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 第 76 页/共 77 页

《惜抱轩诗文集》三十六卷  国朝姚鼐撰 。 嘉庆戊午刊。 《松泉文集》二十卷《诗集》二十六卷。  国朝汪由敦撰。 右别集类国朝 《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卷十六 独山莫友芝子偲 集部八 总集类 《文选注》六十卷 梁昭明太子萧统编。 唐李善注。 宋尤本、元张本并十行,行二十一字或多少不等。明唐藩本亦十行,行改二十二字,皆均齐如一而古色减矣。明唐藩成化丁未重刊。元张伯颜本者,庄王芝址其玄孙端王硕熿袭封,又以隆庆辛亥重刊于养正书院。 汲古阁本字小。 翻汲古阁本字稍大,且字句不同,亦不止一本。以钱士谧校为差胜。 明唐府本。 晋藩养正书院本。 嘉靖癸未金台汪谅刊元本 。 万历辛丑闽邓元岳刊。 乾隆三十七年,叶树藩刊朱墨本,用何义门评点,注多不完,复数有翻刊。 宋淳熙本有二,一胡果泉本,一阮相国本。阮云与晋府及汲古本多异。 胡果泉仿宋重刊,顾千里为《考异》十卷附之,即依淳熙辛丑尤延之贵池刊本。近世通行,以此本为最善。刊以嘉庆十四年。近万氏翻刊胡本。 元张伯颜贵池重刊,即翻元本,然远不及明晋藩及汪谅并翻刊张本。 《六臣注文选》六十卷 明嘉靖己酉袁褧仿宋蜀大字本。 嘉靖二十八年洪楩仿宋茶陵本,半页十行,行十八字。注行二十三字。前有《诸儒议论》一卷,则陈仁子旧辑也。 万历二年新都汪氏仿宋,半页九行,行十八字。 宋刊五臣本三十卷,钱曾有之。 又潘维时本三十卷。 明王象乾删注十二卷,摘六臣注列上方行左右,音释列下方,不间本文,以便记诵,写刊极精。 宋六臣本有四,一题《六家文选》,见《天禄书目》。 明嘉靖间袁褧精摹重刊,始甲午,迄己酉,凡十六年乃成。其初印、中印皆工善,藏家宝之。如宋本《序》后,称此集精加校正,统无舛误。见在广都县北门裴宅印卖,则宋本旧标题也。广都,晋蜀中旧县。袁本依之,即世所称蜀大字本也。 一茶陵陈仁子校刊本。曾见于许滇生先生所。嘉靖二十八年,钱塘洪楩氏仿刊。 万历三年新都崔氏仿刊,皆依陈本。蜀本五臣居前,善注在后。茶陵、崔、徐本均善注在前。 一绍兴二十八年修北宋本。见昭文张氏《志》。有明州司法参军卢钦《跋》云,直阁赵公来镇是邦,首加修正。 一《天禄目》载赵子昂藏者,不著刊书年月。字用颜体,于整齐之中,寓流动之致。纸质如玉,墨光如漆。不知与张同板否? 《文选颜鲍谢诗评》四卷 元方回撰。 有明刊本。 《玉台新咏》十卷 陈徐陵编。 明天启中翻宋本。每页三十行,行三十字。最佳。他刊皆不足道。 汲古阁刊本。 兰雪堂活字本,亦佳。 又五云溪馆活字本。 冯舒校刊本。 许滇生师徐星伯家宋本,有翁覃溪《跋》。 张金吾有影宋刊本。 康熙丁亥,孟璟以万历丁丑张嗣修手录袖珍本上板,嗣修《跋》云,一以其家藏宋本为正,诸本有互见处,间为考注。 万历中华亭杨钥刊本。 归安茅氏重刊本。 吴江吴兆宜注、长洲程琰删补刊本。 《高氏三宴诗集》三卷附《香山九老诗》一卷 唐高正臣编。 有宋刊。 丁禹生有旧抄本。 《文馆词林》四卷 唐许敬宗等奉敕撰。宋王溥《唐会要》云:“显庆三年十月二日,许敬宗《文馆词林》一千卷上之。”《唐艺文志》总集类卷数同。《志》又云:“崔元暐注《文馆词林?策》二十卷。”又杂纂类载《文馆词林?文人传》一百卷。《宋志》载此书《诗》一卷。《崇文总目》载《弹事》四卷。皆全书中之一类。是编仅存六百六十二及六十四、六十八、九十五四卷,皆汉魏以来之诏令,日本人以活字排印者。《会要》又云:“垂拱二年二月十四日,新罗王金政明遣使请唐礼并杂文章。令所司写吉凶要礼,并于《文馆词林》内采其词涉规戒者,勒成五十卷赐之。时当时颁赐本,非足册。此虽残断,而诏令皆甚古多佚篇,且全书体例,仪可见其一斑。阮氏以进呈。 粤雅堂刊本。 