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562 页/共 736 页

崔光韶河东武城人为廷尉卿永安末还乡里刺史元弼前妻是光韶之继室兄女而弼贪忄林多诸不法光韶以亲情亟相非责弼衔之时耿翔反於州界弼诬光韶子通与贼连结囚其合家考掠非理而韶与之辩争辞不屈会樊子鹄为东道大使知其见枉理出之时人劝令诣樊陈谢光韶曰:羊舌大夫已有成事何劳往也。子鹄亦叹尚之。 皇甫徽字子元安定朝那人仕梁历诸王参军郡守及夏侯道迁入国徽亦因地内属徽妻即道迁之兄女道迁列上勋书欲以徽为元谋徽曰:创谋之始本不关豫虽贪荣赏实内愧於心遂拒而不许。 裴粲为宏农太守免官时仆射高肇以外戚之贵势倾一时朝士见者咸望尘拜谒粲候肇惟长揖而已及还家人尤责之粲曰:何可自同凡俗也。 北齐杨孝昌中父津为定州刺史随父之职及中山为杜雒周陷全家被囚絷未几雒周灭。又没葛荣荣欲以女妻之。又逼以伪职乃密含牛血数合於众中吐之仍佯喑不语荣以为信然乃止。 裴诹之少有儒学司空高乾致。《书》曰:相屈为户曹参军诹之复书不受署。 元景皓魏陈留王社之子社卒景皓嗣天保时诸元帝室亲近者多被诛戮疏宗如元景安之徒议欲请姓高氏景皓云: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其言白文宣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自外听从本姓司马膺之性方古不会俗旧与杨同为黄门郎至为尚书令抗礼如初尝有从姊惨尚书卿尹皆跪吊膺之执手而出曾路逢威仪导引乃於树下侧避之於车望见令呼谓曰:兄何意避弟膺之曰:我自避赤棒本不避卿甚重之然以其疏简傲物竟天保间沦滞不齿。 房豹以齐灭还乡园自养频徵辞疾终於家。 後周崔谦为京畿司马族弟暹当时宠要谦与之旧僚同门非吉凶未尝造请以雅道自居。 韦高尚不仕时兄孝宽为延州总管至州与孝宽相见将还孝宽以所乘马及辔勒与以其华饰心弗欲之笑谓孝宽曰:昔人不弃遗簪坠履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於是乃乘旧马以归。 裴侠累迁河北郡守躬履俭素清慎奉公从弟伯凤世彦时并为丞相府佐笑曰:人生仕进须身名并裕清苦。若此竟欲何为侠曰:夫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基况我大宗世济其美故能存见称於朝廷没流芳於典策今吾幸以凡庸滥蒙殊遇其穷困非慕名也。志在自修惧辱先也。翻被嗤笑知复何言伯凤等惭而退。 隋李孝贞为给事中于时黄门侍郎高乾亲要用事求婚於孝贞孝贞拒之。 辛德源仕周为宣纳上士周因取急诣相州会尉回作乱以为中郎德源辞不获免遂亡去。 蔡允恭大业中为起居舍人与虞世南同为学士炀帝遣宫人允恭贞介每以为辱因称气疾不时应命於後稍被疏绝。 唐陆德明初王充僭号署散骑常侍汉王师将行束之礼德明服巴豆散卧东壁下王充之子入跪床前德明对之遗痢竟不与语遂移病於成皋杜绝人事後归国为国子博士。 李怀远字广德赵郡柏人人也。早孤贫好学属文有宗人欲以高阴相假者怀远退而叹曰:因人之势高士不为假阴求官岂吾本志未几应四科举擢第位至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李勉初为太常少卿肃宗将大用会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於己勉不为之屈竟为所抑出汾虢二州刺史。 萧复代宗时为太子仆属连岁不稔价翔贵复家累百口无以自给将鬻昭列别业时宰相王缙闻其林泉之美心欲之乃使弟ヨ诱焉ヨ曰:足下之才固宜居右职姑以别业奉吾兄吾兄当以要地处足下矣。复对曰:仆之鬻旧业以拯孀孤傥以美职售之姑姊弟侄受冻馁非鄙夫之愿也。缙既憾之受废者数年复处之自。