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三逆方略 - 第 6 页/共 25 页

命和硕安亲王岳乐为定远平寇大将军,帅师规定广西。时总督金光祖奏:广西提督马雄、左江总兵官郭义降贼,全省变动。上命和硕安亲王岳乐为定远平寇大将军,率每佐领护军一人、侍卫坤巴图鲁所带每佐领骁骑二人并王所属包衣佐领护军骁骑速赴广东;令都统觉罗霍特伯、郎素,副都统吉图堪、珠拉禅偕往,以郎素为署护军统领。兵至江西日,或由袁州进取长沙,平定广西;或径抵广西,剿灭叛逆:听大将军王与都统等商酌以行。又每佐领出骁骑一人,付侍卫坤巴图鲁随后率往汝宁。寻又命辅国将军瓦山随大将军安亲王进讨。   丁亥,将军额楚奏复徽州,命即帅师进取饶州。先是,上策额楚不日必取徽州,恐取徽州后额楚等按兵不进;谕令克城之日径赴江西,速取饶州。至是,额楚奏言:败贼绩溪,克复县城。本月十八日,乘胜进至徽州;贼望风溃遁,郡城遂复。时巡抚靳辅报贼逼池州,上命额楚等量留兵驻徽州,速行进取饶州,会合江西兵。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   康熙十三年十月壬辰,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帅师之江宁。   癸已,命副都统苏朗防池州诸处。巡抚靳辅奏:都统释迦保及署副都统雅赉、阿喀尼等兵先后前来,请以先至者驻池州、后至者驻安庆,互为声援。上谕:释迦保、雅赉、阿喀尼等兵仍赴江西;安庆既有提督王永誉驻守,其副都统苏朗兵或驻池州、或恢复建德之日即驻建德,靳辅、苏朗商酌以行。   丙申,大将军安亲王岳乐帅师之广东。是日,总督金光祖奏:广西全省变动,贼势愈炽;入粤大兵,应取道南雄,星驰赴救。上谕:大将军安亲王已帅师由广东进定粤西;其防守事宜,兵未到时,听总督与平南王商酌以行。   己亥,命经略莫洛速援宁羌。上手敕谕莫洛曰:据坐塘笔帖式报,有贼三路来犯,宁羌被围。念尔总统川、陕,必有成算始行进兵,朕可无忧;但宁羌地属陕西,且为大兵后路,当此粮匮兵疲,又不得不廑朕怀。尔宜速行救援,使大兵如渴遇饮,庶几有济。   辛丑,命江南、江西诸将帅速剿湖口贼。总督董卫国奏:贼犯湖日。上谕:湖口县系江西、江南要冲,将军希尔根、总督董卫国宜会商机宜,速行剿灭。又署副都统硕塔穆森见统兵赴江西,可便道先剿湖口逆寇,再赴南昌。湖口切近安庆,其先抵安庆官兵,巡抚靳辅亦即发住湖口协剿。寻靳辅奏:湖口、彭泽相继被陷,浮梁、鄱阳诸贼啸聚日众。上复命署副都统雅赉、阿喀尼到安庆,即统兵驰赴彭泽、湖口剿贼;硕塔穆森已至九江,令与雅赉、阿喀尼等合兵平定湖口诸处,协取饶州,即赴南昌。   乙巳,命平南王尚可喜增兵赴梧州。可喜奏称:内地兵单,根本虚弱;如李三、官七乘机窃发,虽旋为扫荡,而尚有党羽潜伏于山陬海澨之间,急宜芟除。故臣于八月二十日,调总兵官班际盛自梧州回省。上谕:梧州,两粤接壤要地;今粤西有事之际,李三、官七贼寇灭后,尚可喜即增兵令班际盛速赴梧州剿灭。   丁未,设武昌、汉阳沿江战守之备。上谕兵、工二部:武昌、汉阳一带沿江之地,俱属重要;防御之策,不可不豫。宜于沿江要害多筑墩台,环列火炮;令诸军番守,以固省会。