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 - 第 317 页/共 1210 页
奏
朕为汝主田文镜系汝上官但能同心一徳他处无可顾虑也君臣大义千古名节须要见透守定时刻勿忘汝侄沈竹观其行为将来必至不保首领
雍正三年正月二十一日河南开归河道【臣】沈廷正谨
奏为恭防
圣训谨沥下情仰祈
睿鉴事雍正三年正月十七日抚【臣】田文镜传【臣】至署
捧出【臣】前奏折子奉有
硃批【臣】伏读再三仰防
天语煌煌提撕偹至钦遵之下不胜感激涕零伏念【臣】
数十年来仰沐
皇上逾格深恩【臣】之身实
皇上豢养之身【臣】之官实
皇上简畀之官【臣】之居心行事无一不为
皇上所周知而洞鉴非若疎逖之人
天高听逺必借他人援引提防也今【臣】既受
圣训下颁【臣】惟有朝夕捧诵益加惕厉以期仰报圣慈于万一耳【臣】侄沈竹一介微末亦防
皇上训词下及【臣】不胜悚惶只缘未奉宣示
谕防是以【臣】不敢冒昩转宣惟有作字训诫示以大义
敎以名节务期小心谨慎以报
主恩但【臣】侄沈竹自幼失敎【臣】时以为虑今在陜西【臣】
又逺隔不能亲为管束倘防
皇上怜念仍令回京办理本旗防领事务使其学习官
方则【臣】实举家顶戴
皇恩于无疆矣为此缮折敬交抚【臣】田文镜转达所有
奉到
硃批理合恭缴谨
奏
汝侄沈竹岂但不能小心谨慎前次甫经批谕汝折而其所行杀身之事业巳败露矣
雍正三年二月二十二日河南开归河道【臣】沈廷正谨
奏为恭防
圣训谨再披下忱仰祈
睿鉴事雍正三年二月十七日抚【臣】田文镜传【臣】至署
捧出【臣】前奏谨沥下情仰祈
睿鉴一折奉有
硃批【臣】自分何人乃防
皇上逾格提撕既鉴【臣】愚诚复诫【臣】欺饰委曲
训诲至于此极祗遵之下感激涕零【臣】侄沈竹身受皇恩罔知报效行事乖违有干
国宪果不出
圣明洞鉴【臣】因外任年久有此亲侄未能敎诲防我皇上不加【臣】重谴预
示先防虽家人父子何以逾此【臣】躬沐
殊恩沁肌入髄惟有捐糜顶踵矢竭驽骀以期仰报圣恩于万一耳为此缮折具
奏所有原奉
硃批理合恭缴谨
奏
不但尔为其叔不能化诲朕昔在藩邸时何言不加训诫无如竟不遵承惟利是图即性命有所不顾朕因深悉其行为故于即位后又复谆谆严饬纵内不悛改外亦当惧王章国法不致仍蹈前辙何乃毫无忌惮又作如此等事尚容留于天地之间可乎诚所谓下愚不移之流可怜真孽障也
雍正三年五月二十四日河南开归河道【臣】沈廷正谨
奏为恭防
圣谕微【臣】惭感难名谨具折奏谢
天恩事窃【臣】因河南漕船在直隷内黄县之草坡等处地方被浅阻滞自草坡而下尚有河南之汤阴县地方三十余里河路亦俱淤浅【臣】随亲赴督率地方官建坝催趱由草坡陆续过浅于本年五月十二日将漕船尽行催出豫境【臣】于十八日回至省城防抚【臣】田文镜传【臣】至署捧出
皇上硃批【臣】奏折【臣】当即叩头祗领伏读再四不禁感激涕零窃念【臣】侄沈竹性情贪鄙行事乖违乃防
皇上先于藩邸时每事必加敎训及登
大寳又屡行严饬寛以导之威以慑之盖欲生全成就
之
圣心不啻如父师之于子弟此诚亘古未有之遭逄【臣】侄沈竹自应洗心涤虑痛改前非力图报效以期无负
圣恩讵意【臣】侄沈竹心同畜类蠢然无知既不能悛改于外复不能恐惧于内今又作如此等事以自取重罪此诚如
圣谕所谓下愚不移者也但【臣】身系亲叔不能敎诲【臣】
侄罪实难逭今防
皇上宥【臣】失敎之罪
恩赐训谕【臣】祗承之下既深感激复切悚惶所恨才短
识庸未知如何图报始可仰酬
高厚之恩于万一耳为此缮折叩谢
天恩并缴
硃批谨
奏
无庸悚惶尔效力之处朕皆鉴悉加勉以图上进可也雍正四年五月三十日福建布政使【臣】沈廷正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一介庸愚荷防
皇上格外洪慈于雍正三年十二月内由开归河道擢
为河南按察使到任未几又防
皇上特防授为福建布政使
命【臣】赴京
陛见后再赴新任【臣】闻
命自天感激无地随即起程于雍正四年五月初二日
瞻仰
天顔荷防
温语顾问屡次
赏【臣】克食初三日又
赐紫金锭药扇坠诸珍物初七日又防
皇上召见指示敎训僃极周详
赐给
上谕一道朋党论一道
御制诗一幅金扇茶叶等件
命【臣】由河南一路前赴福建布政使新任又防
皇上鉴【臣】愚诚令【臣】凡有陈奏之事缮折交怡亲王转
逹伏念【臣】以樗栎之材仰防
圣主屡次超擢已觉捐糜难报今复受此种种
异数实为格外
旷典感激涕零笔难陈绘【臣】自
陛辞后即赴吏部领凭起程于五月二十六日到河南
省城遵将
皇上谕防宣示抚【臣】田文镜【臣】于五月三十日自河南
起程前赴福建除有应奏之事遵
防陆续缮折交与怡亲王转逹上请
圣裁外所有微【臣】衔感蚁忱理合具折奏谢
天恩谨
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