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考 - 第 371 页/共 381 页

下博张忠公直【以上释】   巴郡太守樊敏升达   东牟侯相祝长严防少通【以上金石录】   治顔氏春秋   博士河阳张君夏【后汉书】   司校尉鲁峻仲严   汝南干宝   沛丁直   魏郡马萌   渤海吕图   任城吴盛   陈畱诚屯   东郡夏侯【以上释】   谷梁氏传   谷梁赤受经于子夏作传传之荀卿卿传鲁申公申公传博士瑕邱江公公传子至孙为博士   按谷梁传亦援沈子之言又有尸子度即佼也佼为卫鞅师   江公门生   鲁荣广王孙   皓星公【皓或作浩】   荣广弟子   谏大夫郎中户将沛蔡千秋少君【又事皓星公】梁周庆幼君   中山太傅丁姓子孙   蔡千秋弟子   谏大夫长乐户将少陵尹更始子大司农咸   丁姓弟子   长沙太傅楚申章昌曼君   尹更始弟子   翟方进   房鳯   江博士弟子   胡常   胡常弟子   新讲学大夫梁萧秉君房   治谷梁春秋   韦贤   夏侯胜   侍中乐陵侯史高   刘向   中郎王亥   南昌尉夀春梅福子真   尹敏   钟宁君律   密侯霸君房   段肃   魏乐平太守麋信南山   吴尚书仆射丹阳唐固子正   晋堂邑大守张靖   广陵相鲁孔衍舒元   豫章太守顺阳范甯武子   论语   仲弓子夏等所撰定   治鲁论语   常山都尉龚奋   长信少府夏侯胜兄子太子少傅建   丞相韦贤子成   鲁荆州刺史扶卿   前将军萧望之   安昌侯张禹   治齐论语   昌邑中尉王吉子阳子骏治鲁论语   少府宋畸   御史大夫琅邪王卿   御史大夫贡禹   尚书令五鹿充宗   胶东庸谭   安昌侯张禹   治古论语   孔安国   马融   孝经   河闲顔芝藏子贞出   治今文孝经   长孙氏   博士江翁   少府后仓   谏大夫翼奉   安昌侯张禹   郑康成   治古文孝经   孔安国   马融   广誉   汉   韦贤以诗教授号邹鲁大儒宣帝本始三年为丞相封扶阳侯少子成复以明经厯相位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少府五鹿充宗为梁邱易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与诸易家论充宗辩口诸儒莫能抗有荐朱云者召入摄齐登堂抗首而讲音动左右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   东海匡衡好学善诗诸儒歌曰无説诗匡鼎来匡説诗解人颐   河内张禹字子文成帝为太子时禹以博士授太子论语及即位以师进位丞相封安昌侯为论语章句献之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   世祖时正旦朝贺诏令羣臣説经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博士戴凭重坐五十余席故京师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   扶风井丹字大春博学高论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纷纶井大春   召驯字伯春少习韩诗博通诗传以志义闻乡里语曰德行恂恂召伯春   杨政字子行治梁邱易与祁圣元同好俱名善説京师语曰説经铿铿杨子行论难僠僠祁圣元   贾逵长八尺二寸能讲左氏及五经本文以夏侯尚书教授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   丁鸿字孝公章帝时与桓郁贾逵等论定五经同异于北宫白虎观鸿以才高论难最明时人语曰殿中无双丁孝公   黄香博学经典精究道术京师号之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鲁丕叔陵兼通五经元和初拜赵相虽居官不废教授关东号曰五经复兴鲁叔陵   孔僖二子长彦季彦并明经术会徒数百故时人语曰鲁国孔氏好读经兄弟讲习皆可听学士来者有声名不过孔氏那得成   农杨震伯起经明博览无不穷究诸儒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刘恺为太常论议常引正大义诸儒为之语曰难经伉伉刘太常   成都赵典仲经学孔子七经河图洛书内外靡不贯综受业者百有余人时人号曰天下才英赵仲经山阳度尚博平通京氏易古文尚书为吏清洁时人号曰海内清明度博平   河闲刘淑仲承少明五经隐居立精舍讲授诸生常数百人时人语曰天下德刘仲承