又武昌临江,所在湖■〈氵义〉甚多;宜亟设江汛战船、多制火炮,并召募鸟枪兵一千为战守之用。   命经略莫洛等遣兵守宁羌。总督哈占奏:四川贼众先立营宁羌州文庙山,参将陈应奎等鼓励士卒夜袭贼营;贼遂大乱,遁回南山。上敕经略莫洛等遣副将雷继宗兵及提督王辅臣标兵固守宁羌诸处;又大将军贝勒洞鄂进川之时,若宁羌有贼,即便道剪灭,再入四川。   命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调兵防守九江。上谕兵部:九江,三省水陆要冲。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就近于云、贵两提督内,量调一员,率领甲兵及标下官兵速赴九江防守;将军阿密达、总督阿席熙等速造战船百艘,发往九江。   辛亥,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官兵败贼于衢州。耿逆伪都督周列等领贼二万余自常山来,立营焦园、陆寺、西果园、红桥诸处,声言攻取衢州;将军赖塔、总督李之芳遣副都统瑚图等率兵于是月十七日分路奋击,大败之,斩贼万余。   戊午,命给袁临总兵官赵应奎世职。上谕兵部:袁临总兵官赵应奎效力岩疆,屡杀贼有功;今又出首逆扎,忠荩茂着。给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   己未,擢副将陈世凯、鲍虎、王廷梅为温州、黄岩、平阳三镇总兵官。上谕兵部:温州、黄岩、平阳三镇虽未恢复,应豫补总兵官,以便召募操练;其以副将陈世凯为温州等处总兵官、鲍虎为黄岩等处总兵官、王廷梅为平阳等处总兵官。   敕粤东文武将吏听平南王尚可喜节制。上谕议政王等:自吴三桂叛逆以来,平南王尚可喜为国抒忠,厥功茂着。当兹粤东军兴之际,督、抚、提、镇以下俱听王节制。嗣后补授文武官员,听王选补奏闻。某一切调遣兵马及招抚事宜,亦听王酌行。   十一月庚申朔,命将军尼雅翰等速赴南昌。先是,上命尼雅翰及都统释迦保等进取南康,赴南昌;署副都统硕塔穆森、雅赉、阿喀尼等进取湖口、彭泽、都昌,抚定其地,再取饶州,赴南昌。至是,将军希尔根等奏:贼犯抚州等处,臣随令副都统席布率每佐领骁骑一人前往应援,调镇守九江城守尉乌黑等前来会城。上谕:将军尼雅翰等兵各遵指授速定地方,星赴南昌。至九江扼要重地,如城守尉乌黑等前往省城,将军希尔根、总督董卫国等即酌发官兵镇守。大将军安亲王速赴江西,酌量调度。   敕经略莫洛速进四川。时大兵驻广元缺饷两月,略阳粮艘为贼焚劫;经略莫洛又奏贼方屯踞七盘、朝天诸关,我师饷道梗塞。上乃命莫洛率兵速赴七盘、朝天等处会将军席卜臣剿灭贼寇、疏通饷道,进取昭化,与大兵协力克复保宁。寻总督哈占奏:蜀中水陆贼阻、粮运难继,且逆贼窥伺阳平诸处。上复谕:大兵徂征,惟饷是赖。今既粮运难继,我师未便久驻;令大将军贝勒洞鄂、经略莫洛、四川总督周有德、巡抚张德地等撤保宁兵回广元,经略等亲身殿后。调广元兵回汉中,固守阳平等处,歼除宁羌诸贼;整顿士马,再图恢复。   遣副都统色格等领兵赴河南府。议政王等奏:经略莫洛若进四川,西安空虚;应发大兵驻防。上谕:河南府乃四达之地,距潼关、郧、襄皆近;驻师其地,则所在有警,俱可策应。其遣副都统色格,并令一等侍卫鄂克济哈署副都统,率每佐领骁骑三人,往驻河南府。   