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辑证 - 第 20 页/共 26 页
十四年夏四月,恒星不见。(《广弘明集》十一释法琳引《周书异记》:‘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井泉并皆溢出,宫殿人舍山川大地悉皆震动。其夜,五色光气入贯紫微,遍于西方,尽作青红色。周昭王问太史苏由曰:“此何祥也?”由对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
秋七月,鲁人弑其君宰。(《史记·鲁世家》:‘炀公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杀幽公而自立。’)
十六年,伐楚,涉汉,遇大兕。《初学记》七引《纪年》:‘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
十九年春,有星孛于紫微。(《御览》八百七十四引《纪年》:‘周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
祭公、辛伯从王伐楚。(《吕氏春秋·音初篇》:‘周昭王将亲征荆蛮,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及汉,梁败,王及祭公陨于汉中。辛余靡振王北济,反振祭公,周乃侯之于西翟。’)
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初学纪》七引《纪年》:‘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开元占经》一百一、《御览》九百七引上二句。)
王陟。(《御览》八十四引《帝王世纪》:‘昭王在位五十一年。’《外纪》同,又引皇甫谧曰:‘在位二年。’)
穆王
名满。(《史记·周本纪》:‘立昭王子满,是为穆王。’)
元年己未春正月,王即位,作昭宫。
命辛伯余靡。(《吕氏春秋·音初篇》语,见上。)
冬十月,筑只宫于南郑。(《穆天子传》注引《纪年》:‘穆王元年,筑只宫于南郑。’)
自武王至穆王享国百年。(《晋书·束皙传》引《纪年》。)穆王以下都于西郑。 (《汉书·地理志》注。)
六年春,徐子诞来朝,锡命为伯。(《后汉书·东夷传》:‘穆王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
八年,北唐来宾,献一骊马,是生騄耳。(《穆天子传》注引《纪年》:‘北唐之君来见,以一骝马是生騄耳。’《史记·秦本纪》集解引‘骝’作‘骊’。)
九年,筑春宫。(原注:王所居有春宫、郑宫。《御览》一百七十三引《纪年》:‘穆王所居春宫、郑宫。’)
十一年,王命卿士祭公谋父。
十二年,毛公班、井公利、逢公固帅师从王伐犬戎。(《穆天子传》:‘命毛班、逢固先至于周,又乃命井利、梁固聿将六师。’)
冬十月,王北巡狩,遂征犬戎。(《穆天子传》:‘天子北征于犬戎。’)
十三年春,祭公帅师从王西征,次于阳纡。(《类聚》九十一引《纪年》:‘穆王十三年,西征,至于青鸟之所憩。’《穆天子传》:‘
天子西征,骛行至于阳纡之山,河宗柏夭先白囗,天子使○父受之。’)
秋七月,西戎来宾徐戎侵洛。(《后汉书·东夷传》:‘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
冬十月,造父御王,入于宗周。(《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赤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
十四年,王帅楚子伐徐戎,克之。(《后汉书·东夷传》:‘穆王后得骥騄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
夏四月,王畋于军丘。(《穆天子传》:‘囗辰,天子次于军丘,以畋于薮囗。’)
五月,作范宫。(《穆天子传》:‘甲寅,天子作居范宫。’)
秋九月,翟人侵毕。(《穆天子传》:‘季秋,囗乃宿于房,毕人告戎曰:“难翟来侵。”’)
冬,搜于萍泽。(《穆天子传》:‘季冬丙辰,天子筮猎苹泽。’)
作虎牢。(《穆天子传》:‘有虎在于葭中,天子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请生捕虎,必全之。乃生捕虎而献之,天子命之为柙,而畜之东虞,是为虎牢。’)
十五年春正月,留昆氏来宾。(《穆天子传》:‘留昆归玉百枚。’注:‘留昆国见《纪年》。’)
作重璧台。(《穆天子传》:‘天子乃为之台,是曰重璧之台。’)
冬,王观于盐泽。(原注:一作‘王幸安邑,观盐池’,非是。《穆天子传》:‘仲冬戊子,至于盬。’注:‘盬,盐池。’)
十六年,霍侯旧薨。(《穆天子传》:‘霍侯旧告薨。’)
