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 第 253 页/共 323 页

椰子树,亦类海棕。实名椰子,大如瓯盂。外有粗皮,如大腹子;次有硬壳,圆而且坚,厚二三分。有圆好者,即截开头,砂石摩之,去其皴皮,其烂斑锦文,以白金装之,以为水罐子,珍奇可爱。壳中有液数合,如乳,亦可饮之而动气。(原阙出处,今见《岭表录异》) 菩提树(自此木下,凡二十三种木,并见《酉阳杂俎》) 菩提树,出摩伽陁国,在摩诃菩提树寺,盖释迦如来成道时树。一名思惟树。茎干黄白,枝叶青翠,经冬不凋。至佛入灭日,变色凋落。过已还生。此日国王人民,大小作佛事,收叶而归,以为瑞也。树高四百尺,下有银塔,周回绕之。彼国人四时常焚香散化,绕树下作礼。唐贞观中,频遣使往,于寺设供,并施袈裟。至高宗显庆五年,于寺立碑,以纪圣德。此树有梵名二:一曰“宾拨梨婆力义”(明抄本作“力叉”),二曰“阿湿曷咃婆刀义”(明抄本“义”作“叉”)。《西域记》谓之“卑钵(“钵”原作“铨”,据《酉阳杂俎十八》改)罗”。以佛于其下成道,即以道为称,故号“菩提婆刀叉”。汉翻为道树。昔中天无忧王翦伐之,令事大婆罗门,积薪焚焉,炽焰之中,忽生两树。无忧王因忏悔,号灰菩提树。遂周以石垣,至赏设迦王。复掘之,至泉,其根不绝。坑火焚之,溉(“溉”字原阙,据《酉阳杂俎》十八补)以甘蔗汁,欲(“欲”字原阙,据《酉阳杂俎》十八补)其焦烂。后摩揭陁国满胄王,无忧之曾孙也,乃以千牛乳浇之。信宿,树生如旧。更增石垣,高二丈四尺。玄奘至西域,见树出石垣上二丈余。 婆罗树 巴陵有寺,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随伐随长。外国僧见曰:“此婆罗也。”元嘉初,出一花如莲。唐天宝初,安西进婆罗枝。状言:“臣所管四镇,有拔汗那,最为密近。木有婆罗树,特为奇绝,不庇凡草,不止恶禽。耸干无惭于松栝,成阴不愧于桃李。近差官拔汗那,使令采得前件树枝二百茎。如得托根长乐,擢颖建章,布叶垂阴,邻月中之丹桂;连枝接影。对天上之白榆。” 独梪树 独梪树。顿丘南有应足山。山上有一树。高十丈余。皮青滑,似流碧。枝干上耸。子若五彩囊,叶如亡子镜。世名之“仙人独梪树”。 波斯皂荚树 波斯皂荚,出波斯国,呼为忽野詹默。拂林呼为阿梨去伐。树长三四丈,围五六尺。叶似拘绿而短小,经寒不凋。不花而实。其荚长二尺,中有隔,隔内各有一子。大如指,赤色,至坚硬。中黑如墨。甜如饴。可啖,亦宜药用。 木龙树 徐之高冢城南,有木龙寺。寺有三层砖(“砖”原作“转”,据明抄本改)塔,高丈余。塔侧生一大树,萦绕至塔顶。枝干交横,上平,容十余人坐。枝杪四向下垂,如百子帐。莫有识此木者。僧呼为龙木。梁武曾遣人图写焉。 贝多树 贝多,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丈”原作“尺”,据明抄本、陈校本改)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一者多罗婆力义(明抄本“义”作“叉”)多。二者多梨婆力义(明抄本“义”作“叉”)贝多,三者部婆力义(明抄本“义”作“叉”)多罗多梨。并书其,。部阇一色。取其皮书之。“贝多”是梵语,汉翻为“叶”。“贝多婆力义”(明抄本义作叉。)者汉言“树叶”也。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嵩山记》称贝多叶似枇杷,并谬。交趾近出贝多枝,材(“材”原作“林”,据明抄本、陈校本改)中第一。 没树 没树,出波斯国。拂林呼为阿縒。长一丈许。皮青白色,叶如槐而长,花似橘而大。子黑色,大如山茱萸,其味酸甜,可食。 槃碧穑波树 槃碧穑波树,出波斯国,亦出拂林国。拂林呼为群汉。树长三丈,围四五尺。叶似细榕,经寒不凋。花似橘,白色。子绿,大如酸枣,其味甜腻,可食。西域人压为油,以涂身,可出风痒。 齐暾树 齐暾树,出波斯国,亦出拂林,呼为齐匫(阳兮反)。树长二三丈。皮青白。花似柚,极芳香。子似杨桃,六月熟。西域人压为油,以煮饼果,如中国之巨胜也。 通脱木 通脱木,如蜱麻。生山侧,花上粉主治恶疮。如空,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 山桂 山桂,叶如麻,细花紫色,黄叶簇生。与慎火草出丹阳山中。 五鬣松 松凡言两粒五粒,粒当言鬣。段成式修行里私第大堂前,有五鬣松两株,大才如碗。结实,味与新罗者不别。五鬣松皮不鳞。唐中使仇士良水磑亭子,有两鬣皮不鳞者,又有七鬣者,不知自何而得。俗谓孔雀三鬣松也。松命根,下遇石则偃差,不必千年也。 三鬣松 唐卫公李德裕言,三鬣松与孔雀松别。又云,欲松不长,以石抵其直下根,便偃。(偃字原阙。据明抄本、陈校本补。)不必千年方偃。 鱼甲松 洛中有鱼甲松。 合掌柏 唐太常博士崔石云,汝西有练溪,多异柏。及暮秋,叶敛。俗呼合掌柏。 黄杨木 黄杨木性难长。世重黄杨,以无火。或曰,以水试之,沉则无火。取此木以阴晦,夜无一星,则伐之为枕不裂。 青杨木 青杨木,出峡中。为床,卧之无蚤。 俱那卫 俱那卫,叶如竹,三茎一层,茎端分条如贞桐,花小,类木槲。出桂州。 山茶 山茶似海石榴,出桂州。蜀地亦有。 夏州槐 夏州唯一邮,有槐树数株。盐州或要叶,行牒求之。 赤白柽 赤白柽出凉州,大者无,灰伤人(“灰伤人”原作“炭人以”,据明抄本改)。灰汁煮铜,可以为银。 楷木 蜀中有木类柞。众木荣时,如枯枿。隆冬方荫芽布阴。蜀人呼为楷木。 楮 壳田久废,必生构(“构”字原阙,据明抄本、陈校本补)。叶有瓣。大曰楮,小曰构。 文理木(凡八种并见《酉阳杂俎》) 宗庙文木 宗庙地中生赤木,人君礼各得其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