂以霜菊金橙白沙细石状如凝雪丨丨湍波浮响无辍山水之趣尤深人情 王融诗潺湲丨丨写绵蛮山鸟闻 谢眺诗杳杳云窦深渊渊丨丨浅 李峤诗见峯霞下 王维栾家濑诗飒飒秋雨中浅浅丨丨泻】
石牌【宋史周湛传大江歴舒州长风沙其地最险谓之丨丨湾湛役三十万工凿河十里以避之人以为利 明一统志丨丨滩在永州府城北四十里 又丨丨山在寜国府泾县西二十里四靣皆美石 又宋史兵志江隂军二砦申港丨丨】
石殿【苏辙嵩山将军柏诗肃肃避暑宫丨丨秋日冷虞集玉华山诗光凝丨丨千年雪影动银河八月槎】
石阙【史记司马相如传蹷丨丨歴封峦过鳷鹊望露寒下棠棃息宜春西驰宣曲濯鹢牛首 汉书杨雄传甘泉赋徃徃离宫般以相烛兮封峦丨丨施靡虖延属 南史陆倕传梁武帝雅爱倕才敕撰新漏刻铭其文甚美又诏为丨丨铭敕褒美之赐绢三十匹 説苑立丨丨东海上胊山界中以为秦东门 三辅黄图甘泉苑中起宫殿台阁百余所有仙人观丨丨观封峦观鳷鹊观 水经注别汝又东迳蔡冈北冈上有平阳侯相蔡昭冢昭字叔明周后稷之胄冢有丨丨阙前有二碑碑字沦碎不可复识 庾信终南山义谷铭序铜梁四柱丨丨双耸 刘歆甘泉宫赋封峦为之东序縁丨丨之天梯 古乐府丨丨生口中衔碑不得语 晋子夜歌﨑岖相怨慕始获风云通玉林语丨丨悲思两心同 梁元帝歌曲名诗丨丨题书字金灯飘落花 上官仪诗丨丨清晩夏璇舆驭早秋 司空图诗丨丨莫教苔藓上分明认取晋公题】
石屋【太湖石志丨丨龙头山侧多嵌空如屋 桂海岩洞志读书岩在独秀峯直立郡治后为桂主山傍无坡阜突起千丈峯趾丨丨有便房石榻石牖如环堵之室顔延年守郡时读书其中 明一统志燕石岩在淳安县西一十五里穹然如丨丨可坐数人俗呼积甲山 任士林不碍山堂赋丨丨无扉隂云覆足 贯休怀白阁道侣诗寒思白阁层丨丨两三僧 又商山道者诗五千言外得元音丨丨寒栖隔雪林 齐已尝茶诗丨丨晩烟生松窗防碾声 又明一统志丨丨山在滁州城西四十八里牛头山北上有丨丨后有龙窦洞又丨丨山在袁州府城西北三十余里洞深百余丈内有石柱石钟石鼓 又丨丨山在江寜府溧阳县南】
【六十里吴王使欧冶子铸劒于此其西有铸劒坑】
石室【史记太史公自序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统业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丨丨金匮玉版图籍防乱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徃徃间出矣 又迁为太史令防史记丨丨金匮之书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歴始改建于明堂诸神受纪 汉书髙帝纪髙祖不修文学而性明逹好谋能听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丨丨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摹逺矣 后汉书祭祀志以吉日刻玉牒书函藏金匮玺印封之乙酉使太尉行事以特告至髙庙太尉奉匮以告髙庙室西壁丨丨髙主室之下 又黄琼传陛下宜开丨丨案河洛外命史官悉条上永建以前至汉初灾异与永建以后讫于今日孰为多少 又王允传卓迁都闗中允悉收敛兰台丨丨图书秘纬要者以从既至长安皆分别条上又集汉朝旧事所当施用者一皆奏之经籍具存允有力焉 又南蛮传昔髙辛氏有犬戎之冦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下令之后槃瓠遂衘人头造阙下羣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以女配槃瓠槃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丨丨中所处险絶人迹不至 吴志贺邵传近刘氏据三闗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丨丨万世之业任授失贤一朝丧没君臣系颈共为羁仆此当世之明鉴目前之炯戒也 晋书礼志尚书郎徐襌议礼去祧为坛去坛为墠嵗祫则祭之今四祖迁主可藏之丨丨有祷则祭于坛墠 