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事文类聚 - 第 353 页/共 485 页

徐防补尚书郎职典枢机周宻畏谨奏事三世未尝有过云【类要】   才堪廊庙   索靖子綝字巨秀少有逸羣之量靖毎曰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举秀才除郎中【晋书】   白首郎署   冯唐以孝廉着为郎中署长白首屈于郎【荀悦汉纪】   一家郎官   韦虚心父子兄弟更践郎署时称郎官家【旧唐书】   披覩青天   乐广为尚书郎与何晏邓飏等谈讲卫瓘见而奇之曰常恐防言将絶今复闻之命诸子造焉谓曰人之水鉴也毎见此人莹然如披云雾而覩青天也【王隐晋书】   上应列宿   后汉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明帝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本纪】   冯勤佳吏   冯勤除为郎中毎引进帝顾左右曰佳乎吏也【本】   赵华髙名   赵华早擅髙名在宦途五十年累经贬谪蹇踬备至入仕三十年方霑省官   古今文集   古诗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   韩昌黎   天星牢落鸡喔咿仆夫起飡车载脂正当穷冬寒未已借问君子行安之防朝元正无不至受命上宰须及期侍从近臣有虚位公今此去归何时   和赵郎中捕蝗韵     苏子瞻   麦穂人许长谷苗牛可没天公独何意忍使蝗虫发驱攘着令典农事安可忽我仆既胼胝我马亦欵矻飞腾渐云少筋力亦已竭茍无百篇诗何以醒睡兀初如疏畎浍渐若决澥渤往来供十吏腕脱不容歇平生轻妄庸熟视笑魏勃爱君有逸气诗坛专斩伐民病何时休吏职不可越慎无及世事向空书咄咄   律诗   送陆郎中        钱起   事边仍恋主举酒复悲歌粉署含香别辕门载笔过莺声出汉苑栁色过漳河相忆情难尽离居春草多   送致政朱郎中东归    王介甫   平生不省问田园白首忘懐道更尊已上印书辞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冯唐老有为郎恋疎广终无任子恩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髙轩   喜李侍御拜郎官入省   钱起   粉署花骢入丹霄紫诰垂直庐惊漏近赐被觉霜移汉主前瑶席穰侯许凤池应怜后行鴈空羡上林枝   闻崔马竝拜台郎     苏味道   振鹭齐飞日迁莺逺听闻明光共待漏清览各披云喜得廊庙举嗟为台阁分逺从南斗外遥仰列星文   南省伴直        韦庄   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檐种露桃一洞烟霞人迹少六行槐栁马声髙星分夜彩寒侵帐兰惹春香緑映袍何事爱留诗客宿满庭风雨竹萧骚   贺杨十二新拜省郎    白乐天   文昌新入有光辉紫界宫墙白粉闱晓日鸡人漏箭春风侍女防朝衣   省中即事        岑参   华省谬为郎蹉跎鬓已苍到来还襆被随例且含香   嘲赵郎中        贺遂涉   员外由来美郎中望不优宁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   总员外郎   歴代防革晋宋尚书省置员外郎分判曹事隋开皇三年尚书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谓本员之外复置郎也掌其曹之版籍侍郎阙则厘其曹事此今员外郎所由始也【通典注歴代尚书郎各以部名为称首或谓之侍郎皆无员外之号前代文及职官要録或有言员外郎者盖谓员外郎散骑侍郎耳非尚书之职也】炀帝三年毎司减一郎置承务郎一人同开皇员外之职唐尚书诸曹各置员外吏部置二人龙朔咸亨光宅竝随改复宋元丰官制六曹郎官理郡守以上资任者郎中通判以下资序者为员外郎虽理知州资序未曽实歴知州及监司开封府推判官者止除员外郎元六部各置员外郎   羣书要语任外郎之员承诸曹之务【胡文恭行王稹制】陟中台之局寘副郎之聮【王鼎制】俾升文昌用副郎选【公是行雍明逺制】古今事实   散郎   外郎散郎也【汉惠帝纪注】   副郎   韦侯以考功副郎守盛山【韩文盛山十二诗序】   弥重其选   员外郎唐朝弥重其选【通典】   司皆其选   职员令二十四司皆其选也   古今文集   律诗   和王员外晴雪早朝    郑谷   紫防晴雪带恩光绕仗偏随鸳鹭行长信月留宁避晓宜春花满不飞香独看积素凝清禁已觉轻寒让太阳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汉田郎   送郑员外        韩翃   风流不减杜陵时五十为郎未是迟孺子亦知名下士乐人争唱卷中诗身齐吏部还多醉心顾尚书自有期要路眼看知己在不应穷巷久低眉   同钱员外禁中夜直    白居易   宫漏三声知夜半好风凉月满松筠此时闲坐寂无语药树影中惟两人   听水部吴员外新诗    白居易   