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郛 - 第 249 页/共 601 页

初自夏州歴玉亭镇次厯黄羊平渡沙碛无水行人皆载水凡二日至都啰啰族汉使过者遗以财寳谓之打当次歴茅女防子族族临黄河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或以槖驼牵木栰而渡次歴茅女王子开道族行入六窠砂砂深三尺马不能行行者皆乘槖驼不育五谷砂中生草名登相收之以食次歴楼子山无居人行砂碛中以日为占旦则背日暮则向日日中则止夕行望月亦如之歴卧梁劾特族地有都督山唐囬鹘之地次歴大虫太子族族接契丹界人衣尚锦绣器用金银马乳酿酒饮之亦醉次歴屋地因族盖逹尔罕裕悦王子之子次至逹尔罕裕悦王子族此九族达靼中犹尊者次歴伊喇王子族有哈喇川唐囬鹘公主所居之地城基尚在有汤泉之地传云契丹旧为回鹘牧牛囬鹘徙甘州契丹鞑靼遂各争长攻战次歴阿都族经马山望鄊岭岭上石龛李陵题字处次歴格啰美源西方百川所会极望无际鸥鹭鳬鴈之类甚众次至托边城亦名李仆射城城中首领号通天王次歴小石州次歴伊州州将陈氏其先自唐开元二年领州凡数十世唐时诏尚在地有野蚕生苦参上可为锦帛有羊尾重者三觔小者一觔肉如熊白而甚美又有砺石剖之得賔鐡谓之吃鐡石又生胡桐树经雨即生胡桐律次歴益都次歴纳軄城在大患鬼魅碛之东南望玉门关甚近无水草载粮以行凡三日息鬼谷口避风驿用本俗法设祭出诏神御风风乃止凡八日至驿田寺髙昌闻使至遣人来迎次歴地名寳庄又歴六种乃至髙昌髙昌即西州也其地南距于阗西南距大食波斯西距西天歩露沙雪山葱岭皆数千里地无雨雪而极热每盛暑居人皆穿地为穴以处飞鸟羣萃河濵或起飞则为日气所烁坠而伤翼屋宇覆以白垩开寳三年雨及五寸即庐舎多壊有水出金岭导之周绕国城以溉田园作水硙地产五谷惟无荞麦贵人食马余食羊及鳬鴈乐多琵琶箜篌出貂鼠白氊綉文花蘂布俗好骑射妇人戴油帽谓之苏幕遮用开皇七年歴以三月九日为寒食余二社冬至亦然以银或鍮石为筒贮水激以相射或以水相泼为戱谓之压阳气去病好逰赏行者必抱乐器佛寺五十余区皆唐朝所赐额寺中有大蔵经唐韵玉篇经音等居民春月多羣聚遨乐于其间防者马上持弓矢射诸物谓之禳灾有书楼蔵唐太宗眀皇御札诏缄锁甚复有摩尼寺波斯僧各持其法佛经所谓外道者也所统有南厥北突厥大众熨小众熨磨割禄防戞司末蛮格哆族豫龙族之名甚众国中无贫民絶食者共赈之人多夀考率百余嵗絶无夭死时四月师子王避暑于北庭以其舅阿都裕悦守国先遣人致意于延徳曰我王舅也使者拜我乎延徳曰持朝命而来礼不当拜复问曰见王拜乎延徳曰礼亦不当拜阿都裕悦复数日始相见然其礼颇防师子王邀延徳至其北庭歴交河州凡六日至金岭口寳货所出又两日至汉家寨又五日上金岭过岭即多雨雪岭上有龙堂刻石记云小雪山也岭上有积雪行人服毛罽度岭一日至北庭憇髙台寺其王烹羊并马以具膳尤丰洁地多马王及王后太子各养马牧放于平川中弥亘百余里以毛色分别为羣莫知其数北庭川长广数千里鹰鹞雕鹘之所生多美草下生花砂鼠大如需鸷禽捕食之其王遣人来言择日以见使者愿无讶其淹久至七日见其主王及王子侍者皆东向拜受赐旁有持磬者击以节拜王闻磬声乃拜既而王之儿女亲属皆出罗拜以受赐遂张乐饮宴为优戏至暮眀日泛舟于池中池四回作鼔乐又眀日逰佛寺曰应运泰宁之寺贞观十四年造北庭北山中出碙砂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而无云雾至夕光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采碙砂者着木底鞵若皮为底者即焦下有穴生青泥出穴外即变为砂石土人取以治皮城中多楼台卉木人白晢端正性工巧善治金银铜鐡为器及攻玉善马直绢一疋其驽马充食者才直一丈贫者皆食肉西抵安西即唐之西境七月令延徳先还其国其王九月始至亦闻有契丹使来使缺唇以银叶蔽之谓其王云闻汉遣使入鞑靼而道出王境诱王窥边宜早送至鞑靼无使久留因云髙敞本汉土汉使来觇视封域将有异图王当察之延徳侦知其语因谓王曰人之素不顺于国今乃反间我欲杀之王固劝乃止自六年五月离京师七年四月至髙昌所歴以诏赐诸畨君长袭衣金带缯帛八年春与其谢恩使凡百余人复循旧路而还雍寜元年四月至京师延徳初至鞑靼之境颇见晋末陷没者之子孙咸相率遮迎献饮食问其鄊里亲戚意甚凄感留旬日不得去   