王命造父封于赵。(《史记·秦本纪》:‘缪王以赵城封造父。’)
十七年,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穆天子传》注引《纪年》:‘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来见,宾于昭宫。’《西次三经》注引‘穆王五十七年,西王母来见,宾于昭宫。’)
秋八月,迁戎于太原。(《后汉书·西羌传》:‘王乃西征犬戎。获其五王,遂迁戎于太原。’)
王北征,行流沙千里,积羽千里。(《大荒北经》注引《纪年》。)征犬戎、取其五王以东。(《穆天子传》注引《纪年》。)西征,至于青鸟所解。(原注:三危山。《西次三经》注引《纪年》。)
西征还履天下,亿有九万里。(《穆天子传》注引《纪年》。)
十八年春正月,王居只宫,诸侯来朝。
二十一年,祭文公薨。(《逸周书·祭公解》:‘谋父疾维不瘳。’)
二十四年,王命左史戎夫作《记》。(《逸周书·史记解》:‘维正月,王在成周。昧爽,召三公左史戎夫曰:“今夕朕寤,遂事惊予,乃取遂事之要戒,俾戎夫主之,朔望以闻。”’)
三十五年,荆人入徐,毛伯迁帅师败荆人于泲。
三十七年,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架鼋鼍以为梁。遂伐越,至于纡。(《文选·恨赋》注引《纪年》:‘穆王三十七年,伐越,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路史·国名纪》:‘纡,穆王伐之,大起九师,东至九江,蚖蝉为梁。’亦本《纪年》。此兼取二书,遂云‘伐越至于纡’矣。)
荆人来贡。(《类聚》九引《纪年》:‘穆王三十七年,伐楚。’)
三十九年,王会诸侯于涂山。(《左·昭四年传》:‘穆有涂山之会。’)
四十五年,鲁侯垊薨。(《史记·鲁周公世家》:‘幽王弟垊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魏公五十年卒。’)
五十一年,作《吕刑》,命甫侯于丰。(《书·吕刑》:‘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案《史记·周本纪》言:‘
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吕刑》云:‘王享国百年’,故系之于五十一年。)
五十五年,王陟于只宫。(《御览》八十四引《史记》:‘穆王在位五十五年。’《帝王世纪》同。《左·昭十二年传》:‘王是以获没于只宫。’)
共王
名繄扈。(《史记·周本纪》:‘穆王崩,子共王繄扈立。’索隐:‘《世本》作“伊扈”。’)
元年甲寅春正月,王即位。
四年,王师灭密。(《周语》:‘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康公弗献。一年,王灭密。’)
九年春正月丁亥,正使内史良锡毛伯迁命。(《考古图·○敦铭》:‘惟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邵宫,丁亥,王格于宣射。毛伯内门立中庭,右祝○。王呼内史册命○。’‘○,从‘鼻’,即‘迁’字,前人当有释为‘迁’字者,乃伪为此条。不知敦铭中毛伯与○实二人,非一人也。)
十二年,王陟。(《御览》八十四引《帝王世纪》:‘共王在位二十年。’《外纪》:‘在位十年。’又引皇甫谧曰:‘在位二十五年。’)
懿王
名坚。(《史记·周本纪》:‘共王崩,子懿王傦立。’索隐:‘《世本》作“坚”。’)
元年丙寅春正月,王即位。
天再旦于郑。(《事类赋》注、《御览》二引《纪年》:‘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七年,西戎侵镐。(见下。)
十三年,翟人侵岐。(《汉书·匈奴传》:‘至穆王之孙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此与上条,即据《汉书》为之。)
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槐里,周曰犬丘,懿王都之。’)
十七年,鲁厉公擢薨。(《史记·鲁周公世家》:‘魏公卒,子厉公擢立。厉公三十七年卒。’)
二十一年,虢公帅师北伐犬戎,败逋。
二十五年,王陟。(《御览》八十四引《史记》:‘懿王在位二十五年。’《外纪》同。)
懿王之世,兴起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共其职,于是诸侯携德。
孝王
名辟方。(《史记·周本纪》:‘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
元年辛卯春正月,王即位。