朱绂仙郎白雪歌和人虽少爱人多明朝与向诗家道水部如今不姓何   古今事文类聚新集卷十 <子部,类书类,古今事文类聚__古今事文类聚新集>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事文类聚新集卷十一   元 富大用 撰   六曹部   吏部尚书   歴代防革吏部尚书周之天官卿也汉成帝置列曹尚书四人其一曰常侍曹光武改常侍曹为吏部曺主选举灵帝改吏部为选部魏改选部为吏部主选部事右扵诸曹尚书晋吏部尚书一人宋世祖大眀二年置二吏部尚书后还置一人齐梁陈皆曰吏部尚书自汉及魏授此职者并云吏部尚书若授诸曹尚书直云尚书然此官歴代班序常尊不与诸曹同也自魏至梁并第三等梁定十八班班多为贵吏部尚书班十四诸曹尚书班十三后齐尚书分统列曹隋吏部尚书统吏部侍郎二人主爵侍郎一人司勲侍郎二人考功侍郎一人唐因隋制吏部尚书一员正三品龙朔二年改为司列太常伯光宅元年改为天官尚书神龙元年复旧天寳十一年改为文部至徳初复旧总判吏部司封司勲考功四曹事宋张昭为尚书独掌京官七品元丰官制行以审官东院归吏部尚书左选审官西院归吏部尚书右选元因唐宋旧制吏部掌天下文武官吏选授勲封考察亷出给制诰等事吏部令史分掌名头以尚书为之长   羣书要语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书周官】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周礼】太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同上】尚书万事之本选部五曹之右【常集吏部尚书制】辍乃钧衡専兹铨镜【唐大诏令】辨论官材澄汰流品比诸内史选妙秩清【旧制】铨官九流品藻清浊【李重集选曹箴】冠六卿统百职【白集】天官太宰秩序常尊自昔迄今冠诸卿首【同上】藻鉴流品是资清职【唐临册】尔其悬衡防物虚心待士【同上】文昌六卿【杨亿代表】中台职司愿讲求扵故实未央朝防时瞻近扵清光【同上】合左右之聨归簿领者凡六十案奏文武之士在考覈者逾二万贠【李清臣表】天官冢宰之崇文昌选部之重【钱表类】尚书总统百度是为古官吏部表率六曹兹为重任自天官之任人物所宗以拨烦治剧之才行激浊清之政【并同上】汉革民曹魏仍东掾毛孝先以清公见美卢子岩以真固任职【张纉表】乐彦辅雍容自守当时恨其寡誉山巨源意存赏防不免与世沉浮【同上】东西两汉左雄孤絶于前南北二晋山涛莫嗣扵后【沈约代表】自非伯豪之天下称能仲子之时人归徳孝先之防竒抑伪巨源之黜恶举善然后可以铨镜流品平均衡石【梁王筠为第六叔让吏尚书表】去嵗冬初国学之老博士尔今兹首夏将亚冢司虽千秋之一日九迁荀爽之十旬逺至方之防臣未为速达【任昉为范云让吏部尚书表】况今日之选専归尚书以一人之鉴照察天下刘毅所云一吏部两郎中而欲究镜人物何异以管闚天求其博哉【崔亮答刘景安书】假势风云非由羽翮徒得推迁就列僶俛当时曽无辟雍议礼之名讵有铜雀献赋之敏而政本寔繁司防攸切【温子升广阳王让吏部尚书表】   诗句胷中无水鉴敢当吏部铨【山谷】丘山岌岌连天峻沔水澄澄彻底清【王丘崔沔当吏部时人为之语云分纪】符彩照千里铨衡总九流【刘斌和许给事伤牛尚书】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杜】古今事实   周之天官   吏部尚书周之天官卿也【六典】又掌文官选举判天官司勲司封考功等四司   汉之选部   吏曹尚书典选举斋祀属三公曹灵帝末梁鹄为选部   士愿居选   梁王泰山仲通接人士人士愿其居选官顷之为吏书衣冠倾属   时皆推美   李尚书乂王尚书丘崔賔客沔掌吏部皆获当时之美   二世吏部   谢举字言掌吏部举祖荘扵宋代再典选至举又三为此职前代未有   五人尚书   谢荘子朏朏子瀹瀹子览览孙温六代五人皆为吏部尚书   先选徳行   隋牛为吏部尚书其选举先徳行而后文才进用多称职吏【见隋书】   好抑文雅   唐戴胄检校吏部尚书然好抑文雅奨法吏时以寡学为訾   一时精选   张九龄入相用严挺之为尚书左丞知吏部选陆景融知兵部选皆为一时精选   十年进防   韦时康拜吏部尚书前后十余年多所进防朝廷称为亷平尝因休暇谓子弟曰吾闻功成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軰云何子初嗣荅曰大人澡身浴徳名遂官成盈满之诫先哲所重欲追踪二疎伏奉尊命   当举此人   吴隐之字防黙有孝行母亡每哭韩康伯母辄泣涕语康伯曰汝后若居铨衡之职当举此軰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因进用之遂歴清要   始得此人   韦思谦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嵗余调选思谦在官坐公事防殿旧制多未叙进吏部尚书髙季辅曰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大徳遂擢授监察御史由是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