若。 崔纵为金部员外孝悌修饰自以父为元载所排退居十馀年左官外府讫载得罪不求闻达。 杜黄裳为太常卿时顺宗即位王叔文之窃权黄裳终不造其门。 李藩贞元中为秘书郎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绍终不就王仲舒韦成季吕洞辈为郎官朋党辉赫日会聚歌酒慕藩名强致同会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後召藩坚不去曰: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後数人果败。 元正为河南连帅崔光远从事属史思明陷河雒正与弟同侍亲潜伏林薮凶党诱以高位不出遇害崔应为沧景从事节度使程执恭尝欲娶其妹不可遂弃职归雒中执恭衔之遣贼就杀不克。 韦贯之为长安丞德宗末年京兆尹李实权移宰相言其可否必数日而诏行人有以贯之之名荐於实者答曰:是其人居与吾同里亟闻贤但吾得识其面而进於上举笏示说者曰:实已记其名氏矣。说者喜骤以其说告於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 李渤祖元官至卫尉寺主簿父钧官至殿中侍御史以母丧不举流于施州渤少时耻其家污坚苦不仕励志於文学隐嵩山之下读书为文以自课。 宇文籍为监察御史坐王承系贬江陵户曹至任节度使将议署置之宾筵文籍曰:以君命黜当以君命升假荣偷奖非所愿也。 後唐李敬义德裕之孙居於平泉昭宗之都雒也。徵为司勋郎中特为河南尹张全义所知给遗颇厚俄而朱温篡位誓心不事伪室及温徵命拒而不应退居卫州。 晋库部郎中李专美少笃学为文以父枢唐昭宗时尝应进士举为覆试所落不许再入专美心愧之由是不游文场。 ●卷七百八十二 ○总录部 荣遇 《易》曰:崇高莫大於富贵。《诗》曰:为龙为光盖士之趋世者或道合时主或功济大业然後享丰禄齿高位泽及於宗党宠被於闺度越群品垂为美谈者斯有之矣。若乃出於困辱奋自卑冗终以贵盛申其志节以至期运亨会势望熏灼明诏敦奖徽美举集或粲服归於故郡或荣养及於庭闱或展墓以达永怀或即家而为公府至乃父子更任於剧职宗戚迭处於要任以壮齿而跻显仕因请老而还旧贯中外更践便蕃增秩时君异其恩礼举将更其出处斯皆才命胥契福禄来同致光景之振耀耸人伦之钦慕非夫保。若惊之训得持盈之道。又曷能充终而寡悔哉! 苏秦雒阳人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皆笑之及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及行过雒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拟於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宾至近郊君使卿朝服用束帛劳)苏秦之昆弟妻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而金多也。(苏秦字季子)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於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 汉严助会稽吴人为中大夫助侍燕从容武帝问助居乡里时助对曰:家贫为友胥富人所辱(友胥同门之胥)帝问所欲对愿为会稽太守,於是拜为会太守。 朱买臣字翁子会稽吴人家贫妻求去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後买臣为会稽太守武帝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买臣顿首辞谢初买臣免待诏尝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汉旧郡国丞相长史与计吏俱逆计也。