命申侯伐西戎。(《史记·秦本纪》:‘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生子成,为适。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骊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复与大骆妻,生适子成。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
五年,西戎来献马。
七年冬,大雨电,江、汉水。(原注:牛马死,是年,厉王生。《御览》八十四引《史记》:‘周孝王七年,厉王生,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八年,初牧于汧、渭。(《史记·秦本纪》:‘非子居犬丘,周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
九年,王陟。(《御览》八十四引《史记》:‘孝王在位十五年。’《外纪》同。)
夷王
名燮。(《史记·周本纪》:‘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元年庚子春正月,王即位。
二年,蜀人、吕人来献琼玉,宾于河,用介圭。(《书钞》三十一、《御览》八十四引《纪年》:‘夷王二年,蜀人、吕人来献琼玉,宾于河,用介圭。’)
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御览》八十四引《纪年》:‘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史记》正义引作‘翦齐哀公昴’。)
六年,王猎于社林,获犀牛一以归。(《御览》八百九十引《纪年》:‘夷王猎于桂林,得一犀牛。’)
七年,虢公帅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后汉书·西羌传》:‘夷王衰弱,荒服不朝,乃命虢公率六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注:‘见《竹书纪年》。’)
冬,雨雹,大如砺。(《初学记》二、《御览》十四引《纪年》:‘夷王七年冬,雨雹,大如砺。’)
楚子熊渠伐庸,至于鄂。(《史记·楚世家》:‘当周夷王之时,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心,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
八年,王有疾,诸侯祈于山川。(《左·昭二十六年传》:‘至于夷王,王愆于厥身,诸侯莫不并走其望,以祈王身。’)
王陟。(《史记》正义、《御览》八十四引《帝王世纪》:‘十六年,王崩。’《外纪》‘十五年’。)
厉王
名胡。(原注:居彘,有汾水焉,故又曰汾王。(《史记·周本纪》:‘夷王崩,子厉王胡立。’)
元年戊申春正月,王即位,作夷宫。(《周语》:‘宣王命鲁孝公于夷宫。’)
命卿士荣夷公落。(《周语》:‘厉王说荣夷公,既荣公为卿士。’)
楚人来献龟贝。
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征之,不克。(《后汉书·东夷传》:‘厉王无道,淮夷入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吕氏春秋·当染篇》:‘厉王染于虢公长父、荣夷终。’)
齐献公山薨。(《史记·齐太公世家》:‘周夷王之时,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九年,献公卒,子武公寿立。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居彘。’)
六年,楚子廷卒。(《史记·楚世家》:‘熊廷生熊勇。熊勇六年而周人作乱,攻厉王,厉王出奔彘。’)
八年,初监谤。(《周语》:‘厉王得卫巫,使监谤者。’)
芮良夫戒百官于朝。(《逸周书序》:‘芮伯稽古作训,纳王于善,暨执政小臣咸省厥躬,作《芮良夫》。’)
十一年,西戎入于犬丘。(《史记·秦本纪》:‘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灭大骆犬丘之族。’)
十二年,王亡奔彘。(《周语》:‘监谤后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人围王宫,执召穆公之子杀之。(《周语》:‘彘之乱,宣王在召公之宫,国人围之,乃以其子代宣王。’)
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摄行天子事。(原注:号为共和。《庄子·让王篇》释文引《纪年》:‘共伯和即于王位。’《史记》索隐引:‘共伯和即干王位。’)
十四年,玁狁侵宗周西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