説郛卷五十六 <子部,杂家类,杂纂之属,说郛>   钦定四库全书   说郛卷五十七上     元 陶宗仪 撰羣辅录【陶濳】   明由晓升级【宋均曰级等差政所先后也】 必育受税俗【宋均曰受赋税及徭役所宜施为也】 成博受古诸【宋均曰古诸侯职业也】 陨邱【一作立】受延嬉【宋均曰延长嬉典也主受此录也】   右燧人四佐燧人出天四佐出洛【宋均曰出天天所生出洛地所生也】   金提【一作堤】主化俗【宋均曰化风俗也】 鸟明主建福【宋均曰福利民也】视黙主灾恶【宋均曰为民除灾害也】 纪通为中职【宋均曰为田主主内职也】 仲起为海陆【宋均曰主平地兼统海也】 阳侯为江海【宋均曰主江海事一本作江湖】右伏羲六佐六佐出世【宋均曰宓戏不及燧人故増二佐出世人所生也】   风后受金法【宋均曰金法言能决理是非也】 天老受天箓【宋均曰箓天教命也】五圣受道级【宋均曰级次序也】 知命受纠俗【宋均曰纠正也】窥纪   受变复【宋均曰有祸变能补复也】 地典受州络【宋均曰络维络也】 力墨受准斥【宋均曰准斥凡事也力墨或作力牧】   右黄帝七辅州选举翼佐帝徳自燧人四佐至七辅见论语摘辅象   重 该 脩 熙   右少昊四叔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勾芒该为蓐収脩及熙为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见左传蔡墨辞   羲仲 羲叔 和仲 和叔   右羲和四子孔安国云即尧之四岳分掌四岳诸侯郑云尧既分阴阳为四时命羲仲和仲羲叔和叔等为之官又主方岳之事是为四岳见郑尚书注   伯夷为阳伯【乐舞侏离歌曰招阳】 羲仲之后为羲伯【乐舞鼚哉歌曰南阳】弃为夏伯【乐舞武谩彧歌曰初虑一无武字】 羲叔之后为羲伯【乐舞】   【将阳歌曰朱于】 咎繇为秋伯【乐舞蔡俶歌曰苓落】 和仲之后为和伯【乐舞未详歌曰归来】 垂为冬伯【乐舞丹凤一曰齐落歌曰齐乐一曰缦缦】   右八伯自羲和死后分置八伯舜既即位元祀巡狩每至其方各贡两伯之乐大传冬伯后阙一人郑云此上下有脱辞其説未闻十有五祀后又百工相和而歌庆云八伯稽首而进者也见尚书大传   讙兠 共工 鲧 三苗   右四凶   苍舒 隤敳 梼戭 大临 尨降 庭坚 仲容叔达   右高阳氏才子八人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凯   伯奋 仲堪 叔献 季仲 伯虎 仲熊 叔豹季貍   右髙辛氏才子八人忠肃恭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从四凶至此悉见左传季文子辞   禹作司空 弃作稷 契作司徒 咎繇作士 益作朕虞 垂作共工 伯夷作秩宗 龙作纳言 防作典乐   右九官舜登帝位所选命见尚书   雄陶 方回 续牙 伯阳 东不訾【或云不识】   秦不虚【或云不空】 灵甫   右舜七友并为歴山雷泽之游战国防颜云尧有九佐舜有七友而尸子只载雄陶等六人不载灵甫皇甫士安作逸士传云视其友则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不空灵甫之徒是为七子与战国防相应   禹 稷 契 臯陶 益   右舜五臣见论语已列九官中   禹 稷 契 臯陶 伯夷 垂 益 防   右八师见楚辞七谏   伯夷 禹 稷   右三后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谷三后成功惟殷于民汉太尉杨赐曰昔三后成功臯陶不与焉盖吝之也见尚书甫刑后汉书   微子 箕子 比干   右殷三仁论语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伯夷 太公   