谓之守丞者系太而言也。)相推排陈列中庭谒拜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臣遂乘传去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县长吏并送迎车百馀乘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驰车呼令後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武帝时以中郎将至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薛广德沛郡相人为御史大夫乞骸骨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广德东归沛太守迎之界上沛以为荣悬故事大夫乘官车驾驷如今州牧刺史矣。其安车传子孙。 疏广为太子太傅广兄子受为太子少傅太子每朝因进见太傅在前少傅在後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 班伯高祖壹始皇之末避地於楼烦汉孝惠时以财雄边伯後为定襄太守岁馀成帝徵伯伯上书愿过郡上父祖冢有诏太守都尉以下会其所因召宗族各以亲疏加恩施散数百金北州以为荣长老纪焉後汉冯异颍川交城人为孟津将军光武建武二年征阳翟贼严终赵根破之诏异归上冢使大中大夫赍牛酒令二百里内太守都尉以下及宗族会焉。 景丹冯翊栎阳人为骠骑大将军建武二年定封丹栎阳侯光武谓丹曰:今关东故王国虽数县不过栎阳万户邑夫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故以封卿耳。 岑彭南阳棘阳人建武六年为征南大将屯津乡南还有诏过家上冢大长秋以朔望问太夫人起居。 王恒颍川舞阳人为汉中将军平沛郡贼建武六年徵恒还雒阳令人夫迎恒於舞阳归家上冢。 吴汉南阳人建武十二年为大司马平蜀振旅浮江而下至宛诏令过家上冢赐二万斛。 傅燮北地灵州人太守范津举燮孝廉及津为汉阳与燮交代合符而去乡邦荣之。 韩棱颍川华阳人为南阳太守特听棱得过家上冢乡里以为荣。 韦端自凉州牧徵为太仆其子康代为凉州刺史时人荣之。 魏张既冯翊高陵人汉末自尚书出为雍州刺史太祖谓既曰:还君本州可为衣绣昼行矣。 张辽为前将军屯合肥进辽爵都乡侯给辽母舆车及兵马送辽家诣屯敕辽母至导从出迎所督诸军将吏皆罗拜道侧观者荣之。 吴朱治丹阳故鄣人大帝黄武二年拜安国将军领吴郡是时丹阳深地频有奸叛亦以年向老思恋土风自表屯故鄣镇抚山越诸父老故人莫不诣门治皆引进与共饮宴乡党以为荣在故鄣岁馀还吴。 全琮吴郡钱塘人黄武七年为东安太守还经过钱塘修祭坟墓麾幢节盖曜於旧里请会邑人平生知旧宗族六亲施散惠与千有馀万本土以为荣。 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授戟武骑三百拜毕太帝命恪备威仪作鼓吹导引归家时年三十三。 纪陟景帝时父亮为尚书令陟为中书令每朝会诏以屏风隔其座焉。 晋郑球字瑜少辟宰府七侍二宫。 袁瑰与弟猷俱渡江瑰为丹阳猷为武康兄弟列宰名邑论者美之。 陶侃家于浔阳後为江夏太守加鹰扬将军侃备威仪迎母官舍乡里荣之。 荀羡除北中郎将徐州刺史监徐兖二州扬州及晋陵诸军事时年二十八中兴方伯未有如羡之少者韦讠叟前後四登九列六在尚书三为侍中再为太子太傅封京兆公陈军国之宜多见允纳。 宋郑鲜之为高祖太尉谘议高祖北伐以为右长史鲜之曾祖墓在开封相去三百里乞求拜省高祖以骑送之。 