癸亥,命总督蔡毓荣领兵赴岳州。时大将军贝勒尚善疏请遣荆州绿旗兵赴岳,上因命总督蔡毓荣率标下绿旗官兵、酌带荆州舟舰前往岳州。其沿江一带,令大将军顺承郡王拨兵固守。   戊辰,将军尼雅翰奏复南康府。时耿逆伪都督李大元等率贼万余屯南康崖口,将军尼雅翰同副都统绰克托于十月二十二日率兵击败之,斩获甚众,克复府城。   命分京口战船赴岳州。大将军贝勒尚善等请拨京口沙、唬船五十艘并水手发往岳州,以资进取。议政王等以荆州船二百前经酌量发往,至京口沙、唬船亦已遣发百艘;今再增发,必须配兵;恐京口舟师单薄,且值西北风时作,泝流而上,不能速至,议不准行。上特命如所请,拨京口沙、唬船速往,听见勒等乘机进取;勿俾借口待船,致误军机。其京口缺额之船,令简亲王与将军、督、抚等速行补造。   己已,谕大将军贝勒尚善等进兵机宜。上谕尚善等:览乌丹所赍尔等奏疏,朕心甚为嘉悦!两贝勒皆朕懿亲,运筹决策,破贼立功在指顾间。朕遥度机宜,于尔等疆场之事或有裨益,特颁手诏示尔。尔等请调荆州绿旗甲兵备用,细思顺承郡王渡江攻战未有定期,王若不渡江,则满洲蒙古甲兵镇守荆州、彝陵原无不足;今檄蔡毓荣标兵往岳州。又据乌丹口奏:贼浚重壕,相拒甚坚。今令绿旗兵以车运土囊填壕赴战,随遣满洲蒙古精兵继进攻取,必获全胜;绿旗官兵,宜深加抚恤。至临阵时,明谕贼人有解甲来归者,即与保全,恩养安插。朕未亲履行间,但披览舆图,据臆悬断,所期尔诸将等恩威公普,无间亲疏;严饬哨探,申明法纪,速成破贼之功,永表旗常之绩。尔等所有筹划,即行密奏。两贝勒及大臣等兵士无恙,并疏以闻。   臣谨按:阃外之寄,将能而君不御。然帝王仁覆六合、智周万里,指挥决策动与时宜,以成扫荡廓清之烈,斯称神武焉。我皇上颁十行之札,措置机宜,周详款曲,蔼然家人一体之慈;虽三代誓诰,曷以加兹!至于解甲投诚,即与保全、曲加爱养,所以携逆贼之党、安反侧之心,义闻仁声昭著中外;尤削平祸乱之本计也。   调兵援桐溪。总督蔡毓荣奏:竹溪本无县城,文武官民据守桐溪、中峰二寨;逆贼杨来嘉等合谋侵犯,致中峰寨失陷。今桐溪寨告急,亟请附近兵应援。上谕:竹溪去陕西白土关甚近,经略莫洛、总督哈占、巡抚杭爱、提督王辅臣等速令汛防官兵就近应援,郧阳提督佟国瑶遣协剿官兵驰救,都统范达礼、副都统德业立等亦严加固守,相机堵剿,毋致蔓延。   辛未,申谕诸路出征将士安抚百姓。上谕兵部曰:凡陷贼地方,皆我赤子;今者诘尔戎兵四征不庭,原以除暴安民。念愚氓被胁截发,特一时贪生畏死之恒情。若大兵所至,概行诛戮,非朕救民水火之意。百姓无由自新,狡贼反得藉以煽诱。嗣后大兵进剿,乡民有持械拒敌及窃踞城池、山寨不即迎降者,仍行诛戮;其余,概从宽免。至剿杀贼徒,自应俘其子女;但贼营妇女多系掳掠胁从,破械之后,凡所掳难民子女,许民间认领,不得一概妄收。尔部其传谕满、汉官兵,咸体朕意无忽。   臣谨按:六师奋扬天讨,式遏乱略;凡属同恶,胥与剪除:所以正邦典、伸国威也。我皇上好生之德,侔乎天地;特宽胁从之众,以开向化之途。纵贼营所掠子女,禁勿滥留,俾民人散亡之家室复得保聚,残黎如出汤火而登衽席之上。所以皇仁丕播,万姓悦服也。   甲戌,命辅国公绰克托帅师守汉中。前锋统领穆占等奏:汉中乃川、陕要地,迩者绿旗官兵难以深信,满兵虽少,仰赖皇上威灵,似可固守。