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 - 第 363 页/共 739 页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23-0000 庚午王祭殡殿又祭仁明殿遂幸神孝寺为帝祝厘。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24-0000 戊寅幸神孝寺遂幸王轮寺住持仁照进茶继以肉膳。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25-0000 己卯命艺文词伯吴 等改诸宫及内僚官名又改宫主为翁主。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26-0000 壬午幸龙化池中护金深享王。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27-0000 癸未饭僧尼二千二百余人于寿宁宫。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28-0000 甲申百官贺王诞日各献茶果典仪寺不及书云观梨一器而已典仪兼官李彦忠书云提点崔诚之 征银一斤。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29-0000 十月丁亥又饭僧尼于寿宁宫。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30-0000 戊子以选部铨注多误追典书至散郞俸米。 始令佥议宰臣同选部议政。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31-0000 己丑贴榜中门曰: "除王轮住持仁照龙岩住持用宣仙岩住持若宏及崔湍权汉功金之兼金士元崔诚之桓 吴玄良姜邦彦李珍姜融赵通曹 曹硕崔玄郑子羽崔仲公文 李伯谦外余人非特召不得入。" 又饭僧于寿宁宫。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32-0000 谒高陵以卜地不吉囚相地者密直副使致仕姜轩故赞成事伍允孚壻姜美及外孙二人于巡军遂如新陵赐酒护作官及工徒劳之。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33-0000 始令五部点户。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34-0000 庚寅洛浪君金珲邀王享于男山书斋。 于是宰枢僧徒日进膳争极豪侈。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35-0000 辛卯王祭殡殿遂幸寿宁宫。 沈阳路人享王。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36-0000 癸巳王祭殡殿遂幸金文衍家与淑昌院妃相对移时妃文衍妹也。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37-0000 甲午大行王 容来自元王率百官出迎于郊入安于殡殿。 翌日王祭殡殿大* {敛}三临尽哀百官皆缟素停朝市。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38-0000 是日宿定安君许琮第。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39-0000 丙申有司议上大行王谥王不可曰: "有上国在我且请之竹册玉册亦合于礼乎 " 于是但上号曰纯诚守正上升大王。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40-0000 丁酉葬庆陵柩初发王衰麻 手擎香炉步至十川桥乃乘肩舆至山陵。 葬讫大临乃还先世所未尝行也。 遂设释服道场于西普通奉安 容于魂殿号曰灵眞殿。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41-0000 戊戌王视事。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42-0000 己亥元皇太子遣使贺卽位。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43-0000 庚子王如妙莲寺谒仁明太后眞。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44-0000 召诸道务农使李厚陆希贽崔伯伦等谕之曰: "予所以置典农司者欲法汉常平仓与民  以周其急非以私之也。 且国无三年之蓄国非其国。 如有缓急猝索于民欲民之无怨而集事得乎 凡民匿于豪强之家者日益富逸孑遗残民困于赋* {敛}此专是奉使者徇私背公之致也。 予甚悯之尔其各体予意痛革其弊! 其有不从者随其所犯处决然后申报佥议府。"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45-0000 辛丑新设消灾道场于外院。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46-0000 甲辰宰臣元灌享王于寿宁宫。