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 - 第 169 页/共 739 页
八月己卯以韩惟忠判尙书礼部事修国史太子少保; 王 守司空 知政事判工部事太子少保; 崔灌为枢密院使判三司事; 李仁实同知枢密院事太子宾客。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3-27-1145
丙戌 知政事金正纯卒。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3-28-1145
九月庚戌王如安和寺。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3-29-1145
癸丑虑囚。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3-30-1145
冬十月丁丑幸普济寺。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3-31-1145
甲申设百座道场于宣庆殿三日饭僧三万。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3-32-1145
十一月丙午右常侍裴景诚谏议大夫崔 等上* 言事不报。 郞舍皆乞罢归省中为空二日。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3-33-1145
乙卯幸法云寺。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3-34-1145
丙辰金东京承信校尉飞骑尉王好古来报聘。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3-35-1145
闰月壬申遣借卫尉卿井彦深如金谢贺生辰。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3-36-1145
丙子遣借户部侍郞安绰裕谢横宣。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3-37-1145
癸未遣借殿中少监李之正贺正。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3-38-1145
甲申遣借礼宾少卿李仁威进方物。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3-39-1145
庚寅遣借礼部侍郞芮乐全贺万寿节。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3-40-1145
十二月壬戌金富轼进所撰三国史。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3-41-1145
丙寅以任元 守太保判西京留守使; 崔溱为门下侍郞平章事; 韩惟忠为中书侍郞门下平章事太子少师; 王 崔灌为尙书左右仆射; 崔梓为户部尙书知枢密院事。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4-01-1146
○(丙寅)二十四年春正月丁丑金遣卫州防御使完颜 来贺生辰。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4-02-1146
戊寅王命太子引礼部侍郞郑袭明讲书大禹谟。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4-03-1146
壬午宴金使于大观殿遂不豫。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4-04-1146
丁亥赦二罪以下。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4-05-1146
辛卯王疾笃卜曰: "资谦为 。" 遣内侍韩绰徙置资谦妻子于仁州。 壬辰百官就祷于普济寺饭僧二千。 甲午又祷于十王寺。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4-06-1146
己亥祷于庙社。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4-07-1146
二月癸丑燃灯停作乐。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4-08-1146
乙卯平章事任元 与百官会宣庆殿祷于皇天上帝曰: "天远而幽固难议拟人微且贱可表信诚辄 犬马之悰仰 神明之鉴。 昔者武王在位 疾不 周公作书以身请代古今虽异忠义则同此臣等所以泣血书辞呼天请命者也。 惟冀苍旻曲从 愿以吾王之疾移于臣等之躯使历数以更增致宗 之有托则臣等敢不蹈自新之路谢旣往之愆迪上则陈善而闭邪为民则兴利而除害不作贪 之行勿为诡诈之方淸白惟勤死生无变。 苟 盟于异日必见 于明神。"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4-09-1146
丙辰巫觋谓: "拓俊京为 。" 追复俊京门下侍郞平章事召还其子孙官之。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4-10-1146
戊午赦。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4-11-1146
己未晋康伯演卒。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4-12-1146
庚申以巫言遣内侍奉说决金堤郡新筑碧骨池堰。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4-13-1146
甲子王疾大渐传位于太子晛制曰: "朕以 德 缵丕业临深驭朽不知所图天降之 疾疹不 上惧天心下愧民望。 夙夜靡遑思免厥咎庶政万机不可久旷神器大宝不可暂虚。 太子晛处震之长重离之明元良之德格于上下。 是故惟先王立爱之模法三代与子之义付之重任主之三韩必能稽若典章以凝庶绩。 自今已往凡军国事务 取嗣君处断。" 丁卯遗诏曰: "朕荷皇天之眷命承列圣之遗休抚有三韩二十五载今者忧勤积虑疾恙累旬有加无 遂至大渐。 于 圣哲之道知其存亡佛老之言一乎生死此盖事之必至理之自然归者顺变以不留存者抑哀而善孝此天下之达道也。 咨尔王太子晛忠孝之美天资夙成德业之隆人望攸属可卽王位丧服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务从俭约思蹈圣贤之懿则无 祖宗之耿光文武百寮同心 德赞襄国政保乂王家布告中外咸知朕意。" 遂薨于保和殿移殡于干始殿在位二十四年寿三十八上谥恭孝庙号仁宗葬于城南陵曰长陵高宗四十年加谥克安。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4-14-1146
○史臣金富轼赞曰: "仁宗自少多才艺晓音律善书 喜观书手不释卷或达朝不寐。 及卽位闻明经申淑贫甚召入内侍受春秋经传性又俭约尝不豫宰枢入内问疾所御寝席无黄紬之缘寝衣无绫锦之饰。 初年宫中宦寺及内僚之属甚多每黜以微罪不复补至末年不过数人。 日再视事或奏事者稽迟必使小臣趣之专以德惠安民不欲兴兵生事。 及金国暴兴排群议上表称臣礼接北使甚恭故北人无不爱敬。 词臣应制或指北朝为胡* {狄}则瞿然曰: '安有臣事大国而慢称如是耶。' 遂能世结欢盟边境无虞。 不幸资谦恣横变生宫 身遭幽辱然以外祖之故曲全其生至如拓俊京亦弃过录功 保首领斯可以见度量之宽矣。 故其薨也中外哀慕虽北人闻之亦且嗟悼庙号曰仁不亦宜哉。 惜乎惑妙淸迁都之说驯致西人之叛兴师连年仅乃克之此其为盛德之累也。"
#高丽史17卷-世家17-仁宗3-24-15-1146
○史臣金莘夫曰: "睿庙末年属念房 驯致外家贪恣之行仁宗幼 卽位宰相韩安仁等不能长虑却顾潜夺其权而 忿生事反被窜戮徒使奸凶跋扈毒流三韩至于射黄屋焚寝庙胁至尊置私第杀戮左右倂夺国衡祖宗之业几于坠地可以鉴矣。 又惑于净心寿翰阴阳之说卒致西都之叛逆者何也盖以天性一于慈爱优游不断故耳。 是以典刑未正于丙午之逆类处置不均于西都之叛民又深信浮屠增益生民之弊。 惜哉其不喜游宴 省宦寺恭俭以饬身诚信以交邻虽古帝王何以加焉。"
#高丽史17卷-世家17-毅宗1-00-00-0000
毅宗一。
#高丽史17卷-世家17-毅宗1-00-01-0000
毅宗庄孝大王讳晛字日升古讳彻。 仁宗长子母曰恭睿太后任氏。 仁宗五年丁未四月庚午生。 二十一年封为太子。 二十四年二月丁卯仁宗薨受遗诏卽位于大观殿。
#高丽史17卷-世家17-毅宗1-00-02-0000
三月甲申葬仁宗于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