上谕:汉中系陕西咽喉,为大兵后路粮运要道,令辅国公绰克托率所部人员并统辖副都统马一豹兵驻守汉中;再拨西安满兵百人速往汉中,令巡抚杭爱统辖,同绰克托协守。   庚辰,敕进闽大将军保护续顺公沈瑞等家口。平南王尚可喜奏:续顺公沈瑞、副都统邓广明及官兵家口共二千余人为叛镇刘进忠驱入福建,拘留漳浦;恐大兵进剿,玉石难分。上谕:续顺公沈瑞家口被贼拘留,殊为可悯!此系有功之人,理应保全;令大将军王等进剿恢复之日,留意察访,保护得所。   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官兵败贼于金华。耿逆伪都督徐尚朝等率马步贼五万至金华城外,列二十余营;副都统玛哈达、三等台吉察浑、都统巴雅尔、总兵官李荣等于是月十一日率满、汉、蒙古兵奋勇夹攻,杀贼二万余,斩贼将吴荣先等三十余人。   乙酉,将军尼雅翰奏,官兵败贼于袁州。吴逆伪都督同知朱将军与麻棚伪总兵黄乃忠、丘善我合兵数万,自萍乡犯袁州,副都统干都海、署副都统公沃赫、穆成额、总兵官赵应奎率满、汉官兵于是月初四日败贼于西村,斩首万余;又登山击败贼众,斩首五千余级。   丁亥,命分兵守襄阳诸要地。上谕兵部曰:往者令总督蔡毓荣率兵会同都统范达礼等协剿杨、洪二逆,今毓荣既赴岳州,二逆可暂停进剿。除副都统宜思孝、柯彝率兵驻防郧阳、均州外,令襄阳总兵官刘成龙率兵镇守南漳,云南提督李胡拜率绿旗官兵及驻扎襄阳汉军镇守榖城,都统范达礼、副都统德业立仍守襄阳。若更有险要之地,令范达礼等酌量调守。贼出犯时,即相机堵剿。俟大兵平定湖南,达礼、毓荣等仍进剿杨、洪二逆。   戊子,谕大将军康亲王杰书进兵机宜。上谕杰书曰:浙江贼寇在在窃发,骚扰地方,皆由耿逆未灭之故;若剿除耿逆,则小丑自灭。今或固守金华诸处,由仙霞岭分水关入闽;或固守杭、衢,由金华进克温、处,平定浙省,剿灭闽贼:听大将军王酌量速行。   命增遣西安兵守汉中、调河南兵赴四川。辅国公绰克托等奏:副都统马一豹所统之兵,经略莫洛已拨守西乡紫阳白土关;此俱紧要隘口,未可轻撤。臣所属官兵及见发西安官兵数少力薄,请增发西安满兵四百人同守汉中。上命增遣西安满兵二百人速抵汉中,绰克托于所属内酌量添甲,与巡抚杭爱协同守御。西安省会要地,副都统鄂克济哈等率兵至河南府时,速遣材能参领率每佐领骁骑一人赴西安。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一   康熙十三年十二月壬辰,调兵守兴安。上谕兵部:兴安要地,应遣满兵镇守;令于署副都统鄂克济哈等部内选骁骑二百人,遣才能官员率赴兴安,与署总兵官党塞等协力同守。   癸已,江宁将军额楚奏复婺源县。先是,额楚奏:婺源为贼所据,如不取婺源即赴饶州,恐贼采知大兵已去,又来犯徽;请俟婺源复后,休息士马,相继进取饶州。上谕:额楚等若复婺源,即进取饶州;毋得因养马迟缓,令贼固守,难于攻克,致失事机。至是,额楚奏:十一月十七日,克复婺源;于一、二日间安抚残黎,即进取饶州。上谕:比闻婺源恢复,良可嘉悦!尔等兵单,若进克饶州,尤宜加意善后诸事,相机以行。   丙申,命大将军贝勒洞鄂等速进四川。上谕兵部曰:览将军赫业等奏,保宁大兵粮饷阻绝,困乏已极;经略莫洛已于十一月二十八日进兵,贝勒洞鄂等至十二月初三日方始启行。莫洛所统之兵俱系绿旗,巴蜀山路险恶,满洲大兵若不相继进发,恐贼轻视汉兵,旁击后遮,均未可定。