南齐王奂仕宋领骁骑将军。又迁征虏将军临川王镇西长史领南蛮校尉南郡内史一岁三迁。 张岱吴郡人高帝建元元年出为左将军吴郡太守太祖知岱历任清直至郡未几手敕岱曰:大邦任重乃未欲回换俱总戎务殷宜须望实今用卿为参军加给事中岱拜竟诏以家为府。 孙吴郡人自湘州刺史徵为散骑常侍中领军未拜而武帝从容谓曰:昔朱买臣愿为大郡卿,岂有意乎!乃改授持节安东将军吴郡太守给鼓吹一部及将之镇乘舆幸近畿饯送乡里荣之。 梁范为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常侍宴高祖谓临川王宏鄱阳王恢曰:我与尚书少亲善申四海之敬今为天下主此礼即革汝宜代我梁范为兄二王下席拜与同车还尚书下省时人荣之。 吕僧珍东平苑人为左卫将军领太子中庶子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高祖欲荣之使为本州乃授使持节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 柳庆远河东解人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高祖饯於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之忧矣。 到洽以天监二年为司徒主簿直待诏省敕使抄甲部书迁尚书殿中郎洽兄弟群从递居此职时人荣之。 王僧孺幼贫其母鬻纱布以自业常携僧孺至市道遇中丞卤簿驱迫沟中及僧孺为丞引驺清道悲感不自胜。 朱异为中书通事舍人迁散骑常侍累迁中领军异居权要三十馀年历官自员外常侍至侍中四职并驱卤簿近代未之有也。 张绾为御史中丞旧制元日仆射中丞坐位东西相当大同四年绾兄缵为仆射及有司就列兄弟导驺两涂前世未有也。时人荣之。 孔休源初为中书舍人司徒临川王记室参军後临川王为扬州刺史薨高祖与群臣议王代居州任者久之时贵戚王咸望迁授高祖曰:朕已得人孔休源实应此选乃授宣惠将军监扬州休源初为临川王行佐及王薨而管州任时论荣之。 刘之南郡涅阳人自太学博士出为南郡太守高祖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陈侯安都始兴人为司空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父文得为始兴内史卒於官文帝徵安都还京师为发丧寻起复本官赠其父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拜母为清远国太夫人仍迎还都母固求停乡里帝乃下诏改陆阳郡之汝城县为庐阳郡分衡州之始兴安远二郡合三郡为东衡州以安都从弟晓为刺史安都第三子秘年九岁帝以为始兴内史并令在乡侍养。 王瑜字子早历清显三十官至侍中。 袁宪为右仆射参掌选事先是宪长兄枢为左仆射至是台省目枢为太仆射宪为小仆射朝廷荣之。 後魏崔浩白马公元伯之长子浩为祭酒每至郊祠父子并乘轩轺时人荣之毕众敬为兖州刺史其子元宾亦为兖州刺史父子相代为州当世荣之。 甄琛中山毋极人为征北将军定州刺史衣锦昼游大为称满。 李宪为散骑侍郎以母老乞归养宪赵郡平棘人也。因拜赵郡太守。 李元护辽东襄平人为齐州刺史经拜旧墓巡省故宅享赐村老莫不欣畅。 崔鸿为尚书都兵郎中宣武诏太师彭城王勰以下公卿朝士儒学才明者三十人议定律令於尚书上省鸿与父光俱在其中时论荣之。 孙惠蔚历国子祭酒秘书监出为平来将军济州刺史还京除光禄大夫魏初以来儒生寒官惠蔚最为显达。 董徵顿邱卫国人为辅国将军除安州刺史徵因述职路次过家置酒高会大享邑老乃言曰:腰龟返国昔人称荣仗节还家云:胡不乐因诫二三子弟曰:此之富贵匪自天降乃勤学所致耳时人荣之。 