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堂肆考 - 第 520 页/共 632 页
庄子曰孔子游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
老子祠
述异记頼乡老子祠前有缥杏
范蠡宅
地志范蠡宅在湖中有梅杏大如拳
董奉林
见仙
三
南岳夫人仙人有三紫杏
六出
西京杂记上林苑有蓬莱杏东海都尉于台献一株花杂五色六出云是仙人所食者
汉彩
汉武帝上林苑有文杏谓其材有文彩也
魏珍
卢毓冀州论魏郡有好杏地产不为无珍
含章四株
洛阳宫殿簿含章殿前杏四株
显阳六株
宫殿簿显阳殿前杏六株
孙楚为酪
荆楚嵗时记孙楚祭介子推云一盘醴酪二盂今寒食有杏酪麦粥即其类也玉烛寳典今寒食人家研杏仁为酪以汤沃之
士安知味
晏春秋衞伦过予言及于味称魏故侍中刘子阳食饼知盐生精味之至也予曰师旷识劳薪易牙识淄渑子阳今之妙士也定之何难伦因命仆取粮糗以进予尝之曰麦也有杏李柰味三果之熟不同时子焉得兼之伦笑而不言退告人曰士安之识过刘氏
师旷占秋
师旷占杏多实不虫来年秋熟
卢谌祠夏
卢谌祭法夏祠用杏
张隣
后周张元性廉洁南隣有杏两株杏熟多落元园中元悉以还主
马第
见园
朱超送核
朱超石与兄书光武坟邉杏甚美今奉送其核
廷秀攀条
宋杨廷秀折杏子诗轻风动髙枝可望不可摘耸肩跂一足偶尔攀翻得攀条初亦喜折条还复惜聊将挿鬓归空樽有余沥
桃子
格物总论桃实大者如小儿拳小者如鸡卵夏五六月方熟味甘香不酸澁亦果中之珍也
六果之下
家语孔子侍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孔子先饭黍而后食桃公曰以黍雪桃尔对曰黍五谷之长桃六果之下君子不以贵雪贱
五木之精
典术桃者五木之精其精生鬼门能制百鬼春秋运斗枢玉衡星之精散为桃
馈三士
见膂力
食二郎
幽明録汉永平中刘晨阮肇共入天台迷不得返粮食乏尽得山上数桃啖之遂不饥下山见一大溪邉有二女因要还家勑婢云刘阮二郎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遂停半年懐土而归
上林紫文
西京杂记上林有秦桃樱桃缃核桃绮叶桃霜桃金城桃紫文桃
景阳赤色
洛阳伽蓝记景阳山百果园有仙人桃其色赤表里照彻得霜乃熟亦出昆仑山又曰王母桃
植于霜林
拾遗记汉明帝世有献巨核桃者霜下结花隆暑方熟使植于霜林
生于云台
神仙张陵沛人也弟子赵升就陵受学陵已七次试之其第七试者陵与诸弟子登云台山絶岩上有一桃树旁生石壁下临不测去三四丈有大桃实陵谓诸弟子曰得此桃者当告以要道弟子皆流汗无敢视者升独曰神人所防何险之有乃従上自掷正投桃树上取桃满懐而石壁峭峻不能得还乃掷百枚与陵陵分桃赐诸弟子余二枚陵自食一留一以待升陵乃伸手引升升忽已还乃以向一桃与升
以半啖君
韩子曰昔弥子瑕有宠于卫君食桃而甘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啖寡人
以五献帝
见仙
禁従者
新序魏文侯见箕季従者食其桃箕季禁之文侯曰箕季岂爱桃哉是教我下无犯上也
欺家人
抱朴子曰五原蔡綖入山而还欺家人曰到昆仑山有玉桃形如世间者但光明洞彻而坚须玉井水洗之便软而可食
度索山
山海经东海有山名度索上有大桃屈蟠三千里名曰蟠桃
波斯国
南蛮志波斯国有波淡树长五六丈围四五尺三月开花色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故谓之偏桃其肉苦澁不堪食核中仁子甘美西域诸国共珍之
方朔偷
见仙
刘纲呪
神仙刘纲与妻樊夫人俱有道术各自言胜中庭有大桃树夫妻各呪其一桃便鬭相击良久所呪桃走出篱外
共食仙桃
尹喜内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碧桃紫梨
盗食御桃
钟离意别周书言秦吏赵凯以私恨告国民吴且生盗食宗庙御桃且生对曰民不敢食王曰剖其腹出其桃史记恶而书之曰食桃之肉当有遗核不知此而剖人腹以求桃非理也
成蹊
见桃花
变石
南康五山上有石桃故老云古有桃树生于岭巅隠沦之士将大取其实因变成石焉
服之愈病
抱朴子曰桃胶以桑木炭渍服之愈百病久服体有光能絶谷又神仙髙丘公服桃胶而得仙
食之解劳
酉阳杂俎洛城华林园有冬桃十月始熟形如括蒌食之可以解劳
郑街
韩子曰子产治郑桃枣之防于街者莫援也
石苑
邺中记石虎苑中有勾鼻桃重二斤半
桓求种
世説桓崖在京下有好桃桓就求种不得佳者曰徳之休明则肃慎贡其楛矢如其不尔篱落间物亦不可得也
史论觉香
孔六帖史论在齐州时出猎至一县界憩兰若中觉桃香异常访其僧僧不及隠言近有人施二桃従经案下取出献论大如饭碗论时正饥尽食之核大如鸡卵论因诘其所自僧导论上山越岭至一处布泉怪石非人境也有桃数百株干扫地其香破鼻论与僧各食一蔕而还
山堂肆考卷二百四
钦定四库全书
山堂肆考卷二百五 明 彭大翼 撰果品
李子
格物总论李实数种或朱或黄或緑或紫或斑防大者如杯小者如鸡卵核小味甘脆皆果中之珍也陈井
孟子曰陈仲子居于陵三日不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
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