今保宁大军惟贝勒等是赖,敕谕一到,贝勒等即兼程而进,会同经略莫洛速定昭化诸处,接济大兵;勿得迟缓,贻误大计。寻又谕:大兵粮饷,关系甚重。令陕西总督哈占、巡抚杭爱多发官兵水陆防护,令以次相继,勿误兵食;运至广元,将军席卜臣、副都统科尔昆、四川总督周有德、巡抚张德地等转运军前,毋得稽迟致误。   臣谨按:师行粮随,所系綦重。况大兵深入险阻,已抵保宁;转运既艰,侵遏可虑。前者上已命莫洛分兵据守朝天关诸处,护致粮饷;川、陕督抚悉心营办,无误军需。既又命莫洛亲率将士,策应大兵。至是,又虑莫洛所领绿旗兵为贼所易,道里险狭,或有意外之虞;命洞鄂以满兵继之,俾首尾联络,诚计出万全。使莫洛、洞鄂等能恪遵睿算运济军糈、倍道前进,即保宁士马饱腾,兵威殊壮;伫见收复全蜀,长骊入滇矣。夫何逗挠不前,饷道中梗;以致王怀忠兵溃、王辅臣叛变,保宁之兵粮尽而还。一切事机,总不出圣明预料之内也。   丁酉,敕将军尼雅翰等速灭安福贼。先是,贼围安福县,将军尼雅翰等遣副都统干都海前往援剿。至是,总督董卫国奏安福陷。上谕:将军尼雅翰、总督董卫国公议,速檄副都统干都海剿灭贼寇。至遣发将军等,原令保固江西全省,非止镇守所驻城池;嗣后所辖地方告警,即酌行调遣应援。   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官兵败贼于衢州。伪总兵桑明等领贼五万余犯衢州,将军赖塔遣满、汉官兵于是月二十四日连击败之,斩首万余。   庚子,大将军贝勒洞鄂奏,王辅臣标兵叛于宁羌。洞鄂奏:本月初五日,据经略属下笔帖式戴佑等称:初四日,提督王辅臣兵叛于宁羌,劫经略营;经略标下官兵或败走、或从逆,经略等莫知所在。今臣等不能前进,即于本日退保汉中。上谕大学士索额图、尚书明珠曰:今报王辅臣兵叛,恐人心震动,丑类窃发。前者各将军大臣不遵指授,互相观望、迁延不进,以致逆贼得据大江之南、贼渠未灭,故又有此变。朕欲亲至荆州相机调遣,速灭贼渠吴三桂。若三桂既灭,则所在贼党自当瓦解,生民得安。尔等与议政大臣密议以闻。于是内大臣塔达噶布喇、颇尔盆巴泰、大学士索额图、尚书明珠等奏:圣驾亲征,灭贼诚易;但皇上身关天下之重,若銮舆前往,恐奸宄妄布流言,事生意外。况京师根本,所系更要,皇上不宜轻出;惟当居中运筹,指授内外臣工,相机调发。上曰:卿等所言亦是,朕且暂止亲征。至王辅臣兵叛,不可不速发大兵前赴西安,保固秦省。前者署副都统鄂克济哈等所率之兵,分遣令住西安、兴安;今兴安姑且停往。若遣往西安之兵尚未启行,即于全部兵内择马壮者每佐领二人,鄂克济哈星夜率赴西安;余每佐领兵一人,令副都统色格率驻河南府。鄂克济哈兵力尚单,令将军侍卫坤巴图鲁率所属兵尽赴西安,与鄂克济哈及副都统翁爱、总督哈占保守地方,剿御贼寇。襄阳见有都统范达礼、副都统李林隆之兵,其副都统德业立亦率每佐领骁骑一人星赴西安,与侍卫坤巴图鲁等合兵。并移文顺承郡王,度襄阳可虞,即拨王所统兵每佐领一人遣往驻守;否则,不必。王与参赞各大臣公议酌行。哈占、翁爱等于大兵未到之先,并力固守地方;仍侦探情形,不时驰报。寻又谕兵部:据报王辅臣兵变,其反与未反,尚未得实;即辅臣果反,或出一时迫胁,亦未可知。其妻孥俱善存抚,勿遽加害。传谕总督哈占知之。   谕大将军贝勒尚善等速取岳州。上谕尚善等曰:王辅臣标兵反叛,贝勒洞鄂等已退守汉中。