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类要 - 第 4 页/共 8 页

因事在他乡而未能归本贯者皆就转运司附试只是取人太少却易爲文才   免解   在学及格或遇特恩   比试   武举士人先试经义一次然后赴解试   省试   除四川外诸州及漕司解士就礼部贡院锁试名曰省试   免省   上舎试取中在省试前即免省赴殿   还省   前举已中解试人因丁忧事故之人于今举还试   类试   四川州军解士只就安抚制置司类省试毕径赴殿试   殿试   本朝例就崇政殿锁试考试策一道毕日唱名   还殿   前举已中省试人因事故未赴殿者今举还试   免殿试   往年遇主上即位以后第一次谓之龙飞防又尝因谅阴皆曾免试秪诣唱名   唱名   谓之胪传圣上御殿宣唱第一人第二人第三人为一班其余逐甲各为一班   恩科   年高而到省多次特奏名其魁亦赐同出身而次甲则得文学之名俟赦文内于铨试或于铨注即授权尉之类亦有虽年及而未愿就恩科亦从便仍旧赴省   三元   解试省试并爲魁者谓之双元若又爲殿魁者谓之三元然多是免殿故也盖殿试以策取人难得必魁治经义人也   黄甲   正奏名五甲也吏部谓之黄甲阙防第五甲旧多贵显故或称为相甲   探花   选年最少者二人于赐闻喜宴日先到琼林苑折花迎状元吟诗此唐制久废今人或谓第二名为探花者非是   担榜   戏谓第五甲末名为担榜状元   宏辞   自唐以来有之本朝之制尤严上自秘书下及俗文无不博覧盖所学他日翰苑竝掌杂著也锁试随贡举之岁三场议论并以文字合格中选取人无额也   贤良   即汉举贤良之制也本朝尤严绍兴间尝令背记九经注疏而学者遂少后臣寮请免之止令记其义锁试之日三时六论如五题合格即中选   铨试   奏荫出身人各占经趁赴春铨试中选即参部若是登仕郎以下即换选人文资也黄甲年分则第五甲人就附试之   拍试   武臣奏补人铨试弓马者谓之拍试并挑试律文   刑法试   奏补人愿试刑法者兼治两小经如中选即入大理评事或是刑司检法官次第可至刑部尚书   敎官试   及第出身次甲人合试敎官者依次试本经诗赋中选即注诸州敎授   召试   及第出身次甲人已厯仕者召试馆职中选卽爲秘省官若武举人召试阁职则为舎人所试文字尤精细于常制   试换   武臣愿换文资者如铨试之制若奏荫人并武举及第官愿再试出身者从便应解试赴省惟年劳补授及杂出身人不许换也   医卜【凡六事】   医学   如太武学设斋仍如举人入试程文于判局下又有敎授   判局   判太史局即自挈壶灵台郎五官正及大夫递迁充判局判太医局自斋舎执事递迁充判局   国医   此名医中选差充诊御脉内宿祗应此是翰林金紫医官   试补   星学则于本局试算造大厯测验乾象医学则赴礼部贡院三场选试于难经素问脉经本草仲景伤寒论圣惠方病源此七经内出题第一场则墨义三道脉义二道第二场大义三道假令论方义一道第三场假令法二道运气一道比之士人止不赴殿试其举业亦为科场   局生医生   如前试补中则曰局生学生入学次第试补迁改职事如庠序例   出官   医学出官则补医职注授京寺监修合官辨验官及诸州军驻泊医官   朝野类要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朝野类要卷三   宋 赵升 撰   入仕【凡十二事】   及第   文武举正特奏名皆为及第出身   奏补   文武臣入仕及格卽依本身官照格法遇大礼奏荫弟侄子孙若侍从以上许降资授异姓如官虽及而考未及则身后恩泽   捧香   后妃亲属该恩得官者谓之捧香恩例   西官   亲王南班之壻号曰西官卽所谓郡马也俗谓裙带头官   军班   内外诸军兵并班直军头司等人年劳或有功得官皆是   年劳   内外百司吏职及诸州监司吏人皆有年劳补官法俗谓出职是也免铨试径注差遣   杂出身   非及第奏补年劳之类者谓之杂出身   保引   内外百司差遣皆以恩例保引亲属系籍待试或超补非比州县泛常差补也   进纳   有因纳粟赈粜及助边者有只纳粟则得不理选限文资者俗谓之买官此不可以就试出身也   封赠   生曰封死曰赠自有格法典例外有年及百岁即加封一资而致仕也   归附等   归正谓原系本朝州军人因防蕃后来归本朝归顺谓元系西南蕃蛮溪峒头目等纳土归顺依旧在溪峒主管职事归明谓元系西南蕃蛮溪峒久纳土出来本朝补官或给田养济归朝谓元系燕山府等路州军人归本朝者忠义人谓元系诸军人见在本朝界内或在蕃地心怀忠义一时立功者   脚色   初入仕必具乡贯户头三代名衔家口年齿出身履厯若注授转官则又加举主有无过犯崇观间即云不系元祐党籍绍兴间即云不系蔡京童贯朱勔王黼等亲属召保官结罪庆元间人加即不是僞学近渐次除去差除【凡十一事】   中旨   自禁中降下御笔或直旨付有司施行   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