近黎氏刊一卷子本,十三卷半。 《箧中集》一卷 唐元结撰。 汲古阁本。 《河岳英灵集》三卷 唐殷璠撰。 汲古阁刊本。 郘亭有南宋本二卷,缺笔至廓字,字句与毛本小有异同。光绪中,辽阳赖氏仿刊之。 《国秀集》三卷 唐芮挺章编。 汲古阁刊本。 陈解元刊本。 《御览诗》一卷 唐令狐楚编。 汲古阁本。 《中兴间气集》二卷 唐高仲武编。 汲古阁刊本。 述古堂影宋抄本。 近人仿宋刊本。 《极玄集》二卷 唐姚合编。 汲古阁刊本。 张氏《志》有秦友岩手抄本,题云《唐诗极玄》、《间气极玄》二种。义门评本从述古影抄宋本精校。 张本实元本出,顷收元刊本。 《松陵集》十卷 唐陆龟蒙编。 汲古阁刊。 崇祯丙寅刊。 弘治中刘济民刊。 都元敬为之校,古色可爱,惜非宋本行次耳。 《二皇甫集》七卷 明刘润之编。 正德中刊。 《唐四僧诗》六卷 不著编辑人名氏。 《薛涛诗》新翻明刊本,与《鱼玄机集》合行。 《窦氏联珠集》五卷 唐禇藏言编。 汲古阁刊。 淳熙五年本作一卷,义门云,以汲古校宋本,毛脱诗一首,误五十余字。 《才调集》十卷 蜀韦縠编。 汲古阁刊本。 陈起刊本,隆庆间沈若雨刊本。 万历刊本最劣。遵王有宋本一、影宋一、旧抄一。 明人批汲古本。 《搜玉小集》一卷 不著编辑人名氏。 汲古刊本。 《古文苑》二十一卷 不著编辑人名氏。 成化壬寅局刊、惜阴轩、墨海、守山诸刊均有注。孙伯渊得宋淳熙本,无注。以为胜章樵本,仿刊之。佳。 成化壬寅张世用按闽刊。 近有覆本。 《文苑英华》一千卷 宋李昉等奉敕编。 明隆庆中刊本。 明会通馆活字本。 平津馆有影宋嘉泰间刊本。 劳平甫有影宋本,谓明刊不足道。 编《全唐文》时,亦据一影宋全本。 此书中有宋白《目录》五十卷,已亡佚。顾千里有编本。 张氏《志》亦有旧抄,据嘉泰本千卷。每卷末俱有“登仕郎胡柯乡贡进士彭叔夏校正”一条,末有“成忠郎新差充筠州临江巡辖马递铺王思恭点对兼督工”一条。 《文苑英华纂要》八十四卷 分甲、乙、丙、丁四集。宋讳不缺笔,定为元刊。见张氏《志》。天一阁亦有此书。 郘亭曾于沪上见旧刊,盖即张氏所谓元板者。据高似孙《序》,则似孙所摘录,嘉定十六年刊之矣。张《志》谓不著撰人者,疏也。 《文苑英华辨证》十卷 宋彭叔夏撰。 明嘉靖间活字本。 知不足斋据宋刊本刊。 学海本。 节本,才九十六页。 聚珍本。 闽覆本。 《西汉文类》残本五卷 宋陶叔献撰。 昭文张氏藏宋绍兴本。《志》云,唐柳宗直有《西汉文类》二十卷,宋时已失传,叔献重加编纂。见《郡斋志》。源四十卷,今存三十六至末五卷。后有“绍兴十年四月临安府雕印”一条,每页纸面俱有清远堂印记,字朗纸莹,盖宋刊宋印本。 《唐文粹》一百卷 宋姚铉编。 嘉靖十三年甲申,吴门徐焴刊。每页二十八行,行二十四字。颇佳,亦宋本之次也。万历重修不足观矣。 嘉靖八年晋藩刊本。 黄《目》有绍兴九年刊本,何义门以校明本,朱墨烂然。胡克家亦有之,欲刊而未果。 《天禄书目》有宋仁宗宝元二年刊本,为《文粹》第一刊。刊者临安孟琪,施昌言为《后序》。昭文张氏有元刊本,俱题《文粹》。 宋刊《唐文粹》五十卷本,每页二十六行,行二十五字。前有《目录》上下两卷,卷末题识有古本之称。其分卷编次,与百卷本不同,诗文则有少无多。《崇文总目》载姚铉《文粹》五十卷,《郡斋志》亦谓铉编《唐文》,初为五十卷。此或为姚氏初本欤?张氏《志》云,■李■堂亦有宝元刊本 ,经藏赵子昂、邵二泉、季振宜诸家。 《西崑酬唱集》二卷 宋杨亿编。 康熙中刊注本。 徐乾学刊本。 《浦城遗书》本。 《天禄后目》有宋宝元二年刊本二部,元本二部。《天禄目》无此书,亦无元本,恐是后目。且宝元恐是《文粹》也。 粤雅堂刊本。 《同文馆唱和诗》十卷 宋邓忠臣等撰。 张文潜《柯山集》全载之。 有旧抄本。 《三谢诗》一卷 宋唐庚集。 宋刊本。每半页十二行,行二十二字。卷中有“嘉泰甲子,郡守重修”云云,所谓宣城本者是也。 又明刊本。 