茹皓旧吴人与赵俱侍直禁中为所妒出为濮阳太守其父让之因皓讼理旧勋先除兖州阳平太守赐以子爵父子剖符名邦郡境相接。 赵邕南阳人为殿中将军初邕父怡历郢州刺史停家久之以邕宠召拜太常少卿寻为荆州大中正出除征虏将军荆州刺史邕弟尚中书舍人出除南阳太守怡辞荆州也。尚求解郡与父俱还未至京师逆除步兵校尉。 陆彰字明远以卫将除齐州刺史。又加骠骑将军行怀州事转北豫州刺史仍除徐州刺史将军并如故一年历三州当世荣之。 房士达清河人为京北王骑兵参军其乡人刘均房须等作乱攻陷郡县士达父忧在家刺史元欣以士达为将士达率州人悉破平之就家拜平原太守孝庄帝时转济南太守士达不入京师而频为本州郡时人荣之。 杨逸字遵道为西平将军南秦州刺史年二十九岁时方伯之少未有先之者。 北齐魏收字伯起初仕後魏节闵时为散骑侍郎寻敕典起居注并修国史俄兼中书侍郎时年二十六邢邵字子才仕东魏为太常卿中书监摄国子祭酒是时朝臣多守一职带领二官甚少邵顿居三职并是文学之首当世荣之。 崔瞻为文宣相府司马使于东魏孝静帝其父忄侍宴。又敕瞻令近御座亦有应诏诗诏问邢邵等曰:此诗何如其父咸云:忄博雅宏丽瞻词气清新并诗人之冠冕宴罢共嗟赏之咸云:今日之宴并为崔瞻父子。 後周杨标正平高凉人魏孝武入关时为建武刺史镇车箱标久从军役以未及葬父至是表请迁葬诏赠其父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晋州刺史赠其母夏阳县君并给仪卫州里荣之。 苏亮武功人仕西魏为岐州刺史朝廷以其牧本州特给路车鼓吹先还其宅并给骑士三十列羽仪游乡党经过故人欢会旬日然後入州世以为荣亮自文帝大统以来无岁不转官一年或至三迁佥曰:才至不怪其速也。 赫连达中盛乐人仕西魏为帅都督封魏昌伯太祖以达勋望兼隆乃除州刺史进爵为公拜大都督。 田宏字广略平原人西魏大统中自帅都督授原州刺史时以宏勋望兼至故以衣锦荣之。 永仕西魏为常州刺史于时朝贵多其部人谒永之日冠盖盈路当时荣之。 郑雏初仕北齐为尚书郎赵郡李祖兄弟不甚敬惮及杨奏授雏赵郡太守祖兄弟具服至雏门投刺拜谒文宣闻之喜笑曰:足得杀李家儿矣。 李穆除原州刺史。又以兄贤子为平高郡守远子为平高县令并加鼓吹穆自以叔侄一家三人皆牧宰乡里恩遇过隆固辞不拜太祖不许。 王杰金城直城人仕西魏为骠骑大将军孝闵践祚进爵张掖郡公增邑一千户出为河州刺史朝廷以杰勋望俱重授本州。 冯迁闵帝时为晋公护府掾後以其朝之旧齿欲以锦衣荣之乃授陕州刺史进爵隆山郡公增邑通前二千户迁本寒微不为时辈所重一旦刺举本州唯以谦恭接待乡人无怨者。 令狐整为中外府乐曹参军时诸功臣多为本州刺史晋公护谓整曰:以公勋望应得本州但朝廷藉公委任无容远出然公一门之内须有衣锦之荣乃以弟休为敦煌郡守。 刘雄临洮子城人为内史大夫除候正高祖尝从容谓雄曰:古人云:富贵不归故乡犹衣锦夜游今以卿为本州何如雄稽首拜谢,於是诏以雄为河州刺史雄先己为本县令复有此授乡里荣之。 柳敏河东解人年未弱冠起家员外散骑侍郎累迁河东郡丞朝议以敏本邑故有此授。 唐瑾为蔡州刺史历柘州硖州转荆州总管府长史入为吏部中大夫历御正纳言中大夫曾未十旬遂迁四职绅咸以为荣。 辛威陇西人为州刺史时望既重朝廷以桑梓荣之迁河州刺史本州大中正。 薛慎为膳部下大夫慎兄善。又任工部并居清显时人荣之。 王士良其先太原晋阳人後因避地凉州初仕齐为豫州刺史後归周为州刺史转金州刺史士良去乡既久忽临本州旧。若故人犹有存者远近咸以为荣。 李迁哲安康人世为山南豪族後为车骑将军从开封府贺。若敦犭旬地巴濮以功除直州刺史即本州也。仍给军仪鼓节。 柳桧为抚军将军大都督时桧兄虬为秘书丞弟庆为尚书左丞桧尝谓兄弟曰:兄则职典简牍褒贬人伦弟则管辖郡司股肱朝廷可谓荣宠矣。然而四方未静车书不一桧唯当蒙矢石履危难以报国恩耳隋刘宏彭城人初仕北齐西楚州刺史及齐亡周武帝以为本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