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堂肆考 - 第 529 页/共 632 页

山堂肆考卷二百八   钦定四库全书   山堂肆考卷二百九   明 彭大翼 撰树木   松   格物总论松树柯多节皮极麤厚望之如龙鳞盘根樛枝四时青青不改柯叶春二三月抽蕤生花结子然有数品或二针或三针或五针三针者谓栝子松五针者谓崧子松   施女萝   诗小雅茑与女萝施于松栢   化茯苓   中记松脂沦入地中千嵗为茯苓茯神淮南子曰千嵗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抱朴子曰松三千嵗者皮中有聚芝如龙形名曰飞节芝   马鬛   庐山记西岭松如马鬛   麈尾   庐山记石门涧有松林仰视之离离如骈麈尾又陈书张讥字直言后主幸钟山开善寺召従臣坐于松下敕讥竪议时索麈尾未至后主令取松枝属讥曰可代麈尾   偓佺食实   列僊偓佺食松实飞行逮走马以松子遗尧尧不能服时受服者皆至三百嵗   伏生啖脂   列僊伏生在汤时为木正常食松脂   化青牛   嵩山记大松千嵗化为青牛为伏龟   游白兔   汉书方储字圣明丹阳人除郎中遭母忧归里负土成坟种松栢竒树千株鸾鳯栖其上白兔游其下   封大夫   见防山   比君子   孙卿子曰嵗不寒无以知松栢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陶院   梁陶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声欣然自乐   孙斋   世説孙兴公斋前种松一株恒自手拥治之时髙世逺与之隣居语孙曰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之用耳孙曰枫柳虽合抱亦何所施   徐墓   豫章记徐孺子墓在郡东唐杜牧为守于墓前植松   秦庐   泉州志秦系结庐于九日山有大松百余章俗东晋时所植   草不殖   左襄二十九年郑行人子羽曰松栢之下其草不殖   土不肥   説苑智襄子为室美士茁曰记有之髙山峻原不生草木松栢之地其土不肥今土木胜人臣惧其不安也   百木长   史记松栢为百木长也而中宫阙又清异録张荐明隐山林有古松十余株谓人曰予人中之僊此松木中之僊也   千嵗材   东坡种松诗孤根裂山石直干排风雷我今百日客养此千嵗材   符丘   符子与子登乎泰山下临千仭之渊上防百仭之松萧萧然神王乎一丘矣   甄兆   后魏书甄琛防父茔兆之内手植松栢   渊明盘桓   归去来辞抚孤松而盘桓   斯立吟哦   见县丞   秦皇驰道   汉贾山上书秦为驰道厚筑其外隠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使后世曽不斜径而托足焉   梁帝山陵   金楼子梁武帝毎拜山陵涕泪所洒松为变色   鹤栖   白帖千嵗之鹤栖于松栢之上   鸾倚   韩诗青鸾倚长松   偃葢   金陵记芳山有野人见一使者异服牵一白犬野人问居何地荅曰居偃葢山随至古松下而没松形果如葢意使者乃松精犬乃茯苓耳   落钗   唐韩偓诗长松夜落钗千股   化石   唐书仆骨东境其地东北一千里有康干河防松木投之一二年乃化为石其色青谓之康干石有松文   防山   宋王介甫因道傍大松人取为明作诗云虬角龙须不可攀亭亭千丈防南山应嗟无地逃斤斧岂愿争明爝火间   冢上西靡   冢墓记东平王归国每思京师后薨葬于东平冢上松栢皆西靡   寺中东向   见僧   丁固梦生   见梦感   山涛手植   晋山涛年老居母丧过礼手植松栢   李泌养和   李泌常取松樛枝以隠背名曰养和后得如龙形者因以献帝   君谟蔽歊   郡志蔡君谟为闽部使者夹道种松以蔽歊毒人至今赖之   劲节直心   梁范云诗凌风识劲节负霜知直心   苍顔痩甲   宋刘彦冲诗风韵飕飕逺更清苍顔痩甲耸亭亭   奏笙簧   杜诗疎松隔水奏笙簧   鸣鼔吹   黄山谷诗盘空作风雨发地鸣鼔吹   声清心耳   李白诗南牕萧瑟松声起慿谁一聴清心耳   影动龙蛇   石曼卿诗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生澁紫鳞干影揺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风雨寒   怪松賛   陆龟賛松生险隘岩狱穴械病乎不快卒以为怪拥肿支离神羞鬼疑道人咨嗟笔其竒或怪于形或竒于辞吾为怪魁是以賛之   偃松篇   两京记唐蔡孚有偃松篇宗和之刻于石   栖日榦   孟郊衰松诗近世交道丧青松落顔色人心忘孤直木性随改易既摧栖日榦未展擎天力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   戞云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