《唐百家诗选》二十卷 宋王安石编。 乾道中倪仲传刊,有仲传《序》。 康熙癸未宋牧仲刊,据一残本,一全本,又据《临川集序》补。黄氏有宋残本,多《持幡序》一篇,字句亦有异同。 《三苏先生文粹》七十卷 张氏《志》载有宋本,《提要》入之《存目》,以为明人编者,误也。明有数刊,皆翻宋本。每页二十八行,行二十六字。陆粲谪都镇驿丞,曾刊于平越卫。 郘亭在皖所收有此本。 《天禄目》有明板二部。 顷收明本。 《会稽掇英总集》二十卷 宋孔延之编。 淡生堂馀苑本。 近刊本。 抄本。 《清江三孔集》四十卷 宋王编。 路氏有旧抄本。 《二程文集》十三卷《附录》二卷 宋胡安国编。 吕氏刊《全书》本。 河南祠堂本,宝诰堂本,元至治二年壬戌临川谭善心元之刊本。半页十行,行二十字。 《新雕圣宋文海》一百二十卷 宋江钿撰。 李心传《朝野杂记》云:“孝宗得此书,命本府刊板。周益公以编次无伦,请命吕东莱编《文鉴》一书。” 张氏《志》有残宋淳熙四年刊本六卷。 《西汉文鉴》二十一卷《东汉文鉴》二十卷 宋陈鉴撰。 《天禄目》有元刊本。 张氏《志》有明刊本。 邵位西有慎独斋刊本。 《鉴》建安人《自序》在端平甲午,自称石壁野人及南宋遗民。二书皆有宋刊巾箱本。阮氏先后获以进呈。 《两汉策要》十二卷 张氏《志》云抄本。 宋陶叔献原本,金常彦修孙■增补 。据大定乙巳王大均《序》云,先是,常同知彦修刊行错缺,尝欲增广,不幸早世。二孙乃承意,再为编锓本。 又《汲古阁秘本书目》云是赵文敏真迹,此则从之传抄者。 此书有新刊仿元之本,宛然赵书。 《观澜集注》三十卷 宋林之奇编,吕祖谦集注之。奇《尚书全解》,祖谦《古周易》并已著录。是编《宋志》载六十三卷,此从宋本影抄,仅及其半。甲集二十五卷,自屈平下六十五人;乙集五卷,自扬雄下十九人,分类编辑。集注多依旧注为之,捃拾精核。阮氏以进呈。 《宋文选》三十二卷 不著编辑人名氏。 路氏有抄本。 《天禄书目》有宋巾箱本,小楷书,笔法森严,行中自见清朗。未载刊本。 《坡门酬唱集》二十三卷 宋邵浩编。 《天禄后目》有影宋本。 邵浩作邵诣 ,字叔义,金华人。隆兴癸未进士。 《乐府诗集》一百卷 宋郭茂倩编。 明刊。 汲古阁刊。 张氏《志》有至正初元彭万元刊本,毛子晋以宋本校过,有文学椽周惠孙《序》。毛刊本遗之。 毛本每半页十一行。曾见明印本,有嘉靖三十年补板。 《古今岁时杂咏》四十六卷 宋葡积中编。 天一阁、汲古阁均有旧抄。 彭文勤有万历乙未影宋本。 昭文张氏有叶石君旧抄本。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二十二卷 宋刘克庄撰。 克庄《后村集》已著录。是书著录家未及,唯两淮盐课御使曹寅刊《楝亭丛书》十三钟中有之,前后无《序》、《跋》。《后村大全集》有《唐五七言绝句选》及《本朝五七言绝句选》、《中兴五七言绝句选》三《序》。或锓板于泉、于建阳、于临安,则克庄在宋时固有选诗之目。此则疑当时展转传刊,致失其缘起耳。分时令至人品十四门。阮氏曾进呈。 《严陵集》九卷 宋董棻编。 天一阁刊。 《南岳酬唱集》一卷《附录》一卷 明祝完刊。 《万首唐人绝句》九十一卷 宋洪迈编。 明嘉靖辛丑陈敬学仿宋刊本。佳。刊作一百一卷。《敏求记》作一百三卷。 原本七言七十五卷,《目录》三卷,五言二十五卷,六言一卷。赵宦光刊统合为一。 《竹垞诗话》云,邓端简名晓,刊《唐万选绝句》。疑即此诗。 陈敬学本卷数与汪纲《跋》及焦氏《经籍志》合,容斋《跋》云,越府所刊,七言至二十六,五言至二十卷。而奉祠归鄱阳,乃雇婺工刊之。汪纲《跋》云,凡一百卷,半刊会稽,半刊鄱阳。嘉定癸未纲守越,遂榻鄱阳本并刊之,合而为一。 《声画集》八卷 宋孙绍远编。 曹楝亭刊。 收竹垞旧写本,有“渔洋借观”题语。 《宋文鉴》一百五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