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47-0000 丙午幸定安君许琮第置酒是日纳故平阳公 之妻许氏。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48-0000 丁未王如神孝寺设大行王百日斋。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49-0000 己酉幸金文衍家蒸淑昌院妃未几进封为淑妃。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50-0000 辛亥元遣使来诏曰: " 尔东藩世守臣职。 子承父爵典制具存近高丽王王 遗奏以其子王璋袭爵朕惟王璋亲惟圣祖之甥懿乃宗姬之壻嘉谋伟绩俱有可称。 久侍阙庭备 忠力特授征东行中书省右丞相高丽国王依前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师上柱国驸马都尉沈阳王。 自今以始益谨畏天之戒勉修事上之诚群工庶职各守常规士庶缁黄无失其业。"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51-0000 甲寅帝及太后遣使来宴王。 乙卯皇太子所遣使臣又宴王。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52-0000 十一月己未宴元使赠银甁百口苎布二百匹绫百余匹。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53-0000 甲子命停八关会。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54-0000 辛未王在金文衍家百官会梨岘新宫王下敎曰: "肇自祖王统合三韩臣服述职者尙矣。 逮我父王上国顾遇 异于前获承厘降厚沐宠光孤亦入侍继为驸马历卫三朝于今十有九年越于年前仰凭皇帝皇太后皇太子奋庸熙载肃淸四海至于本国奸 之 亦皆荡除内外安宁。 孤乃请欲归宁父王上天不吊未获少延克日奔丧何嗟及矣 皇帝哀予小子乃许愼终继袭之命寻遣使臣仍授征东行中书省右丞相高丽国王依前开府仪同三司驸马都尉沈阳王。 噫! 圣恩重大王位难虚承先父之遗训迫臣民之推戴以否德就位兢兢业业不敢遑宁。 追惟祖王开创之初法度悉备降及后代渐致陵夷 又近奸臣得志愚弄国柄毁纲 纪公私田民倂为所夺人民艰食官 空虚私门富溢孤甚痛之庸是择遣使人点数民田均租定赋 追前式此盖一为国用周备。 一为俸禄赡给一为民产 足 司牧之初宜加异泽。 自至大元年十月十六日黎明以前除不忠不孝谋故杀人外咸宥除之。 一祖王以降历代祖先宜加上德号一城隍幷国内名山大川载在祀典者 宜加号。 一圆丘籍田社稷乃国家 福之所宜令有司营立斋厨祭膳之设要当 洁。 一寝园及祖宗坟墓务在敬崇迩来有司怠慢至有 倾颓毁者。 今特设典仪寺全为斯任其寝园一新营构诸坟墓更加完补 置看守人户禁樵采放火。 一大成至圣文宣王百代之师春秋释奠朔望祭享诸儒聚会宜加精洁。 一孝子顺孙节妇烈女旌表门闾许加分职。 一地理国师道诜儒宗弘儒侯薛聪文昌侯崔致远 宜加号。 一诸衙门随时沿革不拘一体。  本国官多虚设名存实少今商酌时便或倂或省宜加勤恪各供尔职。 一先于至元十二年钦蒙世祖皇帝遣阿秃因来传圣旨又于至元二十八年予与郑可臣柳淸臣等诣紫檀殿里亲奉世祖皇帝圣旨云: '同姓不得通婚天下之通理。  尔国识会文字行夫子之道不应要同姓。' 时有李守丘传说柳淸臣又传译郑可臣。 本国因循未还遽革耳。 自今若宗亲娶同姓者以违背圣旨论宜娶累世宰相之女为室宰相之男可听娶宗世之女。 若家世卑微不在此限。 新罗王孙金珲一家亦为顺敬太后叔伯之宗。 彦阳金氏一宗定安任太后一宗庆源李太后安山金太后铁原崔氏海州崔氏孔岩许氏平康蔡氏淸州李氏唐城洪氏黄骊闵氏横川赵氏坡平尹氏平壤赵氏 累代功臣宰相之宗可世为婚 。 男尙宗女女为宗妃文武两班之家不得娶同姓外家四寸亦听求婚。 一自至元二十七年至大德元年自大德二年至于今侍从臣僚多负劳苦其功可赏宜别录 用。 一大德三年本国无赖之徒将欲 乱万户忽刺 金 等先知其谋有能整乱其功可赏宜别录 用。 一大德七年春奸臣 竖至行在香水园谋为不利于孤评理朴景亮刘福和洪诜许有全李连松姜融李珍李* 赵通等奋义忘生力沮奸谋忠勤特异。 朴景亮宜别录 用其亲子及堂兄弟 妹至于子孙一皆为良。 刘福和洪诜许有全李连松姜融李珍李* 赵通等尤加 用延及子孙。 一大德九年冬本国宰相洪子藩崔有 柳淸臣金深金利用等图安宗社重义轻身偕赴朝廷论列利害为孤请还其功殊异。 宜别录 用。" 是日下批判检校之职益繁矣。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55-0000 又下旨于典农司: "一本司所畜米谷但为备荒而已*闲有无职之人冒求购受为费不细。 其前后所下赐米钧旨尽行封置毋给。 一赐给田租已纳到司者虽有还给钧旨勿用听受。 一豪势之家始以赐给占籍土田因称祖业者及其足丁剩于本数者令各道务农使尽行打量纳租本司。 一京畿八县禄科口分田外其余田租疾早收畜。 一东西积仓用船军其人各一百名及诸色匠人从宜营造。 一农元仓东积仓西积仓令伍尉队正失职者九十名轮日直守有政当加 用。" #高丽史33卷-世家33-忠宣王1-00-1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