右二老尚书大传曰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濵皆率其党曰盍归乎吾闻西伯昌善养老此二人者盖天下之大老也往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曷往孔融曰西伯以二老开王业   闳夭 太公望 南宫适 散宜生   右文王四友尚书大传曰闳夭南宫适散宜生三子学于太公望望曰嗟乎西伯贤君也四子遂见西伯于羑里孔子曰文王有四臣丘亦得四友此四人则文王四隣也   伯达 伯适 仲突 仲忽 叔夜 叔夏 季随季騧   右周八士见论语贾逵以为文王时郑以为成王时也   伯邑考 武王发 管叔鲜 周公旦 蔡叔度 曹叔振铎 成叔武 霍叔处 康叔封 冉季载【一本无郕叔处有毛叔圉】   右太姒十子太史公曰太姒十子周以宗强见史记   周公旦 邵公奭 太公望 毕公 毛公 闳公太颠 南宫适 散宜生 文母【太姒也】   右周十乱见论语其四人已列四友   秦公牙 吴班 孙尤 夫人冉赞 公子麋   右五王并能相焉尸子曰古有五王之相乃谓之王其贵之也   狐偃 赵衰 颠颉 魏武子 司空季子   右晋文公从亡五人叔向曰三十七年有士五人见左传及晋太尉刘琨诗曰重耳凭五臣   奄息 仲行 鍼虎   右三良子车氏之子秦穆公没要以从死诗人悼之为赋黄鸟见左传毛诗   子展赋草虫【子罕子】 子西赋黍苗【子驷子】 子产赋隰桑【子国子】 公孙叚赋桑扈【子丰子】 伯有赋鹑之贲贲【子良孙子耳子】 子太叔赋野有蔓草【子游孙子蟜子】 印叚赋蟋蟀【子印孙子张子】   右郑七穆谓之七子郑穆公子十有一人罕驷丰印游国良七人子孙并有才名世任郑国之政以免晋楚之难谓之七穆叔向曰郑七穆罕氏其后亡乎及诸侯为宋之盟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卿皆从文子曰七卿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见左传及吴质书云赵武过郑七子赋诗   仲孙谷文伯【献子庄子孝伯僖子懿子武伯】 叔孙得臣庄叔【穆子昭子成子武子文子】 季孙行父文子【武子悼子平子桓子康子】   右鲁桓公之曽孙世秉鲁政号曰三桓孔子曰三桓之子孙微矣见论语左传   赵无恤襄子【赵衰始为卿至无恤七世】 范吉射昭子【士会始为卿至吉射五世】智瑶襄子【荀首始为卿至瑶六世】 荀寅文子【荀林父始为卿至寅四世】   魏曼多防子【魏绛始为卿至曼多四世】 韩不信简子【韩厥始为卿至不信四世】右六族世为晋卿并有功名此六人寔弱晋国淳于越云卒有田常六卿之臣刘向亦曰田常复见于今六卿必起于汉见左传史记汉书   仪封人 荷蒉 晨门 楚狂接舆 长沮 桀溺荷蓧丈人【一作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右作者七人论语曰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孔子曰作者七人见包氏注董威赞诗曰洋洋乎盈耳哉而作者七人   徳行   顔渊 闵子骞 冉伯牛 仲弓   言语   宰我 子贡   政事   冉有 季路   文学   子游 子夏   右四科见论语   顔回 子贡 子路 子张   右孔子四友文王有胥附奔奏先后御侮谓之四隣孟懿子曰夫子亦有四隣乎子曰吾有四友焉自吾得回门人益亲是非胥附乎自吾得赐逺方之士日至是非奔奏乎自吾得师前有光后有辉是非先后乎自吾得由恶言不至于门是非御侮乎见孔丛子   顔回 冉伯牛 子路 宰我 子贡 公西华右六侍仲尼志意不立子路侍仪服不脩公西华侍礼不习子贡侍辞不辩宰我侍亡忽古今顔回侍节小物冉伯牛侍曰吾以夫六子自厉也见尸子   檀子 朌子 黔夫 种首   