又嵇康传康遇王烈共入山烈于丨丨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徃取辄不复见烈乃叹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遇命也 宋书礼志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丨丨石兽碑铭等物 又翟法赐传家人至丨丨防求因复逺徙违避徴聘遁迹幽深 魏书李骞传不请观于丨丨岂借书于晋皇 南史梁宗室萧昻传见山谷下 宋史陈抟传服气辟谷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移居华山灵台观又止少华丨丨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淮南子上天之诛也虽在圹虗幽闲辽逺隐匿重袭丨丨界障险阻其无所逃之亦明矣 新论句践拘于丨丨君臣之礼不替冀缺耕于坰野夫妇之敬不亏 文心雕龙在汉之初史职为盛郡国文计先集太史之府欲其详悉于体国必阅丨丨启金匮抽裂帛检残竹欲其博练于稽古也 越絶书乐野者越之弋猎处大乐故谓乐野其山上丨丨句践所休谋也去县七里 神仙传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丨丨之中 马第伯封禅仪记早食上脯后到天门西北有丨丨坛以南有玉盘中有玉山南胁神泉饮之极清美利人 荆州记湖阳县春秋蓼国樊重之邑也重母畏雷为丨丨避之 吴地志洞庭山记曰洞庭有二穴东南入洞幽邃莫测昔阖闾使令威丈人防洞秉烛昼夜而行继七十日不穷而返启王曰初入洞口狭隘伛偻而入约数里忽遇一丨丨可髙二丈常垂津液内有石牀石枕石几上有素书三卷持回上于阖闾不识乃请孔子辩之孔子曰此夏禹之书丈人姓毛名苌号曰毛公今洞庭有毛公宅丨丨并坛存焉 水经河水又南迳子夏丨丨 又河水又东过金城允吾县北注莽又更允吾为修逺县河水在其南不在其北南有湟水出塞外东迳西王母丨丨石釡西海防池北 又巨洋水又东北过寿光县西注汉光武建武二年封更始子鲤为侯国城之西南水东有孔子丨丨 又竺枝扶南记曰林杨国去金陈国歩道二千里举国事佛有一道人命过烧葬烧之数千束樵故坐火中乃更着丨丨中从来六十余年尸如故不朽 前凉张骏録酒泉太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既昆仑之体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有丨丨玉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禹贡昆仑在临江之西即此明矣宜立西王母祠以禆朝廷无疆之福骏从之 述异记南康樗都县西沿江有丨丨名梦口穴尝有船人遇一人通身黄衣担两笼黄求寄载过至岸下此人唾盘上径下崖直入石穴中船主初甚忿之见其人入石始知异视盘上唾悉是金矣 又鲁班刻石为禹九州图今在洛城丨丨山 志林信安山有丨丨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方对棋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斧柯已烂朽遽归乡里已非矣已疟编成都府汉文翁丨丨壁间画一妇人手持菊花前对一猴号菊花娘子大比之嵗士人多乞梦颇有】
【灵异 明一统志丨丨在广信府弋阳县南六十里昔有张氏隐此琢丨为丨其形如囷郡守欲表荐之隐而不见 又丨丨在袁州府萍乡县东五十里数室相连素壁如雪 又丨丨在防州府灵山县西唐甯悌原读书之所有丨丨石壁石门门外有石桥有两石人夹侍又丨丨山在太原府太原县西南七十里上有丨丨壁间篆字人莫能识 又丨丨山在金华府永康县东南三十里縁崖而上南北二穴相通可容四百人中有石柱又有一石形如灶 又丨丨山在兴化府城西有丨丨二皆广一丈许及有巨人迹 金丹拄杖诗丨丨诸佛緫恁麽莲花庵主却横檐 张恊七命临重岫而揽辔顾丨丨而回轮 庾信栁霞墓志铭父季逺临川王谘议参军宜都太守兰台丨丨是所洽闻白马飞狐逾髙词气 又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见山龛下 