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 - 第 316 页/共 739 页
庚申王与公主至自庆尙道。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7-55-1281
是月 都茶丘范文虎等还元官军不返者无虑十万有几。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7-56-1281
九月乙亥中郞将郑公郞将柳庇还自元帝 曰: "王劳于军事其勿来朝。"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7-57-1281
癸未中郞将郑福均还自元帝升佥议府为从三品铸印赐之。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7-58-1281
冬十月己亥元 : "于本国金州等处置鎭边万户府以印侯为 勇大将军鎭边万户赐虎符及印张舜龙为宣武将军鎭边管军摠管。"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7-59-1281
己未发龙门仓兵粮给领府。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7-60-1281
十一月癸亥下敎: "每月初八十五二十三日及帝本命日禁宰杀且放衙。"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7-61-1281
乙丑元召还皇子爱牙赤。 庚辰王与公主饯于碧澜渡。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7-62-1281
壬午各道按廉使启: "东征军九千九百六十名梢工水手一万七千二十九名其生还者一万九千三百九十七名。"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7-63-1281
十二月壬辰遣大将军金子廷如元贺正。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7-64-1281
庚戌有旨曰: "寡人尝为世子入朝京师罗裕池允辅金应文郑仁卿车得圭金富允李之 黄龙金义光梁贮周硕金位良等有侍从之劳昔贼臣林惟茂拥兵江都以拒帝命赞成事致仕宋松礼前枢密院副使洪文系知密直司事宋 大将军金之底奋义扫荡功在社稷。 其 议赏典。"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7-65-1281
是年自春至冬中外疫 大兴死者甚众。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01-1282
○(壬午)八年春正月乙亥元遣 刺 蒙古不花问耽罗防守军粮草粮岁* {支}之数。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02-1282
丁丑王与公主如玄化寺。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03-1282
庚辰上将军印侯张舜龙等与鹰坊享王于竹坂宫。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04-1282
是月元罢征东行中书省。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05-1282
二月癸巳忽赤享王于竹坂宫。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06-1282
元遣蒙汉军一千四百来戍耽罗。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07-1282
乙未王猎于西郊。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08-1282
戊戌王猎于马堤山。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09-1282
甲辰燃灯王如奉恩寺除伎会。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10-1282
乙巳王与公主如兴王寺遂幸寿康宫。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11-1282
乙卯幸王轮寺。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12-1282
三月辛酉朔以判三司事韩康密直副使金伯均为宰枢所司存。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13-1282
甲子醮于本阙。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14-1282
己巳王与公主亲设消 道场于新殿。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15-1282
夏四月京城泥岾佛腹藏里有盲儿其父母俱疫死儿独与一白狗居。 儿执狗尾出于路人施以饭狗不敢先 儿言渴狗引至井令飮复引还儿曰: "我失父母赖狗以活。" 观者怜之号为义犬。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16-1282
戊戌元遣不八思冯元吉来勘兵粮。 又以东征军败遣兵三百四十戍合浦六十守王京以备不虞。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17-1282
丙午遣同知密直司事朴球鎭合浦。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18-1282
戊申遣佐郞李行俭如元进黄漆。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19-1282
己酉以旱徙市禁戴笠持扇。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20-1282
乙卯王与公主幸本阙设百座法席。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21-1282
丁巳命州郡进 犬。
#高丽史29卷-世家29-忠烈王2-08-22-1282
五月庚申敎曰: "予惟否德国步多艰天谴相仍旱 连岁故宜戒愼修德消变其犯二罪以下悉皆原免加松岳及境内名山大川德号祖圣以下列祖加上尊号道诜国师文昌侯弘儒侯 加封爵文武正杂凡有职者加次第同正。 己巳年东归至婆娑府闻变还朝侍从辅佐将军丁伍孚郑仁卿车得珪李之 大府尹金应文郞将金义光为一等功臣大将军罗裕池允辅将军林庇摠郞李承衍将军金富允中郞将黄就郞将 周硕梁贮正郞白佐明郞将田佑金位良为二等功臣各赐田民其余从臣依甲戌年宣旨子孙录用别将金心伯刘福和殿前承旨崔仲卿虽皆例程七品随从有功许通五品。 中郞将郑承五再从入朝许其子限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