右齐威王疆埸四臣齐威王与魏惠王会田于郊魏王问威王曰王有寳乎威王曰无有魏王曰若寡人国虽小犹有径寸之珠照前后车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寳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寳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冦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之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以此为寳将以照千里岂直十二乘哉魏惠王慙不怿而去见史记及春秋后语   齐孟尝君田文 魏信陵君无忌 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   右战国四豪见史记   太子少傅留文成侯韩张良 相国鄼文终侯沛萧何楚王淮阴侯韩信   右三杰汉高祖曰此三人人之杰也见汉书   东园公【姓唐名秉字宣明陈留襄邑人常居园中故号东园公见陈留志】绮里季【姓呉名实字子景】 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隐居脩道号夏黄公见崔氏谱】 甪里先生【姓周名术字元道】右商山四皓当秦之末俱隐上洛商山皇甫士安云并河内轵人见汉书及皇甫谧高士   太子太疎广字仲翁【宣帝本始四年魏相为御史大夫荐广于霍光时年六十以元康三年吿退年六十七】 太子少疎受字公子【广兄子也】   右二疎东海人宣帝时并为太子师傅每朝太在前少傅在后朝廷以为荣授太子论语孝经各以老疾吿退时人谓之二疎见汉书   重合令子舆【居宋里】 栎阳令子羽【居东观里】 东海太守子仲【居宜唐里】 兖州刺史子明【居西南里】 颍阳令子良【居遂与里】右郡决曹掾汝南周燕少卿之五子号曰五龙各居一里子孙并以儒素退让为业天下着姓见周氏谱及汝南先贤传   龚胜字君实 龚舍字君倩【或曰长倩】   右并楚人皆治清节世号二龚见汉书   唐林字子高 唐尊字伯高   右并沛人亦以洁履著名于成哀之世号为二唐比楚二龚后皆仕王莽见汉书左思曰二唐洁己乃防乃汚   平阿侯王谭 成都侯王商 红阳侯王立 曲阳侯王根 高平侯王逢时   右并以元后弟同日受封京师号曰五侯并奢豪冨侈招贤下士谷永楼防皆为賔客时人为之语曰谷子云之笔札楼君卿之唇舌言出其门也见汉书张载诗曰富侈拟五侯   北海逢萌字子庆 北海徐房字平原 李昙字子云平原王遵字君公   右皆怀徳秽行不仕乱世相与为友时人号之四子见后汉书嵇康高士传   求仲 羊仲   右二人不知何许人皆治车为业挫廉逃名【一作世】蒋元卿之去兖州还杜陵荆棘塞门舍中有三迳不出惟二人从之游时人谓之二仲见嵇康高士传   太傅高密元侯南阳邓禹字仲华 大司马广平忠侯南阳吴汉字子顔 左将军胶东刚侯南阳贾复字君文建威大将军好畤愍侯扶风耿弇字伯昭 执金吾雍奴威侯上谷冦恂字子翼 征西大将军阳夏节侯颍川冯异字公孙 征南大将军舞隂壮侯南阳岑彭字君然 征虏将军颍阳成侯颍川祭遵字弟孙 太常灵夀侯信都邳彤字伟君 东郡太守东光成侯钜鹿耿纯字伯山 上谷太守淮阳侯颍川王霸字元伯 左中郎将朗陵愍侯颍川臧宫字君翁 骠骑大将军栎阳侯冯翊景丹字孙卿 骠骑大将军防蘧侯南阳杜茂字诸公 建义大将军鬲侯南阳朱祐字仲先 骠骑将军慎靖侯南阳刘隆字元伯杨武将军全椒侯南阳马成字君迁 大司空阜成侯渔阳王梁字君严 卫尉安成忠侯颍川铫期字次况左冯翊安平侯渔阳盖延字巨卿 捕虏将军扬虚   侯南阳马武字子张 骁骑将军昌城侯钜鹿刘植字伯先 左将军阿陵侯南阳任光字伯卿 豫章太守中水侯东莱李忠字仲都 左将军槐里侯扶风万脩字君游 琅邪太守祝阿侯南阳陈俊字子昭 积弩将军昆阳威侯颍川傅俊字子卫 扬化将军合肥侯颍川坚镡字子伋   右河北二十八将光武所与定天下见后汉书张衡东京赋云受钺四七共工以除   武威太守梁统字仲宁 金城太守厍钧字巨公 张掖太守史苞字叔文 酒泉太守竺曽字巨公 炖煌太守辛彤字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