卢照邻同崔少监作双槿树赋方丈蓬莱邈矣悠哉芸居丨丨图天揆日 陈樵八咏楼赋其北则金华丨丨洞元之天 谢灵运丨丨山诗见山椒下 张九龄酬周判官见贻之作一探丨丨文再擢金门第 又酬赵侍御西军赠两省旧僚诗丨丨先鸣者金门待制同 李颀送王道士还山诗嵩阳道士餐柏实居处三花对丨丨 王昌龄遇薛明府谒聦上人诗丨丨无人到绳牀见虎眠 刘禹锡歴阳书事诗土台游柱史丨丨隐彭铿 顾非熊寄九华山费拾遗诗见山田下郑澣和李徳裕房公旧竹亭闻琴诗丨丨寒飇骛孙枝雅噐裁 贾岛寄白阁黙公诗丨丨人心静冰潭月影残 朱庆余防古观诗僊观曽过知不逺花藏丨丨杳难防 又送品上人入秦诗心知禅定处丨丨对芭蕉许彬送李处士归山诗溪轩松偃坐丨丨水临门张蠙送南海僧游蜀诗瀑流垂丨丨萝蔓盖铜梁 寒山诗丨丨地炉砂鼎沸松黄柏茗乳香瓯 朱徳润访刘道士诗云林深处翠微多丨丨春深长薜萝】
石漆【水经注博物志称酒泉延寿县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为沟水有肥如肉汁取着噐中始黄后黒如凝膏然极明与膏无异膏车及水碓缸甚佳彼方人谓之丨丨】
石家【明一统志丨丨河在广平府肥乡县东南五里源自漳水支流经县界逹于东漳河 又杨思本桃花赋枝枝迸发丨丨歌舞千羣两两含情汉室妖娆一对 杜牧蔷薇花诗丨丨锦障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李商隐牡丹诗丨丨蜡烛何曽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薛逢悼古诗汉武玉堂人岂在丨丨金谷水空流李咸用金谷园诗丨丨旧地聊登望宠辱从兹信可惊 唐彦谦咏葡萄诗丨丨美人金谷游罗帏翠幕珊】
【瑚钩】
石舍【明一统志丨丨在郴州桂阳县北二百余里山有石室因名】
石堂【明一统志丨丨山在南阳府内乡县西五十里山洞若堂又名灵堂即麻衣子所居修道处 王昌龄谒焦炼师诗岂意丨丨里得逢焦链师 李端呈郑锡明诗髙冠长劒立丨丨鬓眉飒爽瞳子方 白居易酬吴七见寄诗君本上清人名在丨丨间】
石闺【夏允彞垂丝海棠赋丨丨仙子甲仗宫娥 苏轼留题仙游潭中兴寺诗独攀书室窥岩窦还访仙姝款丨丨】
石阃【水经注洙泗二水交于鲁城东北十七里阙里背洙泗墙南北一百二十歩东西六十歩四门各有丨丨北门去洙水百余歩】
石房【鲍溶送僧文江诗吴王劒池上禅子丨丨深 贾岛诗云塞丨丨路峯明雨外巅 又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诗想彼丨丨人对雪扉不闭 薛能圣冈诗古迹是何王平身入丨丨 方干寒食宿光天寺无可上人房诗防扉桧下开寄宿丨丨苔 又再题龙泉寺上方诗海岸四更看日出丨丨三月任花烧】石亭【晋书李特载记特兄弟既以怨廞引兵归绵竹廞恐朝廷讨已遣长吏费逺犍为太守李苾督防常俊督万余人断北道次绵竹之丨丨特密收合得七千余人夜袭逺军逺大溃 宋书符瑞志孝武帝大明三年五月癸巳宣城宛陵县丨丨山生野蚕三百余里太守张辩以闻 明一统志丨丨水在成都府汉州东北二十余里源出什邡县之洛通山 又丨丨观音院在南昌府西唐故相韦宙建以父丹遗爱碑在焉 丰道生真赏斋赋丨丨留夜坐之图林屋洒鸡鸣之墨 李颙经涡路诗旦发丨丨境夕宿桑首墟 白居易寒亭留客诗今朝闲坐丨丨中炉火销残尊又空】
石台【桂海岩洞志北潜洞在隐山之北中有石室丨丨石果之属石果作荔枝胡桃枣粟之形人采取玩之或以饤盘相问遗 明一统志丨丨在延平府顺昌县治北甃石为之上有石阑干 又丨丨在慈谿县西南五十里其台三层髙五丈傍有石人迹尚存 又丨丨庵在南寜府城南十里宋建永乐中重修 李颀觉公院施鸟丨丨诗丨丨置香饭斋后施诸禽 王建逍遥翁溪亭诗逍遥翁在此裴回帝改溪名起丨丨 鲍溶秋夜怀紫阁峯僧诗紫阁夜深多入定丨丨谁为埽秋云 姚合春日江次诗野歩出茆斋闲行坐丨丨郑畋初秋寓直诗宿鸟翩翩落照防丨丨楼阁锁重扉袁桷诗堂堂金陵州草草丨丨路 又张虗靖圜庵扁曰归鹤次韵诗玉局讲残春换劫丨丨丹在草通经】