今当人心惶惑之时,若克复岳州,则人心自定;稍有迟缓,恐所在摇动,倍多可虞。贝勒等何日决战?宜审机决策,以期必得。其速定议以闻。   命调盛京官兵赴京师。上谕议政王等:京师禁旅,遣发颇多。调盛京官兵一千,令副都统鄂泰率之至京;乌喇兵七百,令副都统安珠瑚遣官领赴盛京。其宁古塔兵,令将军巴海酌量调发,镇守乌拉。   辛丑,遣理藩院员外郎拉笃祜等调蒙古兵赴陕西。上谕议政王等:秦省重要,令理藩院员外郎拉笃佑、图尔哈图、鼐玛岱往调鄂尔多斯兵三千五百、归化城土默特兵七百,视西安路近,即率赴西安;若去省城纡远,即率赴兰州。其蒙古兵入何关口,令总督哈占、巡抚华善遣人接应刍粮。如秦省可虞,速催调兵前往;若叛兵已散、秦省无虞,即移文停止。其令鄂尔多斯贝勒索讷木、归化城土默特都统古鲁率兵前往。寻又谕拉笃佑等曰:尔等率领蒙古甲兵若已至边内,督、抚檄令退还,尔等毋得遽回,仍星夜直抵西安;若尚在边外,移文令退,即当撤回。若在边内,前涂遇有不虞,即开路而进;若报别路有警,不必应援。巡抚华善请兵,尔等酌量分路率兵前往。蒙古兵至西安,听将军调遣。将近边界,令将蒙古兵由各关口分道齐入,广为传播,以张声势。后土默特兵奉调遄行,先他部至。上乃奖谕之曰:土默特都统古噜等为国效力,率所部官兵星驰赴调,应期而至,殊属可嘉!事平之日,其有功人员,该部议叙。   命拨满洲蒙古兵备调发。上谕兵部:秦中告警,应预派满洲蒙古每佐领骁骑四人,有事即行遣发。其领兵官员,尔部量选应用。   壬寅,命将军哈尔噶齐赴江宁。上谕兵部:今大将军安亲王刻期抵江西,将军哈尔噶齐调赴江宁参赞大将军简亲王军务,镇守江南。   乙已,命总督哈占宣谕倡乱官员兵丁。初,闻王辅臣兵变,上即遣礼科给事中苏拜赍敕偕辅臣子继桢住抚。随又谕哈占曰:适据贝勒洞鄂等报,经略莫洛、提督王辅臣标下官兵叛变,随遣科臣苏拜持谕招抚。尔即遵旨通行晓谕,身任其事,加意安辑。明告倡乱宜兵:尔等皆因蜀道险远、粮饷不继,以致畏死情逼,顿生变乱;谁肯甘心从逆,自造衅殃!其不得已之情,朝廷具已洞悉。今特遣官前来安抚,谕旨甚明,有如皎日。尔等各有父母、妻子、恒产,如能遵旨来归,官职如故。士卒愿为兵者,仍许入伍;愿归农者,令回原籍安插。尔哈占等皆朕倚信任用之臣,务体朕至意,速行抚谕,早定地方。并传谕苏拜曰:尔偕哈占选择能员,不时赍敕招谕王轮臣并安抚乱兵。尔与哈占商酌,如应亲往,即行亲往;若有未可,即遣能员前去:务殚心筹划,以期必济。   丙午,敕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沿江预备战舰,严加守御。平南王尚可喜奏:逆贼于衡湘造船千余,欲分发岳州、荆州并进取江西;将来春水泛涨,沿江一带宜预为设备。上命大将军顺承郡王等量造战舰,于沿江要地严加防守;逆贼侵犯,即行扑剿。仍移知岳州大将军贝勒尚善等。   命江宁将军额楚驻师南昌。额楚奏:部文令臣等俟安亲王到江西,即率所部兵回江宁;今安亲王将到,臣等酌量饲马,仍回江宁。上谕:大将军简亲王及将军华善帅兵驻守江南,额楚之兵既抵江西,即于南昌驻牧,不必仍回江宁。俟安亲王前抵南昌,额楚兵或赴抚州,与将军希尔根合兵进取建昌、广信诸处;或会同王师进剿、或驻守南昌,听大将军王指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