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奇略 - 第 23 页/共 26 页

「注释」 ①凡欲兴师动众,伐罪吊民,必在天时,非孤虚向背也:大凡要出动军队,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百姓,必须选在天时条件对我有利的时机,而不是依靠占卜推算出兵日时的吉凶。天时,这里是指敌国因天灾人祸而造成的为我所乘的时机。孤虚,是古代一种占卜推算日时的迷信,即以天干为日,地支为辰,日辰不全为孤虚,又称“空亡”。如占卜时得孤虚日,则认为不吉利,主事将不成。 ②顺天时而制征讨:语出《贞观政要。畋猎第三十八》:“顺天道以杀伐”。意思是,顺应天时而出兵攻战(就能制胜)。 人战 凡战,所谓人者,推人士而破妖祥也①。行军之际,或枭②集牙旗,或杯酒变血,或麾竿毁折,唯主将决之。若以顺讨逆,以直伐曲,以贤击愚,皆无疑也。法曰:“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③ 唐武德六年,辅公祏反,诏赵郡王李孝恭等讨之。将发,与将士宴集,命取水,水[忽]变为血,在座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徐谕之]曰:“[祸福无门,唯人所召]。毋疑,诸君,此[杯中血]乃公祏授首之征也。”遂饮而尽之,众为安。先是,贼将拒险邀战,孝恭坚壁不出,以奇兵绝其粮道,贼饥,夜薄李孝恭,孝恭坚卧不动。明日,以羸兵扣贼营挑战,别选骑阵以待。俄而羸兵却,贼追北且嚣,遇祖尚,薄战遂败。赵郡王乘胜破其别阵,辅公祏穷走,追骑生擒之,[江南悉平]。 「注释」 ①凡战,所谓人者,推人士而破妖祥也:大凡战争中所说的“人战”,是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破除各种影响士气的迷信邪说的问题。推人士,推举堪当任事的人,这里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妖祥,吉凶的征兆,这里指妖灾怪异等不吉利现象。 ②枭:鸟名。亦作“鸮”,俗称猫头鹰。旧传枭食其母,故常以喻恶人或不祥之兆。 ③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语出《孙子兵法。九地篇》。意思是,要禁绝迷信,消除疑惑,部队才能至死不会逃跑。 难战 凡为将之道,要在甘苦共众。如遇危险之地,不可舍众而自全,不可临难而苟免,护卫周旋,同其生死。如此,则三军之士岂忘己哉?法曰:“见危难,毋忘其众。”① 魏曹操征孙权还,[使]张辽、乐进、李典将七千余人屯合肥。操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书,题其函曰:“敌至乃发。”俄而,权帅众围合肥,乃发此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勿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此,破我必矣。是以指教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胜负之机,在此一举,诸君何疑?”李典意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享士,明日大战。平旦,辽披甲出战,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击突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以,走登高[冢]。权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兵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解,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呼号曰:“将军岂舍我耶?”辽复还入围,拔出余众,权军无敢当者。自旦至日中,吴人夺气,辽[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悦服。权守合肥旬日,城不得拔,乃退。辽率诸将追击,几复获权。 「注释」 ①见危难,毋忘其众:语出《司马法。定爵第三》。意思是,将帅面临危难之境地,不可只顾自己安全而忘掉部队不管。 易战 凡攻战之法,从易者始。敌若屯备数处,必有强弱众寡。我可远其强而攻其弱,避其众而击其寡,则无不胜。法曰:“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① 《北史》:周武帝[将]伐齐之河阳,[谋及臣下],宇文弱[进策]曰:“[今之用兵,须择其地]。河阳冲要,精兵所聚,尽力攻围,恐难得志。[如臣所见],彼汾之曲,戍小山平,攻之易拔。”武帝不纳,师竟无功。[建德五年,大举伐齐,卒用弱计。后终于平齐。] 「注释」 ①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语出《孙子兵法。形篇》。意思是,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战胜那容易战胜的敌人。 离战 凡与敌战,可密候邻国君臣交接有隙,乃遣谍者以间之。彼若猜贰,我以精兵乘之,必得所欲。法曰:“亲而离之。”① 战国周赧王三十一年,燕上将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师伐齐,破之,湣王出奔于莒。燕军闻齐王在莒,合兵攻之。楚将淖齿将兵救齐,因为齐相。[齿]欲与燕将分齐地,乃执湣王数其罪而诛之。[齐军]复坚守莒城、即墨以拒燕兵,数年不下。乐毅并围之,即墨大夫战死,城中推田单为将军。顷之,[燕]昭王薨,惠王立,为太子时与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新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乃使骑劫代毅。毅遂奔赵,燕将士由是不和。单乃诈以卒为神师而出之,列火牛阵大破燕军,复齐七十余城,迎襄王自莒入临淄。 「注释」 ①亲而离之:语出《孙子兵法。计篇》。意思是,对内部亲密团结的敌人,要用离间计去破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