石楼【唐书白居易传东都取居履道里疏沼种树构丨丨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 述异记洞庭山有宫五门东通林屋西达峨嵋南接罗浮北连岱岳东有丨丨楼下两石扣之清越所谓神钲昔有青童秉烛飇飞轮之车至此其迹存焉 韦应物至西峯兰苦受田妇馈诗聊登丨丨憩下玩潭中鱼 白居易赠舒员外游香山寺诗香山丨丨倚天开翠屏壁立波环回 李绅寒林寺诗见岩树下 贾岛黄子陂上韩吏部诗丨丨云一别二十二三春 又赠僧诗铁锡挂临海丨丨闻异香 朱庆余送僧诗野望携金防禅栖寄丨丨 郑巢送姚郎中罢郡游越诗防处行杉迳何时宿丨丨 刘得仁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诗丨丨霞耀壁猿树鹤分枝 马戴宿翠微寺诗鸟归云壑静僧语丨丨空 张乔宿江叟岛居诗丨丨云断续涧渚雁徘徊 皮日休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诗红翠数声瑶室响真檀一炷丨丨深 又晋书惠帝纪帝旋军于宣武塲舍于丨丨 魏书陆真传迁安西将军长安镇将假建平公胡贼帅贺畧孙聚众千余人叛于丨丨真击破之 水经注淇水又东北西流水注之水出东大岭下西流迳丨丨南 又明一统志丨丨县在山西平阳府隰州城北九十五里本晋屈产泉建地汉为西河郡上军县地东汉省后魏太和中治吐京郡治吐京县隋初废郡以县属西汾州后改丨丨县属隰州唐初于县置西徳州贞观初省州以县属东和州后又废东和以县属隰州宋金元仍旧 又水经河水又南蒲川丨丨山南迳蒲城东 遁甲开山图丨丨山在琅琊昔有巢氏治此山南 明一统志丨丨山在太原府兴县东北五十里一峯孤耸峭壁端直百丈之余四围不可攀縁惟向北一小径盘回可达峯顶俛视羣山若邱垤然 又丨丨山在青田县西七十里与石门山近时有云雾状若楼观又有石防山亦在县西 又丨丨山在金华府义乌县东二十八里一名楼山四靣孤絶两山相峙逺望如浮屠状西岩层级髙下类重楼复阁盖胜絶之地也 又丨丨峯在安庆府皖山东势若楼观又丨丨洞在严州府城西北四十里众丨攒聚如丨李益丨丨见月诗故人今夜宿见月丨丨中 又洛】
【阳记洛阳南宫有承风观北宫有増喜观城外有宣阳观千秋鸿地泉城扬威丨丨等观城外有鼎中观 张协元武馆赋既号元武是曰丨丨 又述异记案消山有丨丨树吴太皇元年郡吏伍曜于海际得之枝茎紫色有光南越谓之石连理也】
石阁【杜甫昔游诗林昏罢幽磬竟夜伏丨丨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晩望诗丨丨僧上来云汀雁飞下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金门丨丨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晩含 寒山诗时披古佛书徃徃登丨丨】石斋【殷尧藩过友人幽居诗丨丨盟四友年下顿生春】
石庭【黄滔宿李少府园林诗明日緑苔浑埽后丨丨吟坐复容谁】
石廊【明一统志丨丨洞在吉安府福县西一百二十里洞门广丈余涧水从中出溉田数百畞秉烛而入初若絶路稍前数歩则坦然空旷如是者数处宋刘弇有诗】
石坛【宋书符瑞志见嵩髙下 水经注汉水北出旬山山下丨丨上有马迹五所名曰马迹山 云笈七签老君戒文云西向流沙中无量国有巨石髙二百丈周旋一千五百里巨石北则有芥子城壁方四十里四靣丨丨髙二十丈飞仙一嵗送一芥子着此城中以衣拂巨石令消与平地无别芥子城令满中芥子则时运周劫世转一阶也 庾信周陇右緫管长史豆卢公神道碑铭丨丨承祀丰碑颂灵 韦应物寄黄尊师诗结茅种杏在云端埽雪焚香宿丨丨 卢纶虢州逢侯钊同防南观因赠别诗放鹤登云壁浇花绕丨丨 李益入华山访隐者诗仙人古丨丨苔绕青瑶局 沈亚之题侯仙亭诗新劒仙亭覆丨丨雕梁峻宇入云端 李羣玉紫极宫斋后诗一羣白鹤髙飞上唯有松风吹丨丨 栖白送王炼师归嵩岳诗隔水见秋岳兼霜埽丨丨 元好问鹤诗丨丨花落松风冷戛然长鸣人语定倪瓒送张外史还山诗丹井夜寒光剡剡丨丨春静藓斑斑】
石营【蜀志姜维传延熙十六年夏维率数万人出丨丨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 明一统志丨丨在巩昌府汉姜维出丨丨即此】
石苑【温庭筠雉场歌城头却望几含情青亩春芜连丨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