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编 - 第 37 页/共 62 页

〔毛诗桑柔笺〕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三国志锺[(鹞-鸟)+系]传注〕李膺谓锺觐曰。弟于人何太无皂白耶。〔晋书天文志〕歳星犯天阙。此天公愤愤无皂白之征。〔北史魏临淮王传〕中山皂白太多。未若济南风流寛雅。      黒白分明   〔春秋繁露〕黒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汉书薛宣传〕宣所贬退称进。白黒分明。又〔王莽传〕孜迹雅素。审知白黒。〔焦氏易林〕昧昧暗暗。不知黒白。      随方就圆   〔齐书沈宪传〕补乌程令。太守[衣+者]渊叹之曰。此人方员可施。〔按〕马致远青衫泪曲所云随方就圆。本此。      随高就低   〔五灯会元〕衡岳能、有苦乐共住。随高就低语。      内清外浊   〔杨泉太元经〕内清外浊。敝衣里玉。      宁折不弯   〔齐民要术〕白杨为屋材。折则宁折。终不屈挠。      不郎不秀   〔留青日札〕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不郎不秀。是言其不高不下也。〔按〕日札着有二说。其一说。谓即诗不[禾+良]不莠之讹。牵强不足取。      没雕当   〔朱彧可谈〕都下市井谓作事无据者曰没雕当。卫士顺天[巾+(朴-木)]头一脚下垂者。其侪呼为雕当。不知名义所也。〔通雅〕今语不的当。即此声也。汉有雕捍之语。唐以来有勾当之语。故合之。〔按〕玉篇有[イ+吊][イ+当]二字。总训不当。集韵平上去三声皆收。训义略同。则雕当应作[イ+吊][イ+当]。朱氏不得其字。故滋惑也。但据[イ+吊][イ+当]之训不当。即是无据。何更云没雕当。殆犹不振曰答飒。俗反曰没答飒。不当曰[兀<兼][兀<介]。俗反曰不[兀<兼][兀<介]者耶。      恶模样   〔义山雑俎〕品目。有恶模样凡十二事。〔老学庵笔记〕秦会之以女孙嫁郭知运。自答聘书。有不卑作赘之语。其妇人欲去之曰、恶模样。秦曰、必如此乃约束得定。      俗不可医   〔苏诗〕无肉令人痩。无竹令人俗。人痩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未能免俗   〔晋书阮咸传〕未能免俗。聊复尔尔。〔按〕家语因誓篇。孔子曰。恶有修仁义而不免俗考乎。免俗二字见此。      脱俗   〔幕府燕谈録〕范文正尝为人作墓铭。以示尹师鲁。师鲁言其脱俗。      务实   〔晋语〕华则荣矣。实则不知。请务实乎。      守分   〔文子自然篇〕廉者可令守分。不可令进取。      本色   〔后山诗话〕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传灯録〕懒安答雪峯。有本色住山人语。      习气   〔华厳经〕断除一切烦恼习气。〔苏轼诗〕东坡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苏辙诗〕多生习气未除肉。长夜安眠懒食粥。      村气   〔隋唐嘉话〕薛万彻尚丹阳公主。太宗尝谓人曰。薛[马+付]马有村气。〔续演繁露〕古无村名。今之村即古之鄙也。凡地在国中、邑中。则名之为都。都、美也。言其人物衣制皆雅丽也。凡言美曰都。子都、都人士、车骑都、是也。及在郊外。则名之曰鄙。言其朴质无文也。隋世之有村名。唐令、在田野者为村。别置村正一人。则村之为义着矣。故世之鄙陋者。人因以村目之。      正气。邪气   〔文子符言篇〕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内便于性。外合于义。循理而动。不繁于物者。正气也。推于滋味。淫于声色。发喜怒不顾后患者。邪气也。      不明道理   〔呉志陆抗传〕小人不明理道。所见末浅。      不达时宜   〔汉书元帝纪〕俗孺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又食货志〕动欲慕古。不度时宜。〔志林〕东坡坦腹问诸婢。我此中何所有。朝云曰。一肚皮不合时宜。      不识时务   〔后汉书张覇传邓隲传〕邓隲当朝贵盛。闻覇名行。欲与为交。覇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又杜林传〕古文虽不合时务。顾诸生无悔所学。      不知世务   〔盐铁论〕孟子守旧术。不知世务。又云。信往而乖于今。道古而不合世务。意者不足以知士也。〔隋书柳庄传〕江南人有学业者。多不习世务。习世务者。又无学业。〔宋史王安石传〕上谓曰。人皆谓柳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不识去就   〔后汉书王昌传〕或不识去就。强者负力。弱者惶惑。朕甚悼焉。      不知利害   〔庄子齐物论〕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不知轻重   〔晋书愍怀太子传〕急疾不容复视。实不知纸上语轻重。      不知甘苦   〔墨子非攻篇〕有人于此。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      不知香臭   〔焦氏易林〕鼻目易处。不知香臭。〔按〕诗无声无臭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世谓鼻触曰闻。谓气恶曰臭。皆初见于此笺也。      不知痛痒   〔传灯録〕僧问栖贤湜、古人斩蛇意旨。湜曰、犹未知痛痒。又僧问伏龙山、祖师西来意。山曰、[イ+尓]恁么不识痛痒。〔按〕痛痒字。始见蜀志孟光传。指摘痛痒。      不可教训   〔左传文十八年〕[(瑞-王)+页][王+页]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      不可救药   〔诗〕大雅板之篇。      不成人   〔礼礼器〕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元史抄思传〕训其子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与禽兽奚择。      不是人   〔朝野佥载〕李日知为畿赤、不曾行杖。及为刑部尚书。有令史受勅三日。忘不行。索杖责之曰。我欲笞汝一顿。恐天下人说[イ+尓]撩得李日嗔[イ+尓]亦不是人矣。遂释之。      人样子   〔朱子语録〕皇极是指其身为天下人做个样子。〔范氏过庭録〕神庙大长公主。哲宗朝重于求配。遍士族中求之。莫中圣意。近臣奏曰。不知要如何人物。哲宗曰。要如狄咏者。天下因谓咏为人样子。      平民   〔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周礼太宰〕九赋注、邦中至邦都。此平民也。疏云、皆是平善之民。先王以农为本。故谓之平民也。非农民者为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