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堂肆考 - 第 308 页/共 632 页

江淮括访   唐元载为相奏以千钱购书一卷又命拾遗苗发等使江淮括访   曹氏书仓   拾遗记鲁人曹曽本名平慕曽参之行改名曽家多书及世乱曽虑先文湮灭乃积石为仓以藏书世谓曹氏书仓   田氏书楼   唐田正为魏博节度使封沂国公乐闻前代忠孝之事于府舍起书楼聚书万余卷视事之隙与宾佐讲论古今贤行可否后周张昭逺积书万卷以楼藏之宋孙抃字梦得睂山人六世祖长孺喜藏书为楼置其中蜀人谓之书楼孙氏   藏诸名山   见史官   藏于故居   苏子瞻李氏山房藏书记余友李公择少读书于庐山五老峯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故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载书三十乘   晋张华好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书溢于几箧尝徙居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摰虞撰定官书皆资华本以取正焉天下竒秘世所未有悉在华所由是博洽无与比又唐元行冲乃韦述父景骏之姑子也尝载书数车自随   写书数十箧   齐沈麟士手写细书数十箧   壁藏律令   汉沛国陈咸以律令为尚书见何武鲍宣死即乞骸骨去职王莽篡位召咸为掌冦大夫咸谢不肯应三子参丰钦皆在位咸悉令解官归乡里闭门不出入收敛其家律令书文壁藏之   帐搜论衡   枹朴子曰人疑蔡邕得异人书搜其帐中果得王充论衡数卷持去邕丁宁之曰唯我与尔共之勿广也   聚书数百卷   魏志王脩家不满斗斛聚书至数百卷   得书八万卷   梁金楼子聚书四十年得书八万卷河间之侔于汉室颇谓过之唐苏弁字元容聚书二万卷手自雠定宋贺铸字方回知章之后开封人藏书万卷长于乐府有庆湖遗老集行于世   请俸冩书   唐杜暹聚书万卷每卷后题云请俸冩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敎鬻及借人为不孝   尽资置书   宋丁度祖顗尽其家资置书八千卷且曰吾聚书多矣必有好学者为子孙度后登词学科官至叅政   掌于兰台   百官表秦御史大夫有两丞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   侔于秘府   宋钱惟演字希圣文章与杨亿刘筠齐名尝曰学士备顾问不可不该博故其家聚书侔于秘府   子弟看书   唐倪若水字子泉藏书甚多子弟直日看书有借书者先束脩投贽然后与之   女婿盗书   见妇翁女婿   曹诚书院   宋应天府民有曹诚者即戚同文旧居广舍百五十楹聚书千余卷以延学者真宗嘉之赐名应天府书院   务观书巢   宋陆游字务观作书巢记曰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记室曰书巢客有问曰上古有巢氏是为未有宫室之巢尧民病水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前世大山穷谷中有学道之士栖木若巢是为隐居之巢今子幸有屋以居戸牖墙垣犹之此屋也而谓之巢何耶陆子曰子之辞辨矣顾未知吾室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牀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疴呻吟未尝不与书俱賔客不至妻子不觌雨风雷电之交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稿枝或至不得行则輙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不能出乃又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书以自警   好畜古文   宋欧阳公平生于物少所好惟收畜古文圗书集三代以来金石刻一千卷以校正史传百家讹谬之说   喜藏异书   宋宋绶字公垂博学喜藏异书手自雠校尝谓校书如扫尘一面扫一面生每三四校犹有脱误又曽巩平生好书家藏一万余卷手自雠对白首不倦   六经阁   宋张伯玉呉郡州学六经阁记六经阁诸子百家皆在焉不书尊经也呉郡州学始由高平范公经缉之至今尚书富郎中十年更入政学始大成而成年六经阁又建祈于久故爽而不卑酌于道故文而不华经南向史西向子集东向标之以油素揭之以油黄凡天地之极致皇王之高道生人之纪律举在是矣   万卷堂   苏子瞻题张竞辰所居万卷堂诗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禄吞石渠岂惟邺侯三万轴家有世南行秘书   取于六丁   见经术   藏于二酉   大酉小酉山多藏秘书故今藏书室名二酉云   藏之秘府   汉景帝末年募求天下遗书藏之秘府   借于民间   唐宗幸东都议借民间异本传録及还京师置修书院   建藏书府   汉武帝建藏书之府置冩书之官及诸王子皆充秘府   搆贮书屋   隋炀帝于东都观文殿东西厢搆屋贮书东屋藏甲乙西屋藏丙丁   刘向校定   汉成帝使谒者陈农求天下遗书诏光禄大夫刘向等校定每一书向輙条其目防其指意録而奏之   班固典掌   汉光武中兴日不暇给而入洛之书二千余两后藏于东观及仁寿阁命校书郎班固傅毅等典掌之   送于平城   魏道武命郡县大收书籍悉送平城   藏于内库   唐贞观中魏徴虞世南顔师古继为秘书监请购天下遗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冩于内库以宫人掌之宗时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其本有正副轴带帙籖皆异色以别之禄山之乱尺简不存至文宗时郑覃进言经籍未备因召秘阁搜访于是四库之书复全分藏十二库及黄巢之乱存者盖尠又按景龙文馆记薛稷知集库马怀素知经库沈佺期知史库武平一知子库通曰四库书   募民献书   后唐庄宗募民献书及三百卷授以试衔其选调之官每百卷减一选   选官正书   周世宗锐意求访凡献书者悉加优赐以诱致之如有讹舛乃选常参官校雠刋正令于卷末署其名衔   计帙授秩   后汉干祐中礼部郎司徒调请开献书之路凡儒学之士衣冠旧族有以三馆亡书来上者计其卷帙赐之金帛数多者授秩   计卷与官   宋仁宗嘉祐中诏中外士庶并许上馆阁阙书至五百卷与文资官   搜讨异本   隋文帝分使人搜讨异本每书一卷赏绢一匹校冩既完本即归主   购募亡书   宋太祖干徳中下诏购募亡书渉弼彭干等诣阙献书千二百二十八卷诏分置书府弼等并赐科名   立崇文院   宋太宗初置三馆于长庆门北谓之西馆帝临幸恶其陋命有司于升龙门东北剙立三馆至太平兴国三年三馆成赐名崇文院迁西馆书贮焉凡八万卷后又就崇文院中堂建秘阁分三馆书置其中   建清心殿   太宗又于禁中建清心殿收藏图籍以资观览   谕防访求   宋徽宗宣和中诏郡县谕防访求秘书于是荣州助敎张頥及李东所进之书皆系阙遗诏頥进士出身东补迪功郎   抵家就録   高宗渡江献书有赏或官有家藏者命抵家就録有鬻者悉市之   笃学   礼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周公朝读书   周公朝读书百篇夕见士七十五人   孔子晚读易   孔子晚喜易读之韦编三絶鐡摘三折漆书三灭编所以联次简也言爱玩之甚故编简之韦为之三絶也   刺股   苏秦与魏国张仪同事鬼谷先生读书欲睡以头发系梁上手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踝   悬头   东汉孙敬字文寳常闭户读书睡则以绳系头髻悬之梁上尝入市人见之皆曰闭户先生来也又编栁以冩经   三年不窥园   汉董仲舒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三年不窥园圃人不见其面   十年不出户   北史刘炫字光伯与信都刘焯闭户读书十年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